新羅本紀 第一 始祖 赫居世居西干 南解次次雄 儒理尼師今 脫解尼師今 婆娑尼師今 祇摩尼師今 逸聖尼師今
始祖 姓朴氏 諱赫居世 前漢孝宣帝五鳳元年甲子 四月丙辰(一曰正月十五曰) 卽位 號居西干 時年十三 國號徐那伐 先是 朝鮮遺民 分居山谷之間爲六村 一曰閼川楊山村 二曰突山高墟村 三曰 山珍支村(或云干珍村) 四曰茂山大樹村 五曰金山加利村 六曰明活山高耶村 是爲辰韓六部 高墟村長蘇伐公 望楊山麓 蘿井傍林間 有馬 而嘶 則往觀之 忽不見馬 只有大卵 剖之 有 兒出焉 則 收而養之 及年十餘歲 岐 然夙成 六部人 以其生神異 推尊之 至是 立爲君焉 辰人謂瓠爲朴 以初大卵如瓠故 以朴爲姓 居西干 辰言王(或云呼貴人之稱)
四年 夏四月辛丑朔 日有食之
五年 春正月 龍見於閼英井 右脇誕生女兒 老 見而異之 收養之 以井名名之 及長有德容 始祖聞之 納以爲妃 有賢行能內輔 時人謂之二聖
八年 倭人行兵 欲犯邊 聞始祖有神德 乃還
九年 春三月 有星 于王良
十四年 夏四月 有星 于參
十七年 王巡撫六部 妃閼英從焉 勸督農桑 以盡地利
十九年 春正月 卞韓以國來降
二十一年 築京城 號曰金城 是歲 高句麗始祖東明立
二十四年 夏六月壬申晦 日有食之
二十六年 春正月 營宮室於金城
三十年 夏四月己亥晦 日有食之 樂浪人將兵來侵 見邊人夜戶不 露積被野 相謂曰 此方民不相盜 可謂有道之國 吾 潛師而襲之 無異於盜 得不愧乎 乃引還
三十二年 秋八月乙卯晦 日有食之
三十八年 春二月 遣瓠公聘於馬韓 馬韓王讓瓠公曰 辰卞二韓 爲我屬國 比年不輸職貢 事大之禮 其若是乎 對曰 我國自二聖肇興 人事修 天時和 倉庾充實 人民敬讓 自辰韓遺民 以至卞韓 樂浪 倭人 無不畏懷 而吾王謙虛 遣下臣修聘 可謂過於禮矣 而大王赫怒 劫之以兵 是何意耶 王憤欲殺之 左右諫止乃許歸 前此 中國之人 苦秦亂 東來者衆 多處馬韓東 與辰韓雜居 至是 盛 故馬韓忌之 有責焉 瓠公者未詳其族姓 本倭人 初以瓠繫腰 渡海而來 故稱瓠公
三十九年 馬韓王薨 或說上曰 西韓王前辱我使 今當其喪征之 其國不足平也 上曰 幸人之災 不仁也 不從乃遣使 弔慰
四十年 百濟始祖溫祚立
四十三年 春二月乙酉晦 日有食之
五十三年 東沃沮使者來 獻良馬二十匹曰(十 新(鑄字)本作百未知孰是) 寡君聞南韓有聖人出(聞 舊(木板)本作問 蓋誤也) 故遣臣來享
五十四年 春二月己酉 星 于河鼓
五十六年 春正月辛丑朔 日有食之
五十九年 秋九月戊申晦 日有食之
六十年 秋九月二龍見於金城井中 暴雷雨 震城南門
六十一年 春三月 居西干升遐 葬蛇陵 在曇巖寺北(曇 新書(木板)本缺 今補之)
南解次次雄立 (次次雄 或云慈充 金大問云 方言謂巫也 世人以 巫事鬼神 尙祭祀 故畏敬之 遂稱尊長者 爲慈充) 赫居世嫡子也 身長大 性沈厚 多智略 母閼英夫人 妃雲帝夫人(一云阿婁夫人) 繼父卽位 稱元
論曰 人君卽位 踰年稱元 其法 詳於春秋 此先王不刊之典也 伊訓曰 成湯旣沒 太甲元年 正義曰 成湯旣沒 其歲 卽太甲元年 然孟子曰 湯崩 太丁未立 外丙二年 仲壬四年 則疑若尙書之脫簡 而正義之誤說也 或曰 古者 人君卽位 或踰月稱元年 或踰年而稱元年 踰月而稱元年者 成湯旣沒 太甲元年 是也 孟子云太丁未立者 謂太丁未立而死也 外丙二年 仲壬四年者 皆謂 太丁之子 太甲二兄 或生二年 或生四年而死 太甲所以得繼湯耳 史記便謂此仲壬 外丙爲二君 誤也 由前 則以先君終年 卽位稱元 非是 由後 則可謂得商人之禮者矣
元年 秋七月 樂浪兵至 園金城數重 王謂左右曰 二聖棄國 孤以國人推戴 謬居於位 危懼若涉川水 今 國來侵 是孤之不德也 爲之若何 左右對曰 賊幸我有喪 妄以兵來(妄 舊本作妾 誤也) 天必不祐 不足畏也 賊俄而退歸
三年 春正月 立始祖廟 冬十月丙辰朔 日有食之
五年 春正月 王聞脫解之賢 以長女妻之
七年 秋七月 以脫解爲大輔 委以軍國政事
八年 春夏 旱
十一年 倭人遣兵船百餘 掠海邊民戶 發六部勁兵以禦之 樂浪謂內虛 來攻金城甚急 夜有流星 墜於賊營 衆懼而退 屯於閼川之上 造石堆二十而去 六部兵一千人追之 自吐含山東至閼川 見石堆知賊衆 乃止
十三年 秋七月戊子晦 日有食之
十五年 京城旱 秋七月 蝗 民饑 發倉 救之
十六年 春二月 北溟人耕田 得濊王印獻之
十九年 大疫 人多死 冬十一月 無氷
二十年 秋 太白入太微
二十一年 秋九月 蝗 王薨 葬蛇陵園內
儒理尼師今立 南解太子也 母雲帝夫人 妃日知葛文王之女也(或云妃姓朴許婁王之女) 初南解薨 儒理當立 以大輔脫解素有德望 推讓其位 脫解曰 神器大寶 非庸人所堪 吾聞聖智人多齒 試以餠 之 儒理齒理多 乃與左右奉立之 號尼師今 古傳如此 金大問則云 尼師今方言也 謂齒理 昔南解將死 謂男儒理 壻脫解曰 吾死後 汝朴昔二姓 以年長而嗣位焉 其後 金姓亦興 三姓以齒長相嗣 故稱尼師今
二年 春二月 親祀始祖廟 大赦
五年 冬十一月 王巡行國內 見一老 飢凍將死 曰予以 身居上 不能養民 使老幼至於此極 是予之罪也 解衣以覆之 推食以食之 仍命有司 在處存問 鰥寡孤獨老病不能自活者 給養之 於是 國百姓聞而來者 衆矣 是年 民俗歡康 始製兜率歌 此歌樂之始也
九年 春 改六部之名 仍賜姓 楊山部爲梁部 姓李 高墟部爲沙梁部 姓崔 大樹部爲漸梁部(一云牟梁) 姓孫 于珍部爲本彼部(于 新本作干) 姓鄭 加利部爲漢祈部 姓裴 明活部爲習北部 姓薛 又設官 有十七等 一伊伐 二伊尺 三 四波珍 五大阿 六阿 七一吉 八沙 九級伐 十大奈麻 十一奈麻 十二大舍 十三小舍 十四吉士 十五大烏 十六小烏 十七造位 王旣定六部 中分爲二 使王女二人 各率部內女子 分朋造黨 自秋七月旣望 每日早集大部之庭(大 恐六之誤) 績麻 乙夜而罷 至八月十五日 考其功之多少 負者置酒食 以謝勝者 於是 歌舞百戱 皆作謂之嘉俳 是時 負家一女子起舞 歎曰會蘇會蘇 其音哀雅 後人因其聲而作歌 名會蘇曲
十一年 京都地裂 泉湧 夏六月 大水
十三年 秋八月 樂浪犯北邊 攻陷朶山城
十四年 高句麗王無恤 襲樂浪滅之 其國人五千來投 分居六部
十七年 秋九月 華麗-不耐二縣人 連謀率騎兵犯北境 貊國渠帥以兵 要曲河西敗之 王喜 與貊國結好
十九年 秋八月 貊帥獵得禽獸 獻之
三十一年 春二月 星 于紫宮
三十三年 夏四月 龍見金城井 有頃 暴雨自西北來 五月 大風拔木
三十四年 秋九月 王不豫 謂臣寮曰 脫解身聯國戚 位處輔臣 屢著功名 朕之二子 其才不及遠矣 吾死之後 卽大位 以無忘我遺訓 冬十月 王薨 葬蛇陵園內
脫解尼師今立(一云吐解) 時年六十二 姓昔 妃阿孝夫人 脫解 本多婆那國所生也 其國在倭國東北一千里 初其國王娶女國王女爲妻 有娠七年 乃生大卵 王曰 人而生卵不祥也 宜棄之 其女不忍 以帛 卵 寶物 置於 中 浮於海 任其所往 初至金官國海邊 金官人怪之不取 又至辰韓阿珍浦口 是始祖赫居世在位三十九年也 時海邊老母 以繩引繫海岸 開 見之 有一小兒在焉 其母取養之 及壯身長九尺 風神秀朗 智識過人 或曰 此兒不知姓氏 初 來時 有一鵲飛鳴而隨之 宜省鵲字 以昔爲氏 又解 而出 宜名脫解 脫解 始以漁釣爲業 供養其母 未嘗有懈色 母謂曰 汝非常人 骨相殊異 宜從學以立功名 於是 專精學問 兼知地理 望楊山下瓠公宅 以爲吉地 設詭計 以取而居之 其地後爲月城 至南解王五年 聞其賢 以其女妻之 至七年 登庸爲大輔 委以政事 儒理將死曰 先王顧命曰 吾死後 無論子壻 以年長且賢者 繼位是以 寡人先立 今也 宜傳其位焉
二年 春正月 拜瓠公爲大輔 二月 親祀始祖廟
三年 春三月 王登吐含山 有玄雲如蓋 浮王頭上 良久而散 夏五月 與倭國結好交聘 六月 有星 于天船
五年 秋八月 馬韓將孟召 以覆嚴城降
七年 冬十月 百濟王拓地 至娘子谷城 遣使請會 王不行
八年 秋八月 百濟遣兵 攻蛭山城 冬十月 又攻狗壤城 王遣騎二千 擊走之 十二月 地震 無雪
九年 春三月 王夜聞 金城西始林樹間 有鷄鳴聲 遲明 遣瓠公視之 有金色小 掛樹枝 白鷄鳴於其下 瓠公還告 王使人取 開之 有小男兒在其中 姿容奇偉 上喜 謂左右曰 此豈非天遺我以令胤乎 乃收養之 及長聰明多智略 乃名閼智 以其出於金 姓金氏 改始林名鷄林 因以爲國號
十年 百濟攻取蛙山城 留二百人居守 尋取之
十一年 春正月 以朴氏貴戚 分理國內州郡 號爲州主-郡主 二月 以順貞爲伊伐 委以政事
十四年 百濟來侵
十七年 倭人侵木出島 王遣角干羽烏禦之 不克 羽烏死之
十八年 秋八月 百濟寇邊 遣兵拒之
十九年 大旱 民饑 發倉賑給 冬十月 百濟攻西鄙蛙山城 拔之
二十年 秋九月 遣兵伐百濟 復取蛙山城 自百濟來居者二百餘人 盡殺之
二十一年 秋八月 阿 吉門與加耶兵 戰於黃山津口 獲一千餘級 以吉門爲波珍
賞功也
二十三年 春二月 彗星見東方 又見北方 二十日乃滅
二十四年 夏四月 京都大風 金城東門自壤 秋八月 王薨 葬城北壤井丘
婆娑尼師今立 儒理王第二子也(或云儒理第奈老之子也) 妃金氏 史省夫人 許婁葛文王之女也 初脫解薨 臣僚欲立儒理太子逸聖 或謂逸聖雖嫡嗣 而威明不及婆娑 遂立之 婆娑節儉省用 而愛民 國人嘉之
二年 春二月 親祀始祖廟 三月 巡撫州郡 發倉賑給 慮獄囚 非二罪悉原之
三年 春正月 下令曰 今倉 空 戎器頑鈍 有水旱之災-邊鄙之警 其何以禦之 宜令有司勸農桑-練兵革 以備不虞
五年 春二月 以明宣爲伊 允良爲波珍 夏五月 古陀郡主獻靑牛 南新縣麥連 大有年 行者不 糧
六年 春正月 百濟犯邊 二月 以吉元爲阿 夏四月 客星入紫微
八年 秋七月 下令曰 朕以不德 有此國家 西 百濟 南接加耶 德不能綏 威不足畏 宜繕葺城壘 以待侵 是月 築加召-馬頭二城
十一年 秋七月 分遣使十人 兼察州郡主不勤公事 致田野多荒者 貶黜之
十四年 春正月 拜允良爲伊 啓其爲波珍 二月 巡幸古所夫里郡 親問高年 賜穀 冬十月 京都地震
十五年 春二月 加耶賊圍馬頭城 遣阿 吉元 將騎一千擊走之 秋八月 閱兵於閼川
十七年 秋七月 暴風自南 拔金城南大樹 九月 加耶人襲南鄙 遣加城主長世 拒之 爲賊所殺 王怒 率勇士五千 出戰敗之 虜獲甚多
十八年 春正月 擧兵 欲伐加耶 其國主遣使請罪 乃止
十九年 夏四月 京都旱
二十一年 秋七月 雨雹 飛烏死 冬十月 京都地震 倒民室有死者
二十二年 春二月 築城名月城 秋七月 王移居月城
二十三年 秋八月 音汁伐國與悉直谷國爭疆 詣王請決 王難之謂 金官國首露王 年老 多智識 召問之 首露立議 以所爭之地 屬音汁伐國 於是 王命六部 會饗首露王 五部皆以伊 爲主 唯漢祇部 以位卑者主之 首露怒 命奴耽下里 殺漢祇部主保齊而歸 奴逃依音汁伐主陀鄒干家 王使人索其奴 鄒不送 王怒 以兵伐音汁伐國 其主與衆自降 悉直-押督二國王來降 冬十月 桃李華
二十五年 春正月 衆星隕如雨 不至地 秋七月 悉直叛 發兵討平之 徙其餘衆於南鄙
二十六年 春正月 百濟遣使請和 二月 京都雪三尺
二十七年 春正月 幸押督賑貧窮 三月 至自押督 秋八月 命馬頭城主 伐加耶
二十九年 夏五月 大水 民飢 發使十道 開倉賑給(倉 新舊本作食 誤也) 遣兵伐北只國-多伐國-草八國 幷之
三十年 秋七月 蝗害穀 王遍祭山川 以祈禳之 蝗滅 有年
三十二年 夏四月 城門自毁自五月 至秋七月 不雨
三十三年 冬十月 王薨 葬蛇陵園內
祇摩尼師今立(或云祇味) 婆娑王嫡子 母史省夫人 妃金氏 愛禮夫人 葛文王摩帝之女也 初婆娑王獵於楡 之澤 太子從焉 獵後 過韓 部 伊 許婁饗之 酒 許婁之妻 携少女子出舞(携 新舊本皆作推門 蓋携之誤也) 摩帝伊 之妻 亦引出其女 太子見而悅之 許婁不悅 王謂許婁曰 此地名大 公於此 置盛饌美 以宴 之 宜位酒多 在伊 之上 以摩帝之女 配太子焉 酒多 後云角干
二年 春二月 親祀始祖廟 拜昌永爲伊 以參政事 玉權爲波珍 申權爲一吉 順宣爲級 三月 百濟遣使來聘
三年 春三月 雨雹 麥苗傷 夏四月 大水 慮囚 除死罪餘悉原之
四年 春二月 加耶寇南邊 秋七月 親征加耶 帥步騎度黃山河 加耶人伏兵林薄 以待之 王不覺直前 伏發圍數重 王揮軍奮擊 決圍而退
五年 秋八月 遣將侵加耶 王帥精兵一萬 以繼之 加耶 城固守 會久雨 乃還
九年 春二月 大星墜月城西 聲如雷 三月 京都大疫
十年 春正月 以翌宗爲伊 昕連爲波珍 林權爲阿 二月 築大甑山城 夏四月 倭人侵東邊
十一年 夏四月 大風東來 折木飛瓦 至夕而止 都人訛言 倭兵大來 爭遁山谷 王命伊 翌宗等諭止之 秋七月 飛蝗害穀 年饑 多盜
十二年 春三月 與倭國講和 夏四月 隕霜 五月 金城東民屋陷爲池 芙 生
十三年 秋九月康申晦 日有食之
十四年 春正月 靺鞨大入北境 殺掠吏民 秋七月 又襲大嶺柵 過於泥河 王移書百濟請救 百濟遣五將軍助之 賊聞而退
十六年 秋七月甲戌朔 日有食之
十七年 秋八月 長星竟天 冬十月 國東地震 十一月 雷
十八年 秋 伊 昌永卒 以波珍 玉權爲伊 以參政事
二十年 夏五月 大雨 漂沒民戶
二十一年 春二月 宮南門災
二十三年 春夏 旱 秋八月 王薨 無子
逸聖尼師今立 儒理王之長子(或云日知葛文王之子) 妃朴氏 支所禮王之女
元年 九月 大赦
二年 春正月 親祀始祖廟
三年 春正月 拜雄宣爲伊 兼知內外兵馬事 近宗爲一吉
四年 春二月 靺鞨入塞 燒長嶺五柵
五年 春二月 置政事堂於金城 秋七月 大閱閼川西 冬十月 北巡 親祀太白山
六年 秋七月 隕霜殺菽 八月 靺鞨襲長嶺 虜掠民口 冬十月 又來 雷甚乃退
七年 春二月 立柵長嶺 以防靺鞨
八年 秋九月辛亥晦 日有食之
九年 秋七月 召 公 議征靺鞨 伊 雄宣上言不可 乃止
十年 春二月 修葺宮室 夏六月乙丑 熒惑犯鎭星 冬十一月 雷
十一年 春二月 下令 農者政本 食惟民天 諸州郡修完堤防 廣闢田野 又下令 禁民間用金銀珠玉
十二年 春夏 旱 南地最甚 民飢 移其粟賑給之
十三年 冬十月 押督叛 發兵討平之 徙其餘衆於南地
十四年 秋七月 命臣寮 各擧智勇堪爲將帥者
十五年 封朴阿道爲葛文王(新羅追封王 皆稱葛文王 其義未詳)
十六年 春正月 以得訓爲沙 宣忠爲奈麻 秋八月 有星 于天市 冬十一月 雷 京都大疫
十七年 自夏四月 不雨 至秋七月 乃雨
十八年 春二月 伊 雄宣卒 以大宣爲伊 兼知內外兵馬事 三月 雨雹
二十年 冬十月 宮門災 彗星見東方 又見東北方
二十一年 春二月 王薨
三國史記 卷 第二
新羅本紀 第二 阿達羅尼師今 伐休尼師今 奈解尼師今 助賁尼師今 沾解尼師今 味鄒尼師今 儒禮尼師今 基臨尼師今 訖解尼師今
阿達羅尼師今立 逸聖長子也 身長七尺 豊準 有奇相 母朴氏 支所禮王之女 妃朴氏 內禮夫人 祇摩王之女也
元年 三月 以繼元爲伊 委軍國政事
二年 春正月 親祀始祖廟(舊本無始字) 大赦 以興宣爲一吉
三年 夏四月 隕霜 開 立領路
四年 春二月 始置甘勿-馬山二縣 三月 巡幸長嶺鎭 勞戌卒 各賜征袍
五年 春三月 開竹嶺 倭人來聘
七年 夏四月 暴雨 閼川水溢 漂流人家 金城北門自毁
八年 秋七月 蝗害殼 海魚多出死
九年 巡幸沙道城 勞戌卒
十一年 春二月 龍見京都
十二年 冬十月 阿 吉宣謀叛 發覺懼誅 亡入百濟 王移書求之 百濟不許 王怒出師伐之 百濟 城守不出 我軍粮盡 乃歸
十三年 春正月辛亥朔 日有食之
十四年 秋七月 百濟襲破國西二城 虜獲民口一千而去 八月 命一吉 興宣 領兵二萬伐之 王又率騎八千 自漢水臨之 百濟大懼 還其所掠男女 乞和
十五年 夏四月 伊 繼元卒 以興宣爲伊
十七年 春二月 重修始祖廟 秋七月 京師地震 霜雹害穀 冬十月 百濟寇邊
十八年 春 穀貴 民飢
十九年 春正月 以仇道爲波珍 仇須兮爲一吉 二月 有事始祖廟 京都大疫
二十年 夏五月 倭女王卑彌乎 遣使來聘
二十一年 春正月 雨土(舊本作王 蓋吳也) 二月 旱 井泉渴
三十一年 春三月 王薨
伐休(一作發暉)尼師今立 姓昔 脫解王子仇鄒角于之子也 母姓金氏 兄珍內禮夫人 阿達羅薨 無子 國人立之 王占風雲 預知水旱及年之豊儉 又知人邪正 人謂之聖
二年 春正月 親祀始祖廟 大赦 二月 拜波珍 仇道-一吉 仇須兮 爲左右軍主 伐召文國 軍主之名 始於此(軍主以下七字 亦見智證麻立干六年條)
三年 春正月 巡幸州郡 觀察風俗 夏五月壬申晦 日有食之 秋七月 南新縣進嘉禾
四年 春三月 下令州郡 無作土木之事 以奪農時 冬十月 北地大雪 深一丈
五年 春二月 百濟來攻母山城 命波珍 仇道 出兵拒之
六年 秋七月 仇道與百濟 戰於狗壤 勝之 殺獲五百餘級
七年 秋八月 百濟襲西境圓山鄕 又進圍缶谷城 仇道率勁騎五百擊之 百濟兵佯走 仇道追及蛙山 爲百濟所敗 王以仇道失策 貶爲缶谷城主 以薛支爲左軍主
八年 秋九月 蚩尤旗見于角亢
九年 春正月 拜國良爲阿 述明爲一吉 四月 京都雪 深三尺 夏五月 大水 山崩十餘所
十年 春正月甲寅朔 日有食之 三月 漢祇部女一産四男一女 六月 倭人大饑 來求食者千餘人
十一年 夏六月乙巳晦 日有食之
十三年 春二月 重修宮室 三月 旱 夏四月 震宮南大樹 又震金城東門 王薨
柰解尼師今立 伐休王之孫也 母內禮夫人 妃昔氏 助賁王之妹 容儀雄偉 有俊才 前王太子骨正及第二子伊買 先死 大孫尙幼少 及立伊買之子 是爲奈解尼帥今 是年 自正月至四月 不雨 及王卽位之日 大雨 百姓歡慶
二年 春正月 謁始祖廟
三年 夏四月 始祖廟前 臥柳自起 五月 國西大水 免遭水州縣一年租調 秋七月 遣使撫問
四年 秋七月 百濟侵境
五年 秋七月 太白晝見 隕霜殺草 九月庚午朔 日有食之 大閱於閼川
六年 春二月 加耶國請和 三月丁卯朔 日有食之 大旱 錄內外繫囚 原輕罪
八年 冬十月 靺鞨犯境 桃李華 人大疫
十年 春二月 拜眞忠爲一伐 以參國政 秋七月 霜雹殺穀 太白犯月 八月 狐嗚金城及始祖廟庭
十二年 春正月 拜王子利音(或云奈音) 爲伊伐 兼知內外兵馬事
十三年 春二月 西巡郡邑 浹旬而返 夏四月 倭人犯境 遣伊伐 利音 將兵拒之
十四年 秋七月 浦上八國 謀侵加羅(加羅 勿稽子傳皆作阿羅) 加羅王子來請救 王命太子于老 與伊伐 利音 將六部兵 往救之 擊殺八國將軍 奪所虜六千人 還之
十五年 春夏 旱 發使錄郡邑獄囚 除二死餘悉原之
十六年 春正月 拜萱堅爲伊 允宗爲一吉
十七年 春三月 加耶送王子爲質 夏五月 大雨 漂毁民屋
十九年 春三月 大風折木 秋七月 百濟來攻國西腰車城 殺城主薛夫 王命伊伐 利音 率精兵六千伐百濟 破沙峴城 冬十二月 雷
二十三年 秋七月 武庫兵物自出 百濟人來圍獐山城(圍 舊本作國 誤也) 王親率兵 出擊走之
二十五年 春三月 伊伐 利音卒 以忠萱爲伊伐 兼知兵馬事 秋七月 大閱楊山西
二十七年 夏四月 雹傷菽麥(菽 舊本作 ) 南新縣人死 歷月復活 冬十月 百濟兵入牛頭州 伊伐 忠萱將兵拒之 至熊谷 爲賊所敗 單騎而返 貶爲鎭主 以連珍爲伊伐 兼知兵馬事
二十九年 秋七月 伊伐 連珍與百濟 戰烽山下破之 殺獲一千餘級 八月 築烽山城
三十一年 春 不雨 至秋七月 乃雨 民飢 發倉 賑給 冬十月 錄內外獄囚原輕罪
三十二年 春二月 巡狩西南郡邑 三月 還 拜波珍 康萱爲伊
三十四年 夏四月 蛇鳴南庫三日 秋九月 地震 冬十月 大雪 深五尺
三十五年 春三月 王薨
助賁尼師今(立一云諸貴) 姓昔氏 伐休尼師今之孫也 父骨正(一作忽爭)葛文王 母金氏 玉帽夫人 仇道葛文王之女 妃阿爾兮夫人 柰解王之女也 前王將死遺言 以壻助賁繼位 王身長美儀采 臨事明斷 國人畏敬之
元年 拜連忠爲伊 委軍國事 秋七月 謁始祖廟
二年 秋七月 以伊 于老爲大將軍 討破甘文國 以其地爲郡
三年 夏四月 倭人猝至圍金城 王親出戰 賊潰走 遣輕騎追擊之 殺獲一千餘級
四年 夏四月 大風飛屋瓦 五月 倭兵寇東邊 秋七月 伊 于老與倭人 戰沙道 乘風縱火焚舟 賊赴水死盡
六年 春正月 東巡撫恤
七年 春二月 骨伐國王阿音夫 率衆來降 賜第宅-田莊安之 以其地爲郡
八年 秋八月 蝗害穀
十一年 百濟侵西邊
十三年 秋 大有年 古陀郡進嘉禾
十五年 春正月 拜伊 于老爲舒弗邯 兼知兵馬事
十六年 冬十月 高句麗侵北邊 于老將兵出擊之 不克 退保馬頭柵 其夜苦寒 于老勞士卒 躬燒柴煖之 心感激
十七年 冬十月 東南有白氣如匹練 十一月 京都地震
十八年 夏五月 王薨
沾解尼師今立 助賁王之同母弟也
元年 秋七月 謁始祖廟 封父骨正爲世神葛文王
論曰 漢宣帝卽位 有司秦 爲人後者 爲之子也 故降其父母 不得祭 尊祖之義也 是以 帝所生父稱親 諡曰悼 母曰悼后 此諸侯王 比合經義 爲萬世法 故後漢光武帝 宋英宗法而行之 新羅自王親 入繼大統之君 無不封崇其父稱王 非特如此而己 封其外舅者亦有之 此非禮 固不可以爲法也
二年 春正月 以伊 長萱爲舒弗邯 以參國政 二月 遣使高句麗結和
三年 夏四月 倭人殺舒弗邯于老 秋七月 作南堂於宮南(南堂或云都堂) 以良夫爲伊
五年 春正月 始聽政於南堂 漢祇部人夫道者 家貧無諂 工書算著名於時 王徵之爲阿 委以物藏庫事務
七年 夏四月 龍見宮東池 金城南臥柳自起 自五月至七月 不雨 禱祀祖廟及名山 乃雨 年饑 多盜賊
九年 秋九月 百濟來侵 一伐 翊宗逆戰於槐谷西 爲賊所殺 冬十月 百濟攻烽山城 不下
十年 春三月 國東海出大漁三 長三丈 高丈有二尺 冬十月晦 日有食之
十三年 秋七月 旱蝗 年荒 多盜
十四年 夏 大雨 山崩四十餘所 秋七月 星패于東方 二十五日而滅
十五年 春二月 築達伐城 以奈麻克宗爲城主 三月 百濟遣使請和 不許 冬十二月二十八日 王暴疾薨
味鄒尼師今立一云味照 姓金 母朴氏 葛文王伊柒之女 妃昔氏 光明夫人 助賁王之女 其先閼智 出於 林 脫解王得之 養於宮中 後拜爲大輔 閼智生勢漢 勢漢生阿道 阿道生首留 首留生郁甫 郁甫生仇道 仇道則味鄒之考也 沾解無子 國人立味鄒 此金氏有國之始也
元年 春三月 龍見宮東池 秋七月 金城西門災 延燒人家百餘區(百 舊本作三百)
二年 春正月 拜伊 良夫爲舒弗邯 兼知內外兵馬事 二月 親祀國祖廟 大赦 封考仇道爲葛文王
三年 春二月 東巡幸望海 三月 幸黃山 問高年及貧不能自存者 賑恤之
五年 秋八月 百濟來攻烽山城 城主直宣率壯士二百人 出擊之 賊敗走 王聞之 拜直宣爲一吉 厚賞士卒
七年 春夏 不雨 會 臣於南堂 親問政刑得失 又遣使五人 巡問百姓苦患
十一年 春二月 下令 凡有害農事者 一切除之 秋七月 霜雹害穀 冬十一月 百濟侵邊
十五年 春二月 臣寮請改作宮室 上重勞人不從
十七年 夏四月 暴風拔木 冬十月 百濟兵來圍槐谷城 命波珍 正源 領兵拒之
十九年 夏四月 旱 錄囚
二十年 春正月 拜弘權爲伊 良質爲一吉 光謙爲沙 二月 謁廟 秋九月 大閱楊山西
二十二年 秋九月 百濟侵邊 冬十月 圍槐谷城 命一吉 良質 領兵禦之
二十三年 春二月 巡撫國西諸城 冬十月 王薨 葬大陵(一云竹長陵)
儒禮尼師今立(古記 第三-第十四二王同諱 儒理或云儒禮 未知孰是) 助賁王長子 母朴氏 葛文王奈音之女 嘗夜行 星光入口 因有娠 載誕之夕 異香滿室
二年 春正月 謁始祖廟 二月 拜伊 弘權爲舒弗邯 委以機務
三年 春正月 百濟遣使 請和 三月 旱
四年 夏四月 倭人襲一禮部 (部 疑是郡之誤) 縱火燒之 虜人一千而去
六年 夏五月 聞倭兵至 理舟楫 繕甲兵
七年 夏五月 大水 月城頹毁
八年 春正月 拜末仇爲伊伐 末仇忠貞有智略 王常訪問政要
九年 夏六月 倭兵攻陷沙道城 命一吉 大谷 領兵救完之 秋七月 旱蝗
十年 春二月 改築沙道城 移沙伐州豪民八十餘家
十一年 夏 倭兵來攻長峯城 不克 秋七月 多沙郡進嘉禾
十二年 春 王謂臣下曰 倭人屢犯我城邑 百姓不得安居 吾欲與百濟謀 一時浮海 入擊其國 如何 舒弗邯弘權 對曰 吾人不習水戰 冒險遠征 恐有不測之危 況百濟多詐 常有呑 我國之心 亦恐難與同謀 王曰 善
十四年 春正月 以智良爲伊 長昕爲一吉 順宣爲沙 伊西古國來攻金城 我大擧兵防禦 不能壤 忽有異兵來 其數不可勝紀 人皆珥竹葉 與我軍同擊賊 破之 後不知其所歸 人或見竹葉數萬積於竹長陵 由是國人謂 先王以陰兵助戰也
十五年 春二月 京都大霧 不辯人 五日而霽 冬十二月 王薨
基臨(一云基立)尼師今立 助賁尼師今之孫也 父乞淑用 (一云乞淑助賁之孫也)(用 恐伊之誤) 性寬厚 人皆稱之
二年 春正月 拜長昕爲伊 兼知內外兵馬事 二月 祀始祖廟
三年 春正月 與倭國交聘 二月 巡幸比列忽 親問高年及貧窮者 賜穀有差 三月 至牛頭州 望祭太白山 樂浪-帶方兩國歸服
五年 春夏 旱
七年 秋八月 地震 泉湧 九月 京都地震 壤民屋有死者
十年 復國號新羅
十三年 夏五月 王寢疾彌留 赦內外獄因 六月 王薨
訖解尼師今立 奈解王孫也 父于老角干 母命元夫人 助賁王女也 于老事君有功 累爲舒弗邯 見訖解狀貌俊異 心謄明敏 爲事異於常流 乃謂諸候曰 興吾家者 必北兒也 至是 基臨薨 無子 臣議曰 訖解幼有老成之德 乃奉立之
二年 春正月 以急利爲阿 委以政要 兼知內外兵馬事 二月 親祀始祖廟
三年 春三月 倭國王遣使 爲子求婚 以阿 急利女送之
四年 秋七月 旱蝗 民飢 發使救恤之
五年 春正月 拜阿 急利爲伊 二月 重修宮闕 不雨乃止
八年 春夏 旱 王親錄囚 多原之
九年 春二月 下令 向以旱災 年不順成 今則土膏脈起 農事方始 凡所勞民之事 皆停之
二十一年 始開碧骨池 岸長一千八百步
二十八年 春二月 遣使聘百濟 三月 雨雹 夏四月 隕霜
三十五年 春二月 倭國遣使請婚 辭以女旣出嫁 夏四月 暴風拔宮南大樹
三十六年 春正月 拜康世爲伊伐 二月 倭王移書絶交
三十七年 倭兵猝至風島 抄掠邊戶 又進圍金城 急攻 王欲出兵相戰 伊伐 康世曰 賊遠至 其鋒不可當 不若緩之待其師老 王然之 閉門不出 賊食盡 將退 命康世 率勁騎 追擊走之
三十九年 宮井水暴溢
四十一年 春三月 巢月城隅 夏四月 大雨浹旬 平地水三四尺 漂沒官私屋舍 山崩十三所(十三 新本作三十)
四十七年 夏四月 王薨
三國史記 卷 第三
新羅本紀 第三 奈勿尼師今 實聖尼師今 訥祇麻立干 慈悲麻立干 照知麻立干
奈勿(一云那密)尼師今立 姓金 仇道葛文王之孫也 父末仇角干 母金氏 休禮夫人 妃金氏 味鄒王女 訖解薨 無子 奈勿繼之(末仇味鄒尼師今兄弟也)
論曰 取妻不取同姓 以厚別也 是故 魯公之取於吳 晉候之有四姬 陳司敗-鄭子産 深譏之 若新羅 則不止取同姓而巳 兄弟子-姑姨從 妹 皆聘爲妻 雖外國各異俗 責之以中國之禮 則大悖矣 若匈奴之烝母報子 則又甚於此矣
二年 春 發使 撫問鰥寡孤獨 各賜穀三斛 孝悌有異行者 賜職一級
三年 春二月 親祀始祖廟 紫雲盤旋廟上 神雀集於廟庭
七年 夏四月 始祖廟庭樹連理
九年 夏四月 倭兵大至 王聞之 恐不可敵 造草偶人數千 衣衣持兵 列立吐含山下 伏勇士一千於斧峴東原 倭人恃衆直進 伏發擊其不意 倭人大敗走 追擊殺之幾盡
十一年 春三月 百濟人來聘 夏四月 大水 山崩十三所
十三年 春 百濟遣使 進良馬二匹
十七年 春夏 大旱 年荒民飢 多流亡 發使 開倉 賑之
十八年 百濟禿山城主 率人三百來投 王納之 分居六部 百濟王移書曰 兩國和好 約爲兄弟 今大王納我逃民 甚乖和親之意 非所望於大王也 請還之 答曰 民者無常心 故思則來 則去 固其所也 大王不患民之不安 而責寡人 何其甚乎 百濟聞之 不復言 夏五月 京都雨魚
二十一年 秋七月 夫沙郡進一角鹿 大有年
二十四年 夏四月 楊山有小雀生大鳥
二十六年 春夏 旱 年荒 民飢 遣衛頭入 秦( 舊本作符今改之) 貢方物 堅問衛頭曰 卿言海東之事 與古不同 何耶 答曰 亦猶中國時代變革-名號改易 今焉得同
三十三年 夏四月 京都地震 六月 又震 冬 無氷
三十四年 春正月 京都大疫 二月 雨土 秋七月 蝗 穀不登
三十七年 春正月 高句麗遣使 王以高句麗强盛 送伊 大西知子實聖爲質
三十八年 夏五月 倭人來圍金城 五日不解 將士皆請出戰 王曰 今賊葉舟深入 在於死地 鋒不可當 乃閉城門 賊無功而退 王先遣勇騎二百 遮其歸路 又遣步卒一千 追於獨山 夾擊大敗之 殺獲甚衆
四十年 秋八月 靺鞨侵北邊 出師 大敗之於悉直之原
四十二年 秋七月 北邊何瑟羅旱蝗 年荒 民飢 曲赦囚徒 復一年租調
四十四年 秋七月 飛蝗蔽野
四十五年 秋八月 星 于東方 冬十月 王所嘗御內廐馬 膝流淚哀鳴
四十六年 春夏 旱 秋七月 高句麗質子實聖還
四十七年 春二月 王薨
實聖尼師今立 閼智裔孫 大西知伊 之子 母伊利夫人(伊一作企) 昔登保阿于之女 妃味鄒王女也 實聖身長七尺五寸 明達有遠識 奈勿薨 其子幼少 國人立實聖 繼位
元年 三月 與倭國通好 以奈勿王子未斯欣爲質
二年 春正月 以未斯品爲舒弗邯 倭以軍國之事 秋七月 百濟侵邊
三年 春二月 親謁始祖廟
四年 夏四月 倭兵來攻明活城 不克而歸 王率騎兵 要之獨山之南 再戰破之 殺獲三百餘級
五年 秋七月 國西蝗害穀 冬十月 京都地震 十一月 無氷
六年 春三月 倭人侵東邊 夏六月 又侵南邊 奪掠一百人
七年 春二月 王聞倭人於對馬島置營 貯以兵革資粮 以謀襲我 我欲先其未發 揀精兵 擊破兵儲 舒弗邯未斯品曰 臣聞兵凶器 戰危事 況涉巨浸 以伐人 萬一失利 則悔不可追 不若依 設關 來則禦之 使不得侵猾 便則出而禽之 此所謂致人而不致於人 策之上也 王從之
十一年 以奈勿王子卜好 質於高句麗
十二年 秋八月 雲起狼山 望之如樓閣 香氣郁然 久而不歇 王謂是必仙靈降遊 應是福地 從此後 禁人斬伐樹木 新成平壤州大橋
十四年 秋七月 大閱於穴城原 又御金城南門觀射 八月 與倭人戰於風島 克之
十五年 春三月 東海邊獲大魚 有角 其大盈車 夏五月 吐含山崩 泉水湧 高三丈
十六年 夏五月 王薨
訥祗麻立干立(金大問云 麻立者 方言謂 也 謂 操 准位而置 則王 爲主 臣 列於下 因以名之)( 謂以下四字 以遺事(南解王條)作 標) 奈勿王子也 母保反夫人(一云內禮吉怖) 味鄒王女也 妃實聖王之女 奈勿王三十七年 以實聖質於高句麗 及實聖還爲王 怨奈勿質己於外國 欲害其子以報怨 遣人 招在高句麗時相知人 因密告 見訥祇則殺之 遂令訥祇往 逆於中路 麗人見訥祇形神爽雅 有君子之風 遂告曰 爾國王使我害君 今見君 不忍賊害 乃歸 訥祇怨之 反弑王 自立
二年 春正月 親謁始祖廟 王弟卜好自高句麗 與堤上奈麻還來 秋 王弟未斯欣自倭國逃還
三年 夏四月 牛谷水湧
四年 春夏 大旱 秋七月 隕霜殺穀 民飢 有賣子孫者 慮囚原罪
七年 夏四月 養老於南堂 王親執食 賜穀帛有差
八年 春二月 遣使高句麗修聘
十三年 新築矢堤 岸長二千一百七十步
十五年 夏四月 倭兵來侵東邊 圍明活城 無功而退 秋七月 霜雹殺穀
十六年 春 穀貴 人食松樹皮
十七年 夏五月 未斯欣卒 贈舒弗邯 秋七月 百濟遺使請和 從之
十八年 春二月 百濟王送良馬二匹 秋九月 又送白鷹 冬十月 王以黃金-明珠 報聘百濟
十九年 春正月 大風拔木 二月 修葺歷代園陵 夏四月 祀始祖廟
二十年 夏四月 雨雹 慮囚
二十二年 夏四月 牛頭郡山水暴至 漂流五十餘家 京都大風雨雹 敎民牛車之法
二十四年 倭人侵南邊 掠取生口而去 夏六月 又侵東邊
二十五年 春二月 史勿縣進長尾白稚 王嘉之 賜縣吏穀
二十八年 夏四月 倭兵圍金城十日 糧盡乃歸 王欲出兵追之 左右曰 兵家之說曰 窮寇勿追 王其舍之 不聽 率數千餘騎 追及於獨山之東 合戰爲賊所敗 將士死者過半 王蒼黃葉馬上山 賊圍之數重 忽昏霧 不辨咫尺 賊謂有陰助 收兵退歸
三十四年 秋七月 高句麗邊將獵於悉直之原 何瑟羅城主三直出兵 掩殺之 麗王聞之怒 使來告曰 孤與大王修好至歡也 今出兵殺我邊將 是何義耶 乃興師侵我西邊 王卑辭謝之 乃歸
三十六年 秋七月 大山郡進嘉禾
三十七年 春夏 旱 秋七月 狼入始林
三十八年 秋七月 霜雹害穀 八月 高句麗侵北邊
三十九年 冬十月 高句麗侵百濟 王遣兵救之
四十一年 春二月 大風拔木 夏四月 隕霜傷麥
四十二年 春二月 地震 金城南門自毁 秋八月 王薨
慈悲麻立干立 訥祇王長子 母金氏 實聖之女也
二年 春二月 謁始祖廟 夏四月 倭人以兵船百餘 襲東邊 進圍月城 四面矢石如雨 王城守 賊將退 出兵擊敗之 追北至海口 賊溺死者過半
四年 春二月 王納舒弗邯未斯欣女爲妃 夏四月 龍見金城井中
五年 夏五月 倭人襲破活開城 虜人一千而去
六年 春二月 倭人侵 良城( 當作 ) 不克而去 王命伐智-德智 領兵伏候於路 要擊大敗之 王以倭人屢侵疆場 綠邊築二城 秋七月 大閱
八年 夏四月 大水 山崩一十七所 五月 沙伐郡蝗
十年 春 命有司 修理戰艦 秋九月 天赤 大星自北流東南
十一年 春 高句麗與靺鞨襲北邊悉直城 秋九月 徵何瑟羅人年十五巳上 築城於泥河(泥河一名泥川)
十二年 春正月 定京都坊里名 夏四月 國西大水 漂毁民戶 秋七月 王巡撫經水州郡
十三年 築三年山城(三年者 自興役始終 三年訖功 故名之)
十四年 春二月 築芼老城 三月 京都地裂 廣 二十丈(二十 舊本作二 從新本) 濁水湧 冬十月 大疫
十六年 春正月 以阿 伐智-級 德智爲左右將軍 秋七月 葺明活城
十七年 築一牟-沙尸-廣石-沓達-仇禮-坐羅等城 秋七月 高句麗王巨連 親率兵攻百濟 百濟王慶 遣子文周求援 王出兵救之 未至百濟巳陷 慶亦被害
十八年 春正月 王移居明活城
十九年 夏六月 倭人侵東邊 王命將軍德智擊敗之 殺虜二百餘人
二十年 夏五月 倭人擧兵 五道來侵 竟無功而還
二十一年 春二月 夜赤 光如匹練 自地至天 冬十月 京都地震
二十二年 春二月三日 王薨
照知(一云毗處)麻立干立 慈悲王長子 母金氏 舒弗邯未斯欣之女 妃善兮夫人 乃宿伊伐 女也 炤知幼有孝行 謙恭自守 人咸服之
元年 大赦 賜百官爵一級
二年 春二月 祀始祖廟 夏五月 京都旱 冬十月 民飢 出倉穀賑給之 十一月 靺鞨侵北邊
三年 春二月 幸比列城 存撫軍士 賜征袍 三月 高句麗與靺鞨入北邊 取狐鳴等七城 又進軍於彌秩夫 我軍與百濟加耶援兵 分道禦之 賊敗退 追擊破之泥河西 斬首千餘級
四年 春二月 大風拔木 金城南門火 夏四月 久雨 命內外有司慮囚 五月 倭人侵邊
五年 夏四月 大水 秋七月 大水 冬十月 幸一善界 存問 災百姓 賜穀有差 十一月 雷 京都大疫
六年 春正月 以烏含爲伊伐 三月 土星犯月 雨雹 秋七月 高句麗侵北邊 我軍與百濟合擊於母山城下 大破之
七年 春二月 築仇伐城 夏四月 親祀始祖廟 增置守廟二十家 五月 百濟來聘
八年 春正月 拜伊 實竹爲將軍 徵一善界丁夫三千 改築三年-屈山二城 二月 以乃宿爲伊伐 以參國政 夏四月 倭人犯邊 秋八月 大閱於狼山之南
九年 春二月 置神宮於奈乙 奈乙始祖初生之處也 三月 始置四方郵驛 命所司修里官道 秋七月 葺月城 冬十月 雷
十年 春正月 王移居月城 二月 幸一善郡 存問鰥寡孤獨 賜穀有差 三月 至自一善 所歷州郡獄囚 除二死悉原之 夏六月 東陽獻六眼龜 腹下有文字 秋七月 築刀那城
十一年 春正月 驅遊食百姓歸農 秋九月 高句麗襲北邊 至戈峴 冬十月 陷狐山城
十二年 春二月 重築鄙羅城 三月 龍見鄒羅井 初開京師市肆(肆 新舊本皆缺 據通鑑補之) 以通四方之貨
十四年 春夏 旱 王責己減常膳
十五年 春三月 百濟王牟大 遣使請婚 王以伊伐 比智女送之 秋七月 置臨海-長領二鎭 以備倭賊
十六年 夏四月 大水 秋七月 將軍實竹等 與高句麗 戰薩水之原 不克 退保犬牙城 高句麗兵圍之 百濟王牟大 遣兵三千 救解圍
十七年 春正月 王親祀神宮 秋八月 高句麗圍百濟稚壤城 百濟請救 王命將軍德智 率兵以救之 高句麗衆潰 百濟王遣使來謝
十八年 春二月 加耶國送百雉 尾長五尺 三月 重修宮室 夏五月 大雨 閼川水漲 漂沒二百餘家 秋七月 高句麗來攻牛山城 將軍實竹出擊泥河上 破之 八月 幸南郊觀稼
十九年 夏四月 倭人犯邊 秋七月 旱蝗 命 官 擧才堪牧民者各一人 八月 高句麗攻陷牛山城
二十二年 春三月 倭人攻陷長峯鎭 夏四月 暴風拔木 龍見金城井 京都 黃霧四塞 秋九月 王幸捺巳郡(巳當作已) 郡人波路有女子 名曰碧花年十六歲 眞國色也 其父衣之以錦繡置轝 以色絹獻王 王以爲饋食開見之 然幼女 괴而不納 及還宮 思念不已 再三微行 往其家幸之 路經古 郡 宿於老 之家 因問曰 今之人以國王 爲何如主乎 對曰 衆以爲聖人 妾獨疑之 何者 竊聞王幸捺巳之女 屢微服而來 夫龍爲魚服 爲漁者所制 今王以萬乘之位 不自愼重 此而爲聖 孰非聖乎 王聞之大慙 則潛逆其女(逆 新本作迎 共無妨) 置於別室 至生一子 冬十一月 王薨
三國史記 卷第四
新羅本紀 第四 智證麻立干 法興王 眞興王 眞智王 眞平王
智證麻立干立 姓金氏 諱智大路(或云智度路 又云智哲老) 奈勿王之曾孫 習寶葛文王之子 照知王之再從弟也 母金氏 鳥生夫人 訥祈王之女 妃朴氏 延帝夫人 登欣 伊飡女 王體鴻大 膽力過人 前王薨 無子 故繼位 時年六十四歲.
論曰新羅王稱居西干者一 次次雄者一 尼師今者十六 麻立干者四 羅末名儒崔致遠作帝王年代曆 皆稱某王 不言居西干等 豈以其言鄙野不足稱也 曰左 漢中國史書也 猶存楚語穀於 -匈奴語撑犁孤塗等 今記新羅事 其存方言 亦宜矣.
三年 春三月 下令禁殉葬 前國王薨 則殉以男女各五人 至是禁焉 親祀神宮 三月 分命州郡主 勸農 始用牛耕.
四年 冬十月 群臣上言 始祖創業已來 國名未定 或稱斯羅 或稱斯盧 或言新羅 臣等以爲 新者德業日新 羅者網羅四方之義 則其爲國號宜矣 又觀自古有國家者 皆稱帝稱王 自我始祖立國 至今二十二世 但稱方言 未正尊號 今群臣一意 謹上號新羅國王 王從之.
五年 夏四月 制喪服法 頒行 秋九月 徵役夫 築波里-彌實-珍德-骨火等十二城.
六年 春二月 王親定國內州郡縣 置悉直州 以異斯夫爲軍主 軍主之名 始於此(君主以下七字 疊見于伐休尼師今二年條 然 接以此爲是) 冬十一月 始命所司藏氷 又制舟楫之利.
七年 春夏 旱 民饑 發倉賑救之
十年 春正月 置京都東市 三月 設檻穽 以除猛獸之害 秋七月 隕霜殺菽.
十一年 夏五月 地震 壞人屋有死者 冬十月 雷.
十三年 夏六月 于山國歸服 歲以土宜爲貢 于山國 在溟州正東海島 或名鬱陵島 地方一百里 恃 不服 伊飡異斯夫爲何瑟羅州軍主 謂于山人愚悍 難以威來 可以計服 乃多造木偶師子 分載戰船 抵其國海岸 告曰 汝若不服 則放此猛獸踏殺之 國人恐懼則降.
十五年 春正月 置小京於阿尸村 秋九月 徙六部及南地人戶充實之 王薨 諡曰智證 新羅諡法 始於此.
法興王立 諱原宗 (冊府元龜 姓募名泰(泰 遺事王曆作秦)) 智證王元子 母延帝夫人 妃朴氏 保刀夫人 王身長七尺 寬厚愛人.
三年 春正月 親祀神宮 龍見楊山井中.
四年 夏四月 始置兵部.
五年 春二月築株山城.
七年 春正月 頒示律令 始制百官公服 朱紫之秩.
八年 遺使於梁貢方物.
九年 春三月 加耶國王遣使請婚 王以伊飡比助夫之妹送之.
十一年 秋九月 王出巡南境拓地 加耶國王來會.
十二年 春二月 以大阿飡伊登爲沙伐州軍主.
十五年 肇行佛法 初訥祈王時 沙門墨胡子 自高句麗 至一善郡 郡人毛禮 於家中 作窟室安置 於時 梁遣使 賜衣著香物 群臣不知其香名與其所用 遣人 香 問 墨胡子見之 稱其名目曰 此焚之 則香氣芬馥 所以達誠於神聖 所謂神聖 未有過於三寶 一曰佛陀 二曰達摩 三曰僧伽 苦燒此發願 則必有靈應 時王女病革 王使胡子焚香表誓 王女之病尋愈 王甚喜 贈尤厚 胡子出見毛禮 以所得物贈之 因語曰 吾今有所歸 請辭 俄而不知所歸 至毗處王時 有阿道(一作我道)和尙 與侍者三人 亦來毛禮家 儀表似黑胡子 住數年 無病而死 其侍者三人留住 講讀經律 往往有信奉者 至是 王亦欲興佛敎 群臣不信 騰口舌 王難之 近臣異次頓(或云處道)奏曰 請斬小臣 以定衆議 王曰 本欲興道 而殺不辜非也 答曰 若道之得行 臣雖死無憾王 於是 召群臣問之 僉曰 今見僧徒 童頭異服 議論奇詭 而非常道 今若縱之 恐有後悔 臣等雖卽重罪 不敢奉詔 異次頓獨曰 今群臣之言非也 夫有非常之人 然後有非常之事 今聞佛敎淵奧 恐不可不信 王曰 衆人之信 牢不可破 汝獨異言 不能兩從 遂下吏將誅之 異次頓臨死曰 我爲法就刑 佛若有神 吾死必有異事 及斬之 血從斷處湧 色白如乳 衆怪之 不復非毁佛事(此據金大文鷄林雜傳所記書之 奭韓奈麻金用行所撰我道和尙碑所錄(恐與字之誤) 殊異)十六年 下令禁殺生.
十八年 春三月 命有司修理堤防 夏四月 拜伊飡哲夫爲上大等 摠知國事 上大等官
始於此 如今之宰相.
十九年 金官國主金仇亥 與妃及三子 長曰奴宗 仲曰武德 季曰武力 以國帑寶物來降 王禮待之 授位上等 以本國爲食邑 子武力仕至角干.
二十二年 上大等哲夫卒.
二十三年 始稱年號 云建元元年.
二十五年 春正月 敎許外官携家之任.
二十七年 秋七月 王薨 諡曰法興 葬於哀公寺北峰.
眞興王立 諱三麥宗(或作深麥夫) 時年七歲 法興王弟葛文王立宗之子也 母夫人金氏 法興王之女 妃朴氏 思道夫人 王幼少 王太后攝政.
元年 八月 大赦 賜文武官爵一級 冬十月 地震 桃李華.
二年 春三月 雪一尺 拜異斯夫爲兵部令 掌內外兵馬事 百濟遣使請和 許之.
五年 春二月 興輪寺成 三月 許人出家爲僧尼 奉佛.
六年 秋七月 伊飡異斯夫 奏曰 國史者 記君臣之善惡 示褒貶於萬代 不有修撰 後代何觀 王深然之 命大阿飡居柒夫等 廣集文士 之修撰.
九年 春二月 高句麗與穢人 攻百濟獨山城 百濟請救 王遣將軍朱玲 領勁卒三千擊之 殺獲甚衆.
十年 春 梁遣使與入學僧覺德 送佛舍利(新舊本皆作逸 今據海東高僧傳改之) 王使百官 奉迎興輪寺前路.
十一年 春正月 百濟拔高句麗道薩城 三月 高句麗陷百濟金峴城 王乘兩國兵疲 命伊飡異斯夫 出兵擊之 取二城 增築 留甲士一千戍之.
十二年 春正月 改元開國 三月 王巡守次娘城 聞于勒及其弟子尼文知音樂 特喚之 王駐河臨宮 令奏其樂 二人各製新歌奏之 先是 加耶國嘉悉王 製十二弦琴 以象十二月之律 乃命于勒製其曲 及其國亂 操樂器投我 其樂名加耶琴 王命居柒夫等 侵高句麗 乘勝取十郡.
十三年 王命階古法知-萬德三人(樂志作注) 學樂於于勤 干勒量其人之所能 敎階古以琴 敎法知以歌 敎萬德以舞 業成 王命奏之 曰與前娘城之音無異 厚賞焉.
十四年 春二月 王命所司 築新宮於月城東 黃龍見其地 王疑之改爲佛寺 賜號曰皇龍 秋七月 取百濟東北鄙 置新興(恐州之訛 濟紀作州) 以阿飡武力爲軍主 冬十月 娶百濟王女爲小妃.
十五年 秋七月 修築明活城 百濟王明 與加良 來攻管山城 軍主角干于德-伊飡耽知等 逆戰失利 新州軍主金武力 以州兵赴之 及交戰 裨將三年山郡高于都刀 急擊殺百濟王 於是 諸軍乘勝大克之 斬佐平四人-士卒二萬九千六百人 匹馬無反者.
十六年 春正月 置完山州於比斯伐 冬十月 王巡幸北漢山 拓定封疆 十一月 至自北漢山 敎所經州郡 復一年租調 曲赦 除二罪皆原之.
十七年 秋七月 置比列忽州 以沙飡成宗爲軍主.
十八年 以國原爲小京 廢沙伐州 置甘文州 以沙飡起宗爲軍主 廢新州 置北(?)漢山州.
十九年 春二月 徙貴戚子弟及六部豪民 以實國原 奈麻身得作砲弩上之 置之城上.
二十三年 秋七月 百濟侵掠邊戶 王出師拒之 殺獲一千餘人 九月 加耶叛 王命異斯夫討之 斯多含副之 斯多含領五千騎 先馳入 檀門 立白旗 城中恐懼 不知所爲 異斯夫引兵臨之 一時盡降 論功 斯多含爲最 王賞以良田及所虜二百口 斯多含三讓 王强之 乃受其生口 放爲良人 田分與戰士 國人美之.
二十五年 遣使北齊朝貢.
二十六年 春二月 北齊武成皇帝詔 以王爲使持節東夷校尉樂浪郡公新羅王 秋八月 命阿飡春賦 出守國原 九月 廢完出州 置大耶州 陳遣使劉思與僧明觀 來聘 送釋氏經論千七百餘卷.
二十七年 春二月 祗園 實際二寺成 立王子銅輪爲王太子 遣使於陳貢方物 皇龍寺畢功.
二十八年 春三月 遣使於陳貢方物.
二十九年 改元大昌 夏六月 遣使於陳貢方物 冬十月 廢北(?)漢山州 置南川州 又廢比列忽州 置達忽州.
三十一年 夏六月 遣使於陳獻方物.
三十二年 遣使於陳貢方物.
三十三年 春正月 改元鴻濟 三月 王太子銅輪卒 遣使北齊朝貢 冬十月二十日 爲戰死士卒 設八關筵會於外寺 七日罷.
三十五年 春三月 鑄成皇龍寺丈六像 (銅重三萬 五千七十斤 鍍金重一萬一百九十八分 三十六年 春夏 旱 皇龍寺丈六像)出淚至踵.
三十七年 春 始奉源花 初君臣病無以知人 欲使類聚群遊 以觀其行義 然後擧而用之 遂簡美女二人 一曰南毛 一曰俊貞 聚徒三百餘人 二女爭娟相妬 俊貞引南毛於私第 强勸酒至醉 曳而投河水以殺之 俊貞伏誅 徒人失和罷散 其後 更取美貌男子 粧飾之 名花郞以奉之 徒衆雲集 或相磨以道義 或相悅以歌樂 遊娛山水 無遠不至 因此 知其人邪正 擇其善者 薦之於朝 故金大問花郞世記曰 賢佐忠臣 從此而秀 良將勇卒 由是而生 崔致遠鸞郞碑序曰 國有玄妙之道 曰風流 設敎之源 備詳仙史 實乃包含三敎 接化群生 且如入則孝於家 出則忠於國 魯司寇之旨也 處無爲之事 行不言之敎 周柱史之宗也 諸惡莫作 諸善奉行 竺乾太子之化也 唐令狐澄新羅國記曰 擇貴人子弟之美者 傳粉粧飾之 名曰花郞 國人皆尊事之也 安弘法師 入隋求法 與胡僧毘摩羅等二僧廻 上稜伽勝 經及佛舍利 秋八月 王薨 諡曰眞興 葬于哀公寺北峰 王幼年卽位 一心奉佛 至末年祝髮 被僧衣 自號法雲 以終其身 王妃亦 之爲尼 住永興寺 及其薨也 國人以禮葬之.
眞智王立 諱舍輪(或云金輪) 眞興王次子 母思道夫人 妃知道夫人 太子早卒 故眞智立.
元年 以伊飡居柒夫爲上大等 委以國事.
二年 春二月 王親祀神宮 大赦 冬十月 百濟侵西邊州郡 命伊飡世宗出師 擊破之於一善北 斬獲三千七百級 築內利西城.
三年 秋七月 遣使於陳以獻方物 與百濟閼也山城(恐侵之誤).
四年 春二月 百濟築熊峴城-松述城 以梗 山城-麻知峴城-內利西城之路 秋七月十七日 王薨 諡曰眞智 葬于永敬寺北.
眞平王立 諱白淨 眞興王太子銅輪之子也 母金氏 萬呼(一云萬內)夫人 葛文王立宗之女 妃金氏 摩耶夫人 葛文王福勝之女 王生有奇相 身體長大 志識沈毅明達.
元年 八月 以伊飡弩里夫爲上大等 封母弟伯飯爲眞正葛文王 國飯爲眞安葛文王.
二年 春二月 親祀神宮 以伊飡后稷爲兵部令.
三年 春正月 始置位和府 如今吏部.
五年 春正月 始置船府署大監-弟監 各一員.
六年 春二月 改元建福 三月 置調府令一員 掌貢賦 乘府令一員 掌車乘.
七年 春三月 旱 王避正殿減常膳 御南堂親錄囚 秋七月 高僧智明入陳求法.
八年 春正月 置禮部令二員 夏五月 雷震 星隕如雨.
九年 秋七月 大世仇柒二人適海 大世 奈勿王七世孫 伊飡冬臺之子也 資俊逸 少有方外志 與交遊僧淡水曰 在此新羅山谷之間 以終一生 則何異池魚籠鳥 不知滄海之浩大 山林之寬閑乎 吾將乘 泛海 以至吳越 侵尋追師 訪道於名山 若凡骨可換 神仙可學 則飄然乘風於 寥之表 此天下之奇遊壯觀也 子能從我乎 淡水不肯 大世退而求友 適遇仇柒者 耿介有奇節 遂與之遊南山之寺 忽風雨 落葉泛於庭 大世與仇柒言曰 吾有與君西遊之志 今各取一葉爲之舟 以觀其行之先後 俄而大世之葉在前 大世笑曰 吾其行乎 仇柒勃然曰 予亦南兒也 豈獨不能乎 大世知其可與 密言其志 仇柒曰 此吾願也 遂相與爲友 自南海乘舟而去 後不知其所往.
十年 冬十二月 上大等弩里夫卒 以伊飡首乙夫爲上大等.
十一年 春三月 圓光法師入陳求法 秋七月 國西大水 漂沒人戶三萬三百六十 死者二百餘人 王發使賑恤之.
十三年 春二月 置領客府令二員 秋七月 築南山城 周二千八百五十四步.
十五年 秋七月 改築明活城 周三千步 西兄山城 周二千步.
十六年 隋帝詔 拜王爲上開府樂浪郡公新羅王.
十八年 春三月 高僧曇育入隋求法 遣使如隋貢方物 冬十月 永興寺火 延燒三百五十家 王親臨救之.
十九年 三郞寺成.
二十二年 高僧圓光隋朝聘使奈麻諸文-大舍橫川 還.
二十四年 遣使大奈麻上軍 入隋進方物 秋八月 百濟來攻阿莫城 王使將士逆戰 大敗之 貴山- 項死之 九月 高僧智明 隨入朝使上軍還 王尊敬明公戒行爲大德.
二十五年 秋八月 高句麗侵北漢山城 王親率兵一萬 以拒之.
二十六年 秋七月 遣使大奈麻萬世-惠文等 朝隋 廢南川州 還置北(?)漢山州.
二十七年 春三月 高僧曇育 수入朝使惠文還 秋八月 發兵侵百濟.
三十年 王患高句麗屢侵封場 欲請隋兵以征高句麗 命圓光修乞師表 光曰 求自存而滅他 非沙門之行也 貧道在大王之土地 食大王之水草 敢不惟命是從 乃述以聞 二月 高句麗侵北境 虜獲八千人 四月 高句麗拔牛鳴山城.
三十一年 春正月 毛只嶽下地燒 廣四步 長八步 深五尺 至十月十五日滅.
三十三年 王遣使隋 奉表請師 隋煬帝許之行兵 事在高句麗紀 冬十月 百濟兵來圍 岑城百日 縣令讚德固守 力竭死之 城沒.
三十五年 春 旱 夏四月 降霜 秋七月 隋使王世儀至皇龍寺 設百高座 邀圓光等法師 說經.
三十六年 春二月 廢沙伐州 置一善州 以一吉飡日夫爲軍主 永興寺塑佛自壞 末幾 眞興王妃比丘尼死.
三十七年 春二月 賜大 三日 冬十月 地震.
三十八年 冬十月 百濟來攻母山城.
四十年 北(?)漢山州軍主邊品 謀復 岑城 發兵與百濟戰 奚論從軍 赴適 力戰死之 論 讚德之子也.
四十三年 秋七月 王遣使大唐朝貢方物 高祖親勞問之 遣通直散騎常侍庾文素來聘 賜以璽書及畵屛風-錦綵三百段.
四十四年 春正月 王親幸皇龍寺 二月 以伊飡龍樹爲內省私臣 初 王七年 大宮-梁宮-沙梁宮三所 各置私臣 至是 置內省私臣一人 兼掌三宮.
四十五年 春正月 置兵部大監二員 冬十月 遣使大唐朝貢 百濟襲勒弩縣.
四十六年 春正月 置侍衛府大監六員 賞賜署大正一員 大道署大正一員 三月 唐高祖降使 冊王爲柱國樂浪郡公新羅王 冬十月 百濟兵來圍我速含-櫻岑-岐岑-熢岑-旗懸-穴柵等六城 於是 三城或沒或降 級飡訥催 合烽岑-櫻岑-旗懸三城兵堅守 不克死之.
四十七年 冬十一月 遣使大唐朝貢 因訟高句麗塞路 使不得朝 且數侵入.
四十八年 秋七月 遣使大唐朝貢 唐高祖遣朱子奢來 詔諭與高句麗連和 八月 百濟攻主在城 城主東所拒戰死之 築高墟城.
四十九年 春三月 大風雨土 過五日 夏六月 遣使大唐朝貢 秋七月 百濟將軍沙乞拔西鄙二城 虜南女三白餘口 八月 隕霜殺穀 冬十一月 遣使大唐朝貢.
五十年 春二月 百濟圍 岑城 王出師擊破之 夏 大旱 移市 晝龍祈雨 秋冬 民飢 賣子女.
五十一年 秋八月 王遣大將龍春-舒玄 副將軍庾信 侵高句麗娘臂城 麗人出城列陣 軍勢甚盛 我軍望之懼 殊武鬪心 庾信曰 吾聞振領而 正 提綱而網張 吾其爲綱領乎 乃跨馬拔劍 向敵陣直前 三入三出 每入 或斬將或 旗 諸軍乘勝 鼓 進擊 斬殺五千餘級 其城乃降 九月 遣使大唐朝貢.
五十二年 大宮庭地裂.
五十三年 春二月 白狗上于宮墻 夏五月 伊飡柒宿與伊飡石品謀叛(當作阿) 王覺之 捕捉柒宿 斬之東市 幷夷九族 阿飡石品亡至百濟國境 思見妻子 晝伏夜行 還至叢山 見一樵夫 脫依換樵夫 衣 衣之負薪 潛至於家 被捉伏刑 秋七月 遣使大唐獻美女二人 魏徵以爲 不宜受 上喜曰 彼林邑獻鸚鵡 猶言苦寒 思歸其國 況二女遠別親戚乎 付使者歸之 白虹飮于宮井 土星犯月.
五十四年 春正月 王薨 諡曰眞平 葬于漢只 唐太宗詔贈左光祿大夫 賻物段二百.(古記云 貞觀六年 壬辰正月卒 而新唐書資理通監皆云(理 避高麗成宗諱治) 貞觀五年幸卯羅王眞平卒 豈其誤耶)
{{
}}三國史記 卷第五
新羅本紀 第五 善德王 眞德王 太宗王
善德王立 諱德曼 眞平王長女也 母金氏 摩耶夫人 德曼性 寬仁明敏 王薨 無子 國人立德曼 上號聖祖皇姑 前王時 得自唐來牡丹花圖幷花子 以示德曼 德曼曰 此<花><雖><絶><艶><而><必><無><香>氣 王笑曰 爾何以<知><之> <對><曰> <圖><畵><無><蜂><蝶><故><知>之 大抵女有國色 <男><隨><之> <花><有><香><氣> <蜂><蝶><隨><之>(<><>...,參攷遺事及通鑑 意補之)故也 此花絶艶 而圖畵又無蜂蝶 是必無香花 種植之果如所言 其先識如此.
元年 二月 以大臣乙祭摠持國政 夏五月 旱 至六月 乃雨 冬十月 遣使 撫問國內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 賑恤之 十二月 遣使入唐朝貢.
二年 春正月 親祀神宮 大赦 復諸州郡一年租調 二月 京都地震 秋七月 遣使大唐朝貢 八月 百濟侵西邊.
三年 春正月 改元仁平 芬皇寺成 三月 雹 大如栗.
四年 唐遣使持節 冊命王爲柱國樂浪郡公新羅王 以襲父封 靈廟寺成 冬十月 遣伊飡水品·龍樹(一云龍春) 巡撫州縣.
五年 春正月 拜伊飡水品爲上大等 三月 王疾 醫禱無效 於皇龍寺 設百高座 集僧 講仁王經 許度僧一百人 夏五月 蝦마大集宮西玉門池 王聞之 謂左右曰 蝦마怒目 兵士之相也 吾嘗聞西南邊 亦有地名玉門谷者 <其><或><有><隣><國><兵>(其或以下六字 意補) 潛入其中乎 乃命將軍閼川<弼><呑><率><兵><往><搜><之>(弼呑以下七字 參照遺事及通鑑 以補之) 果百濟將軍于召欲襲獨山城 率甲士五百人 來伏其處 閼川掩擊盡殺之 慈藏法師 入唐求法.
六年 春正月 拜伊飡思眞爲舒弗邯 秋七月 拜閼川爲大將軍.
七年 春三月 七重城南 大石自移三十五步 秋九月 雨黃花 冬十月 高句麗侵北邊七重城 百姓驚擾 入山谷 王命大將軍閼川 安集之 十一月 閼川與高句麗兵 戰於七重城外 克之 殺虜甚衆.
八年 春二月 以何瑟羅州爲北小京 命沙飡眞珠鎭之 秋七月 東海水赤 且熱 魚鼈死.
九年 夏五月 王遣子弟於唐 請入國學 是時 太宗大徵天下名儒爲學官 數幸國子監 使之講論 學生能明一大經已上 皆得補官 增築學舍千二百間 增學生滿三千二百六十員 於是 四方學者雲集京師 於是 高句麗@百濟@高<昌>@<吐>蕃(昌及吐 據唐書儒學傳補之) 亦遣子弟入學.
十一年 春正月 遣使大唐獻方物 秋七月 百濟王義慈大擧兵 攻取國西四十餘城 八月 又與高句麗謀 欲取黨項城 以絶歸唐之路 王遣使 告急於太宗 是月 百濟將軍允忠 領兵 攻拔大耶城 都督伊飡品釋·舍知竹竹·龍石等死之 冬 王將伐百濟 以報大耶之役 乃遣伊飡金春秋於高句麗 以請師 初大耶之敗也 都督品釋之妻死焉 是春秋之女也 春秋聞之 倚柱而立 終日不瞬 人物過前而不之省 旣而言曰 嗟乎大丈夫 豈不能呑百濟乎 便詣王曰 臣願奉使高句麗 請兵 以報怨於百濟 王許之 高句麗王高臧 素聞春秋之名 嚴兵衛而後見之 春秋進言曰 今百濟無道 爲長蛇封豕 以侵跌我封疆 寡君願得大國兵馬 以洗其恥 乃使下臣致命於下執事 麗王謂曰 竹嶺本是我地分 汝若還竹嶺西北之地 兵可出焉 春秋對曰 臣奉君命 乞師 大王無意救患以善隣 但威劫行人 以<要><歸>地 臣有死而已 不知其他 臧怒其言之<不><遜>(<><>, 據通鑑 追補之) <囚>之別館 春秋潛使人告本國王 王命大將軍金庾信 領死士一萬人赴地 庾信行軍過漢江 入高句麗南境 麗王聞之 放春秋以還 拜庾信爲押梁州軍主.
十二年 春正月 遣使大唐獻方物 三月 入唐求法高僧慈藏還 秋九月 遣使大唐上言 高句麗·百濟 侵凌臣國 累遭攻襲數十城 兩國連兵 期之必取 將以今玆九月大擧 下(下,冊府元龜作臣)國社稷 必不獲全 謹遣陪臣 歸命大國 願乞偏師 以存救援 帝(帝,新舊本 幷作而 據冊府元龜改之)謂使人曰 我實哀爾爲二國所侵 所以頻遣使人 和爾三國 高句麗·百濟 旋踵번悔 意在呑滅 而分爾土宇 爾國設何奇謀 以免顚越 使人曰 吾(吾,冊府元龜作臣)王事窮計盡 唯告急大國 冀以全之 帝曰 我少發邊兵 摠契丹靺鞨 直入遼東 爾國自解 可緩爾一年之圍 此後知無繼兵 還肆侵侮 四國俱擾 於爾未安 此爲一策 我又能給爾數千朱袍丹幟 二國兵至 建而陳之 彼見者 以爲我<兵>(<>,據冊府元龜補之) 必皆奔走 此爲二策 百濟國恃(恃,同書作負)海之險(險,同書作險) 不修機械 男女紛(紛,同書作分)雜 互(互,同書作好)相燕聚 我以數十百船 載以甲卒 銜枚泛海 直襲其地 爾國以婦人爲主 爲隣國輕侮 失主延寇 靡歲休寧 我遣一宗支(支,冊府元龜作枝) 與(與,同書作以)爲爾國主 而自不可獨王(王,同書作往) 當遣兵營護 待爾國安 任爾自守 此爲三策 爾宜思之 將從何事 使人但唯而無對 帝嘆(嘆,同書作難)其庸鄙非乞師·告急之才也.
十三年 春正月 遣使大唐獻方物 太宗遣司農丞相里玄奬 齎璽書 賜高句麗曰 新羅委命國家 朝貢不闕 爾與百濟 宜卽즙兵 若更攻之 明年當出師 擊爾國矣 蓋蘇文謂玄奬曰 高句麗@新羅怨隙已久 往者 隋室相侵 新羅乘흔 奪高句麗五百里之地 城邑皆據有之 非返地還城 此兵恐未能已 玄將曰 已往之事 焉可追論 蘇文竟不從 秋九月 王命庾信爲大將軍 領兵伐百濟 大克之 取城七.
十四年 春正月 遣使大唐貢獻方物 庾信自伐百濟還 未見王 百濟大軍復來寇邊 王命<拒><之>(<><>,最近諸本皆補作庾信 然文意不順 今改補之) 遂不至家 往伐破之 斬首二千<級> <三><月><還><命>(<><>...,據庾信傳 補之〈口於王 未得歸家 又<急>報百濟復來侵 王以事急 乃曰 國之存亡 繫公一身 庶不憚勞 往其圖之 庾信又不歸家 晝夜鍊兵 〈西行 道過宅門 一家男女 瞻望涕泣 公不顧而歸 三月 創造皇龍寺塔 從慈藏之請也 夏五月 太宗親征高句麗 王發兵三萬以助之 百濟乘虛 襲取國西七城 冬十一月 拜伊飡毗曇爲上大等.
十六年 春正月 毗曇·廉宗等 謂女主不能善理 因謀叛擧兵 不克 八日 王薨 諡曰善德 〈葬于狼山.(唐書云,貞觀二十一年卒 通鑑云,二十五,當作二年卒,以本史考之,通鑑誤也.)
論曰 臣聞之 古有과氏 非正是天子 佐伏의理九州耳 至若呂雉武조 値幼弱之主 臨朝稱制 史書不得公然稱王 但書高皇后呂氏則天王后武氏者 以天言之 則陽剛而陰柔 以人言之 則男尊而女卑 豈可許로구出閨房 斷國家之政事乎 新羅扶起女子 處之王位 誠亂世之事 國之不亡 幸也 書云 牝계之晨 易云 羸豕孚적촉 其可不爲之戒哉.
眞德王立 名勝曼 眞平王母弟 國飯(一云國芬)葛文王之女也 母朴氏 月明夫人 勝曼姿質豊麗 長七尺 垂手過膝.
元年 正月十七日 誅毗曇 坐死者三十人 二月 拜伊飡閼川爲上大等 大阿飡守勝爲牛頭州軍主 唐太宗遣使持節 追贈前王爲光祿大夫 仍冊命王爲柱國 封樂浪郡王 秋七月 遣使入唐謝恩 改元太和 八月 彗星出於南方 又衆星北流 (以下十六字缺) 冬十月 百濟兵圍茂山·甘勿·桐岑三城 王遣庾信 率步騎一萬以拒之 苦戰氣竭 庾信휘下丕寧子及其子擧眞入敵陣 急格死之 衆皆奮擊 斬首三千餘級 十一月 王親祀神宮.
二年 春正月 遣使大唐朝貢 三月 百濟將軍義直 侵西邊 陷腰車等一十餘城 王患之 命押督州都督庾信 以謀之 庾信於是 訓勵士卒 將以發行 義直拒之 庾信分軍 爲三道 夾擊之 百濟(〈〉〈〉 …,據新本補之)兵敗走 庾信追北 殺之幾盡 王悅 賞賜士卒有差 冬 使邯帙許 朝唐 太宗勅御使 問新羅臣事大朝 何以別稱年號 帙許言 曾是天朝未頒正朔 是故 先祖法興王以來 私有紀年 若大朝有命 小國又何敢焉 太宗然之 遣伊飡金春秋及其子文王(王 通鑑作汪 下同) 朝唐 太宗遣光祿卿柳亨 郊勞之 旣至 見春秋儀表英偉 厚待之 春秋請詣國學 觀釋尊及講論 太宗許之 仍賜御製溫湯及晉祠碑幷新撰晉書 嘗召燕見 賜以金帛尤厚 問曰 卿有所懷乎 春秋궤奏曰 臣之本國 僻在海隅 伏事天朝 積有歲年 而百濟强猾 屢肆侵凌 況往年 大擧深入 攻陷數十城 以塞朝宗之路 若陛下不借天兵전除凶惡 則폐邑人民盡爲所虜 則梯航述職無復望矣 太宗深然之 許以出師 春秋又請改其章服 以從中華制 於是 內出珍服 賜春秋及其從者 詔授春秋爲特進 文王爲左武衛將軍 還國 詔令三品已上 燕잔之 優禮甚備 春秋奏曰 臣有七子 願使不離聖明宿衛 乃命其子文注(注 通鑑作汪)與大監 〈〉〈〉 春秋還至海上(〈〉〈〉… 據通鑑補之) 遇高句麗邏兵 春秋從者溫君解 高冠大衣 坐於船上 邏兵見以爲春秋 捉殺之 春秋乘小船 至國 王聞之 嗟痛 追贈君解爲大阿飡 優賞其子孫.
三年 春正月 始服中朝衣冠 秋八月 百濟將軍殷相 率衆來 攻陷石吐等七城 王命大將軍庾信·將軍陳春·竹旨·天存等 出拒(拒 舊本作相 訛也)之 轉鬪經旬 不解 進屯於道薩城下 庾信謂衆曰 今日必有百濟人來 諜汝等佯不知 勿敢誰何 乃使徇于軍中曰 堅壁不動 明日待援軍 然後決戰 謀者聞之 歸報殷相 相等謂有加兵 不能不疑懼 於是 庾信等進擊 大敗之 殺虜將士一百人 斬軍卒八千九百八十級 獲戰馬一萬匹 至若兵仗 不可勝數.
四年 夏四月 下敎 以眞骨在位者 執牙笏 六月 遣使大唐 告破百濟之衆 王織錦 作五言大平(平 舊本作乎 訛誤也)頌 遣春秋子法敏 以獻唐皇帝 其辭曰 大 (大 唐書作巨 據舊遺事改)唐開洪業 巍巍皇猷昌 止戈戎衣(衣 遺事作威)定 修文繼(繼 同書作契)百王 統天崇雨施 理物體含章 深仁諧(諧 舊唐書作해)日月(月 舊本作用) 撫運邁時康(時康 同書作陶唐 遺事作虞唐) 幡旗何(何 舊唐書作旣)赫赫 鉦(鉦 遺事作錚)鼓何황황 外夷違命者 剪覆被天殃 淳風疑(疑 兩唐書作의)幽顯 遐邇競呈祥 四時和玉燭 七曜巡萬方 維獄降宰輔 維帝任忠良 五三成一德 昭我唐家皇(皇 舊唐書作光) 高宗嘉焉 拜法敏爲大府卿 以還 是歲 始行中國氷徽年號.
論曰 三代更正朔 後代稱年號 皆所以大一統 新百性之視廳者也 是故 苟非乘時幷起兩立而爭天下 與夫姦雄乘間而作 미유神器 則偏邦小國 臣屬天子之邦者 固不可以私名年 若新羅以一意事中國 使航貢비 相望於道 而法興自稱年號 或矣 厥後 勝愆襲繆 多歷年所 問太宗之초讓 猶且因循 至是然後 奉行唐號 雖出於不得已 而抑可謂過而能改者矣.
五年 春正月朔 王御朝元殿 受百官正賀 賀正之禮 始於此 二月 改稟主爲執事部 仍拜波珍飡竹旨爲執事中侍 以掌機密事務〈〉〈〉〈〉 遣(遣 據通감補之)波珍餐金仁問 入唐朝貢 仍留宿衛.
六年 春正月 以波珍飡天曉爲左理方府令 遣使大唐朝貢 三月 京都大雪 王宮南門 無故自毁.
七年 冬十一月 遣使大唐 獻金總布.
八年 春三月 王薨 謚曰眞德 葬沙梁部 唐高宗聞之 爲擧京於永光門 使大常丞張文收 持節弔祭之 贈開府儀同三司 賜綵殷三百 國人謂始祖赫居世至眞德二十八王 謂之聖骨 自武烈至永(永 疑是末之誤)王 謂之眞骨 唐令狐澄新羅記曰 其國王族 謂之第一骨 餘貴族 第二骨.
太宗武烈王立 諱春秋 眞智王子伊飡龍春(一云龍樹)之子也(唐書以爲眞德之弟 誤也) 母天明夫人 眞平王女 妃文明夫人 舒玄角飡女也 王儀表英偉 幼有濟世志 事眞德位歷伊飡 唐帝授以特進 及眞德薨 群臣請閼川伊飡攝政 閼川固讓曰 臣老矣 無德行可稱 今之德望崇重 莫若春秋公 實可謂濟世英傑矣 遂奉爲王 春秋三讓 不得已而就位.
元年 夏四月 追封王考爲文興大王 母爲文貞太后 大赦 五月 命理方府令良首等 詳酌律令 修定理方府格六十餘條 唐遣使持節 備禮 冊命爲開府儀同三司新羅王 王遣使入唐表謝.
二年 春正月 拜伊飡金剛爲上大等 波珍飡文忠爲中侍 高句麗與百濟靺鞨 連兵 侵일我北境 取三十三城 王遣使入唐求援 三月 唐遣營州都督程名振·左右衛中郞將蘇定方 發兵擊高句麗 立元子法敏爲太子 庶子文王爲伊飡 老且(且 遺事及通鑑作旦)爲海飡 仁泰爲角飡 智鏡·愷元 各爲伊飡 冬十月 牛首州獻白鹿 屈弗郡進白猪 一首二身八足 王女智照 下嫁大角飡庾信 立鼓樓月城內.
三年 金仁問自唐歸 遂任軍主 監築獐山城 秋七月 遣子右(右 當作左 見前)武衛將軍文王 朝唐.
四年 秋七月 一善郡大水 溺死者三百餘人 東吐含山地燃 三年而滅 興輪寺門自壤 (□□□)北巖崩碎爲米 食之如陳倉米.
五年 春正月 中侍文忠改爲伊飡 文王爲中侍 三月 王以何瑟羅地連靺鞨 人不能安 罷京爲州 置都督以鎭之 又以悉直爲北鎭.
六年 夏四月 百濟頻犯境 王將伐之 遣使入唐乞師 秋八月 以阿飡眞珠爲兵部令 九月 何瑟羅州進白鳥 公州基郡江中 大魚出死 長百尺 食者死 冬十月 王坐朝 以請兵於唐不報 憂形於色 忽有人於王前 若先臣長春罷郞者 言曰 臣雖枯骨 猶有報國之心 昨到大唐 認得 皇帝命大將軍蘇定方等 領兵 以來年五月 來伐百濟 以大王勤佇如此 故玆控告 言畢而滅 王大驚異之 厚賞兩家子孫 仍命所司 創漢山州莊義寺 以資冥福
七年 春正月 上大等金剛卒 拜伊飡金庾信爲上大等 三月 唐高宗命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 爲神丘道行軍大摠管 金仁問爲副大摠管 帥左驍衛將軍劉伯英等 水陵十三萬〈軍〉〈以〉〈伐〉〈百〉(缺字中 以伐百三字 依通鑑補之)濟 勅王爲우夷道行軍摠管 何(當作使)將兵 〈爲〉〈之〉〈聲〉〈援〉(爲之以下四字 據通鑑補之) 夏五月二十六日 王與庾信·眞珠·天存等 領兵出京 六月十八日 次南川停 定方發自萊州 축로千里 隋流東下 二十一日 王遣太子法敏 領兵船一百소 迎定方於德物島 定方謂法敏曰 吾欲以七月十日 至百濟南 與大王兵會 屠破義慈都城 法敏曰 大王立待大軍 如聞大將軍來 必진食而 至 定方喜 還遣法敏 徵新羅兵馬 法敏至言 定方軍勢甚盛 王喜不自勝 又命太子與大將軍庾信·將軍品日·欽春(春或作純)等 率精兵五萬應之 王次今突城 秋七月九日 庾信等進軍於黃山之原 百濟將軍階(列傳作階)伯擁兵而至 先據險 設三營 以待 庾信等 分軍爲三道 四戰不利 士卒力竭 將軍欽純謂子盤屈曰 爲臣莫若忠 爲子莫若孝 見危致命 忠孝兩全 盤屈曰 謹聞命矣 乃人陳 力戰死 左將軍品日 喚子官狀(一云官昌) 立於馬前 指諸將曰 吾兒年재十六 指氣頗勇 今日之役 能爲三軍標的乎 □□(□□… 據通鑑補之)〈官〉〈狀〉曰唯 以甲馬單창 徑赴敵陳 爲賊所〈擒〉 生致階백 階伯비脫胄 愛其少且勇 不忍加害 乃嘆曰 新羅不可敵也 少年尙如此 況壯士乎 乃許生還 官狀告父曰 吾入敵中 不能斬將건旗者 非畏死也 言訖 以手국井水飮之 更向敵陳疾鬪 階伯擒斬首 繫馬鞍以送之 品日執其首 流血濕袂 曰吾兒面目如生 能死於王事 幸矣 三軍見之 慷槪有死志 鼓조進擊 百濟衆大敗 階伯死之 虜佐平忠常·常永等二十餘人 是日 定方與副摠管金仁問等 致伎伐浦 遇百濟兵 逆擊大敗之 庾信等至唐營 定方以庾信等後期 將斬新羅督軍金文穎(或作永)於軍門 庾信言於衆曰 大將軍不見黃山之役 將以後期爲罪 吾不能無罪而受辱 必先與唐軍決戰 然後破百濟 乃杖鉞軍門 怒髮如植 其腰間寶劍 自躍出초 定方右將董寶亮섭足曰 新羅兵將有變也 定方乃釋文穎之罪 百濟王子使左平覺伽 移書於唐將軍 哀乞退兵 十二日 唐羅軍□□□圍義慈都城 進於所夫里之原 定方有所忌不能前 庾信說之 二軍勇敢 四道齊振 百濟王子又使上佐平 致饔희豊착 定方却之 王庶子躬與佐平六人 詣前乞罪 又揮之 十三日 義慈率左右 夜遁走 保態津城 義慈子隆與大佐平千福等 出降 法敏궤隆於馬前 唾面罵曰 向者 汝父枉殺我妹 埋之獄中 使我二十年間 痛心疾首 今日汝命在吾手中 隆伏地無言 十八日 義慈率太子及態津方領軍等 自態津城來降 王聞義慈降 二十九日 自今突城 至所夫里城 遣弟監天福 露布於大唐 八月二日 大置酒勞將士 王與定方及諸將 坐於堂上 坐義慈及子隆於堂下 或使義慈行酒 百濟佐平等群臣 莫不鳴咽流涕 是日 捕斬毛尺 毛尺本新羅人 亡入百濟 與大耶城黔日 同謀陷城 故斬之 又捉黔日 數曰 汝在大耶城 與毛尺謀 引百濟之兵 燒亡倉庫 令一城乏食致敗 罪一也 逼殺品釋夫妻 罪二也 與百濟來攻本國 罪三也 以〈四〉支解 投其尸於江水 百濟〈餘〉賊 〈據〉南岑·貞峴□□□城 又佐平正武聚衆 屯豆尸原嶽 抄掠唐羅人 二十六日 攻任存大柵 兵多地險 不能克 但攻破小柵 九月三日 郞將劉仁願以兵一萬人 留鎭泗비城 王子人泰與沙飡日原·級飡吉那 以兵七千 副之 定方以百濟王及王族·臣寮九十三人·百生一萬二千人 自泗비 乘船廻唐 金仁問與沙飡儒敦·大奈麻中知等 偕行 二十三日 百濟餘賊入泗비 謀掠生降人 留守仁願出唐羅人 擊走之 賊退 上泗비南嶺 竪四五柵 屯聚 伺隙 抄掠城邑 百濟人叛而應者二十餘城 唐皇帝遣左衛中郞將王文度爲態津都督 二十八日 至三年山城傳詔 文度面東立 大王面西立 錫命後 文度欲以宣物援王 忽疾作 便死 從者攝位 畢事 十月九日 王率太子及諸軍 攻爾禮城 十八日 取其城 置官守 百濟二十餘城震懼 皆降 三十日 攻泗비南嶺軍柵 斬首一千五百人 十一月一日 高句麗侵攻七重城 軍主匹夫 死之 五日 王行渡계灘 攻王興寺岑城 七日乃克 斬首七百人 二十二日 王來自百濟 論功 以계衿卒宣服爲級飡 軍師豆迭爲高于(于當作干) 戰死 儒史知·末知活·寶弘伊·屑儒等四人 許職有差 百濟人員 竝量才任用 佐平忠常·常永·達率自簡 授位一吉飡充職摠管 恩率武守 授位大奈麻充職大監 恩率仁守 援位大奈麻充職弟監.
八年 春二月 百濟殘賊 來攻泗비城 王命伊飡品日爲大幢將軍 잡飡文王·大阿飡良圖·阿飡忠常等 副之 잡飡文忠爲上州將軍 阿飡眞王副之 阿飡義服爲下州將軍 武염·旭川等爲南川大監 文品爲誓幢將軍 義光爲郞幢將軍 往救之 三月五日 至中路 品日分麾下軍 先行 往豆良尹(一作伊)城南 相營地 百濟人望陣不整 猝出急擊不意 我軍驚駭潰北 十二日 大軍來屯古沙比城外 進攻豆良尹城 一朔有六日 不克 夏四月十九日 班師 大幢誓幢先行 下州軍殿後 至賓骨壤 遇百濟軍 相鬪敗退 死者雖少 先(先當作失)亡兵械輜重甚多 上州郞幢遇賊於角山 而進擊克之 遂入百濟屯堡 斬獲二千級 王聞軍敗 大驚 遣將軍金純·眞欽·天存·竹旨 濟師救援 至加尸兮津 聞軍退至加召川 乃還 王以諸將敗績 論罰有差 五月九日(一云十一日) 高句麗將軍惱音信與靺鞨將軍生偕 合軍 來攻述川城 不克 移攻北漢山城 列抛車 飛石 所當비屋輒壞 城主大舍冬陀川 使人 擲鐵질藜於城外 人馬不能行 又破安養寺름괴 輸其材 隋城壞處 卽構爲樓櫓 結긍綱 懸牛馬皮·綿衣 內設弩砲以守 時城內只有男女二千八百人 城主冬陀川 能激勵少弱 以敵强大之賊 凡二十餘日 然糧盡力疲 至誠告天 忽有大星 落於賊營 又雷雨以震 賊疑懼 解圍而去 王嘉將冬陀川 擢位大奈麻 移押督州於大耶 以阿飡宗貞爲都督 六月 大官寺井水爲血 金馬郡地流血廣五步 王薨 諡曰武烈 葬永敬寺北 上號太宗 高宗聞訃 擧哀於落城門
{{
}}三 國 史 記 卷 第 六
新羅本紀 第六 文武王 上
文武王立 諱法敏 太宗王之元子 母金氏 文明王后 蘇判舒玄之季女 庾信之妹也 其妹(妹 當作제通鑑亦作제)夢登西兄山頂坐 旋流편國內 覺與季言夢 季戱曰 予願買兄此夢 因與錦裙爲直 後數日 庾信與春秋公蹴鞠 因踐落春秋衣紐 庾信曰吾家辛近 請往綴紐 因與俱往宅 置酒 從容喚寶姬 特 (〈〉〈〉… 據通鑑及新本補之) 針線來縫 其제有故不進 其季進前縫綴 淡粧輕服 光艶炤人 春秋見而悅之 乃請婚成禮 則有娠生男 是謂法敏 妃慈儀王后 波珍飡善品之女也 法敏姿表英特 聰明多智略 永徽初如唐高宗授以大府卿 太宗元年 以波珍飡爲兵部令 尋封爲太子 顯慶五年 太宗與唐將蘇定方平百濟 法敏從之 有大功 至是卽位.
元年 六月 入唐宿衛仁問·儒敦等至 告王皇帝已遣蘇定方 領水陸三十五道兵 伐高句 麗 遂命王擧兵相應 雖在服 重違皇帝勅命 秋七月十七日 以金庾信爲大將軍 仁問·眞珠·欽突爲大幢將軍 天存·竹旨·天品爲貴幢摠管 品日·忠常·義服爲上州摠管 眞欽·衆臣·自簡爲下州摠管 軍官·藪世·高純爲南川州摠管 述實·達官·文穎爲首若州摠管 文訓·眞純爲河西州摠管 眞福爲誓幢摠管 義光爲郞幢摠管 慰知爲계衿大監 八月 大王領諸將 至始飴谷停留 時有使來告曰 百濟殘賊據甕(甕 庾信傳作瓮)山城 遮路不可前 大(〈〉〈〉… 據庾信傳補之) 王先遣使諭之 不服 九月十九日 大王進次熊峴停 集諸摠管大監 親臨誓之 二十五日 進軍圍甕山城 至二十七日 先燒大冊 斬殺數千人遂降之 論攻 賜角干·伊飡爲摠管者劍 잡飡·波珍飡·大阿飡爲摠管者戟 已下各一品位 築熊峴城 上州摠管品日與一牟山郡大守大幢·沙尸山郡大守哲川等 率兵攻雨述城 斬首一千級 百濟達率助服·恩率波伽 與衆謀降 賜位助服級飡 仍授古陀耶郡大守 波伽級飡 兼賜田宅衣物 冬十月二十九日 大王聞唐皇帝使者至 遂還京 唐使弔慰 兼勅祭前王 贈雜菜五百段 庾信等休兵 待後命 含資道摠管劉德敏 至傳勅旨輸平壤軍粮.
二年 春正月 唐使臣在館 至是 冊命王爲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樂浪郡王新羅王 拜伊飡文訓爲中侍 王命庾信與仁問·良圖等九將軍 以車二千餘兩 載米四千石·租二萬二千餘石 赴平壤 十八日 宿風樹村 氷滑道險 車不得行 竝載以牛馬 二十三日 渡七重河 至 蒜壤 貴幢弟監星川·軍師述川等 遇賊兵於梨峴 擊殺之 二月一日庾信等至獐塞 距平壤三萬六千步 先遣步騎監裂起等十五人 赴唐營 是日 風雪寒호 人馬多凍死 六日 至陽 오 庾信遣阿飡良圖 大監仁仙等 致軍粮 贈定方以銀五千七百分·細布三十匹·頭髮三十兩 牛黃十九兩 定方得軍粮便罷還 庾信等 聞唐兵歸亦還 渡과川 高句麗兵追之 廻軍對 戰斬首一萬餘級 虜小兄阿達兮等 得兵械萬數 論攻 中分本彼宮財貨·田莊·奴僕 以賜庾信·仁問 靈廟寺災 耽羅國主佐平徒冬音律(一作津)來降 耽羅 自武德以來 臣屬百濟 故以佐平爲官號 至是 降爲屬國 三月 大赦 王以旣平百濟 命所司設大포 秋七月遣伊飡金仁問入唐貢方物 八月 百濟殘賊 屯聚內斯只城作惡 遣欽純等十九將軍討破之大幢摠管·眞珠南川州摠管眞欽 詐稱病 閑放不恤國事 遂誅之 竝夷其族 沙飡如冬打母天雷雨震死 身上題須 堂三字? 南川州獻白鵲.(子 未詳)
三年 春正月 作長倉於南山新城 築富山城 二月 欽純·天存領兵·攻取百濟居列城 斬首七百餘級 又攻居勿城·沙平城降之 又攻德安城 斬首一千七十級 夏四月 大唐以我國爲鷄林大都督府 以王爲鷄林州大都督 五月 震靈廟寺門 百濟故將福信及浮圖道琛 迎故王子扶餘豊立之 圍留鎭郞將劉仁願於熊津城 唐皇帝詔仁軌 檢校帶方州刺史 統前都督王文度之衆與我兵 向百濟營 轉鬪陷陳(陣) 所向無前 信等釋仁願圍 退保任在城 旣而 福信殺道琛 竝其衆 招還叛亡 勢甚張 仁軌與仁願合 解甲休士 乃請益兵 詔遣右滅衛將軍孫仁師 率兵四十萬 至德物島 就熊津府城 王領金庾信等二十八(一云三十)將軍與之合 攻豆陵(一作良)尹城·周留城等諸城皆下之 扶餘豊脫身走 王子忠勝·忠志等率其衆降 獨遲受信據任存城 不下 自冬十月二十一日攻之 不克 至十一月四日斑師 至舌(一作后)利停論功行賞有差 大赦 製衣裳 給留鎭唐軍.
四年 春正月 金庾信請老 不允 賜궤杖 以阿飡軍官爲漢山州都督 下敎婦人 亦服中朝衣裳 二月 命有司徙民於諸王陵園 各二十戶 角干金仁問·伊飡天存 與唐래使劉仁 願百濟夫餘隆 同盟于熊津 三月 百濟殘衆 據泗비山城叛 熊津都督發兵 攻破之 地震 遣星川·丘日等二十八人於府城 學唐樂 秋七月 王命將軍仁問·品日·軍官·文穎等 率一善·漢山二州兵 與府城兵馬 攻高句麗突沙城滅之 八月十四日 地震 壞民屋 南方尤甚 禁人擅以財貨·田地·施佛寺.
五年 春二月 中侍文訓致仕 以伊飡眞福爲中侍 伊飡文王卒 以王子禮葬之 唐皇帝遣使來 弔兼進贈紫衣一襲·腰帶一條·彩綾羅一百匹·초二百匹 王贈唐使者金帛尤厚 秋八月 王與래使劉仁願·熊津都督扶餘隆 盟于熊津就利山 初百濟自扶餘璋與高句麗連和 屢侵伐封場 我遣使入朝求救 相望于路 及蘇定方旣平百濟 軍廻 餘衆又叛 王與鎭守使劉仁願·劉仁軌等 經略數年 漸平之 高宗詔扶餘隆 歸撫餘衆 及令與我和好 至是 刑白馬而盟 先祀神祇及川谷之神 而後삽血 其盟文曰 往者 百濟先王 迷於逆順 不敦隣好 不睦親姻 結託高句麗 交通倭國 兵(兵 當作共 兩唐書·天地瑞祥志等書亦作共)爲殘暴 侵削新羅 剽(剽 兩唐書作破)邑屠城 略無寧歲 天子憫一物之失所 憐百姓之無辜 頻命行人 遣其和好 負험恃遠 侮慢天經 皇赫斯怒 공(공 舊唐書及冊府元龜作恭)行弔伐 旌旗所指 一戎大定 固可저宮汚宅 作誡(誡 天地瑞祥志作範)來裔 塞源拔本 垂訓後昆 然 懷柔伐叛 前王之令典 興亡繼絶 往哲之通規 事必師古 傳諸囊冊 故 立(立 天地瑞祥志作授)前百濟大司稼正卿扶餘隆 爲熊津都督 守其祭祀 保旗桑梓 依倚新羅 長爲與國 各除宿憾 結好和親 各承詔命 永爲藩服 仍遣使人右威衛將軍魯城峴公劉仁願 親臨勸誘(誘 舊唐書作諭)寔(寔 同書作鑒)宣成旨 約之以婚姻 申之以盟誓 刑牲삽血 共敦終始 分災恤患 恩若弟兄 祇奉綸言 不敢失墜 旣盟之後 共保歲寒 若有背盟(背盟 舊唐書作棄信不恒 天地瑞祥志乖背不恒) 二三其德 興兵動衆 侵犯邊수 明神監(監 同書作 鑒)之 百殃是降 子孫不育(育 同書作昌) 社稷無守 인祀磨滅 罔有遺餘 故作金書鐵券 藏之宗廟 子孫萬代 無敢違祀(祀 當作犯 同上書赤作犯) 神之聽之 是饗(饗 冊府元龜及遺事作 享)是福 劉仁軌之辭也 삽글 埋牲幣於壇之壬地 藏其書於我之宗廟 於是 仁軌領我使者及百濟·耽羅·倭人四國使 浮海西還 以會祠泰山 立王子政明爲太子 大赦 冬 以一善·居列二州民 輸軍資於河西州 絹布 舊以十尋爲一匹 改以長七步·廣二尺爲一匹.
六年 春二月 京都地震 夏四月 靈廟寺災 大赦 天存之子漢林·庾信之子三光 皆以奈麻 入唐宿衛 王以旣平百濟 欲滅高句麗 請兵於唐 冬十二月 唐以李勣爲遼東道行軍大摠管 以司列少常伯安陸학處俊副之 以擊高句麗 高句麗貴臣淵淨土 以城十二·戶七百六十三·口三千五百四十三 來投 淨土及從官二十四人 給衣物·糧料·家舍 安置王都及州府 其八(通鑑作十二)城完 竝(〈〉 據通鑑冊之)遣士卒鎭守.
七年 秋七月 大포三日 唐皇帝勅以智鏡·愷元爲將軍 赴遼東之役 王卽以智鏡爲波珍飡 愷元爲大阿飡 又皇帝勅以日原大阿飡爲雲麾將軍 王命於官庭受命 遣大奈麻汁恒世 入唐朝貢 高宗命劉仁願·金仁泰 從卑列道 又徵我兵 從多谷·海谷二道 以會平壤 秋八月 王領大角干金庾信等三十將軍 出京 九月 至漢城停 以待英公 冬十月二日 英公 到至平壤城北二百里 差遣이同兮村主大奈麻江深 率契丹騎兵八十餘人 歷阿珍含城 至漢城 移書以督兵期 大王從之 十一月十一日 至獐塞 聞英公歸 王兵亦還(還 舊本作遇 今依通鑑校正) 伋授江深位級飡 賜粟五百石 十二月 中侍文訓卒 唐留鎭將軍劉仁願 傳宣天子勅命 助征高句麗 仍賜王大將軍旌節.
八年 春 阿麻來服 遣元器與淨土 入唐 淨土留不歸 元器還 有勅此後禁獻女人 三月 拜波珍飡智鏡爲中侍 置比列忽州 仍命波珍飡龍文爲摠管 夏四月 彗星守天船 六月十二日 遼東道安撫副大使遼東行軍副大摠管兼態津道安撫大使行軍摠管右相檢校太子左中護上柱國樂城縣開國男劉仁軌 奉皇帝勅旨 與宿衛沙飡金三光 到黨項津 王使角干金仁問 廷(廷 往也)迎之以大禮 於是 右相約束글 向泉岡 二十一日 以大角干金庾信 大幢爲(爲者 當在大幢上)大摠管 角干金仁問·欽純·天存·文忠·잡飡眞福·波珍飡智鏡·大阿飡良圖·愷元·欽?(? 突也)爲大幢摠管 伊飡陳純(一作春)·竹旨爲京停摠管 伊飡品日·잡飡文訓·大(大 舊本作天 誤也)阿飡天品爲貴幢摠管 伊飡仁泰爲卑列道摠管 잡飡軍官·大阿飡都儒·阿飡龍長爲漢城州行軍摠管 잡飡崇信·大阿飡文穎·阿飡福世爲卑列城州行軍摠管 波珍飡宣光·阿飡長順·純長爲河西州行軍摠管 波珍飡宜宣福·阿飡天光爲誓幢摠管 阿飡日原·興元爲계衿幢摠管 二十二日 府城劉仁願 遣貴于( 于當作干)未고 告高句麗大谷□漢城等二郡十二城歸服 王遣一吉飡眞功稱賀 仁問·天存·都儒等 領一善州等七郡及漢城州兵馬 赴唐軍營 二十七日 王發京赴唐兵 二十九日 諸道摠管發行 王以庾信病風留京 仁問等遇英公 進軍於영留山下(영留山在今西京北二十里) 秋七月十六日 王行次漢城州 敎諸摠管 往會大軍 文穎等 遇高句麗兵於蛇川之原 對戰大破之 九月二十一日 與大軍合圍平壤 高句麗王 先遣泉男産等 詣英公請降 於是 英公以王寶臧·王子福男·德男·大臣等二十餘萬口 廻唐 角干金仁問·大阿飡助州 隨英公歸 仁泰·義福·數世·天光·興元隨行 初大軍平高句麗 王發漢城指平壤 次힐次壤 聞唐諸將已歸 還至漢城 冬十月二十二日 賜庾信位太大角干 仁問大角干 已外伊飡將軍等 竝爲角干 蘇判已下 竝增位一級 大幢少監本得 蛇川戰功弟一 漢山州少監朴京漢 平壤城內 殺軍主述脫功弟一 黑嶽令宣極 平壤城大門戰功弟一 竝授位一吉飡 賜租一千石 誓幢幢主金遁山 平壤軍營戰功弟一 授位沙飡 賜租七百石 軍師南漢山北渠 平壤城北門戰功弟一 授位述干 賜粟一千石 軍師斧壤仇祀 平壤南橋戰功弟一 授位述干 賜粟七百石 假軍師比列忽世活 平壤少城戰功弟一 授位高干 賜粟五百石 漢山州少監金相京 蛇川戰死功弟一 贈位一吉飡 賜租一千石 牙述沙飡求律 蛇川之戰 就橋下涉水出 與賊鬪大勝 以無軍令 自入危道 功雖弟一而不錄 憤恨欲經死 旁人救之不得死 二十五日 王還國次褥突驛 國原仕臣龍長大阿飡 私設筵 饗王及諸侍從及樂作 奈麻緊周子能晏 年十五歲 呈加耶之舞 王見容儀端麗 召前撫背 以金盞勸酒 賜幣帛頗厚 十一月五日 王以所虜高句麗人七千入京 六日 率文武臣寮 朝謁先祖廟 告曰 祗承先志 與大唐同擧義兵 問罪於百濟高句麗 元兇伏罪 國步泰靜 敢자控告 神之聽之 十八日 賚死事者 少監已上 十□□匹 從者二十匹 十二月 靈廟寺災.
九年 春正月 以信惠法師爲政官大書省 唐僧法安來 傳天子命 求磁石 二月二十一日 大王會群臣下敎 往者 新羅隔於兩國 北伐西侵 暫無寧歲 戰士曝骨 積於原野 身首分於庭界 先王愍百姓之殘害 忘千乘之貴重 越海入朝 請兵絳闕 本欲平定兩國 永無戰鬪 雪累代之深讐 全百姓之殘命 百濟雖平 高句麗未滅 寡人承克定之遺業 終已成之先志 今兩敵旣平 四隅靜泰 臨陣立功者 竝已酬賞 戰死幽魂者 追以冥資 但囹圄之中 不被泣辜之恩 枷鎖之苦 未蒙更新之澤 信念此事 寢食未安 可赦國內 自摠章二年二月二十一日昧爽已前 犯五逆罪死已下 今見囚禁者 罪無小大 悉皆放出 其前赦已後 犯罪奪爵者 竝令依舊 盜賊人但放其身 更無財物可還者 不在徵限 其百姓貧寒 取他穀米者 在不熟之地者 子母俱不須還 若在熟處者 至今年收熟 只還其本 其子不須還 今月三十日爲限 所司奉行 夏五月 泉井·比列忽·各連等 三郡民饑 發倉賑恤 遣祇珍山級飡等 入唐 獻磁石二箱 又遣欽純角干·良圖波珍飡 入唐謝罪 冬 唐使到 傳詔 與弩師仇珍川沙飡廻 命造木弩 放箭三十步 帝問曰 聞在爾國 造弩射一千步 今讒三十步 何也 對曰 材不良也 若取材本國 則可以作之 天子降使求之 卽遣福漢大奈麻 獻木 乃命改造 射至六十步 問其故 答曰 臣亦不能知其所以然 殆木過海 爲濕氣所侵者歟 天子疑其故不爲 劫之以重罪 而終不盡呈其能 頒馬거九(九 按凡之誤也)一百七十四所 屬所內二十二 官十 賜庾信太大角干六 仁問太角干五 角干七人各三 供(供 疑是伊之訛)飡五人各二 蘇判四人各二 波珍飡六人@大阿飡十二人各一 以下七十四所 隨宜賜之.
十年 春正月 高宗許欽純還國 留囚良圖 終死于圓獄 以王擅取百濟土地遺民 皇帝責怒 再留使者 三月 沙飡薛烏儒 與高句麗太大兄高延武 各率情兵一萬 度鴨록江 至屋骨□□□靺鞨兵 先至皆敦壤 待之 夏四月四日 對戰 我兵大克之 斬獲不可勝計 唐兵繼至 我兵退保白城 六月 高句麗水臨城人年(年 當作牟)岑大兄 收合殘民 自窮牟城 至浿江南 殺唐官人及僧法安等 向新羅 行至 (〈〉 據通鑑補之)西海史冶島 見高句麗大臣淵淨土之子安勝 迎致漢城中 奉以爲君 遣小兄多式等 哀告曰 興滅國繼絶世 天下之公義也 惟大國是望 我國先王以失道見滅 今臣等 得國貴族安勝 奉以爲君 願作藩屛 永世盡忠 王處之國西金馬渚 漢祇部女人 一産三男一女 賜粟二百石 秋七月 王疑百濟殘衆反覆遣大阿飡儒敦於熊津都督府 請和 不從 乃遣司馬稱 (稱 下文作미 通鑑作彌) 軍窺점 王知謀我止稱軍不送 擧兵討百濟 品日·文忠·衆臣·義官·天官等攻取城六十三 徙其人於內地 天存竹知等 取城七 斬首二千 軍官文潁取城十二 擊狄兵斬首七千給獲戰馬兵械甚多 王還以衆臣·義官·達官·興元等 □□□(於王興?)寺營退却 罪當死 赦之免職倉吉于□□□□一 各授位級飡賜租有差見沙飡順彌山 封安勝爲高句麗王 其冊曰 維咸亨元年歲次庚午秋八月一日辛丑 新羅王致命高句麗嗣子安勝 公太祖中牟王 積德比(比 當作北)山 立功南海 威風振於靑丘 仁敎被於玄토 子孫相繼 本支不絶 開地千里 年將八百 至於建産兄弟 禍起蕭墻 흔成骨肉 家國破亡 宗社湮滅生人波蕩 無所託心 公避危難於山野 投單身於隣國 流離辛苦 迹同晉文 更興亡國 事等衛侯 夫百姓不可以無主 皇天心有以眷命 先王正嗣 唯公而已 主於祭祀 非公而誰 謹遣使一吉飡金順彌山等 就披策 命公爲高句麗王 公宜撫集遺民 紹興舊緖 永爲隣國 事同昆弟 敬哉敬哉 兼送粳米二千石·甲具馬一匹·綾五匹·絹細布各十匹·綿十五稱 王其領之 十二月 土星入月 京都地震 中侍知鏡退 倭國更號日本 自言 近日所出以爲名 漢城州摠官藪世 取百濟□□□□□□國 適彼事覺 珠誅之(十二□□□ 賁書所六□□ 강事同異可攷).
三國史記 卷 第七
新羅本記第七文武王下.
十一年 春正月 拜伊飡禮元爲中侍 發兵侵百濟 戰於熊津南 幢主夫果死之 靺鞨兵來圍舌口城 不克將退 出兵擊之 斬殺三百餘人 聞唐兵欲來구(구 舊本作枚 據通鑑校正)百濟 遣大阿飡眞公·阿飡□□□□兵 守甕浦 白漁踐入□□□□□□□□□□一寸 夏四月 震興輪寺南門 六月 遣將軍竹旨等領兵 踐百濟加林城禾 遂與唐兵戰於石城 斬首五千三百級 獲百濟將軍二人唐果毅六人 秋七月二十六日 大唐摠管薛仁貴 使琳潤法師寄書曰 行軍摠管薛仁貴 致書新羅王 淸風萬里 大海三千 天命有期 行遵此境 奉承機心稍動 窮武邊城 去由也之片言 失侯生之一諾 兄爲逆首 弟作忠臣 遠分花악之陰 空照相思之月 興言彼此 良增歎詠 先王開府 謀猷一國 展轉百城 西畏百濟之侵 北警高麗之寇 地方千里 數處爭鋒 蠶女不及桑時 耘人失其疇序 年將耳順 楡景日侵 不懼船海之危 遠涉陽侯之險 瀝心華境 頓상天門 具陳孤弱 明論侵擾 情之所露 聽不勝悲 太宗文皇帝 氣雄天下 神王宇宙 若盤古之力變 同巨靈之一掌 扶傾救弱 日不暇給 哀納先君 矜收所請 輕車駿馬 美衣上藥 一日之內 頻遇殊私 亦旣承恩 對揚軍事 계同魚水 明於金石 鳳약千重 鶴關萬戶 留連酒德연笑金除 參論兵馬 分期聲援 一朝大擧 水隆交鋒 于時 塞草分花 楡星上莢 駐필之戰 文帝親行 弔人恤隱 義之深也 旣而 山海異形 日月廻薄 聖人下武 王亦承家 嚴葛因依 聲塵共擧 洗兵刷馬 咸遵先志 數十年外 中國疲勞 노藏時開 飛추日給以 蒼島之地 起黃圖之兵 貴於有益 貪於無用 豈不知止 恐失先君之信也 今强寇已淸 讐人喪國 士馬玉帛 王亦有之 當應心려不移 中外相輔 銷鏑而化 虛室爲情 自然貽厥孫謀 以燕翼子 良史之讚 豈不休哉 今王去安然之基 厭守常之策 遠乖天命 近棄父言 侮暴天時 侵欺隣好 一隅之地 僻左之추 率戶徵兵 連年擧斧 孀姬輓粟 稚子屯田 守無所支 進 不能拒 以得裨喪 以存補亡 大小不모 逆順乖敍 亦由持彈而往 暗於枯井之危 捕蟬而前 不知黃雀之難 此 王之不知量也 先王在日 早夢天권 審懷險피之心 假以披誠之禮 從己私欲 貪天至功 苟希前惠 圖爲後逆 此先君之不長者也 必其誓河若帶 義分如霜 違君之命不忠 背父之心非孝 一身二名 何以自寧 王之父子 一朝振立 此幷天情遠及 威力相持 方州連郡 遂爲盤錯 從此 遞蒙冊命 拜以稱臣 坐治經書 備詳詩禮 聞義不從 見善而輕 聽縱橫之說 煩耳目之神 忽高門之基 延鬼瞰之責 先君盛業 奉而異圖 內潰疑臣 外招强陣 豈爲智也 又高麗安勝 年尙幼沖 遺壑殘부 生人減半 自懷去就之疑 匪堪襟帶之重 仁貴樓船 竟翼風帆 連旗 巡於北양 矜其舊日傷弓之羽 未忍加兵 恃爲外援 斯何謬也 皇帝德澤無涯仁風遠박 愛同日景 炤若春華 遠聞消息 초然不信 爰命下臣 來觀由委 而王不能行人相問牛酒호師 遂便隱甲雀陂 藏兵江口 기行林薄 喘息萊丘 潛生自서之鋒 而無相持之氣 大軍未出 游兵具行 望海浮江 魚驚鳥竄 以此形況 人事可求 沈迷猖惑 行而知止 夫擧大事者 不貪小利 杖高節者 寄以英奇 必其란鳳不馴 豺狼有顧 高將軍之漢騎 李謹行之蕃兵 吳楚棹歌 幽竝惡少 四面雲合 方舟而下 依險築戌 闢地耕田 此 王之膏育也 王若勞者歌 事屈而屯申 具論所由 明陳彼比 仁貴夙陪大駕 親承委寄 錄狀聞奏 事必昭蘇 何苦忽忽 自相영擾 鳴呼 昔爲忠義 今乃逆臣 恨始吉而終凶 怨本同而末異 風高氣切 葉落年悲 憑山遠望 有傷懷抱 王以機오淸明 風新爽秀 歸以流謙之義 存於順迪之心 血食依時 茅저不易 占休納祐 王之策也 嚴鋒之間 行人來往 今遣王所部僧琳潤齎書 佇布一二 大王報書云 先王 貞觀二十二年 入朝 面奉太宗文皇帝恩칙 朕今伐高麗 非有他故 憐이新羅攝乎國 每被侵陵 마有寧歲 山川土地 非我所貪 玉帛子女 是我所有 我平定兩國 平壤已南 百濟土地 竝乞이新羅 永爲安逸 垂以計會 賜以軍 期 新羅百姓具聞恩칙 人人畜力 家家待用 大事未終 文帝先崩 今帝踐祚 復繼前恩 頻蒙慈造 有踰往日 兄弟及兒 懷金拖紫 榮寵之極 형古未有 粉身碎 骨 望盡驅馳之用 肝腦塗原 仰報萬分之一 至顯慶五年 聖上感先之志未終 成囊日之遺緖 泛舟命將 大發船兵 先王 年衰力弱 不堪行軍 追感前恩 勉强 至於界首 遣某領兵 應接大軍 東西唱和 水陸俱進 船兵재入江口 陸軍已破大賊 兩軍俱到王都 共平一國 平定已後 先王遂共蘇大摠菅平章 留漢兵一萬 新羅亦遣弟仁泰 領兵七千 同鎭熊津 大軍廻後 賊臣福信 起於江西 取集餘燼 圍逼府城 先破外柵 摠奪軍資 復功府城 幾將陷沒 又於府城側近四處 作城圍守於此府城 得出入 某領兵往赴解園 四面賊城 竝皆打破 先救其危 復運粮食 遂使一萬漢兵 免虎吻之危難 留鎭餓軍 無易子而相食 至六年 福信徒黨漸多 侵取江東之地 熊津漢兵一千 往打賊徒 被賊최破 一人不歸 自敗己來 能津請兵 日夕相繼 新羅多有疫病 不可徵發兵馬 苦請難違 遂發兵衆 往圍周留城 賊知兵小 遂卽來打 大捐兵馬 失利而歸 南方諸城 一時摠叛竝 屬福信 福信乘勝 復圍府城 因卽熊津道斷 絶於鹽시卽募健兒 偸道送鹽 救其乏困 至六月 先王薨 送葬재訖 喪服未除 不能應赴 칙旨發兵北歸 含資道摠菅劉德敏等至 奉칙遣新羅 供運平壤軍粮 此時 熊津使人來 具陳府城孤危 劉摠管與某平章 自云 若先送平壤軍粮 卽恐熊津道斷 熊津若其道斷 留鎭漢兵 卽入賊手 劉摠管遂共某相隨 先打兌(兌 當作瓮)山城 旣拔甕山 仍於熊津(熊津 當作峴)造城 開通熊津道路 至十二月 熊津粮盡 先運熊津 恐違칙旨 若送平壤 卽恐熊津絶粮 所以 差遣老弱 運送熊津 强健精兵 擬向平壤 熊津送粮 路上逢雪 人馬死 盡百不一歸 至龍朔二年正月 劉摠管 共新羅兩河道摠管金庾信等 同送平壤軍粮 當時 陰雨蓮月 風雪極寒 人馬凍死 所將兵粮 不能勝致 平壤大軍 又欲歸還 新羅兵馬粮盡 亦廻 兵士饑寒 手足凍상 路上死者 不可勝數 行至瓠瀘河 高麗兵馬 尋後來진 岸上列陣 新羅兵士 疲乏日久 恐賊遠진 賊未渡河 先渡交刃 前鋒暫交 賊徒瓦解 遂收兵歸來 此兵到家 未經一月 熊津府城 頻索種子 前後所送 數萬餘斛 南運熊津 北供平壤 체小新羅 分供兩所 人力疲極 牛馬死盡 田作失時 年穀不熟 所貯倉粮 遭運竝盡 新羅百姓 草根猶自不足 熊津漢兵 粮食有餘 又留鎭漢兵 離家日久 衣裳破壞 身無全褐 新羅勸課百姓 送給時服 都護劉仁願 遠鎭孤城 四面皆賊 恒被百濟侵圍 常蒙新羅解救 一萬漢兵 四年衣食新羅 仁願已下 兵士已上 皮骨雖生漢地 血肉俱是新羅 國家恩澤 雖復無涯 新羅效忠 亦足矜憫 至龍朔三年 摠管孫仁師 領兵來救府城 新羅兵馬 亦發同征 行至周留城下 此時 倭國船兵 來助百濟 倭船千소 停在白沙 百濟精騎 岸上守船 新羅驍騎爲漢前鋒 先破岸陣 周留失膽 遂卽降下 南方已定 廻軍北伐 任存一城 執迷下降 兩軍倂力 共打一城 固守拒한 不能打得 新羅卽欲廻還 杜大夫云 準칙 旣平已後 共相盟會 任存一城 雖未降下 卽可共相盟誓 新羅以爲 準칙 旣平已後 共相盟會 任存未降 不可以爲旣平 又且百濟 姦詐百端 反覆不恒 今雖共相盟會 於後恐有서臍之患 奏請停盟 至麟德元年 復降嚴칙 責不盟誓 卽遣人於熊嶺 築壇 共相盟會 仍於盟處 遂爲兩界 盟會之事 雖非所願 不敢違칙 又於就利山 築壇 對칙 使劉仁願 삽血相盟 山河爲誓 畵界立封 永爲疆界 百姓居住 各營産業 至乾封二年 聞大摠管英國公征遼 某往漢城州 遣兵集於界首 新羅兵馬 不可獨入 先遣細作三度 船相次發遣 점候大軍 細作廻來 竝云 大軍未到平壤 且打高麗七重城 開通道路 佇待大軍來至 其城垂垂欲破 英公使人江深來云 奉大摠管處分 新羅兵馬不須打城 早赴平壤 卽給兵粮 遣令赴會 行至水谷城 聞大軍已廻 新羅兵馬 遂卽抽來 至乾封三年 遣大監金寶嘉入海 取英公進止 奉處分 新羅兵馬 赴集平壤 至五月 劉右相來 發新羅兵馬 同赴平壤 某亦往漢城州 檢校兵馬 此時 蕃漢諸軍 摠集蛇水 男建出兵 欲決一戰 新羅兵馬 獨爲前鋒 先破大陣 平壤城中 挫鋒縮氣 於後 英公更取新羅驍騎五百人 先入城門 遂破平壤 克成大功 於此 新羅兵士竝云 自征伐 已經九年 人力탄盡 終始平兩國 累代長望 今日乃成 必當國蒙盡忠之恩 人受效力之賞 英公漏云 新羅前失軍期 亦須計定 新羅兵士 得聞此語 更增파懼 又立功軍將 竝錄入朝 已到京下 卽云今新羅竝無功夫 軍將歸來 百姓更加파懼 又卑列之城 本是新羅 高麗打得三十餘年 新羅還得此城 移配百姓 置官守捉 又取此城 還與高麗 且新羅自平百濟 흘定高麗 盡忠效力 不負國家 未知何罪一朝遺棄 雖有如此寃枉 終無反叛之心 至總章元年 百濟於盟會處 移封易標 侵取田地 ? 我奴婢 誘我百姓 隱藏內地 頻從索取 至竟不還 又通消息云 國家修理船소 外託征伐倭國 其實欲打新羅 百姓聞之 驚懼不安 又將百濟婦女 嫁與新羅漢城都督朴都儒 同謀合計 偸取新羅兵器 襲打一州之地 賴得事覺 卽斬都儒 所謀不成 至咸亨元年六月 高麗謀叛 摠殺漢官 新羅卽欲發兵 先報熊津云 高麗旣叛 不可不伐 彼此俱是帝臣 理須同討凶賊 發兵之事 須有平章 請遣官人來此 共相計會 百濟司馬녜軍來此 遂共平章云 發兵已後 卽恐彼此相疑 宜令兩處官人 互相交質 卽遣金儒敦及府城百濟主薄首彌長貴等 向府 平論交質之事 百濟雖許交質 城中仍集兵馬 到彼城下 夜卽來打 至七月 入朝使金欽純等至 將畵界地 案圖披檢 百濟舊地 摠令割還 黃河未帶 太山未礪 三四年間 一與一奪 新羅百姓 皆失本望 竝云 新羅百濟 累代深讐 今見百濟形況 別當自立一國 百年已後 子孫必見呑滅 新羅旣是國家之州 不可分爲兩國 願爲一家 長無後患 去年九月 具錄事狀 發使奏聞 被漂却來 更發遣使 亦不能達 於後 風寒浪急 未及聞奏 百濟構架奏云 新羅反叛 新羅前失貴臣之志 後被百濟之讚 進退見咎 未申忠款 似是之讒 日經聖聽 不貳之忠(忠 舊本作患 訛也) 曾無一達 使人琳潤至 辱書仰承 摠管犯冒風波 遠來海外 理須發使郊迎 致其牛酒 遠居異城 未獲致禮 時闕迎接 請不爲怪 披讀摠管來書 專以新羅已爲叛逆 旣非本心 척然驚懼 數自功夫 恐被斯辱之譏 緘口受責 亦入不弔之數 今略陳寃枉 具錄無叛 國家不降一介之使 垂問元由 卽遣數萬之衆 傾覆巢穴 樓船滿於滄海 노축連於江口 數彼熊津 伐此新羅 嗚呼 兩國未定平 蒙指종之驅馳 野獸今盡 反見烹宰之侵逼 賊殘百濟 反蒙雍齒之賞 殉漢新羅 已見丁公之誅 大陽之曜 雖不廻光 葵藿本心 猶懷向日 摠管稟英雄之秀氣 抱將相之高材 七德兼備 九流涉獵 恭行天罰 濫加非罪 天兵未出 先問元由 綠此來書 敢陳不叛 請摠管審自商量 具狀申奏 鷄林州都督左衛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新羅王金法敏白. 置所夫里州 以阿飡眞王爲都督 九月 唐將軍高侃等 率蕃兵四萬到平壤 深溝高壘 侵帶方 冬十月六日 擊唐漕船七十餘소 捉郞將鉗耳大侯士卒百餘人 其淪沒死者 不可勝數 級飡當千功第一 授位沙飡.
十二年 春正月 王遣將 攻百濟古省城 克之 二月 攻百濟加林城 不克 秋七月 唐將高保(保 當作侃)率兵一萬 李謹行率兵三萬 一時至平壤 作八營留屯 八月 攻韓始城 馬邑城 克之 進兵 距白水城五百許步 作營 我兵與高句麗兵逆戰 斬首數千級 高保(保 當作侃)等退 追至石門戰之 我兵敗績 大阿飡曉川 沙飡義文 山世 阿飡能申 豆善 一吉飡安那含 良臣等死之 築漢山州晝長城 周四千三百六十步 九月 彗星七出北方 王以向者百濟往訴於唐 請兵侵我 事勢急迫 不獲申奏 出兵討之 由是 獲罪大朝 遂遣級飡原川 奈麻邊山 及所留兵船郞將鉗耳大侯 萊州司馬王藝 本烈州長史王益 熊州都督府司馬녜軍 曾山司馬法聰 軍士一百七十人 上表乞罪曰 臣某死罪謹言 昔臣危急 事若倒懸 遠蒙拯救 得免屠滅 粉身마骨 未足上報鴻恩 碎首灰塵 何能仰酬慈造 然深讐百濟 逼近臣蕃 告引天兵 滅臣雪恥 臣在(在 通鑑作懼)破滅 自欲求存 枉被凶逆之名 遂入難赦之罪 臣恐事意未申 先後刑戮 生爲逆命之臣 死爲背恩之鬼 謹錄事狀 冒死奏聞 伏願少垂神聽 炤審元由 臣前代已來 朝貢不絶 近爲百濟 再虧職貢 遂使聖朝出言命將 討臣之罪 死有餘刑 南山之竹 不足書臣之罪 褒斜之林 未足作臣之械 저池宗社 屠裂臣身 事聽칙裁 甘心受戮 臣츤轝在側 泥首未乾 泣血待朝 伏聽刑命 伏惟皇帝陛下 明同日月 容光竝蒙曲炤 德合乾坤 動植咸被亭毒 好生之德 遠被昆蟲 惡殺之仁 爰流翔泳 당降服捨之宥 賜全腰領之恩 雖死之年 猶生之日 非所希冀 敢陳所懷 不勝伏劍之志 謹遣原川等 拜表謝罪 伏聽칙旨 某頓首頓首 死罪死罪 兼進貢銀三萬三千五百分 銅三萬三千分 針四百枚 牛黃百二十分 金百二十分 四十升布六匹 三十升布六十匹 是歲 穀貴人飢.
十三年 春正月 大星隕皇龍寺在城中間 拜强首爲沙飡 歲賜組二百石 二月 增築西兄山城 夏六月 虎入大宮庭 殺之 秋七月一日 庾信卒 阿飡大吐謀叛付唐 事泄伏誅 妻노充賤 八月 以波珍飡天光爲中侍 增築沙熱山城 九月 築國原城(古완長城) 北兄山城 召文城 耳山城 首若州走壤城(一名迭巖城) 達含郡主岑城 居烈州萬興寺山城 삽良州骨爭峴城 王遣大阿飡徹川等 領兵船一百소鎭西海 唐兵與靺鞨契丹兵來侵北邊 凡九戰 我兵克之 斬首二千餘級唐兵溺瓠瀘 王達二河 死者不可勝計 冬 唐兵攻高句麗牛岑城 降之 契丹靺鞨兵 攻大楊城 童子城 滅之 始置外司正 州二人 郡一人 初 太宗王滅百濟 罷戍兵 至是復置.
十四年 春正月 入唐宿衛大奈麻德福傳 學曆術還 改用新曆法 王納高句麗叛衆 又據百濟故地 使人守之 唐高宗大怒 詔削王官爵 王弟右驍衛員外大將軍臨海郡公仁問 在京師 入以爲新羅王 使歸國 以左庶子同中書門下三品劉仁軌 爲鷄林道大摠管 衛尉卿李弼 右領軍大將軍李謹行 副之 發兵來討 二月 宮內穿池 造山種花草 養珍禽奇獸 秋七月 大風 毁皇龍寺佛殿 八月 大閱於西兄山下 九月 命義安法師爲大書省 封安勝爲報德王 (十年 封安勝 高句麗王 今再封 不知報德之言 若歸命等耶 或地名耶) 幸靈廟寺前路 閱兵 觀阿飡薛秀眞六陣兵法.
十五年 春正月 以銅鑄百司及州郡印 頒之 二月 劉仁軌破我兵於七重城 仁軌引兵還 詔以李謹行爲安東縝撫大使 以經略之 王乃遣使 入貢 且謝罪 帝赦之 復王官爵 金仁問中路而還 改封臨海郡公 然多取百濟地 遂抵高句麗南境爲州郡 聞唐兵與契丹靺鞨兵來侵 出九軍待之 秋九月 薛仁貴以宿衛學生風訓之父金眞珠伏誅於本國 引風訓爲鄕導 來攻泉(泉 當作白水)城 我將軍文訓等 逆戰勝之 斬首一千四百級 取兵船四十소 仁貴解圍退走 得戰馬一千匹 二十九日 李謹行率兵二十萬 屯買肖城 我軍擊走之 得戰馬三萬三百八十匹 其餘兵仗稱是 遣使入唐 貢方物 綠安北河設關城 又築鐵關城 靺鞨入阿達城겁掠 城主素那逆戰死之 唐兵與契丹靺鞨兵 來圍七重城 不克 小守儒冬死之 靺鞨又圍赤木城 滅之 縣令脫起率百姓 拒之 力竭俱死 唐兵又圍石峴城 拔之 縣令仙伯 悉毛等 力戰死之 又我兵與唐兵大小十八戰 皆勝之 斬首六千四十七級 得戰馬二百匹.
十六年 春二月 高僧義相奉旨創浮石寺 秋七月 彗星出北河積水之間 長六七許步 唐兵來攻道臨城 拔之 縣令居尸知死之 作壤宮 冬十一月 沙飡施得領船兵 與薛仁貴 戰於所夫里州伎伐浦 敗績 又進 大小二十二戰 克之 斬首四千餘級 宰相陳純乞致仕 不允 賜机杖.
十七年 春三月 觀射於講武殿南門 始置左司祿館 所夫里州獻白鷹.
十八年 春正月 置船府令一員 掌船楫事 加左右理方府卿各一員 置北原小京 以大阿飡吳起守之 三月 拜大阿飡春長爲中侍 夏四月 阿飡天訓爲武珍州都督 五月 北原獻異鳥 羽핵有文脛有毛.
十九年 春正月 中侍春長病免 舒弗邯天存爲中侍 二月 發使 略耽羅國 重修宮闕 頗極壯麗 夏四月 熒惑守羽林 六月 太白入月 流星犯參大星 秋八月 太白入月 角干天存卒 創造東宮 始定內外諸門額號 四天王寺成 增築南山城.
二十年 春二月 拜伊飡金軍官爲上大等 三月 以金銀器及雜綵百段 賜報德王安勝 遂以王妹妻之(一云 잡飡金義官之女也) 下敎書曰 人倫之本 夫婦攸先 王化之基 繼嗣爲主 王 鵲巢位曠 鷄鳴在心 不可久空內輔之儀 永闕起家之業 今良辰吉日 率順舊章 以寡人妹女爲伉儷 王宜共敦心義 式奉宗조 克茂子孫 永豊盤石 豈不美歟 夏五月 高句麗王使大將軍延武等 上表曰 臣安勝言 大阿飡金官長至 奉宣敎旨 幷賜敎書 以外生公爲下邑內主 仍以四月十五日至此 喜懼交懷 罔知攸치 竊以帝女降규 王姬適齊 本揚聖德 匪闕凡才 臣本庸流 行能無算 幸逢昌運 沐浴聖化 每荷殊澤 欲報無階 重蒙天寵 降此姻親 遂卽농華表慶 肅옹成德 吉月令辰 言歸弊館 億載難遇 一朝獲申 事非望始 喜出意表 豈惟一二父兄實受其賜 其自先祖已下 寔寵喜之 臣未蒙敎旨 不敢直朝 無任悅豫之至 謹遣臣大將軍太大兄延武 奉表以聞 加耶郡置金官小京.
二十一年 春正月朔 終日黑暗如夜 沙飡 武仙率精 兵三千 以戍比列忽 置右司祿館 夏五月 地震 流星犯參大星 六月 天狗落坤方 王欲新京城 問浮屠義相 對曰 雖在草野茅屋行正道 卽福業長 苟爲不然 雖勞人作城 亦無所益 王乃止役 秋七月一日 王薨 諡曰文武 群臣以遺言葬東海口(口 遺事作中)大石上 俗傳王化爲龍 仍指其石爲大王石 遺詔曰 寡人運屬紛운 時當爭戰 西征北討 克定疆封 伐叛招携 聿寧遐邇 上慰宗조之遺顧 下報父子之宿寃 追賞遍於存亡 疏爵均於內外 鑄兵戈爲農器 驅黎元於仁壽 薄賦省요 家給人足 民間安堵 域內無虞 倉름積於丘山 囹圄成於茂草 可謂無愧於幽顯 無負於士人 自犯冒風霜 遂成痼疾 憂勞政敎 更結범아 運往名存 古今一揆 奄歸大夜 何有恨焉 太子早蘊離輝 久居震位 上從群宰 下至庶寮 送往之義勿違 事居之禮莫闕 宗廟社稷之主 不可暫空 太子卽於柩前 嗣立王位 且山谷遷貿 人伐椎移 吳王北山之墳 거見金鳧之彩 魏主西陵之望 唯聞銅雀之名 昔日萬機之英 終成一封之士 樵牧歌其上 狐兎穴其旁 徒費資財 貽譏簡牘 空勞人力 莫濟幽魂 靜而思之 傷痛無己 如此之類 非所樂焉 屬광之後十日 便於庫門外庭 依西國之式 以火燒葬 服輕重 自有常科 喪制度 務從儉約 其邊城鎭알及州縣課稅 於事非要者 병宜量廢 律令格式 有不便者 卽便改張 布告遠近 令知此意 主者施行
三國史記 卷 第 八(韓圭哲 3차 교정)
新羅本紀 第 八 ( 神文王 孝明王(明; 本文作昭) 聖德王 )
神文王立 諱政明 (明之字日초) 文武大王長子也 母慈儀 (一作義)王后 妃金氏 蘇判欽突之女 王爲太子時納之 久而無子 後坐父作亂 出宮 文武王五年立爲太子 至是繼位 唐高宗遣使冊立爲新羅王 仍襲先王官爵.
元年 八月 拜舒弗邯眞福爲上大等 八日 蘇判金欽突波珍飡興元大阿飡眞功等 謀叛伏誅 十三日 報德王遣使小兄首德皆 賀平逆賊 十六日 下敎曰 賞有功者 往聖之良規 誅有罪者 先王之令典 寡人 以묘躬凉德 嗣守崇基 廢食忘餐 晨興晏寢 庶與股肱 共寧邦家 豈圖최經之內 亂起京城 賊首欽突興元眞功等 位非才進 職實恩升 不能克愼始終保全富貴 而乃不仁不義 作福作威 侮慢官寮 欺凌上下 比口(口 當作日) 逞其無厭之志 肆其暴虐之心 招納凶邪 交結近竪 禍通內外 同惡相資 剋日定期 欲行亂逆 寡人 上賴天地之祐 下蒙宗廟之靈 欽突等 惡積罪盈 所謀發露 此乃人神之所共棄 覆載之所不容 犯義傷風 莫斯爲甚 是以 追集兵衆 欲除梟鏡(鏡 當作경) 或逃竄山谷 或歸降闕庭 然 尋枝究葉 竝已誅夷 三四日間 囚首蕩盡 事不獲已 驚動士人 憂愧之懷 豈忘旦夕 今旣妖徒廓淸 遐邇無虞 所集兵馬 宜速放歸 布告四方 令知此意 二十八日 誅伊飡軍官 敎書曰 事上之規 盡忠爲本 居官之義 不二爲宗 兵部令伊飡軍官 因緣班序 遂升上位 不能拾遺補闕 效素節於朝廷 授命忘軀 表丹誠於社稷 乃與賊臣欽突等交涉 知其逆事 曾不告言 旣無憂國之心 更絶徇公之志 何以重居宰輔 濫濁憲章 宜與衆棄 以懲後進 軍官及嫡子一人 可令自盡 布告遠近 使共知之 冬十月 罷侍衛監 置將軍六人.
二年 春正月 親祀神宮 大赦 夏四月 置位和府令二人 掌選擧之事 五月 太白犯月 六月 立國學 置卿一人 又置工匠 府監一人 彩典監一人.
三年 春二月 以順知爲中侍 納一吉飡金欽運少女爲夫人 先差伊飡文穎 波珍飡三光定期 以大阿飡智常納采 幣帛十五輿米酒油蜜醬鼓脯醯一百三十五輿租一百五十車 夏四月 平地雪一尺 五月七日 遣伊飡文穎愷元抵基宅 冊爲夫人 其日卵時 遣波珍飡大常孫文阿飡坐耶吉叔等 各與妻娘及梁沙梁二部구各三十人 迎來夫人 乘車左右侍從官人及娘구甚盛 至王宮北門 下車入內 冬十月 徵報德王安勝爲蘇判 賜姓金氏 留京都 賜甲第良田 彗星出五車.
四年 冬十月 自昏及曙 流星縱橫 十一月 安勝族子將軍大文 在金馬渚 謀叛事發伏誅 餘人見大文誅死 殺害官吏 據邑叛 王命將士討之 逆鬪 幢主逼實死之 陷其城 徙其人於國南州郡 以其地爲金馬郡.(大文或云悉伏)
五年 春 復置完山州 以龍元爲摠管 挺居列州以置菁州 始備九州 以大阿飡福世爲摠管 三月 置西原小京 以阿飡元泰爲仕臣 置南原小京 徙諸州郡民戶分居之 奉聖寺成 夏四月 望德寺成.
六年 春正月 以伊飡大莊(一作將)爲中侍 置例作府卿二人 二月 置石山馬山孤山沙平四縣 以泗비州爲郡 熊川郡爲州 發羅州爲郡 武珍郡爲州 遣使入唐 奏請禮記幷文章 則天令所司 寫吉凶要禮 幷於文관館詞林 採其詞涉規誡者 勒成五十卷賜之.
七年 春二月 元子生 是日 陰沈昧暗 大雷電 三月 罷一善州 復置沙伐州 以波珍飡官長爲摠管 夏四月 改音聲署長爲卿 遣大臣於祖廟 致祭曰 王某 稽首再拜 謹言太祖大王眞智大王文興大王太宗大王文武大王之靈 某以虛薄 嗣守崇基 寤寐憂勤 未遑寧處 奉賴宗廟獲(當作護)持 乾坤降祿 四邊安靜 百姓雍和 異域來賓 航琛奉職 刑淸訟息 以至于今 比者 道喪君臨 義乖天鑒 怪成星(當在成上)象 火宿沈輝 戰戰慄慄(舊本作慓慓 蓋訛誤也) 若墜淵谷 謹遣使某官某 奉陳不전之物 以虔如在之靈 伏望炤察微誠 근恤묘末 以順四時之候 無愆五事之徵 禾稼豊而疫려消 衣食足而禮義備 表裏淸謐 盜賊消亡 垂裕後昆 永膺多福 謹言 五月 敎賜文武(避高麗惠宗諱武)官僚田有差 秋 築沙伐삽良二州城.
八年 春正月 中侍大莊卒 伊飡元師爲中侍 二月 加般府卿一人.
九年 春正月 下敎 罷內外官祿邑 逐年賜租有差 以爲恒式 秋閏九月二十六日 辛獐山城 築西原京城 王欲移都達句伐 未果.
十年 春二月 中侍元師病免 阿飡仙元爲中侍 冬十月 置轉也山郡.
十一年 春三月一日 封王子理洪爲太子 十三日 大赦 沙火州獻白雀 築南原城.
十二年 春 竹祐 (當作枯) 唐中宗遣使 口勅曰 我太宗文皇帝 神功聖德 超出千古 故上僊之日 廟號太宗 汝國先王金春秋 與之同號 尤爲僭越 須急改稱 王與群臣同議 對曰 小國先王 春秋諡號 偶與聖祖廟號相犯 勅令改之 臣敢不惟命是從 然念先王春秋頗有賢德 況生前得良臣金庾信 同心爲政 一統三韓 其爲功業 不爲不多 損館之際 一國臣民 不勝哀慕 追尊之號 不覺與聖祖相犯 今聞敎勅 不勝恐懼 伏望使臣復命闕庭 以此上聞 後更無別勅 秋七月 王薨 諡曰神文 葬狼山東.
孝昭王立 諱理洪(一作恭) 新文王太子 母姓金氏 神穆王后 一吉飡金欽運(一云雲)女也 唐則天遣使 弔祭 仍冊王爲新羅王輔國大將軍行左豹韜尉大將軍鷄林州都督 改左右理方府爲左右議方府 理犯諱故也.
元年 八月 以大阿飡元宣爲中侍 高僧道證自唐廻 上天文圖.
三年 春正月 親祀神宮 大赦 以文穎爲上大等 金仁問在唐卒 年六十六 冬 築松岳·牛岑二城.
四年 以立子月爲正 拜愷元爲上大等 冬十月 京都地震 中侍元宣退老 置西南二市.
五年 春正月 伊飡幢元爲中侍 夏四月 國西旱.
六年 秋七月 完山州進嘉禾 異苗同潁 九月 宴群臣於臨海殿.
七年 春正月 以伊飡體元爲牛頭州摠管 二月 京都地動 大風折木 中侍幢元退老 大阿飡 順元爲中侍 三月 日本國使至 王引見於崇禮殿 秋七月 京都大水.
八年 春二月 白氣竟天 星패于東 遣使朝唐貢方物 秋七月 東海水血色 五日復舊 九月 東海水戰 聲聞王都 兵庫中鼓角自鳴 新村人美힐 得黃金一枚 重百分 獻之 授位南 邊第一 賜租一百石.
九年 復以立寅月爲正 夏五月 伊飡慶永(永一作玄)謀叛 伏誅 中侍順元緣坐罷免 六月 歲星入月.
十年 春二月 彗星入月 夏五月 靈巖郡太守一吉飡諸逸背公營私 刑一百杖 入島.
十一年 秋七月 王薨 諡曰孝昭 葬于望德寺東.(觀(觀當作舊)唐書云 長安二年 理洪卒 諸古記云 壬寅七月二十七日卒 而通鑑云 大足三年卒 則通鑑誤)
聖德王立 諱興光 本名隆基 與玄宗諱同 先天中改焉(唐書言 金志誠) 神文王第二子 孝昭同母弟也 孝昭王薨 無子 國人立之 唐則天聞孝昭薨 爲之擧哀 輟朝二日 遣使弔慰 冊王爲新羅王 仍襲兄將軍都督之號.
元年 九月 大赦 增文武官爵一級 復諸州郡一年租稅 以阿飡元訓爲中侍
冬十月 삽良州력(當作橡參看聖德王十三年條)實變爲栗.
二年 春正月 親祀神宮 遣使入唐貢方物 秋七月 靈廟寺災 京都大水 溺死者衆 中侍元訓退 阿飡元文爲中侍 日本國使至 摠二百四人 遣阿飡金思讓朝唐.
三年 春正月 熊川州進金芝 三月 入唐金思讓廻 獻最勝王經 夏五月 納乘府令蘇判(舊本作叛 今校正)金元泰之女爲妃.
四年 春正月 中侍元文卒 以阿飡信貞爲中侍 三月 遣使入唐朝貢 夏五月 旱 秋八月 賜老人酒食 九月 下敎禁殺生 遣使如唐獻方物 冬十月 國東州郡饑 人多流亡 發使賑恤 五年 春正月 伊飡仁品爲上大等 國內饑 發倉름賑之 三月 衆星西流 夏四月 遣使入唐 貢方物 秋八月 中侍信貞(舊本作眞 今校正)病免 以大阿飡文良爲中侍 遣使入唐貢方物 穀不登 冬十月 遣使入唐貢方物 十二月 大赦.
六年 春正月 民多饑死 給粟一日三升 至七月 二月 大赦 賜百姓五穀種子 有差 冬十二月 遣使入唐貢方物.
七年 春正月 沙伐州進瑞芝 二月 地震 夏四月 鎭星犯月 大赦.
八年 春三月 菁州獻白鷹 夏五月 旱 六月 遣使入唐貢方物 秋八月 赦罪人.
九年 春正月 天狗연三郞寺北 遣使入唐貢方物 地震 赦罪人.
十年 春三月 大雪 夏五月 禁屠殺 冬十月 巡狩國南州郡 中侍文良卒 十一月 王製百官箴示群臣 十二月 遣使入唐貢方物.
十一年 春二月 遣使入唐朝貢 三月 以伊飡魏文爲中侍 大唐遣使盧元敏 勅改王名 夏四月 駕幸溫水 秋八月 封金庾信妻爲夫人 歲賜穀一千石.
十二年 春二月 置典祀署 遣使入唐朝貢 玄宗御樓門以見之 冬十月 入唐使金貞宗廻 降詔書 封王爲驃騎將軍特進行左威衛大將軍使持節大都督鷄林州諸軍事鷄林州刺史上柱國樂浪郡公新羅王 冬十月 中侍魏文請老 從之 十二月 大赦 築開城.
十三年 春正月 伊飡孝貞爲中侍 二月 改詳文司(職官志作師)爲通文博士 以掌書表事 遣王子金守忠入唐宿衛 玄宗賜宅及帛以寵之 賜宴于朝堂 閏二月 遣級飡朴裕入唐賀正 賜朝散大夫員外奉御還之 夏旱 人多疾疫 秋 삽良州山橡實化爲栗 冬十月 唐玄宗宴我使者于內殿 칙宰臣及四品以上諸官預焉.
十四年 春三月 遣金楓厚入唐朝貢 夏四月 菁州進白雀 五月 赦 六月 大旱 王召河西 州龍鳴嶽居士理曉 祈雨於林泉寺池上 卽雨浹旬 秋九月 太白掩庶子星 冬十月 流星犯紫微 十二月 流星自天倉入大微 赦罪人 封王子重慶爲太子.
十五年 春正月 流星犯月 月無光 三月 遣使入唐獻方物 出成貞(一云嚴貞)王后 賜彩五百匹田二百結租一萬石宅一區 宅買康申公舊居賜之 大風拔木飛瓦 崇禮殿毁 入唐賀正使金楓厚欲歸國 授員外郞還之 夏六月 旱 又召居士理曉祈禱 則雨 赦罪人.
十六年 春二月 置醫博士算博士各一員 三月 創新宮 夏四月 地震 六月 太子重慶卒 諡曰孝상 秋九月 入唐大監守忠廻 獻文宣王十哲七十二弟子圖 卽置於大學.
十七年 春正月 中侍孝貞退 波珍飡思恭爲中侍 二月 王巡撫國西州郡 親問高年及鰥寡孤獨 賜物有差 三月 地震 夏六月 震皇龍寺塔 始造漏刻 遣使入唐朝貢 授守中郞將 還之 冬十月 流星自昴入于奎 衆小星隨之 天狗양方 築漢山州都督管內諸城.
十八年 春正月 遣使入唐 賀正 秋九月 震金馬郡彌勒寺.
十九年 春正月 地震 上大等仁品卒 大阿飡裵賦爲上大等 三月 納伊飡順元之女爲王妃 夏四月 大雨 山崩十三所 雨雹傷禾苗 五月 命有司埋骸骨 完山州進白鵲 六月 冊王妃 爲王后 秋七月 熊川州獻白鵲 蝗蟲害穀 中侍思恭退 波珍飡文林爲中侍.
二十年 秋七月 徵何瑟羅道丁夫二千 築長城於北境 冬 無雪.
二十一年 春正月 中侍文林卒 伊飡宣宗爲中侍 二月 京都地震 秋八月 始給百姓丁田 冬十月 遣大奈麻金仁壹入唐 賀正幷獻方物 築毛伐郡城 以遮日本賊路.
二十二年 春三月 王遣使入唐 獻美女二人 一名抱貞 父天承奈麻 一名貞苑 父忠訓大舍 給以衣着器具奴婢車馬 備禮資遣之 玄宗曰 女皆王姑자妹 違本(通鑑作親)屬(新唐書作俗) 別本國(作所親) 朕不忍留 厚賜還之 貞苑碑云 孝成六年 天寶元年 歸唐 未知孰是 夏四月 遣使入唐 獻果下馬一匹牛黃人蔘美체朝霞紬魚牙紬鏤鷹鈴海豹皮金銀等 上表曰 臣鄕居海曲 地處遐추 元無泉客之珍 本乏寶人之貨 敢將方産之物 塵瀆天官 駑蹇之才 滓穢龍廐 竊方燕豕 敢類楚鷄 深覺전顔 彌增戰汗 地震.
二十三年 春 立王子承慶爲太子 大赦 熊川州進瑞芝 二月 遣金武勳入唐賀正 武勳還 玄宗降書曰 卿每承正朔 朝貢闕庭 言念所懷 深可嘉尙 又得所進雜物等 竝踰越滄波 跋涉草莽 物旣精麗 深表卿心 今賜卿錦袍金帶及綵素共二千匹 以答誠獻 至宜領也 冬十二月 遣使入唐獻方物 炤德王妃卒.
二十四年 春正月 白虹見 三月 雪 夏四月 雹 中侍宣宗退 伊飡允忠爲中侍 冬十月 地動.
二十五年 夏四月 遣金忠臣入唐賀正 五月 遣王弟金근(冊府元龜作欽)質入唐朝貢 授郞將還之
二十六年 春正月 赦罪人 遣使入唐賀正 夏四月 以一吉飡魏元爲大阿飡 級飡大讓爲沙飡 冬十二月 修永昌宮 上大等裴賦請老 不許 賜궤杖.
二十七年 秋七月 遣王弟金嗣宗入唐獻方物 兼表請子弟入國學 詔許之 授嗣宗果毅 仍留宿衛 上大等裴賦請老 從之 以伊飡思恭爲上大等.
二十八年 春正月 遣使入唐賀正 秋九月 遣使入唐朝貢.
二十九年 春二月 遣王族(冊府元龜作姪)志滿朝唐 獻小馬五匹狗一頭金二千兩頭髮八十兩@海豹皮十張 玄宗授志滿大僕卿 賜絹一百匹紫袍錦細帶 仍留宿衛 冬十月 遣使朝唐貢獻方物 玄宗賜物有差.
三十年 春二月 遣金志良入唐賀正 玄宗授大僕少卿員外置 賜帛六十匹 放還 降詔書曰 所進牛黃及金銀等物 省表具之 卿二明慶祚 三韓善隣 時稱仁義之鄕 世著勳賢之業 文章禮樂 闡君子之風 納款輸忠 效勤王之節 固藩維之鎭衛 諒忠義之儀表 豈殊方憬(通鑑作悍)俗 可同年而語耶 加以慕義克勤 述職愈謹 梯山航海 無倦於阻修 獻幣貢琛 有常於歲序 守我王度 垂諸國章 乃眷懇誠 深可嘉尙 朕每晨興佇念 宵衣待賢 想見其人 以光啓沃 俟卿購止 允副所懷 今使至 知영疾苦 不遂抵命 言念遐闊 用增憂勞 時候暄和 想전復也 今賜卿綾綵五百匹帛二千五百匹 宜卽領取 夏四月 赦 賜老人酒食 日本國兵船三百소 越海襲我東邊 王命將出兵大破之 秋九月 命百官會的門 觀射車弩.
三十一年 冬十二月 以角干思恭伊飡貞宗允忠思仁各爲將軍.
三十二年 秋七月 唐玄宗 以渤海靺鞨越海入寇登州 遣太僕員外卿金思蘭歸國 仍加授王 爲開府儀同三司寧海軍使 發兵擊靺鞨南鄙 會大雪丈餘 山路阻隘 士卒死者過半 無功而還 金思蘭本王族 先因入朝 恭而有禮 因留宿衛 及是 委以出疆之任 冬十二月 遣王姪志廉朝唐謝恩 初帝賜王 白鸚鵡雄雌各一隻及紫羅繡袍金銀鈿器物瑞紋錦五色羅綵 共三百餘段 王上表謝曰 伏惟陛下 執象開元 聖文神武 應千齡之昌運 致萬物之嘉祥 風雲所通 咸承至德 日月所炤(冊府元龜作照) 共被深仁 臣地隔蓬壺 天慈洽遠 鄕규華夏 睿渥覃幽 伏視(冊府元龜作親) 瓊文 궤披玉匣 含九宵之雨露 帶五彩之원鸞 辯惠靈禽 素蒼兩妙 或稱長安之樂 或傳聖圭之恩 羅錦彩章 金銀寶鈿 見之者爛目 聞之者驚心 原其獻款之功 實由先祖 錫此非常之寵 延及末孫 微效似塵 重恩如嶽 循涯취分 何以上酬 詔饗志廉內殿 賜以束帛.
三十三年 春正月 敎百官親入北門 奏對 入唐宿衛左領軍衛員外將軍金忠信上表曰 臣所奉進止 令臣執節本國 發兵馬 討除靺鞨 有事續奏者 臣自奉聖旨 誓將致命 當此之時爲替人金孝方身亡 便留臣宿衛 臣本國王 以臣久侍天庭 遣使從姪志廉 代臣 今已到訖 臣卽合還 每思前所奉進上(當作止通鑑亦作止) 無忘夙夜 陛下先有制 加本國王興 光寧海軍大使 錫之旌節 以討凶殘 皇威載臨 雖遠猶近 君則有命 臣敢不祇 蠢爾夷부 計己悔禍 然除惡務本 布憲惟新 故出師 義貴乎三捷 縱敵 患貽於數代 伏望陛下 因臣還國 以副使假臣 盡將天旨 再宣殊裔 豈惟(舊本作稚 蓋訛也)斯怒益振 固亦武夫作氣 必傾其巢穴 靜此荒隅 遂夷臣之小誠 爲國家之大利 臣等復乘부滄海 獻捷丹위 效毛髮之功 答雨露之施 臣所望也 伏惟陛下圖之 帝許焉 夏四月 遣大臣金端竭(冊府元龜作端갈)丹入唐賀正 帝宴見於內殿 授衛尉少卿 賜緋란袍 平漫銀帶及絹六十匹 先時 遣王姪志廉謝恩 獻小馬兩匹狗三頭金五百兩銀二十兩布六十匹牛黃二十兩人蔘二百斤頭髮一百兩海豹皮一十六張 及是 授志廉鴻려少卿員外置.
三十四年 春正月 熒惑犯月 遣金義忠入唐賀正 二月 副使金榮 在唐身死 贈光綠少卿 義忠廻 勅賜浿江以南地.
三十五年 夏六月 遣使入唐賀正 仍附表陳謝曰 伏奉恩勅 賜浿江以南地境 臣生居海裔 沐化聖朝 雖丹素爲心 而功無可效 以忠貞爲事 而榮不足賞 陛下降雨露之恩 發日月之詔 錫臣土境(冊府元龜作壤) 廣臣邑居 遂使墾闢有期 農桑得所 臣奉絲綸之旨 荷榮寵之深 粉骨미身 無由上答 冬十一月 遣從弟大阿飡金相朝唐 死于路 帝深悼之 贈衛尉卿 遣伊飡允忠思仁英述 檢察平壤牛頭二州地勢 狗登在城鼓樓 吠三日.
三十六年 春二月 遣沙飡金抱質入唐賀正 旦(旦恐且之言化)獻方物 王薨 諡曰聖德 葬移車寺南.
三國史記 卷 第九
新羅本紀 第九 孝成王 景德王 惠恭王 宣德王
孝成王立 諱承慶 聖德王第二子 母炤德王后 大赦 三月 改司正丞及左右議方付丞 竝爲佐 以伊滄貞宗爲上大等 阿飡義忠爲中侍 夏五月 地震 秋九月 流星入大微 冬十月 入唐沙飡抱質廻 十二月 遣使入唐獻方物.
二年 春二月 唐玄宗聞聖德王薨 悼惜久之 遣左贊善大夫邢 璹 以鴻려少卿 住弔祭 贈太子太保 且冊嗣王爲開付儀同三司新羅王 璹將發 帝裝詩序 太子已下百寮 咸부詩以送 帝謂璹曰 新羅號爲君子之國 頗知書記 有類中國 以卿惇儒故 持節住 宜演經議 使知大國 儒敎之盛 又以國人善碁 詔率府兵曹參軍楊季膺 (新舊唐書竝作응) 爲副 國高奕皆出其下 於是 王厚贈璹等金寶藥物 唐遣使 소冊王妃朴氏(似是據於唐書 而與下文不合) 三月 遣金元玄入唐賀正 夏四月 唐使臣邢璹 以老子道德經等文書 獻優王 白虹貫日 所夫里郡河水變血.
三年 春正月拜祖考廟 中侍義忠卒 以伊飡信忠爲中侍 善天宮成 賜邢璹黃金三十兩ⓐ布五十匹ⓐ人蔘一百斤 二月 拜王弟憲英爲坡珍飡 三月 納伊飡順元女惠明爲妃 夏五月 封波珍ⓐ飡憲英爲太子 秋九月 完山州獻白鵲 狐鳴月城宮中 狗교殺之.
四年 春三月 唐遣使冊夫人金氏爲王妃 夏五月 鎭星犯軒轅大星 秋七月 有一緋衣女人 自隷橋下出 謗朝政 過孝信公門 忽不見 八月 波珍飡永宗謀叛 伏誅 先是 永宗女入後宮 王絶愛之 恩渥日甚 王妃嫉妬 與族人謀殺之 永宗怨王妃宗黨 因此叛.
五年 夏四月 命大臣貞宗ⓐ思仁 閱弩兵.
六年 春二月 東北地震 有聲如雷 夏五月 流星犯參大星 王薨 諡曰孝成 以遺命 燒柩於法流寺南 散骨東海.
景德王立 諱憲英 孝成王同母弟 孝成無子 立憲英爲太子 故得嗣位 妃伊飡順貞之女也.
元年 冬十月 日本國使至 不納.
二年 春三月 主力公宅牛 一産三犢 唐玄宗遣贊善大夫魏曜 來弔祭 仍冊立王爲新羅王 襲先王官작 制曰 故開府儀同三司使持節大都督鷄林州諸軍事兼持(上恐脫充字 參看下文)節寧海軍使新羅王金承慶弟憲英 奕業(當作葉)懷仁 率心常禮 大賢風敎 條理尤明 中夏軌儀 衣冠素襲 馳海琛而遣使 準雲呂而通朝 代爲純臣 累效忠節 頃者 兄承土宇 沒而絶嗣 弟膺繼及 抑推常經 是用賓懷 優以冊命 宜用舊業 비承藩長之名 仍加殊禮 載錫漢官之號 可襲兄新羅王開府儀同三司使持節大都督鷄林州諸軍事兼充持節寧海軍使 幷賜御注孝經一部 夏四月 納사弗邯金義忠女爲王妃 秋八月 地震 冬十二月 遣王弟入唐賀正 授左淸道率府員外長史 賜錄袍銀帶 防還.
三年 春正月 以伊飡推正爲中侍 閏二月 遣使入唐 賀正竝獻方物 夏四月 親祀神宮 遣使入唐 獻馬 冬 妖星出中天 大如五斗器 浹旬乃滅.
四年 春正月 拜伊찬金思仁爲上大等 夏四月 京都雹 大如鷄子 五月 旱 中侍惟正退 伊飡大正爲中侍 秋七月 葺東宮 又置司正府ⓐ小年監典ⓐ穢宮典.
五年 春二月 遣使入唐賀正幷獻方物 夏四月 大赦 賜大포 度僧一百五十人.
六年 春正月 改中侍爲侍中 置國學諸業博士ⓐ助敎 遣使入唐 賀正竝獻方物 三月 震眞平王陸 秋 旱 冬 無雪 民饑且疫 出使十道 安撫.
七年 春正月 天狗落地 秋八月 太后移居永明新宮 始置貞察一員 두正百宮 遣阿飡貞節等檢察北邊 始置大谷城等十四郡縣.
八年 春三月 暴風拔木 三月 置天文博士一員ⓐ漏刻博士六員.
九年 春正月 侍中大正免 伊飡助良爲侍中 二月 置御龍省奉御二員.
十一年 春三月 以級飡原神ⓐ龍方爲大阿飡 秋八月 置東宮衙官 冬十月 加置倉部史三人.
十二年 秋八月 日本國使至 慢而無禮 王不見之乃廻 武珍州獻白雉.
十三年 夏四月 京都雹 大如鷄卵 五月 立聖德王碑 牛頭州獻瑞芝 秋七月 王命官修葺永興ⓐ元廷二寺 八月 旱蝗 侍中朝良退.
十四年 春 穀貴 民饑 態川州向德 貧無以爲養 割股肉飼其父 王聞 賜B頗厚 仍使旌表門閭 望德寺塔動 (唐令狐澄新羅國記曰 其國爲唐立此寺 故以爲名 兩塔相對 高十三層 忽震動開合 如欲頃倒者 數日 其年綠山亂 疑其應也) 夏四月 遣使入唐賀正 秋七月 赦罪人 存問老疾鰥寡孤獨 賜穀有差 以伊飡金기爲侍中.
十五年 春二月 上大等金思仁 以比年災異屢見 上疏 極論時政得失 王嘉納之 王聞玄宗在蜀 遣使入唐 소江至成都 朝貢 玄宗御製御書五言十韻詩 賜王曰 嘉新羅王歲修朝貢 克踐禮樂名義 賜詩一首 四維分景緯 萬象含中樞 玉帛遍天下 梯航歸上都 緬懷阻靑陸 歲月勤黃圖 漫漫窮地際 蒼蒼連海우 興言名義國 기謂山河殊 使去傳風敎 人來習典謨 衣冠知奉禮 忠信識尊儒 誠矣天其鑑 賢哉德不孤 擁모同作모 厚황比生추 益重靑靑志 風霜恒不逾 帝辛蜀時 新羅能不遠千里 朝聘行在所 故嘉其至誠 賜之以詩 其云益重靑靑志 風霜恒不逾者 기古詩疾風知勁草 叛(當作板)湯識貞臣之意乎 宣和中 入朝使臣金富儀 將刻本入변京示館伴學士李 병李訖上皇帝 因宣示兩府乃諸學士訖 傳宣曰 進奉侍郞所上詩 眞
明皇書 嘉嘆不已 夏四月 大雹 大永郞獻白狐 授位南邊第一.
十六年 春正月 上大等思仁炳免 伊飡信忠爲上大等 三月 除內外群官月俸 復賜祿邑秋七月 重修永昌宮 八月 加調府史二人 冬十二月 改沙伐州爲尙州 領州一ⓐ郡十ⓐ縣三十 삽良州爲良州 領州一ⓐ 小京一ⓐ 郡十二ⓐ 縣三十四 菁州爲康州 領州一ⓐ郡十一ⓐ 縣二十七 漢山州爲漢州 領州一ⓐ 小京一ⓐ 郡二十七ⓐ 縣四十六 首若州爲朔州 領州一ⓐ 小京一ⓐ 郡十一ⓐ 縣二十七 態川州爲態州 領州一ⓐ 小京一ⓐ 郡十三ⓐ 縣二十九 河西州爲 溟州領州一ⓐ 郡九ⓐ 縣二十五 完山州爲全州 領州一ⓐ 小京一ⓐ 郡十ⓐ 縣三十一 武珍州爲武州
領州一ⓐ 郡十四ⓐ 縣四十四.(良州一 作梁州)
十七年 春正月 侍中金耆卒 伊飡廉相爲侍中 二月 下敎 內外官請暇滿六十日者 聽解官 夏四月 選醫官精究者 充內供奉 置律令博士二員 秋七月二十三日 王子生 大雷電 震佛寺十六所 八月 遣使入唐朝貢.
十八年 春正月 改兵部ⓐ倉部卿監爲侍郞 大舍爲郞中 改執事舍知爲執事員外郞 執事史爲執事郞 改調府ⓐ禮部ⓐ乘府ⓐ 船府ⓐ領客府ⓐ左右議方府ⓐ司正ⓐ 位和府ⓐ 禮作典ⓐ 大學監ⓐ大道署ⓐ 永昌宮等大舍爲主薄 賞賜署ⓐ 典祀署ⓐ 音聲署ⓐ 工匠府ⓐ 彩典等大舍爲主書 二月 改禮部舍知爲司禮 調府舍知爲司庫 領客府舍知爲司儀 乘府舍知爲司牧 船府舍知爲同(當作司)丹 例作府舍知爲司例 兵部弩舍知爲司兵 倉部租舍知爲司倉 三月 慧星見 至秋乃滅.
十九年 春正月 都城寅方 有聲如伐鼓 衆人謂之鬼鼓 二月 宮中천待池 又於宮南蚊川之上 起月爭ⓐ 春陽二橋 夏四月 侍中廉相退 伊飡金邕爲侍中 秋七月 封王子乾運爲王太子.
二十年 春正月朔 虹貫日日有珥 夏四月 彗星出.
二十一年 夏五月 築五谷 휴巖ⓐ 漢城ⓐ 獐塞ⓐ 池城ⓐ德谷六城ⓐ 各置太守 秋九月 遣使入唐朝貢.
二十二年 夏四月 遣使入唐朝貢 秋七月 京都大風 飛瓦伐樹 八月 桃李再花 上大等信忠ⓐ侍中金邕免 大 奈痲李純爲王寵臣 忽一旦 避世入山 累徵不就 剃髮爲僧 爲王創立斷俗寺居之 後聞王好樂 卽詣宮門 諫秦曰 臣聞 昔者桀紂 荒于酒色 淫樂不止 由是 政事준자國家敗滅 履轍在前 後車宣戒 伏望大王改過自新 以永國壽 王聞之感歎 爲之停樂 경인之正室 聞說道妙 以及理世之方 數日乃止.
二十三年 春正月 伊飡萬宗爲上大等 阿飡良相爲侍中 三月 星패于東南 龍見楊山下 의而기거 冬十二月十一日 流星或大或小 觀者不能數.
二十四年 夏四月 地震 遣使入唐朝貢 帝授使者檢校禮部尙書 六月 流星犯心 是月 王薨 諡曰景德 葬毛시사西岑. ( 古記云 永泰元年 乙巳卒 而舊唐書及資理(避高麗成宗諱治)通鑑皆云 大曆二年 新羅王憲英卒 기기誤耶 )
惠恭王立 諱乾運 景德王之嫡子 母金氏 滿月夫人 舒弗邯義忠之女 王卽位時 年八歲 太后攝政.
元年 大赦 辛太學 命博士講尙書義.
二年 春正月 二日병出 大赦 二月 王親祀神宮 良里公家 牝牛生犢五脚 一脚向上 康州地陷成池 縱廣五十餘尺 水色靑黑 冬十月 天有聲如鼓.
三年 夏六月 地震 秋七月 遣伊飡金隱居入唐貢方物 仍請加冊命 帝御紫震(當作宸)殿 宴見 三星隕王庭 相擊 其光如火병散 九月 金浦縣禾實皆米.
四年 春 彗星出東北 唐代宗遣倉部郞中歸崇敬 兼御史中丞 持節제冊書 冊王爲開府儀同三司新羅王 兼冊王母金氏爲大妃 夏五月 赦殊死已下罪 六月 京都雷雹 傷草木 大星隕皇龍寺南 地震聲如雷 泉井皆渴 虎入宮中 秋七月 一吉飡大恭與弟阿飡大廉叛 集衆圍王宮三十三日 王軍討平之 誅九族 九月 遣使入唐朝貢 冬十月 以伊飡神猷爲上大等 伊飡金隱居爲侍中.
五年 春三月 燕群臣於臨海殿 夏五月 蝗旱 命百官各擧所知 冬十一月 雉岳縣鼠八十許向平壤 無雪.
六年 春政月 王辛西原京 曲赦所經州縣繫囚 三月 雨土 夏四月 王至自西原 五月十一日 彗星出五章(當作車)北 至六月十二日滅 二十九日 虎入執事省 捉殺之 秋八月 大阿飡金融叛伏誅 冬十一月 京都地震 十二月 侍中隱居退 伊飡正門爲侍中.
八年 春正月 遣伊손金標石朝唐賀正 代宗授衛尉員外少卿 放還.
九年 夏四月 遣使如唐賀正 獻今銀ⓐ 牛黃ⓐ魚牙주ⓐ 朝霞等方物 六月 遣使餘塘謝恩 代宗引見於廷英殿.
十年 夏四月 遣使餘唐朝貢 秋九月 拜伊飡良相爲上大等 冬十月 遣使餘唐賀正 見于廷英殿 授員外衛射卿 遣之.
十一年 春正月 遣使如唐朝貢 三月 以伊飡金順爲侍中 夏六月 遣使朝唐 伊飡金隱居叛 伏誅 秋八月 伊飡廉相與侍中正門謀叛伏誅.
十二年 春正月 下敎 百官之講(當作號) 盡合復舊 辛感恩寺望海 二月 辛國學聽號(當作講) 三月 加倉部史八人 秋七月 健使朝唐獻方物 冬十月 遣使入唐朝貢.
十三年 春三月 京都地震 夏四月 又震 上大等良相上기 極論時政 冬十月 伊飡周元爲侍中.
十五年 春三月 京都地震 회民屋 死者百餘人 太白入月 設百座法會.
十六年 春正月 黃霧二月 雨土 王幼少卽位 及壯淫于聲色巡遊不度 綱紀紊亂 災異屢見 人心反側 社稷机열 伊飡金志貞叛 聚衆圍犯宮闕 夏四月 上大等金良相與伊飡敬信擧兵 誅志貞等 王餘后妃爲亂兵所害 良相等 諡王爲惠恭王 元妃新寶王后 伊飡維誠之女 次妃伊찬金장지女 史失入宮歲月.
宣德王立 姓金氏 諱良相 奈역王十世孫也 父海飡孝芳母金氏 四炤夫人 聖德王之女也 妃具足夫人 角干良品之女也(一云義恭阿飡之女)大赦 追封父爲開聖大王 尊母金氏爲貞懿太后 妻爲王妃 拜伊孫敬信爲上大等 阿孫義恭爲侍中 改御龍省奉御爲卿 又改卿爲監.
二(舊本作今校正)年 春二月 親祀神宮 秋七月 發使 安憮浿江南州郡.
三年 春閏正月 遣使入唐朝貢 二月 王巡辛漢山州 移民戶於浿江鎭 秋七月 大벌於始林之原.
四年 春正月 以阿飡體信爲大谷鎭軍主 二月 京都雪 三尺.
五年 夏四月 王欲遜位 群臣三上表諫 乃止.
六年 春正月 唐德宗 遣戶部郞中蓋원 持卽 冊命王爲檢校大사계林州刺史寧海軍使新羅王 是月 王寢疾彌留 乃下고曰 寡人本惟菲薄 無心大寶 難逃推대 作其卽位 居位以來 年不順成 民用窮因 此皆德不符民望 政未合天心 常欲禪讓 退居于外 群官百군 每以誠止 未果如意 因循至今 忽구疾疹 不寤不興 死生有命 顧復何恨 死後 依佛制효火 散骨東海 至十三日 薨 諡曰宣德.
三國史記 卷 第十
新羅本記 第十 元聖王 昭聖王 哀蔣王 憲德王 興德王 僖康王 閔哀王 神武王
元聖王立 諱敬信 奈역王十二世孫 母朴氏 繼烏夫人 妃金氏 神述角干之女 初惠恭王末年 叛臣跋扈 宣德時爲上大等 首唱除君側之惡 敬信預之 平亂有功 계宣德卽位 卽(舊本作蓋誤刻)爲上大等 及宣德薨 無子 群臣議後 欲立王之族子周元 周元宅於京北二十里 會大雨 閼川水漲 周元不得渡 或曰 卽人君大位 固非人謀 今日暴雨 天其或者不欲立周元乎 今上大等敬信 前王之弟 德望素高 有人君之體 於是 衆議翕然 立之繼位 旣而雨止 國人皆呼萬歲 二月 追封高祖大阿찬法宣爲玄聖大王 曾祖伊飡義寬爲神英大王 祖伊飡위文爲興平大王 考一吉飡孝讓爲明德大王 母朴氏爲昭文太后 立子仁謙爲王太子 毁聖德大王. 開聖大王二廟 以始祖大王ⓐ太宗大王ⓐ文武大王及祖興平大王ⓐ考明德大王爲五廟 增文武百官爵一級 拜伊飡兵部令忠廉爲上大等 伊飡悌恭爲侍中 悌恭免 伊飡世强爲侍中 三月 出前妃具足王后於外宮 賜租三萬四千石 浿江鎭進赤烏 改摠管爲都督.
二年 夏四月 國東雨雹 桑麥皆傷 遣金元全人唐 進奉方物 德宗下詔書曰 勅新羅王金敬信 金元全至 省表及所進奉 具悉 卿俗敦信義 志秉貞純 夙奉邦家 克尊聲敎 撫玆藩服 皆稟儒風 禮法興行 封部寧乂 而竭誠向闕 述職無虧累遣使臣 聿修貢獻 雖溟渤遐廣 道路悠長 贄幣往來 率循舊典 忠效益著 嘉歎良深 朕君臨萬方 作人父母 自中及外 合軌同文 期致大和 共??仁壽 卿宜保安封內 勤恤蒼生 永作藩臣 以寧海裔 今賜卿羅錦綾綵等三十匹@衣一副@銀합一口 至宜領之 妃錦綵綾羅等二十匹@押金線繡羅裙衣一副@銀婉一 大宰相一人 衣一副@銀합一 次宰相二人 各衣一副@銀婉各一 卿宜領受分給 夏中盛熱 卿比平安好 宰相已下 병存問之 遣書指不多及 秋七月 旱 九月 王都民饑 出粟三萬三千二百四十石 以賑給之 冬十月 又出粟三萬三千石 以給之 大舍武오獻兵法十五卷@花鈴圖二卷 授以屈押縣令
三年 春二月 京都地雲 親祝新宮 大赦 夏五月 太白晝見 秋七月 蝗害穀 八月辛巳朔 日有食之
四年 春 始定讀書三品 以出身 讀春秋左氏傳 若禮記 若文選 而能通基義 兼明論語 孝經者爲上 讀曲禮 論語 孝經者爲中 讀曲禮 孝經者爲下 若博通五經 三史 諸子百家書者 超擁用之 前祇以窮箭選人 至是改之 秋 國西旱蝗 多盜賊 王發使安撫之.
五年 春正月甲辰朔 日有食之 漢山州民饑 出粟以주之 秋七月 隕霜傷穀 九月 以子玉爲楊根縣小守 執事史毛肖駁言 子玉不以文籍出身 不可委分憂之職 侍中議云 수不以文籍出身 曾入大唐爲學生 不亦可用耶 王從之.
論曰 惟學焉然後 聞道 惟聞道然後 灼知事之本末 故學而後仕者 其於事也 先本而末自正 譬如擧一綱 萬目從而皆正 不學者反此 不知事有先後本末之序 但區區弊精神於枝末 或培감以爲利 或苛察以相高 雖慾利國安民 而反害之 是故學記之言 終於務本 而書亦言 不學牆面 리事惟빈 則執事毛肖一言 可爲萬世之模範者焉.
六年 春正月 以宗基爲侍中 增築碧骨堤 徵全州等七州人興役 熊川州進赤烏 三月 以一吉찬伯魚使北國 大旱 夏四月 太白辰星聚于東井 五月 出粟賑漢山 熊川二州饑民.
七年 春正月 王太子卒 諡曰惠忠 伊찬悌恭叛 伏誅 熊川州向省大舍妻 一産三男 冬十月 京都雪三尺 人有凍死 侍中宗基免 大阿찬俊동爲侍中 十一月 京都地震 內省侍郞金言爲三重阿찬
八年 秋七月 遣使入唐 獻美女金井蘭 其女國色身香 八月 封王子義英爲太子 上大等忠廉卒 伊찬世强爲上大等 侍中俊邕病免 伊찬崇斌爲侍中 冬十一月壬子朔 日有食之.
九年 秋八月 大風 折木偃禾 奈麻金惱獻白稚.
十年 春二月 地震 太子義英卒 諡曰憲平 侍中崇斌免 以迂찬彦昇爲侍中 秋七月 始創奉恩寺 漢山州進白鳥 起望恩樓於宮西.
十一年 春正月 封惠忠太子之子俊邕爲太子 夏四月 旱 親錄囚 至六月 乃雨 秋八月 隕霜害穀.
十二年 春 京都飢疫 王發倉凜賑恤之 夏四月 侍中彦昇爲兵部令 伊찬智原爲侍中.
十三年 秋九月 國東蝗害穀 大水山崩 侍中智原免 阿찬金三朝爲侍中.
十四年 春三月 宮南樓橋災 望德寺二塔相擊 夏六月 旱 屈自郡石南烏大舍妻 一産三男一女 冬十二月 二十九日 王薨 諡曰元聖 以遣命 擧柩燒於奉德寺南.
昭聖王立 諱俊邕 元聖王太子仁謙之子也 母金氏 妃金氏 桂花夫人 大阿찬淑明女也 元聖大王元年 封子仁謙太子 至七年卒 元聖養其子於宮中 五年奉使大唐 受位大阿찬 六年波珍찬爲宰相 七年爲侍中 八年爲兵府令 十一年爲太子 及元聖薨繼位.
元年 春三月 以靑州居老縣爲學生綠邑 冷井縣令廉哲進白鹿 夏五月 追封老惠忠太子爲惠忠大王 牛頭州都督.遣使奏言 有異獸若牛 身長且高 尾長三尺許 無毛長鼻 自峴城川 向烏食壤去 秋七月 得人蔘九尺 甚異之 遣使如唐進奉 德宗謂非人蔘 不受 八月 追封母金氏爲聖穆太后 漢山州獻白烏.
二年 春正月 封妃金氏爲王后 以忠芬爲侍中 夏四月 暴風 折木蜚瓦 瑞蘭殿簾 飛不知處 臨海 仁化二門壤 六月 封王子爲太子 王薨 諡曰昭聖.
哀莊王立 諱淸明 昭聖王太子也 母金氏 桂花夫人 卽位時年十三歲 阿찬兵部令彦昇攝政 初元聖之薨也 唐德宗遣司封郞中兼御史中丞韋丹 持節弔慰 且冊命王俊邕爲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大尉新羅王 丹至운州 聞王薨乃還 秋七月 王更名重熙 八月 授前入唐宿衛學生梁悅豆힐小守 初德宗幸奉天 悅從難有功 齊授右贊善大夫還之 古王擢用之.
二年 春二月 謁始祖廟 別立太宗大王 文武大王二廟 以始祖大王及王高祖明德大王 曾祖元聖大王 皇祖惠忠大王 皇考昭聖大王爲五廟 以兵部令彦昇爲御龍省私臣 未幾爲上大等 大赦 夏五月壬戌朔 日當食不食 秋九月 熒惑入月 星隕如雨 武珍州進赤烏 牛頭州進白雉 冬十月 大寒 松竹皆死 탐羅國遣使 朝貢.
三年 春正月 王親祀神宮 夏四月 以阿찬金宙碧女入後宮 秋七月 地震 八月 創加耶山海印寺 삽良州進赤烏 冬十二月 授均貞大阿찬爲假王子 欲以質倭國 均貞辭之.
四年 夏四月 王幸南郊觀麥 秋七月 與日本國交聘結好 冬十月 地震.
五年 春正月 以阿찬秀昇爲侍中 夏五月 日本國遣使 進黃金三百兩 秋七月 大閱於閼川之上 삽良州進白鵲 重修臨海殿 新作東宮萬壽房 牛頭州蘭山縣 伏石起立 熊川州蘇大縣釜浦水變血 九月 望德寺二塔戰.
六年 春正月封母金氏爲大王后 妃朴氏爲王后 是年 唐德宗崩 順宗遣兵部郞中兼御史大夫元季方 告哀 且冊王爲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大尉使持節大都督鷄林州諸軍事鷄林州刺史兼持節充寧海軍使上桂國新羅王 其母叔氏爲大妃(王母父叔明 奈勿王十三世孫 則母姓金氏 以父名爲叔氏 誤也) 妻朴氏爲妃 秋八月 頒示公式二十餘條 冬十一月 地震.
七年 春三月 日本國使至 引見朝元殿 下敎 禁新創佛寺 唯許修葺 又禁以錦繡爲佛事 金銀爲器用 宜令所司 普告施行 唐憲宗 放宿衛王子金獻忠歸國 仍加試秘書監 秋八月 遣使入唐朝貢.
八年 春正月 伊찬金憲昌爲侍中 二月 王座崇禮殿觀樂 秋八月 大雪.
九年 春二月 日本國使至 王厚禮待之 遣金力奇入唐朝貢 力奇上言 貞元十六年 소冊臣故主金俊邕爲新羅王 母申氏爲大妃 妻叔氏爲王妃 冊使韋丹至中路 聞王薨却廻 其冊在中書省 今臣還國 伏請援臣以歸 金俊邕等冊 宜令鴻로寺 於中書省受領 至寺 宣授與金力奇 令奉歸國 仍賜王叔彦昇及其弟仲恭等門戟 令本國淮例給之(申氏金神述之女 以神字同韻申爲氏誤) 發使十二道 分定諸郡邑疆境 秋七月辛巳朔 日有食之.
十年 春正月 月犯畢 夏六月 西兄山城 영庫鳴 聲如牛 碧寺蝦마食蛇 秋七月 遣大阿찬金陸珍入唐 謝恩兼進奉方物 大旱 王叔父彦昇與弟伊찬悌邕 將兵入內 作亂弑王 王弟體明 侍衛王幷害之 追諡王爲哀莊.
憲德王立 諱彦昇 昭聖王同母弟也 元聖王六年 奉使大唐受位大阿찬 七年誅逆臣爲잡찬 十年爲侍中 十一年伊찬爲宰相 十二年爲兵部令 哀莊王元年爲角干 二年爲御龍省私臣 未機爲上大等 至是卽位 妃貴勝夫人 禮英角干女也以伊찬金崇斌爲上大等 秋八月 大赦 遣伊찬金昌南等入唐 告哀 憲宗遣職方員外郞攝御史中丞崔廷 以其質子金士信副之 特節弔祭 冊立王爲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大尉持節大都督鷄林州諸軍事兼持節充寧海軍使 上桂國新羅王 冊妻貞氏爲妃 賜大宰相金崇斌等三人門戟.
二年 春正月 以波珍찬亮宗爲侍中 河西州進赤烏 二月 王親祀神宮 發使修葺國內堤防 秋七月 流星入紫微 西原京進白雉 冬十月遣王子金憲章入唐 獻金銀佛像及佛經等 上言爲順宗祈福 流星入王良.
三年 春正月 侍中亮宗以病免 伊찬元興爲侍中 二月 以伊찬雄元爲完山州都督 夏四月 始御平議殿聽政.
四年 春 以均貞 爲侍中 以伊찬忠永年七十 賜궤杖 秋九月遣級찬崇正使北國
五年 春正月 以伊찬憲昌爲武珍州都督 二月 謁始祖廟 玄德門火.
六年 春三月 宴군臣於崇禮殿 樂極 王기琴 伊찬忠榮起舞 夏五月 國西大水 發使憮問經水州郡人民.復一年租調.秋八月.京都風霧如夜.武珍州都督憲昌委侍中 冬十月 黔牟大舍妻一産三男
七年 春正月 遣使朝唐 憲宗引見 宴賜有差 夏五月 下雪 秋八月己亥朔 日有食之 西邊州郡大飢 盜賊蜂起 出軍討平之 大星出翼軫間 指庚 芒長六許尺 廣二許寸.
八年 春正月 侍中憲昌出爲정州都督 璋如爲侍中 年荒民飢 抵浙東求食者 一百七十人 漢山州唐恩縣石長十尺 廣八尺 高三尺五寸 自移一百餘步 夏六月 望德寺二塔戰.
九年 春正月 以伊찬金忠恭爲侍中 夏五月 不雨 遍祈山川 至秋七月乃雨 冬十月 人多飢死 敎州郡發倉穀存恤 遣王子金張廉入唐朝貢.
十年 夏六月癸丑朔 日有食之.
十一年 春正月 以伊찬眞元年七十 賜궤杖 以伊찬憲貞病不能行 年未七十 賜金飾紫檀杖 二月 上大等金崇斌卒 伊찬金秀宗爲上大等 三月 草賊遍起 命諸州郡都督太守捕捉之 秋七月唐혼州節度使李師道叛 憲宗將欲討平 詔遣楊州節度使趙恭 徵發我兵馬 王奉勅旨 命順天軍將軍金雄元 率甲兵三萬以助之.
十二年 春夏 旱 冬 飢 十一月 遣使入唐朝貢 穆宗召見麟德殿 宴賜有差.
十三年 春 民餓 賣子孫姉活 夏四月 侍中金忠恭卒 伊찬永恭爲侍中 菁州郡督憲昌改爲熊川州都督 秋七月 浿江南川二石戰 冬十二月二十九日 大雷.
十四年 春正月 以母弟秀宗爲副君入月池宮 二月 雪五尺 樹木枯 三月 熊川州都督憲昌 以父周元不得爲王 反叛 國號長安 建元慶雲元年 脅武珍 完山 菁 沙伐四州都督 國原 西原 金官仕臣及諸郡縣守令 以爲己屬 菁州都督向榮 脫身走推火郡 漢山 牛頭 삽良 浿江 北原等 先知憲昌逆謀 擧兵自守 十八日 完山長史崔雄 助阿찬正連之子令忠等 遁走王京告之 王卽授崔雄位級찬 速含郡太守 令忠位級찬 遂差員將八人 守王都八方 然後出師 一吉찬張雄先發 잡찬衛恭 波珍찬悌凌繼之 伊찬均貞 잡찬雄元 大阿찬祐徵等 掌三軍俎征 角干忠恭 잡찬允膺 守蚊火關門 明基 安樂二郞 各請從軍 明基與從衆赴黃山 安樂赴拖彌知鎭 於是 憲昌遣其將 據要路以侍 張雄遇賊兵於道冬峴 擊敗之 御恭 悌凌合張雄軍 攻三年山城克之 進兵俗離山 擊賊兵滅之 均貞等與賊戰星山 滅之 諸軍共至熊律 與賊大戰 斬獲不可勝計 憲昌僅以身免 入城固守 諸軍圍攻浹旬 城將陷 憲昌知不免自死 從者斷首與身各藏 及城陷 得其身於古塚誅之 戮宗族 黨與凡二百三十九人 縱其民 後論功爵賞有差 阿찬祿眞 授位大阿찬 辭不受 以삽良州屈自郡近賊不 汗於亂 復七年 先是 菁州太守廳事南池中 有異鳥 身長五尺 色黑 頭如五歲許兒 喙長一尺五寸 目如人 표如受五升許器 三日而死 憲昌敗亡兆也 聘角干忠恭之女貞嬌爲太子妃 浿江山谷間 顚木生蘗 一夜高十三尺 圍四尺七寸 夏四月十三日 月色如血 秋七月十二日 日有黑暈指南北 冬十二月 遣桂弼入唐朝貢.
十五年 春正月五日 西原京有蟲 從天而추 九月 有白黑赤三種蟲 昌雪能行 見陽而止 元順 平原二角 干七十告老 賜궤杖 二月 合水城郡唐恩縣 夏四月十二日 流星起天市 犯帝座 過天市東北垣 織女 王良 至閣道分爲三 聲如擊鼓而滅 秋七月 雪.
十七年 春正月 憲昌子梵文 與高達山賊壽神等百餘人同謨叛 欲立都於平壤 功北漢山州 都督聰明 率兵捕殺之(平壤 今楊州也 太祖製義寺齊文 有高麗舊壤 平壤名山之句) 三月 武珍州馬彌知縣女人 産兒 二頭 二身 四臂 産時天大우 夏五月 遣王子金혼入唐朝貢 遂奏言 先在大學生崔利貞 金叔貞 朴季業等 請放還蕃 其新赴朝金允夫 金立之 朴亮之等一十二人 請留宿衛 仍請配國子監習業 鴻로寺給資粮 從之 秋 삽良州獻白烏 牛頭州大楊管郡 黃知奈麻妻 一産二男二女 賜租一百石.
十八年 秋七月 命牛岑太守白永 徵漢山北諸州郡人一萬 築浿江長城三百里 冬十月 王薨 諡曰憲德 葬于泉林寺北( 古記云 在位十八年 寶曆二年 丙牛四月卒 新唐書云 長慶 寶마間 羅王彦昇卒 而資理通鑑及舊唐書皆云 大和五年卒 豈其誤耶.
興德王立 諱秀宗 後改爲景衛 憲德王同母弟也 冬十二月 妃章和夫人卒 追封爲定穆王后 王思不能忘 창然不樂 군臣表請再納妃 王曰 隻鳥有喪匹之悲 況失良匹 何忍無情遽再娶乎 遂不從 亦不親近女侍 左右使令 唯宦竪而已(章和姓金氏 昭聖王之女也)
二年 春正月 親祀神宮 唐文宗聞瓦薨廢朝 命太子左諭德兼御史中丞源寂 持節弔祭 仍冊立嗣王 爲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使持節大都督鷄林州諸軍事兼持節充寧海軍使新羅王 母朴氏爲大妃 妻朴氏爲妃 三月 高句麗僧丘德入唐 齎經至 王集諸寺僧徒出迎之 夏五月降霜 秋八月 太白畵見 京都大旱 侍中永恭退.
三年 春正月 大阿찬金祐徵爲侍中 二月 遣使入唐朝貢 三月 雪深三尺 夏四月 淸海大使芎福姓張氏(一名保皐) 入唐徐州爲軍中小將 後歸國謁王 以卒萬人 鎭淸海(淸海今之莞島) 漢山州瓢川縣妖人 自言有速富之術 衆人頗惑之 王聞之曰 執左道以 惑衆者刑之 先王之法也 投비其人遠島 冬十二月 遣使入唐朝貢 文宗召對于麟德殿 宴賜有差 入唐廻使大廉持茶種子來 王使植地理山 茶自善德王時有之 至於此盛焉.
四年 春二月 以唐恩郡爲唐城鎭 以沙찬極正往守之.
五年 夏四月 王不豫祈禱 仍許度僧一百五十人 冬十二月 遣使入唐朝貢.
六年 春正月 地震 侍中祐徵免 伊찬允芬爲侍中 二月 遣王子金能儒幷僧九人朝唐 秋七月 入唐進奉使 能儒等一行人 廻次溺海 冬十一月 見使入唐朝貢.
七年 春夏 旱 赤地 王避正殿減常膳 赦內外獄囚 秋七月 乃雨 八月 飢荒 盜賊遍起 冬十月 王命使安撫之.
八年 春 國內大飢 夏四月 王謁始祖廟 冬十月 桃李再華 民多疫死 十一月 侍中允芬退.
九年 春正月 祐徵復爲侍中 秋九月 王幸西兄山下大閱 御武平門觀射 冬十月 巡幸國 南州郡 存問耆老及鰥寡孤獨 賜穀布有差.
十年 春二月 拜阿찬金均貞爲上大等 侍中祐徵 以父均貞入相 表乞解職 大阿찬金明爲侍中.
十一年 春正月辛丑朔 日有食之 遣王子金義琮如唐 謝恩兼宿衛 夏六月 星패于東 秋七月 太白犯月 冬十二月 王薨 諡曰興德 朝廷以遺言 合葬章和王妃之陵.
僖康王立 諱悌隆(悌옹)元聖大王孫伊찬憲貞(草奴)之子也 母包道夫人 妃文穆夫人 葛文王忠恭之女 初興德王之薨也 其堂弟均貞 堂弟之子悌隆 皆欲爲君 於是侍中金明 阿찬利弘 裵선伯等 奉悌隆 阿찬祐徵與姪禮徵及金陽 奉其父均貞 一時入內相戰 金陽中箭與祐徵等逃走 均貞遇害 而後悌隆乃得卽位.
二年 春正月 大赦獄囚誅死已下 追封考爲翌成大王 母朴氏爲順成太后 拜侍中金明爲上大等 阿찬利弘爲侍中 夏四月 唐文宗放還宿衛王子金義琮 阿찬祐徵 以父均貞遇害 出怨言 金明 利弘等不平之.五月 祐徵懼禍及 與妻子奔黃山津口 乘丹住依於淸海海鎭大使弓福 六月均徵妹탑阿찬禮徵 與阿찬良順 亡 投於祐徵 唐文宗賜宿衛金忠信等錦綵有差.
三年 春正月 上大等金明 侍中利弘等 與兵作亂 害王左右 王知不能自全 乃의於宮中 諡曰僖康 葬于蘇山.
閔哀王立 姓金氏 諱明 元聖大王之曾孫也 大阿찬忠恭之子 累官爲上大等 與侍中利弘逼王殺之 自立爲王 追諡考爲宣康大王 母朴氏貴寶夫人爲宣懿太后 妻金氏爲允容王后 拜伊찬金貴爲上大等 阿찬憲崇爲侍中 二月 金陽募集兵士 入淸海鎭 謁祐徵阿찬 祐徵在淸海鎭 聞金明簒位 謂鎭大使弓福曰 金明弑君自立 利弘柱殺君父 不可共戴天也 願仗將軍之兵 以報君父之수 弓福曰 古人有月 見義不爲無勇 吾雖庸劣 唯命是從 遂分兵五千人 與其友鄭年曰 非子 不能平禍亂 冬十二月 金陽爲平東將軍 與閻長 張弁 鄭年 駱金 張建榮 李順行 統軍 至武州鐵治縣 王使大監金敏周 出軍迎戰 遣駱金 李順行 以馬軍三千연擊 殺傷殆盡.
二年 春閏正月 晝夜兼行 十九日至于達伐之丘 王聞兵至 命伊찬大昕 大阿찬允璘 의勛等 將兵拒之 又一戰大克 王軍死者過半 時王在西郊大樹之下 左右皆散 獨立不知所爲 奔入月遊宅 兵士尋而害之 群臣以禮葬之 諡曰閔哀.
神武王立 諱祐徵 元聖大王孫均貞上大等之子 僖康王之從弟也 禮徵等旣淸宮禁 備禮迎之卽位 追尊祖伊찬禮英(孝眞)爲惠康大王 考爲成德大王 母朴氏眞矯夫人爲憲穆太后 立子慶응爲太子 封淸海鎭大使弓福爲感義軍使 食實封二千戶 利弘懼 棄妻子遁山林 王遣騎士追捕殺之 秋七月 遣使如唐 遺淄靑節度使奴婢 帝聞之 矜遠人 詔令歸國 王寢疾 夢利弘射中背 개寤瘡發背 至是月二十三日 薨諡曰神武 葬于第兄山西北.
論曰 毆陽子之論曰 魯桓公 弑隱公而自立者 宣公 弑子赤而自立者 鄭력公 逐世子忽而自立者 衛公孫剽 逐基君간而自立者 聖人於春秋 皆不絶基爲君 名傳基實 而使後世信之 則四君之罪 不可得而掩耳 則人之爲惡 庶乎其息矣 羅之彦昇 弑哀莊而卽位 金明 弑僖康而卽位 祐徵 弑閔哀而卽位 今皆書基實 赤春秋之志也.
三國史記 卷 第 十一(韓圭哲 3차 교정분)
新羅本紀 第 十一 文聖王 憲安王 景文王 憲康王 定康王 眞聖王
文聖王立 諱慶膺 神武王太子 母貞繼夫人(一云定 宗太后) 八月 大赦 敎曰 淸海鎭大使弓福 嘗以兵助神考 滅先朝之巨賊 其功烈可忘耶 乃拜爲鎭海將軍 兼賜章服.
二年 春正月 以禮徵爲上大等 義琮爲侍中 良順爲以찬 自夏四月至六月 不雨 唐文宗勅鴻려寺 放還質子及年滿合歸國學生共一百五人 冬饑.
三年 春 京都疾疫 一吉찬弘弼謀叛 事發逃入海島 捕之不獲 秋七月 唐武宗勅 歸國新羅官前入新羅 宣慰副使充연州都
督府司馬賜緋漁袋金雲卿 可淄州長史仍爲使 冊王爲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使持節大都督鷄林州諸軍事兼持節充寧海軍使上柱國新羅王 妻朴氏爲王妃.
四年 春三月 納倂찬魏昕之女爲妃.
五年 春正月 侍中義琮病免 伊찬良順爲侍中 秋七月 五虎入神宮園.
六年 春二月甲寅朔 日有食之 太白犯鎭星 三月 京都雨雹 侍中良順退 大阿찬金茹爲侍中 秋八月 置穴口鎭 以阿찬啓弘爲鎭頭.
七年 春三月 欲娶淸海鎭大使弓福女爲次妃 朝臣諫曰 夫婦之道 人之大倫也 故夏以塗山興 殷以??氏昌 周以褒사滅 晉以驪姬亂 則國之存亡 於是乎在 其可不愼乎 今弓福海島人也 其女豈可以配王室乎 王從之 冬十一月 雷 無雪 十二月朔 三日竝出.
八年 春 淸海弓福 怨王不納女 據鎭叛 朝廷將討之 則恐有不測之患 將置之 則罪不可赦 憂慮不知所圖 武州人閻長者 以勇壯 聞於時 來告曰 朝廷幸聽臣 臣不煩一卒 持空拳 以斬弓福以獻 王從之 閻長佯叛國 投淸海 弓福愛壯士 無所猜疑 引爲上客 與之飮極歡 及其醉 奪弓福劍 斬訖 召其衆說之 伏不敢動.
九年 春二月 重修平議@臨海二殿 夏五月 伊찬良順@波珍찬興宗等叛 伏誅 秋八月 封王子爲王太子 侍中金茹卒 伊찬魏昕爲侍中.
十年 春夏 旱 侍中魏昕退 波珍찬金啓明爲侍中 冬十月 天有聲如雷.
十一年 春正月 上大等禮徵卒 伊찬義正爲上大等 秋九月 伊찬金式@大昕等叛 伏誅 大阿찬昕隣緣坐罪.
十二年 春正月 土星入月 京都雨土 大風拔木 赦獄囚誅死已下.
十三年 春二月 罷淸海鎭 徙其人於碧骨郡 夏四月 隕霜 入唐使阿찬元弘 齎佛經幷佛牙來 王出郊迎之.
十四年 春二月 波珍찬眞亮爲熊川都督 調府火 秋七月 重修鳴鶴樓 冬十一月 王太子卒].
十五年 夏六月 大水 秋八月 西南州郡蝗.
十七年 春正月 發使 撫問西南百姓 冬十二月 珍閣省災 土星入月.
十九年 秋九月 王不豫 降遺詔曰 寡人以묘末之資 處崇高之位 上恐獲罪於天鑑
下慮失望於人心 夙夜兢兢 若涉淵水 賴三事大夫@百벽卿士@左右挾維 不墜重器 今者忽染疾疹 至干旬日 恍惚之際 恐先朝露 惟祖宗之大業 不可以無主 軍國之萬機
不可以暫廢 顧惟??弗邯誼靖 先皇之令孫 寡人之叔父. 孝友明敏 寬厚仁慈 久處古衡 挾贊王政 上可以祗奉宗廟 下可以撫育蒼生 爰釋重負 委之賢德 付託得人 夫復何恨 況生死始終 物之大期 壽夭修短 命之常分 逝者可以達理 存者不必過哀. 伊爾多士 竭力盡忠 送往事居 罔或違禮 布告國內 明知朕懷 越七日 薨 諡曰文聖 葬于孔雀趾
憲安王立 諱誼靖(一作祐靖) 神武王之異母弟也 母照明夫人 宣康王之女 以文聖顧命 卽位 大赦 拜伊찬金安爲上大等.
二年 春正月 親祀神宮 夏四月 降霜 自五月至秋七月 不雨 唐城郡南河岸 有大魚出 長四十步 高六丈.
三年 春 穀貴 人饑 王遣使賑救 夏四月 敎修完堤防 勸農.
四年 秋九月 王會群臣於臨海殿 王族膺廉 年十五歲 預坐焉 王欲觀其志 忽問曰 汝游學有日矣 得無見善人者乎 答曰 臣嘗見三人 竊以爲有善行也 王曰何如 曰 一高門子弟 其與人也 不自先 而處於下 一家富於財 可以侈衣服 而常以麻紵自喜 一有勢榮 而未嘗以其勢加人 臣所見如此 王聞默然 與王后耳語曰 朕閱人多矣 無如膺廉者 意以女妻之 顧謂膺廉曰 願郞自愛 朕有息女 使之薦枕 更置酒同飮 從容言曰 吾有二女 兄今年二十歲 弟十九歲 惟郞所娶 膺廉辭不獲起拜謝 便歸家告父母 父母言 聞王二女容色 兄不如弟 若不得已 宜娶其弟 然尙疑未決 乃問興輪寺僧 僧曰 娶兄則有三益 弟則反是有三損 膺廉乃奏 臣不敢自決 惟王命是從 於是 王長女出降焉.
五年 春正月 王寢疾彌留 謂左右曰 寡人不幸無男子有女 吾邦故事 雖有善德@眞德二女主 然近於牝계之晨 不可法也 甥膺廉 年雖幼少 有老成之德 卿等立而事之 必不墜祖宗之令緖 則寡人死且不朽矣 是月二十九日 夢 諡曰憲安 葬于孔雀趾.
景文王立,諱膺廉(膺一作疑) 僖康王子啓明阿찬之子也 母曰光和(一云光義)夫人 妃金氏 寧花夫人.
元年 三月 王御武平門 大赦.
二年 春正月 以伊찬金正爲上大等 阿찬魏??爲侍中 二月 王親祀神宮 秋七月 遣使如唐 貢方物 八月 入唐使阿찬富良等一行人溺沒.
三年 春二月 王幸國學 令博士已下 講論經義 賜物有差 冬十月 桃李華 十一月 無雪 納寧花夫人弟爲次妃 異日 王問興輪寺僧曰 師前所謂三益者何也 對曰 當時王及王妃 喜其如意 寵愛浸深一也 因此 得繼大位二也 卒得娶嚮所求繼女三也 王大笑.
四年 春二月 王幸感恩寺望海 夏四月 日本國使至.
五年 夏四月 唐懿宗降使 太子右諭德御史中丞胡歸厚 使副光祿主簿兼監察御史裵光等 弔祭先王 兼賻贈一千匹 冊立王爲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持節大都督계林州諸軍事上柱國新羅王 仍賜王官誥一道@旌節一副@錦綵五百匹@衣二副@金銀器七事 賜王妃錦綵五十匹@衣一副@銀器二事 賜王太子錦綵四十匹@衣一副@銀器一事,賜大宰相錦綵三十匹@衣一副@銀器一事 賜次宰相錦綵二十匹@衣一副@銀器一事.
六年 春正月 封王考爲懿恭大王 母朴氏光和夫人爲光懿王太后 夫人金氏爲文懿王妃 立王子晸爲王太子 十五日 幸皇龍寺看燈 仍賜燕百寮 冬十月 伊찬允興與弟叔興@季興謀逆 事發覺走岱山郡 王命追捕 斬之夷一族.
七年 春正月 重修臨海殿 夏五月 京都疫 秋八月 大水 穀不登 冬十月 發使分道撫問 十二月 客星犯太白.
八年 春正月 伊찬金銳@金鉉等 謀叛伏誅 夏六月 震皇龍寺塔 秋八月 重修朝元殿.
九年 秋七月 遣王子蘇判金胤等 入唐 謝恩兼進奉馬二匹@부金一百兩@銀二百兩@牛黃十五兩@人蔘一百斤@大花魚牙錦一十匹@小花魚牙錦一十匹@朝霞金二十匹@四十升白첩布四十匹 三十升紵衫段四十匹@四尺五寸頭髮百五十兩@三尺五寸頭髮三百兩@金차頭五色기帶@幷班흉各一十숙@鷹金쇄선子幷紛탑紅도二十副@新樣鷹金쇄선子紛탑五色도三十副@鷹銀쇄선子紛탑紅도二十副@新樣鷹銀쇄선子紛탑五色도三十副@요子金쇄선子紛탑紅도二十副@新樣요子銀쇄선子紛탑오色도三十副@요子銀쇄선子紛탑紅도二十副@新樣요子銀쇄선子紛탑五色도三十副@金花鷹鈴子二百顆@金鏤鷹尾筒五十雙@金鏤요子尾筒五十雙@銀鏤鷹尾筒五十雙@銀鏤요子尾筒五十雙@繫鷹緋힐皮一百雙@繫요子緋힐皮一百雙@瑟瑟鈿金針筒三十具@金花銀針筒三十具@針一千五百 又遣學生李同等三人 수進奉使金胤 入唐習業 仍賜買書銀三百兩.
十年 春二月 遣沙찬金因 入唐宿위. 夏四月 京都地震 五月 王妃卒 秋七月 大水 冬無雪 國人多疫.
十一年 春正月 王命有司 改造皇龍寺塔 二月 重修月上樓.
十二年 春正月 親祀神宮 夏四月 京師地震 秋八月 國內州郡蝗害穀.
十三年 春 民饑且疫 王發使賑救 秋九月 皇龍寺塔成 九層 高二十二丈.
十四年 春正月 上大等金正卒 以侍中魏珍爲上大等 藺興爲侍中 夏四月 唐僖宗
降使宜諭 五月 伊찬近宗 謀逆犯闕 出禁軍擊破之 近宗與其黨夜出城 遣獲之車裂 秋九月 重修月正堂 崔致遠在唐登科.
十五年 春二月 京都及國東地震 星색于東 二十日乃滅 夏四月 龍見王宮井 須臾雲霧四合飛去 秋七月八日 王夢 諡曰景文.
憲康王立 諱晸 景文王之太子 母文懿王后 妃懿明夫人 王性聰敏 愛看書 目所一覽 皆誦於口 卽位 拜伊찬魏弘爲上大等 大阿찬乂謙爲侍中 大赦 內外殊死已
下.
二年 春二月 皇龍寺齋僧 設百高座 講經 王親幸聽之 秋七月 遣使入唐貢方物.
三年 春正月 我太祖大王生於松岳郡.
四年 夏四月 唐僖宗降使 冊封王爲使持節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大都督계林州諸軍事新羅王 秋七月 遣使朝唐 聞黃巢賊起 乃止 八月 日本國使至 王引見於朝元殿.
五年 春二月 幸國學 命博士已下講論 三月 巡幸國東州郡 有不知所從來
四人 詣駕前歌舞 形容可駭 衣巾詭異 時人謂之山海精靈(古記謂王卽 位元年事)夏六月 一吉찬信弘叛 伏誅 冬十月 御遵禮門觀射 十一月 獵穴城原.
六年 春二月 太白犯月 侍中乂謙退 伊찬敏恭爲侍中 秋八月 熊州進嘉禾 九月九日 王與左右登月上樓 四望 京都民屋相屬 歌吹連聲 王顧謂侍中敏恭曰 孤聞今之民間 覆屋以瓦不以茅 炊飯以炭不以薪 有是耶 敏恭對曰 臣亦嘗聞之如此 因奏曰 上卽位以來 陰陽和風雨順 歲有年民足食 邊境謐靜 市井歡娛 此聖德之所致也 王欣然曰 此卿等輔佐之力也 朕何德焉.
七年 春三月 燕群臣於臨海殿 酒감上鼓琴 左右各進歌詞 極歡而罷.
八年 夏四月 日本國王遣使 進黃金三百兩@明珠一十箇 冬十二月 枯彌縣女一産三男.
九年 春二月 王幸三郞寺 命文臣 各賦時一首.
十一年 春二月 虎入宮庭 三月 崔致遠還 冬十月壬子 太白畵見 遣使入唐 賀破黃巢賊.
十二年 春 北鎭奏 狄國人入鎭 以片木掛樹而歸 遂取以獻 其木書十五字云 寶露國與黑水國人 共向新羅國和通 夏六月 王不豫 赦國內獄囚 又於皇龍寺 設百高座 講經 秋七月五日 夢 諡曰憲康 葬菩提寺東南.
定康王立 景文王之第二子也 八月 拜伊찬俊興爲侍中 國西旱且荒.
二年 春正月 設百座於皇龍寺 親幸聽講 漢州伊찬金堯叛 發兵誅之 夏五月 王疾病 謂侍中俊興曰 孤之病革矣 必不復起 不幸無嗣子 然妹曼天資明銳 骨法似丈夫 卿等宜倣善德 眞德古事 立之可也 秋七月五日 夢 諡曰定康 葬菩提寺東南.
眞聖王立 諱曼 憲康王之女弟也 (崔致遠文集 第 2卷 謝追贈表云 臣垣言伏奉制旨 追贈亡父臣凝 爲太師 亡兄臣晸爲太傅 又納旌節表云 臣長兄國王晸 以去光啓三年七月五日 奄御聖代 臣姪男嶢 生未周수 臣仲兄晃 權統藩垣 又未經朞月 遠謝明時 以此言之 景文王諱凝 本紀則云膺廉 眞聖王諱垣 本紀則云曼 又定康王晃 以光啓三年夢 本紀謂二年夢 皆不知孰是. 大赦 復諸州郡一年租稅 設百座皇龍寺 親幸聽法 冬 無雪.
二年 春二月 少梁里石自行 王素與角干魏弘通 至是 常入內用事 仍命與大矩和尙 修集鄕歌 謂之三代目云 及魏弘卒 追諡爲惠成大王 此後 潛引少年美丈夫兩三人. 淫亂 仍授其人以要職 委以國政 由是 영倖肆志 貨賂公行 賞罰不公 紀綱壞弛 時有無名子 欺謗時政 구辭 榜於朝路 王命人搜索 不能得 或告王曰 此必文人不得志者所爲 殆是大耶州隱者巨仁耶 王命拘巨仁京獄 將刑之 巨仁憤怨 書於獄壁曰 于公慟哭三年旱 鄒衍含悲五月霜 今我幽愁還似古 皇天無語但蒼蒼 其夕 忽雲霧震雷雨雹 王懼 出巨仁放歸 三月戊戌朔 日有食之 王不豫 錄囚徒赦殊死已下 許度僧六十人 王疾乃추 夏五月 旱.
三年 國內諸州郡 不輸貢賦 府庫虛竭 國用窮乏 王發使督促 由是 所在盜賊蜂起 於是 元宗@哀奴等 據沙伐州叛 王命柰麻令奇捕捉 令奇望賊첩 畏不能進 村主祐連 力戰死之 王下勅斬令奇 祐連子年十餘歲 嗣爲村主.
弓裔.
九年 春二月 星隕如雨 夏四月 降霜 秋七月 弓裔移都於鐵圓 八月 弓裔行兵 侵奪我邊邑 以至竹嶺東北 王聞疆場日削 甚患 然力不能禦 命諸城主 愼勿出戰 堅壁固守.
十年 春正月 以波珍찬金成爲上大等 三月 前入唐
及第金文蔚 官至工部員外郞沂王府諮議參軍 充冊命使以還 自夏四月至五月 不雨.
十一年 春夏 無雨 一善郡以南十餘城 盡爲甄萱所取.
十二年 春二月 星?于東 三月 隕霜 夏四月 雨雹.
十三年 夏六月 弓裔命將領兵船 降珍島郡 又破?夷島城.
十四年 甄萱躬率步騎三千 圍羅州城 經旬不解 弓裔發水軍襲擊之 萱引軍而退.
十五年 春正月 丙戌朔 日有食之 王壁於賤妾,不恤政事 大臣殷影諫不從 影執其妾殺之 弓裔改國號泰封 年號水德萬歲.
十六年 夏四月 王夢 諡曰孝恭 葬于師子寺北.
神德王立 姓朴氏 諱景暉 阿達羅王遠孫 父乂兼(一云銳謙) 事定康大王爲大阿찬 母貞和夫人 妃金氏 憲康大王之女 孝恭王夢 無子 爲國人推戴卽位.
元年 五月 追尊考爲宣聖大王 母爲貞和太后 妃爲義成王后 立子昇英爲王太子 拜伊찬繼康爲上大等.
二年 夏四月 隕霜 地震.
三年 春三月 隕霜 弓裔改水德萬歲爲政開元年.
四年 夏四月 참浦水與東海水相擊 浪高二十丈許 三日而止.
五年 秋八月 甄萱攻大耶城 不克 冬十月 地震 聲如雷.
六年 春正月 太白犯月 秋七月 王夢 諡曰神德 葬于竹城.
景明王立 諱昇英 神德王之太子 母義成王后.
元年 八月 拜王弟伊찬魏?爲上大等 大阿찬裕廉爲侍中.
二年 春二月 一吉찬玄昇叛 伏誅 夏六月 弓裔摩下人心忽變 推戴太祖 弓裔出? 爲下所殺 太祖卽位 稱元 秋七月 尙州賊師阿玆蓋遣使 降於太祖.
三年 四天王寺塑像所執弓弦自絶 壁畵狗子有聲若吠者 以上大等金成爲角찬 侍中彦邕爲沙찬 我太祖移都松岳郡.
四年 春正月 王與太祖 交聘修好 二月 康州將軍閏雄 降於太祖 冬十月 後百濟主甄萱 率步騎一萬 攻陷大耶城 進軍於進禮 王遣阿찬金律 求援於太祖 太祖命將出師救之 萱聞乃去.
五年 春正月 金律告王曰 臣往年奉使高麗 麗王問臣曰 聞新羅有三寶 所謂丈六尊像·九層塔 幷聖帶也 像塔猶存 不知聖帶今猶在耶 臣不能答 王聞之問群臣曰 聖帶是何寶物耶 無能知者 時有皇龍寺僧年過九十者 曰予嘗聞之 寶帶 是眞平大王所服也 歷代傳之 藏在南庫 王遂令開庫 不能得見 乃以別日 齋祭然後見之 其帶粧以金玉 甚長 非常人所
四年 春正月 日暈五重 十五日 幸皇龍寺看燈.
五年 冬十月 北原賊師梁吉 遣其佐弓裔 領百餘騎 襲北原東部落及溟州管內酒泉等十餘郡縣.
六年 完山賊甄萱 據州自稱後百濟 武州東南郡縣降屬.
七年 遣兵部侍郞金處誨如唐納旌節 沒於海.
八年 春二月 崔致遠 進時務一十餘條 王嘉納之 拜致遠爲阿찬 冬十月 弓裔自北原入何瑟羅 衆至六百餘人 自稱將軍.
九年 秋八月 弓裔擊取猪是@성川二郡 又破漢州管內夫若@鐵圓等十餘郡縣 冬十月 立憲康王庶子嶢爲太子 初憲康王觀獵 行道傍見一女子 姿質佳麗 王心愛之 命後車載 到유宮野合 卽有娠而生子 及長體貌魁傑 名曰嶢 眞聖聞之 喚入內 以手撫其背曰 孤之兄弟姉妹 骨法異於人 此兒背上 兩骨隆起 眞憲康王之子也 仍命有司 備禮封崇.
十年 賊起國西南 赤其袴以自異 人謂之赤袴賊 屠害州縣 至京西部牟梁里 겁掠人家而去.
十一年 夏六月 王謂左右曰 近年以來 百姓因窮 盜賊蜂起 此孤之不德也 避賢讓位 吾意決矣 禪位於太子嶢 於是 遣使入唐表奏曰 臣某言 居羲仲之官 非臣素分 守延陵之節 是臣良圖 以臣姪男嶢 是臣亡兄晸息 年將志學 器可興宗 不假外求 ?從內擧 近已비權藩寄 用靖國災 冬十二月乙巳 王夢於北宮 諡曰眞聖 葬于黃山.
三國史記 卷十二
孝恭王 神德王 景明王 景哀王
孝恭王立
諱嶢 憲康王之庶子 母金氏 大赦 增文武百官爵一級.
二年 春正月 尊母金氏爲義明王太后 以舒弗한俊興爲上大等 阿찬繼康爲侍中 秋七月 弓裔取浿西道及漢山州菅內三十餘城 遂都於松岳郡.
三年 春三月 納伊찬乂謙之女爲妃 秋七月 北原賊帥梁吉 忌弓裔貳己 與國原等十餘城主 謨攻之 進軍於非惱城下 梁吉兵潰走
四年 冬十月 國原 菁(弓裔傳 作靑)州 槐壤賊帥淸吉莘萱等 擧城投(舊本作役也)於弓裔.
五年 弓裔稱王 秋八月 後百濟王 甄萱 攻大耶城 不下 移軍錦城之南 奪掠沼邊部落而歸.
六年 春三月 降霜 以大阿찬孝宗爲侍中.
七年 弓裔欲移部 到鐵圓 斧壤 周관山水.
八年 弓裔設百官 依新羅制 <所制官號 雖因羅制 殿(當作多)有異者> 國號摩震 年號武泰元年(新舊本 병脫今補之) 浿江(當作西 弓裔傳 作西)道十餘州縣 降於弓裔
九年 春三月 星隕如雨 夏四月 降霜 秋七月 弓裔移部於鐵圓 八月 弓裔行兵 侵奪我邊邑 移至竹嶺東北 王聞疆場日소 甚患 然力不能禦 命諸城主 愼勿出戰 堅壁固守.
十年 春正月 以波珍찬 金成爲上大等 三月 前入唐及第金文蔚 官至工部員外郞 沂王府諮議參軍 充冊命使而還 自夏四月至午月 不雨.
十一年 春夏 無雨 一善郡以南十餘城 盡爲甄萱 所取.
十二年 春二月 星패宇東 三月 隕霜 夏四月 雨雹.
十三年 夏六月 弓裔命將領兵船 降珍島郡 又破皐夷島城.
十四年 甄萱躬率步기三千 圍羅州城 經旬不解 弓裔發水軍襲擊之 萱引軍而退.
十五年 春正月 丙戌朔 日有食之 王嬖於賤妾
血政事 大臣殷影諫不徒 影執其妾殺之
弓裔改國號封 年號수德萬歲.
十六年夏四月 王횡 諡日孝恭 葬于帥寺北
神德王立
姓朴氏 諱景暉 阿達羅王遠孫 父乂兼{一云銳謙}事定康大王爲大阿찬 母貞和夫人妃金氏 憲康大王之女 孝恭王횡 無子 爲國人推戴卽位.
元年 五月 追尊考爲宣聖大王 母爲貞和太后 妃爲義成王后 立子昇英爲王太子 拜伊찬繼康爲上大等.
二年 夏四月 隕霜 地震.
三年 春三月 隕霜 弓裔改水德萬歲爲政開元年.
四年 夏四月 참浦水與東海水相擊 浪高二十丈許 三日而止.
五年 秋八月 甄萱攻大耶城 不克 冬十月 地震 聲如雷.
六年 春正月 太白犯月 秋七月 王횡 諡曰神德 葬雨竹城
景明王立
諱昇英 神德王之太者 母義成王后.
元年 八月 拜王弟伊찬 魏웅爲上大等 大阿찬裕廉爲侍中.
二年 春二月 一吉찬玄昇叛 伏주 夏六月 弓裔摩下人心忽變 推戴太祖 弓裔出奔 爲下所殺 太祖卽位 稱元 秋七月 尙州賊帥阿玆蓋遣使 降於太祖.
三年 四天王寺塑像 所執弓弦自絶 壁書拘子有聲苦견者 以上大等金成爲角찬 侍中彦몽爲沙찬 我太祖移都松岳郡.
四年 春正月 王與太祖 交聘修好 二月 康州將軍閏雄 降於太祖 太祖命將出師救之 萱聞乃去.
五年 春正月 金律告王曰 臣往年奉使高麗 麗王問臣曰 聞新羅有三寶 所謂丈六尊像 九層塔 幷聖帶也 像塔猶存 不知聖帶今猶在耶 臣不能答 王聞之問群臣曰 聖帶是何찬物耶 無能知者 時有皇龍寺僧年過九十者 曰子嘗聞之 寶帶 是眞平大王所服也 歷代傳之藏在南庫 王遂令開庫 不能得見 乃以別曰 齋祭然後見之 其帶粧以金玉 甚長 非常人所可束也.
論曰 古者 坐明堂 執傳國사 列九鼎 其若帝王之盛事者也 而韓公論之曰 歸天人之 心興太平之基 決非三器之所能也 견三器而爲重者 其誇者之詞耶 況此新羅所謂三寶 亦出於人爲之侈而己 爲國家 河須此耶 孟子曰 諸侯之寶三 土地 人民 政事 楚國無以爲寶 惟善以爲寶 若此者行之於內 足以善一國 推之於外 足以澤四海 又何外物之足云哉 太祖聞羅人之說而問之耳 非以爲可尙者也.
二月 靺鞨別部達姑衆 來寇北邊 時太祖將堅權 鎭朔州 率騎擊大破之 匹馬不還 王喜遣使移書 謝於太祖 夏四月 京都大風拔樹 秋八月 蝗旱. 六年 春正月 下枝城將軍元逢 溟州將軍順式 降於太祖 太祖念其歸順 以元逢本城爲順州 賜順式姓曰王 是月 眞寶城將軍洪述 降於太祖.
七年 秋七月 命旨城將軍城達 京山府將軍良文等 降於太祖 王遣倉部侍郞金樂 錄事參軍金幼卿 朝後唐貢方物 莊宗賜物有差.
八年 春正月 遣使入後唐祖貢 泉州節度使王逢規 亦遣使貢方物 夏六月 遣朝散大夫倉部侍郞金岳 入後唐朝貢 莊宗援朝議大夫試衛尉卿 秋八月 王황 諡曰景明 葬于黃福寺北 太祖遣使弔祭.
景哀王立 諱위 景明王同母弟也.
元年 九月 遣使聘於太祖 冬十月 親祀神宮 大赦.
二年 冬十月 高鬱府將軍能文 投於太祖 勞諭還之 以其城迫近新羅王都故也 十一
月 後百濟主甄萱 以姪眞虎質於高麗 王聞之 使謂太祖曰 甄萱反覆多詐 不可知親 太祖然之.
三年 夏四月 眞虎暴死 萱謂高麗人故殺 怒擧兵 進軍於態津 太祖命諸城 堅壁不出 王遣使曰 甄萱違盟擧兵 天必不祐 若大王舊一鼓之멸 甄萱必自破矣 太祖謂使者曰 吾非畏萱 俟惡盈而自彊(彊 當作강 高麗史@通鑑亦作강)耳.
四年 春正月 太祖親征百濟 王出兵助之 二月 遣兵部侍郞張芬等 入後唐朝貢 授張芬檢校工部尙書 副使兵部郞中朴術洪兼御史中承 判官倉部員外郞李忠式兼侍御史 三月 皇龍寺塔搖動北傾 太祖親破近巖(巖 麗史及 通鑑作品)城 唐明宗 以權知康州事王逢規爲懷化大將軍 夏四月 知康州事 王逢規 遣使林彦 入後唐朝貢 明宗召對中與殿賜物 康州所管突山等四鄕 歸於太祖 秋九月 甄萱侵我軍於高鬱府 王請救於太祖 命將出勁兵一萬往救 遣萱以救兵末至 以冬十一月 掩入王京 王與妃嬪宗戚 遊鮑石亭宴娛 不覺賊兵至 倉猝不知所爲 王與妃奔入後宮 宗戚及公卿大夫士女四散 奔走逃竄 其爲賊所虜者 無貴賤皆駭汗匍匐 乞爲奴僕而不免 萱又縱其兵 剽掠公私財物略盡 入處宮闕 乃命左右索王 王與妃妾數人在後宮 拘致軍中 逼令王自盡 강淫王妃 縱其下亂其妃妾 乃立王之族弟 權知國事是爲敬順王.
敬順王立 위傳 文聖大王之裔孫 孝宗伊飡之子也 母桂娥太后 爲遣萱所擧卽位 擧前王屍殯於西堂 與群下慟哭 上諡曰景哀 葬南山蟹目嶺 太祖遣使弔祭. 元年 十一月 追尊考爲神與大王 母爲王太后 十二月 遣萱侵大木郡 燒盡田野積聚.
二年 春正月 高麗將金相 與草八城賊興宗戰 不克死之 夏五月 康州將軍有文 降於遣萱 六月 地震 秋八月 遣萱命將軍官昕 築城於陽山 太祖命命旨城將軍王忠 率兵擊走之 遣萱 進屯於大耶城下 分遣軍士 芟取大木郡禾稼 冬十月 遣萱攻陷式谷城.
三年 夏六月 天竺國三藏摩우羅 지高麗 秋七月 遣萱攻義成(成 遣萱傳 及高麗史作城) 府城 高麗將洪述出戰 不克死之 順州將軍元逢 降於遣萱 太祖聞之怒 然以祖聞之怒 然以元逢前功宥之 但改順州爲縣 冬十月 遣萱圍加恩縣 不克而歸.
四年 春正月 載巖城將軍善弼 降高麗 太祖厚禮待之 稱爲尙父 初太祖 將通好新羅 善弼引導之 至是降也 念其有功且老 故寵褒之 太祖與遣萱戰古昌郡甁山之下 大捷殺虜甚衆 其永安 河曲 直明 松生等三十餘郡縣 相次降於太祖 二月 太祖遣使告捷 王報聘兼請相 會 秋九月 國東沿海州郡部落 進降於太祖.
五年 春二月 太祖率五十餘騎 至京畿通謁 王與百官郊迎 入宮相對 曲盡情禮 置안於臨海殿 酒감王言曰 吾以不天 침致禍亂 遣萱恣行不義 喪我國家 何痛如之 因泫然涕泣 左右無不鳴咽 太祖亦流涕慰籍 因留數旬廻駕 王送至穴城 以堂弟裕겸爲質 隨駕焉 太祖麾下軍士肅正 不犯秋毫 都人士女 相慶曰 착甄氏之來也 如逢재虎 今王公之至也 如見父母 秋八月 太祖遣使 遣王以錦彩 鞍馬 幷賜群僚將士布帛 有差.
六年 春正月 地震 夏四月 遣使執事侍郞金불 副使司賓卿李儒 入唐朝貢.
七年 唐明宗 遣使高麗錫命.
八年 秋九月 老人星見 運州界三十餘郡縣 降於太祖.
九年 冬十月 王以四方土地盡爲他有 國弱勢孤 不能自安 乃與郡下 謨擧土降太祖 群臣之議 或而爲可 或以爲不可 王子曰 國之存亡 必有天命 只合與忠臣義士 收合民心自固 力盡而後己 豈宜以一千年社稷 一旦輕以與人 王曰 孤危若此 勢不能全 旣不能强 又不能弱 至使無辜之民 肝腦塗地 吾所不能忍也 乃使侍郞金封休재書 請降於太祖 王子哭泣辭王 徑歸皆骨山 倚巖爲屋 痲衣草食 以終其身 十一月太祖受王書 送大相王鐵等 迎之 王率百寮 發自王都 歸于太祖 香車 @ 寶馬 連亘三十餘里 道路塡咽 觀者如堵 太祖出郊迎努 賜宮東甲第一區 以長女樂浪公主妻之 十二月 封爲正承(正承 麗史作政丞)公 位在太子之上 給祿一千石 侍從員將 皆錄用之 改新羅爲慶州 以爲公之食邑 初新羅之降也 太祖甚喜 旣待之以厚禮 使告曰今王以國與寡人 其爲賜大矣 願結昏(昏與昏通)於宗室 以永甥舅之好 答曰 我伯父億廉잡干知大耶郡事 其女子德容雙美 非是無以備內政 太祖遂取之生子 是顯宗之考 追封爲安宗 至景宗獻和大王 聘正承公女納爲王妃 仍封正承公爲尙父令 公至 大宋興國四(四 當作三 遺事亦作三)年 戊寅황 諡曰慶順(一云孝哀) 國人 自始祖至此分爲三大 自初至眞德二十八王 謂之中代 自宣德至慶順二十王 謂之下代云.
論曰 新羅朴氏昔氏 皆自卵生 金氏從天入金귀而降 或云乘金車 此尤詭怪 不可信 然世俗相傳 爲之實事 政和中 我朝遣尙書李資諒 入宋朝貢 臣富軾 以文翰之 任輔行 詣佑神館 見一堂設女仙像 館伴學士王보曰 此貴國之神 公等知之乎 遂言曰 古有帝室之女 不夫而孕 爲人所疑乃핍海 지辰韓生子 爲海東始主 帝女爲地仙 長在仙桃山 此其像也 臣又見大宋國信使王襄祭東神聖母文 有娠賢肇邦之句乃知東神則仙桃山神聖者也 然而不知其 子王於何時 今但原厥初 在上者 其爲己也 儉 其爲人也寬 其設官也略 其行事也簡 以至誠事中國 梯航朝聘之使 相續不絶 常遣子弟 造朝而宿衛 入學而講習 于以襲盛賢之風化 革鴻荒之俗 爲禮義之邦 又憑王師之威靈 平百濟 高句麗 取其地郡縣之 可謂盛矣 而奉浮屠之法 不知其弊 至使閭里此其塔廟 齊民逃於緇褐 兵農浸小 而國家日衰 則幾何其不亂且亡也哉 於是時也 景哀加之以荒樂 與宮人左右 出遊鮑石亭 置酒燕간 不知遣萱至 與夫門外韓 擒虎 樓頭張麗華 無以異矣 若敬順之歸命太祖 雖非獲己 亦可嘉矣 向若力戰守死 以抗王師 至於力屈勢窮 則必覆其宗族 害及于無辜之民 而乃不得告命 封府庫 籍郡縣 以歸之 其有功於朝廷 有德於生民甚大 昔錢氏 以吳越入宋 蘇子瞻謂之忠臣 今新羅功德 過於彼遠矣 我太祖妃嬪衆多 其子孫亦반衍 而顯宗自新羅外孫 卽寶位 此後繼統者 皆其子孫 豈非陰德之報者歟.
三國史記 卷 第十三
高句麗本紀 第一 始祖 東明聖王 琉璃王
始祖東明聖王 姓高氏 諱朱蒙(一云 鄒牟 一云 象解(象解 恐當作衆牟)) 先是 扶餘王解夫婁 老無子 祭山川求嗣 其所御馬至鯤淵 見大石相對流淚 王怪之 使人轉其石 有小兒 金色蛙形(蛙一作蝸) 王喜曰 此乃天賚我令胤乎 乃收而養之 名曰金蛙 及其長立爲太子 後其相阿蘭弗曰 日者天降我曰 將使吾子孫 立國於此 汝其避之 東海之濱有地 號曰迦葉原 土壤膏 宜五穀 可都也 阿蘭弗遂勸王 移都於彼 國號東扶餘 其舊都有人 不知所從來 自稱天帝子解募漱 來都焉 及解夫婁薨 金蛙嗣位 於是時 得女子於太白山南優渤水 問之曰 我是河伯之女 名柳花 與諸弟出遊 時有一男子 自言天帝子解慕漱 誘我於態心山下(心 遺事作神) 鴨 邊室中私之 卽往不返 父母責我無媒而從人 遂謫居優渤水 金蛙異之 幽閉於室中 爲日所炤 引身避之 日影又逐而炤之 因而有孕 生一卵 大如五升許 王棄之與犬豕 皆不食 又棄之路中 牛馬避之 後棄之野 鳥覆翼之 王欲剖之 不能破 遂還其母 以物 之 置於暖處 有一男兒 破殼而出 骨表英奇 年甫七歲 然異常 自作弓矢射之 百發百中 扶餘俗語 善射爲朱蒙 故以名云 金蛙有七子 常與朱蒙遊戱 其伎能皆不及朱蒙 其長子帶素 言於王曰 朱蒙非人所生 其爲人也勇 若不早圖 恐有後患 請除之 王不聽 使之養馬 朱蒙知其駿者 而減食令瘦 駑者善養令肥 王以肥者自乘 瘦者給朱蒙 後獵于野 以朱蒙善射 與其矢小 而朱蒙 獸甚多 王子及諸臣 又謀殺之 朱蒙母陰知之 告曰 國人將害汝 以汝才略 何往而不可 與其遲留而受辱 不若遠適以有爲 朱蒙乃與鳥伊-摩離-陜父等三人爲友(鳥 下文及遺事竝作烏) 行至淹체水(一名蓋斯水 在今鴨綠東北) 欲渡無梁 恐爲追兵所迫 告水曰 我是天帝子 河伯外孫 今日逃走 追者垂及如何 於是 魚鼈浮出成橋 朱蒙得渡 魚鼈乃解 追騎不得渡 朱蒙行至毛屯谷(魏書云至音述水(音 當作普)) 遇三人 其一人着麻衣 一人着衲衣 一人着水藻衣 朱蒙問曰 予等何許人也 何姓何名乎 麻衣者曰 名再思 衲衣者曰 名武骨 水藻衣者曰 名默居 而不言姓 朱蒙賜再思姓克氏 武骨仲室氏 默居少室氏 乃告於衆曰 我方承景命 欲啓元基 而適遇此三賢 豈非天賜乎 遂揆其能 各任以事 與之俱至卒本川(魏書云至紇升骨成) 觀其土壤肥美 山河險固 遂欲都焉 而未皇作宮室 但結廬於沸流水上居之 國號高句麗 因以高爲氏(一云 朱蒙之卒本扶餘 王無子 見朱蒙 知非常人 以其女妻之 王薨 朱蒙嗣位) 時朱蒙年二十二歲 是漢孝元帝建昭二年 新羅始祖赫居世二十一年甲申歲也 四方聞之 來附者衆 其地蓮靺鞨部落 恐侵盜爲害 遂壤斥之 靺鞨畏服 不敢犯焉 王見沸流水中有菜葉逐流下 知有人在上流者 因以獵往尋 至沸流國 其國王松讓出見曰 寡人僻在海隅 未嘗得見君子 今日邂逅相遇 不亦幸乎 然不識吾子自何而來 答曰 我是天帝子 來都於某所 松讓曰 我累世爲王 地小不足容兩主 君立都日淺 爲我附庸可乎 王忿其言 因與之鬪辯 亦相射以校藝 松讓不能抗
二年 夏六月 松讓以國來降 以其地爲多勿都 封松讓爲主 麗語謂復舊土爲多勿 故以名焉
三年 春三月 黃龍見於 嶺 秋七月 慶雲見 嶺南 其色靑赤(色 舊本作 邑 今校之)
四年 夏四月 雲霧四起 人不辨色七日 秋七月 營作城郭宮室
六年 秋八月 神雀集宮庭 冬十月 王命烏伊-扶芬奴 伐太白山東南荇人國 取其地爲城邑
十年 秋九月 鸞集於王臺 冬十一月 王命扶尉 伐北沃沮滅之 以其地爲城邑
十四年 秋八月 王母柳花薨於東扶餘 其王金蛙 以太后禮葬之 遂立神廟 冬十月 遣使扶餘饋方物 以報其德
十九月 夏四月 王子類利 自扶餘與其母逃歸 王喜之 立爲太子 秋九月 王升遐 時年四十歲 葬龍山 號東明聖王
琉璃明王立 諱類利 或云孺留 失蒙元子 母禮氏 初失蒙在扶餘 娶禮氏女有娠 失蒙歸後乃生 是爲類利 幼年出遊陌上彈雀 誤破汲水婦人瓦器 婦人罵曰 此兒無父 故頑如此 類利慙歸 問母氏 我夫何人 今在何處 母曰 汝父非常人也 不見容於國 逃歸南地 開國稱王 歸時謂予曰 汝若生男子 則言我有遺物 藏在七稜石上松下 若能得此者 乃吾子也 類利聞之 乃往山谷 索之不得 倦而還 一旦在堂上 聞柱礎間若有聲 就而見之 礎石有七稜 乃搜於柱下 得斷劍一段 遂持之與屋智-句鄒-都祖等三人 行至卒本 見父王 以斷劍奉之 王出己所有斷劍合之 連爲一劍 王悅之 立爲太子 至是繼位
二年 秋七月 納多勿侯松讓之女爲妃 九月 西狩獲白獐 冬十月 神雀集王庭 百濟始祖溫祚立
三年 秋七月 作離宮於 川 冬十月 王妃松氏薨 王更娶二女以繼室 一曰禾姬 川人之女也 一曰稚姬 漢人之女也 二女爭寵不相和 王於凉谷 造東西二宮 各置之 後王田於箕山 七日不返 二女爭鬪 禾姬罵稚姬曰 汝漢家婢妾 何無禮之甚乎 雉姬慙恨亡歸 王聞之 策馬追之 雉姬怒不還 王嘗息樹下 見黃鳥飛集 乃感而歌曰 翩翩黃鳥 雌雄相依 念我之獨 誰其與歸
十一年 夏四月 王謂群臣曰 鮮卑恃險 不我和親 利則出抄 不利則人守 爲國之患 若有人能折此者 我將重賞之 扶芬奴進曰 鮮卑險固之國 人勇而愚 難以力鬪 易以謀屈 王曰 然則爲之奈何 答曰 宜使人反間入彼 僞設我國小而兵弱 怯而難動 則鮮卑必易我 不爲之備 臣俟其隙 率精兵從間路 依山林以望其城 王使以羸兵 出其城南 彼必空城而遠追之 臣以精兵 走入其城 王親率勇騎挾擊之 則可克矣 王從之 鮮卑果開門出兵追之 扶芬奴將兵走入其城 鮮卑望之 大驚還奔 扶芬奴當關拒戰 斬殺甚多 王擧旗鳴鼓而前 鮮卑首尾受敵 計窮力屈 降爲屬國 王念扶芬奴功 賞以食邑 辭曰 此王之德也 臣何功焉 遂不受 王乃賜黃金三十斤-良馬一十匹
十三年 春正月 滎惑守心星
十四年 春正月 扶餘王帶素 遣使來聘 請交質子 王憚扶餘强大 欲以太子都切爲質 都切恐不行 帶素 之 冬十一月 帶素 以兵五萬來侵 大雪 人多凍死乃去
十九年 秋八月 郊豕逸 王使託利-斯卑追之 至長屋澤中得之 以刀斷其脚筋 王聞之怒曰 祭天之牲 豈可傷也 遂投二人坑中殺之 九月 王疾病 巫曰 託利-斯卑爲 王使謝之 卽愈
二十年 秋正月 太子都切卒
二十一年 春三月 郊豕逸 王命掌牲薛支遂之 至國內尉那巖得之 抱於國內人家養之 返見王曰 臣逐豕至國內尉那巖 見其山水深險 地宜五穀 又多 麓魚瞥之産 王若移都 則不唯民利之無窮 又可免兵革之患也 夏四月 王田于尉中林 秋八月 地震 九月 王如國內觀地勢 還至沙勿澤 見一丈夫坐澤上石 謂王曰 願爲王臣 王喜許之 因賜名沙勿 姓位氏
二十二年 冬十月 王遷都於國內 築尉那巖城 十二月 王田于質山陰 五日不返 大輔陜父諫曰 王新移都邑 民不安堵 宜孜孜焉 刑政之是恤 而不念此 馳騁田獵 久而不返 若不改過自新 臣恐政荒民散 先王之業墜地 王聞之震怒 罷陜父職 傀司官園 陜父憤去之南韓
二十三年 春二月 立王子解明爲太子 大赦國內
二十三年 秋九月 王田于箕山之野 得異人 兩腋有羽 登之朝 賜姓羽氏 尙王女
二十七年 春正月 王太子解明在古都 有力而好勇 黃龍國王聞之 遣使以强弓爲贈 解明對其使者 挽而折之曰 非予有力 弓自不勁耳 黃龍王慙 王聞之怒 告黃龍曰 解明爲子不孝 請爲寡人誅之 三月 黃龍王遣使 請太子相見 太子慾行 人有諫者曰 今隣國無故請見 其意不可測也(測 舊本作 則 是訛也) 太子曰 天之不欲殺我 黃龍王其如我何 遂行 黃龍王始謀殺之 及見不敢加害 禮送之
二十八年 春三月 王遣人謂解明曰 吾遷都 欲安民以固邦業 汝不我隨 而恃剛力 結怨於隣國 爲子之道 其若是乎 乃賜劍使自裁 太子卽欲子殺 或止之曰 大王長子已卒 太子正當爲後 今使者一至而耐自殺 安知其非詐乎 太子曰 嚮黃龍王 以强弓遺之 我恐其輕我國家 故挽折而報之 不意 見責於父王 今父王以我爲不孝 賜劍自裁 父之命其可逃乎 乃往礪津東原 以槍揷地 走馬觸之而死 時年二十一歲 以太子禮 葬於東原 立廟 號其地爲槍原
論曰 孝子之事親也 當不離左右以致孝 若文王之爲世子 解明在於別都 以好勇聞 其於得罪也宜矣 又聞之傳曰 愛子敎之以義方 弗納於邪 今王始末嘗敎之 及其惡成 疾之已甚 殺之而後已 可謂父不父 子不子矣
秋八月 扶餘王帶素使來 讓王曰 我先王與先君東明王相好 而誘我臣逃至此 欲完聚以成國家 夫國有大小 人有長幼 以小事大禮也 以幼事長者順也 今王若能以禮順事我 則天必佑之 國祚永終 不然 則欲保其社稷難矣 於是 王自謂 立國日淺 民孱兵弱 勢合忍恥屈服 以圖後孝 乃與群臣謀 報曰 寡人僻在海隅 未聞禮義 今承大王之敎 敢不唯命之從 時王子無恤 年尙幼少 聞王欲報扶餘言 自見其使曰 我先祖神靈之孫 賢而多才 大王妬害 讒之父王 辱之以牧馬 故不安而出 今大王不念前愆 但恃兵多 輕蔑我邦邑 請使者歸報大王 今有累卵於此 若大王不毁其卵 則臣將事之 不然則否 扶餘王聞之 問群下 有一老 對曰 累卵者危也 不毁其卵者安也 其意曰 王不知己危 而欲人之來 不如易危以安而自理也
二十九年 夏六月 矛川上有黑蛙 與赤蛙群鬪 黑蛙不勝死 議者曰 黑北方之色 北扶餘破滅之徵也 秋七月 作離宮於豆谷
三十一年 漢王莽發我兵伐胡 吾人不欲行 强迫遣之 皆亡出塞 因犯法爲寇 遼西大尹田譚追擊之 爲所殺 州郡歸咎於我 嚴尤奏言 貊人犯法 宜令州郡 且慰安之 今猥 被以大罪 恐其遂叛 扶餘之屬 必有和者 匈奴未克 扶餘-濊貊復起 此大憂也 王莽不聽 詔尤擊之 尤誘我將廷丕斬之(斬 舊本作 訛刻也) 傳首京師 (兩漢書及南北史皆云 誘句麗侯 ( 後漢書及梁書-北史作騶 魏志作 )) 莽悅之 更名吾王爲下句麗侯 布告天下 令咸知焉 於是 寇漢邊地愈甚
三十二年 冬十一月 扶餘人來侵 王使子無恤率師禦之 無恤以兵小 恐不能敵 設奇計 親率軍伏于山谷 以待之 扶餘兵直至鶴盤嶺下 伏兵發 擊其不意 扶餘軍大敗 棄馬登山 無恤縱兵盡殺之
三十三年 春正月 立王子無恤爲太子 委以軍國之事 秋八月 王明烏伊-摩離領兵二萬 西伐梁貊滅其國 進兵襲取漢高句麗縣(縣屬玄 郡)
三十七年 夏四月 王子如津溺水死 王哀慟 使人求屍不得 後沸流人祭須得之 以聞 遂以禮葬於王骨嶺 賜祭須金十斤-田十頃 秋七月 王幸豆谷 冬十月 薨於豆谷離宮 葬於豆谷東源 號爲琉璃明王
三國史記 卷 第十四
高句麗本紀 第二 大武神王 閔中王 慕本王
大武神王立(或云大解朱留王) 諱無恤 琉璃王第三子 生而聰慧 壯而雄傑 有大略 琉璃王在位三十三年甲戌 立爲太子 時年十一歲 至是卽位 母松氏 多勿國王松讓女也
二年 春正月 京都震 大赦 百濟民一千餘戶來投
三年 春三月 立東明王廟 秋九月 王田骨句川 得神馬名 冬十月 扶餘王帶素 遣使送赤烏 一頭二身 初扶餘人得此烏 獻之王 或曰 烏者黑也 今變而爲赤 又一頭二身 幷二國之徵也 王其兼高句麗乎 帶素喜送之 兼示或者之言 王與群臣議 答曰 黑者北方之色 今變而爲南方之色 又赤烏瑞物也 君得而不有之 以送於我 兩國存亡 未可知也 帶素聞之 驚悔
四年 冬十二月 王出師伐扶餘 次沸流水上 望見水涯 若有女人 鼎游戱 就見之只有鼎 使之炊 不待火自熱 因得作食飽一軍 忽有一壯夫曰 是鼎吾家物也 我妹失之 王今得之 請負以從 遂賜姓負鼎氏 低利勿林宿(利 地理志作理) 夜聞金聲 向明使人尋之 得金璽兵物等 曰天賜也 拜受之 上道有一人 身長九尺許 面白而目有光 拜王曰 臣是北溟人怪由 竊聞大王北伐扶餘 臣請從行 取扶餘王頭 王悅許之 又有人 曰臣赤谷人麻盧 請以長矛爲導 王又許之
五年 春二月 王進軍於扶餘國南 其地多泥塗 王使擇平地爲營 解鞍休卒 無恐懼之態 扶餘王擧國出戰 欲掩其不備 策馬以前 陷 不能進退 王於是揮怪由 怪由拔劍號吼擊之 萬軍披靡不能支 直進執扶餘王斬頭 扶餘人旣失其王 氣力催折 而猶不自屈 圍數重 王以糧盡士饑 憂懼不知所爲 乃乞靈於天 忽大霧 咫尺不辨人物七日 王令作草偶人 執兵立營內外爲疑兵(疑與擬通) 從間道潛軍夜出 失骨句川神馬-沸流源大鼎 至利勿林 兵饑不興 得野獸以給食 王旣至國 乃會群臣飮至曰 孤以不德 輕伐扶餘 雖殺其王 未滅其國 而又多失我軍資 此孤之過也 遂親弔死問疾 以存慰百姓 是以 國人感王德義 皆許殺身於國事矣 三月 神馬 將扶餘馬百匹 俱至鶴盤嶺下車廻谷 夏四月 扶餘王帶素弟 至曷思水濱 立國稱王 是扶餘王金蛙季子 史失其名 初帶素之見殺也 知國之將亡 與從者百餘人 至鴨 谷 見海頭王出獵 遂殺之 取其百姓 至此始都 是爲曷思王 秋七月 扶餘王從弟謂國人曰 我先王身亡國滅 民無所依 王弟逃竄 都於曷思 吾亦不肖 無以興復 乃與萬餘人來投 王封爲王 安置 那部 以其背有絡文 賜姓絡氏 冬十月 怪由卒 初疾革 王親臨存問 怪由言 臣北溟微賤之人 屢蒙厚恩 雖死猶生 不敢忘報 王善其言 又以有大功勞 葬於北溟山陽 命有司以時祀之
八年 春二月 拜乙豆智爲右輔 委以軍國之事
九年 冬十月 王親征蓋馬國 殺其王 慰安百姓 毋虜掠 但以其地爲郡縣 十二月 句茶國王 聞蓋馬滅 懼害及己 擧國來降 由是 拓地浸廣
十年 春正月 拜乙豆智爲左輔 松屋句爲右輔
十一年 秋七月 漢遼東太守 將兵來伐 王會群臣 問戰守之計 右輔松屋句曰 臣聞 恃德者昌 恃力者亡 今中國荒儉 盜賊蜂起 而兵出無名 此非君臣定策 必是邊將規利 擅侵吾邦 逆天違人 師必無功 憑險出奇 破之必矣 左輔乙豆智曰 小敵之强 大敵之禽也 臣度大王之兵 孰與漢兵之多 可以謀伐 不可力勝 王曰 謀伐若何 對曰 今漢兵遠鬪 其鋒不可當也 大王 城自固( 與閉通 通鑑以下諸本 皆作閉) 待其師老 出而擊之可也 王然之 入尉邦巖城 固守數旬 漢兵圍不解 王以力盡兵疲謂豆智曰 勢不能守 爲之奈何 豆智曰 漢人謂我巖石之地 無水泉 是以 長圍以待吾人之困 宜取池中鯉魚 包以水草 兼旨酒若干 致 漢軍 王從之 貽書曰 寡人愚昧 獲罪於上國 致令將軍 帥百萬之軍 暴露弊境 無以將厚意 輒用薄物 致供於左右 於是 漢將謂 城內有水 不可猝拔 乃報曰 我皇帝不以臣駑 下令出師 問大王之罪 及境踰旬 未得要領 今聞來旨 言順且恭 敢不藉口以報皇帝 遂引退
十三年 秋七月 買溝谷人尙須 與其弟尉須及當弟于刀等 來投
十四年 冬十一月 有雷無雪
十五年 春三月 黜大臣仇都-逸苟-焚求等三人爲庶人 此三人爲沸流部長 資貪鄙 奪人妻妾-于馬-財貨 恣其所欲(恣 舊本作忽 訛刻也) 有不與者 卽鞭之 人皆忿怨 王聞之慾殺之 以東明舊臣 不忍致極法 黜退而已 遂使南部使者鄒殼素 代爲部長 殼素旣上任 別作大室以處 以仇都等罪人 不令升堂 仇都等詣前 告曰 吾 小人 故犯王法 不勝愧悔 願公赦過 以令自新 則死無恨矣 殼素引上之 共坐曰 人不能無過 過而能改 則善莫大焉 乃與之爲友 仇都等感愧 不復爲惡 王聞之曰 殼素不用威嚴 能以智懲惡 可謂能矣 賜姓日大室氏 夏四月 王子乎童 遊於沃沮 樂浪王崔理 出行因見之 問曰 觀君顔色 非常人 豈非北國神王之子乎 遂同歸以女妻之 後好童還國 潛遣人 告崔氏女曰 若能入而國武庫 割破鼓角 則我以禮迎 不然則否 先是 樂浪有鼓角 若有敵兵則自鳴 故令破之 於是 崔女將利刀 潛入庫中 割鼓面角口 以報好童 好童勸王 襲樂浪 崔理以鼓角不鳴 不備 我兵掩至城下 然後知鼓角皆破 遂殺女子 出降 (或云 欲滅樂浪遂請婚 娶其女 爲子妻 後使歸本國 壤其兵物) 冬十一月 王子好童自殺 好童 王之次妃曷思王孫女所生也 顔容美麗 王甚愛之 故名好童 元妃恐奪嫡爲太子 乃讒於王曰 好童不以禮待妾 殆欲亂乎 王曰 若以他兒 憎疾乎 妃知王不信 恐禍將及 乃涕泣而告曰 請大王密候 若無此事 妾自伏罪 於是 大王不能不疑 將罪之 或謂好童曰 子何不自釋乎 答曰 我若釋之 是顯母之惡 貽王之憂 可謂孝乎 乃伏劍而死
論曰 今王信讒言 殺無辜之愛子 其不仁 不足道矣 而好童不得無罪何則 子之見責於其父也 宜若舜之於 小杖則受 期不陷父於不義 好童不知出於此 而死非其所 可謂執於小謹 而昧於大義 其公子申生之譬耶
十二月 立王子解憂爲太子 遣使入漢朝貢 光武帝復其王號(武 原作虎 蓋避高麗惠宗諱武) 是建武八年也(建 原作立 避麗太祖諱建)
二十年 王襲樂浪滅之
二十四年 春三月 京都雨雹 秋七月 隕霜殺穀 八月 梅花發
二十七年 春九月 漢光武帝 遣兵渡海伐樂浪 取其地爲郡縣 薩水已南 屬漢 冬十月 王薨 葬於大獸村原(村 恐當作林) 號爲大武神王
閔中王諱 解色朱(色 遺事(王曆) 及通鑑作邑) 大武神王之弟也 大武神王薨 太子幼少 不克卽政 於是 國人推戴以立之 冬十一月 大赦
二年 春三月 宴群臣 夏五月 國東大水 民饑 發倉賑給
三年 秋七月 王東狩獲白獐 冬十一月 星 于南 二十日而滅 十二月 京都無雪
四年 夏四月 王田於閔中原 秋七月 又田見石窟 顧謂左右曰 吾死必葬於此 不須更作陵墓 九月 東海人高朱利獻鯨 魚目夜有光 冬十月 蠶友落部大家戴升等一萬餘家(友 當作支 地理志-後漢書作支) 詣樂浪投漢 (後漢書云 大加戴升等萬餘口)
五年 王薨 王后及群臣 重違遺命 乃葬於石窟 號爲閔中王
慕本王 諱解憂(一云解愛蔞) 大武神王元子 閔中王薨 繼而卽位 爲人暴戾不仁 不恤國事 百姓怨之
元年 秋八月 大水 山崩二十餘所 冬十月 立王子翊爲王太子
二年 春 遣將襲漢北平-漁陽-上谷-太原 而遼東太守蔡 (蔡 後漢書作祭 當從漢書) 以恩信待之 乃復和親 三月 暴風拔樹 夏四月 隕霜雨雹 秋八月 發使賑恤 國內饑民
四年 王日增暴虐 居常坐人 臥則枕人 人或動搖殺無赦 臣有諫者 彎弓射之
六年 冬十一月 杜魯弑其君 杜魯慕本人 侍王左右 慮其見殺乃哭 或曰 大丈夫何哭爲 古人曰 撫我則后 虐我則 今王行虐 以殺人 百姓之 也 爾其圖之 社魯藏刀 以進王前 王引而坐 於是 拔刀害之 遂葬於慕本原 號爲慕本王
三國史記 卷 第十五
高句麗本紀 第三 大祖大王 次大王
大祖大王(或云國祖王) 諱宮 小名於漱 琉璃王子古鄒加再思之子也 母太后 扶餘人也 慕本王薨 太子不秒 不足以主社稷 國人迎宮繼立 王生而開目能視 幼而岐 以年七歲 太后垂簾聽政
三年 春二月 築遼西十城 以備漢兵 秋八月 國南蝗害穀
四年 秋七月 伐東沃沮 取其土地爲城邑 拓境東至滄海 南至薩水
七年 夏四月 王如孤岸淵觀魚釣 得赤翅白魚 秋七月 京都大水 漂沒民屋
十年 秋八月 東獵得白鹿 國南飛蝗害穀
十六年 秋八月 曷思王孫都頭 以國來降 以都頭爲于台 冬十月 雷
二十年 春二月 遣寬那部沛者達賈伐藻那 虜其王 夏四月 京都旱
二十二年 冬十月 王遣桓那部沛者薛儒伐朱那 盧其王子乙音爲古鄒加
二十五年 冬十月 扶餘使來 獻三角鹿-長尾免 王以爲瑞物 大赦 十一月 京都雪三尺
四十六年 春三月 王東巡柵城 至柵城西 山 獲白鹿 及至柵城 與群臣宴飮 賜柵城守吏物段 有差 遂紀功於巖 乃還 冬十月 王至自柵城
五十年 秋八月 遣使安撫柵城
五十三年 春正月 扶餘使來 獻虎 長丈二 毛色甚明而無尾 王遣將人漢遼東 奪掠六縣 太守耿夔出兵拒之 王軍大敗 秋九月 耿夔擊破貊人
五十五年 秋九月 王獵質山陽 獲紫獐 冬十月 東海谷守獻朱豹 尾長九尺
五十六年 春 大旱 至夏赤地 民饑 王發使賑恤
五十七年 春正月 遣使如漢 賀安帝加元服
五十九年 遣使如漢 貢獻方物 求屬玄 (通鑑言 是年三月 麗玉宮與濊貊 寇玄 不知或求屬 或寇耶 抑一誤耶)
六十二年 春三月 日有食之 秋八月 王巡守南海 冬十月 至自南海
六十四年 春三月 日有食之 冬十二月 雪五尺
六十六年 春二月 地震 夏六月 王與濊貊襲漢玄 攻華麗城 秋七月 蝗雹害穀 八月 命所司 擧賢良-孝順 問鰥寡孤獨及老不能自存者 給衣食
六十九年 春 漢幽州刺史馮煥-玄 太守姚光-遼東太守蔡諷等(諷 魏志作風) 將兵來侵 擊殺濊貊渠帥 盡獲兵馬財物 王乃遣弟遂成 領兵二千餘人 逆煥-光等 遂成遣使詐降 煥等信之 遂成因據險 以遮大軍 潛遣三千人 攻玄 -遼東二郡 焚其城郭 殺獲二千餘人 夏四月 王與鮮卑八千人 往攻遼隊縣(隊 魏志作隧) 遼東太守蔡諷 將兵出於新昌 戰沒 功曹緣龍端-兵馬緣公孫 (功 後漢書作兵) 以身 諷 俱沒於陣 死者百餘人 冬十月 王幸扶餘 祀太后廟 存問百姓窮因者 賜物有差 肅愼使來 獻紫狐 及白鷹白馬 王宴勞以遣之 十一月 王至自扶餘 王以遂成統軍國事 十二月 王率馬韓-濊貊一萬餘騎 進圍玄 城 扶餘王遣子尉仇台 領兵二萬 與漢兵幷力拒戰 我軍大敗
七十年 王與馬韓 濊貊侵遼東 扶餘王遣兵救破之(馬韓 以百濟溫祚王二十七年滅 今與麗王行兵者 蓋滅而復興者歟)
七十一年 冬十月 以沛者穆度婁爲左輔 高福章爲右輔 令與遂成參政事
七十二年 秋九月庚申晦 日有食之 冬十月 遣使入漢朝貢 十一月 京都地震
八十年 秋七月 遂成獵於倭山 與左右宴 於是 貫那于台彌儒-桓那于台 支留-沸流那 衣陽神等 陰謂遂成曰 初慕本之薨也 太子不肖 群寮欲立王子再思 再思以老讓子者 欲使兄老弟及 今王旣已老矣 而無讓意 惟吾子計之 遂成曰 承襲必嫡 天下之常道也 王今雖老 有嫡子在 豈敢 乎 彌儒曰 以弟之賢 承兄之後 古亦有之 子其勿疑 於是 左輔沛者穆度婁 知遂成有異心 稱疾不仕
八十六年 春三月 遂成獵於質陽 七日不歸 戱樂無度 秋七月 又獵箕丘 五日乃反 其弟伯固諫曰 禍福無門 惟人所召 今子以王弟之親 爲百寮之首 位已極矣 功亦盛矣 宜以忠義存心 禮讓克己 上同王德 下得民心 然後 富貴不離於身 而禍亂不作矣 今不出於此 而貪樂忘憂 竊爲足下危之 答曰 凡人之情 誰不欲富貴而歎樂者哉 而得之者 萬無一耳 今吾居可樂之勢 而不能肆志 將焉用哉 遂不從
九十年 秋九月 丸都地震 王夜夢 一豹齧斷虎尾 覺而問其吉凶 或曰 虎者百獸之長 豹者同類而小者也 意者王之族類 殆有謨絶大王之後者乎 王不悅 謂右輔高福章曰 我昨夢有所見 占者之言如此 爲之奈何 答曰 作不善卽吉變爲凶 作善卽災反爲福 今大王憂國如家 愛民如子 雖有小異 庸何傷乎
九十四年 秋七月 遂成獵於倭山之下 謂左右曰 大王老而不死 吾齒卽將暮矣 不可待也 惟願左右爲我計之 左右皆曰 敬從命矣 於是 一人獨進曰 向王子有不祥之言 而左右不能直諫 皆曰 敬從名者 可謂姦且諛矣 吾欲直言 未知尊意如何 遂成曰 子能直言 藥石也 何疑之有 其人對曰 今大王之賢 內外無異心 子雖有功 率群下姦諛之人 謀廢明上 此何異將以單縷繫萬鈞之重而倒曳乎 雖復愚人 猶知其不可也 若王子改圖易慮 孝順事上 卽大王深知王子之善 必有揖讓之心 不然卽禍將及也 遂成不悅 左右妬其直 讒於遂成曰 王子以大王年老 恐國祚之危 欲爲後圖 此人妄言如此 我等惟恐漏洩 以致患也 宜殺以滅口 遂成從之 秋八月 王遣將 襲漢遼東西安平縣 殺帶方令 掠得樂浪太守妻子 冬十月 右輔高福章 言於王曰 遂成將叛 請先誅之 王曰 吾旣老矣 遂成有功於國 吾將禪位 子無煩慮 福章曰 遂成之爲人也 忍而不仁 今日受大王之禪 卽明日害大王之子孫 大王但知施惠於不仁之弟 不知胎患於無辜之子孫 願大王熟計之 十二月 王謂遂成曰 吾旣老 倦於萬機 天之曆數 在汝躬 況汝內參國政 外摠軍事 久有社稷之功 充塞臣民之望 吾所付託 可謂得人 作其卽位(作 恐或汝之誤歟) 永孚于休 乃禪位 退老於別宮 稱爲大祖大王(後漢書云 安帝建光元年 高句麗王宮死子遂成立 玄 太守姚光上言 欲因其喪 發兵擊之 議者皆以爲可許 尙書陣忠曰 宮前桀 光 不能討 死而擊之 非義也 宜遣弔問 因責讓前罪 赦不加誅 取其後善 安帝從之 明年 遂成還漢生口 案海東古記 高句麗國祖王高宮 以後漢建武二十九年癸巳(巳 當作丑) 卽位 時年七歲 國母攝政 至孝桓帝本初元年丙戌 遜位讓母弟遂成 時宮年一百歲 在位九十四年 卽建光元年 是宮在位第六十九年 卽漢書所記與古記 抵梧不相符合 豈漢書所記誤耶)
次大王 諱遂成 大祖大王同母弟也 勇壯有威嚴 小仁慈 受大祖大王推讓 卽位 時年七十六
二年 春二月 拜貫那沛者彌儒爲左輔 三月 誅右輔高福章 福章臨死嘆曰 痛哉寃乎 我當時爲先朝近臣 其可見賊亂之人 默然不言哉 恨先君不用吾言 以至於此 今君甫陟大位 宜新政敎 以示百姓 而以不義 殺一忠臣 吾與其生於無道之時 不如死之速也 乃卽刑 遠近聞之 莫不憤惜 秋七月 左輔穆度婁 稱疾退老 以桓那于台 支留爲左輔 加爵爲大主簿 冬十月 불流那陽神爲中畏大夫 加爵爲于台 皆王之故舊 十一月 地震
三年 夏四月 王使人殺大祖大王元子莫勤 其弟莫德 恐禍連及 自縊
論曰 昔宋宣公 不立其子與夷 而立其弟繆公(繆 左傳作穆 疑是據公羊傳) 小不忍亂大謀 以致累世之亂 故春秋大居正 今大祖王不知義 輕大位 以授不仁之弟 禍及一忠臣-二愛子 可勝歎耶
秋七月 王田于平儒原 白狐隨而鳴 王射之 不中 問於師巫曰 狐者妖獸 非吉祥況白其色 尤可怪也 然天不能諄諄其言 故示以妖怪者 欲令人君恐懼修省 以自新也 君若修德 卽可以轉禍爲福 王曰 凶卽爲凶 吉卽爲吉爾 旣以爲妖 又以爲福 何其誣也 遂殺之
四年 夏四月丁卯晦 日有食之 五月 五星聚於東方 日者畏王之怒 誣告曰 是君之德也 國之福也 王喜 冬十二月 無氷
八年 夏六月 隕霜 冬十二月 雷地震 晦 客星犯月
十三年 春二月 星 于北斗 夏五月甲戌晦 日有食之
二十年 春正月晦 日有食之 三月 大祖大王薨於別宮 年百十九歲 冬十月 椽那 衣明臨答夫 因民不忍試王 號爲次大王
三國史記 卷 第十六
高句麗本紀 第四 新大王 故國川王 山上王
新大王 諱伯固(固 一作句) 大祖大王之季第 儀表英特 性仁恕 初次大王無道 臣民不親附 恐有禍亂 害及於己 遂遯於山谷 及次大王被弑 左輔 支留與群公議 遣人迎致 及至 支留 獻國璽曰 先君不幸棄國 雖有子 不克有國家 夫人之心歸于至仁 謹拜稽首 請卽尊位 於是 俯伏三讓而後卽位 時年七十七歲
二年 春正月 下令曰 寡人生 王親 本非君德 向屬友于之政 頗乖胎厥之謨 畏害難安 離群遠遯 聞凶計 但極哀 豈謂百姓樂推 群公勸進 謬以 末 據于崇高 不敢遑寧 如涉淵海 宜推恩而及遠 遂與衆而自新 可大赦國內 國人旣聞赦令 無不歎呼慶 曰 大哉 新大王之德澤也 初明臨答夫之難 次大王太子鄒安逃竄 及聞嗣王赦令 卽詣王門 告曰 嚮國有災禍 臣不能死 遯于山谷 今聞新政 敢以罪告 若大王據法定罪 棄之市朝 惟命是聽 若賜以不死 放之遠方 卽生死肉骨之惠也 臣所願也 非敢望也 王卽賜狗山瀨-婁豆공 二所(공 通鑑作谷) 仍封爲讓國君 拜答夫爲國相 加爵爲沛者 令知內外兵馬 兼領梁貊部落 改左右輔爲國相 始於此
三年 秋九月 王如卒本 祀始組廟 冬十月 王至自卒本
四年 漢玄 郡太守耿臨來侵 殺我軍數百人 王自降乞屬玄
五年 王遣大加優居-主簿然人等 將兵助玄 太守公孫度 討富山賊
八年 冬十一月 漢以大兵響我 王問群臣戰守孰便 衆議曰 漢兵恃衆輕我 若不出戰 彼以我爲怯數來 且我國山險而路隘 此所謂一夫當關 萬夫莫當者也 漢兵雖衆 無如我何 請出師禦之 答夫曰 不然 漢國大民衆 今以强兵遠鬪 其鋒不可當也 而又兵衆者宜戰 兵少者宜守 兵家之常也 今漢人千里轉糧 不能持久 若我深溝高壘 淸野以待之 彼必不過旬月 饑困而歸 我以勁卒簿之 可以得志 王然之 城固守 漢人攻之不克 士卒飢餓 引還 答夫帥數千騎追之 戰於坐原 漢軍大敗 匹馬不反 王大悅 賜答夫坐原及質山爲食邑
十二年 春正月 群臣請立太子 三月 立王子男武爲王太子
十四年 冬十月丙子晦 日有食之
十五年 秋九月 國相答夫卒 年百十三歲 王自臨慟 罷朝七日 乃以禮葬於質山 置守墓二十家 冬十二月 王薨 葬於故國谷 號爲新大王
故國川王(或云國襄) 諱男武(或云伊夷謨) 新大王伯固之弟二子 [伯固薨 國人以長子拔奇不肖 共立伊夷謨爲王(謨 魏志作模) 漢獻帝建安初 拔奇怨爲兄而不得立 與消奴加(消 魏志作涓) 各將下戶三萬餘口 詣公孫康降 還住沸流水上]([ ]誤據魏志) 王身長九尺 姿表雄偉 力能 鼎 事聽斷 寬猛得中
二年 春二月 立妃于氏爲王后 后提那部于素之女也(提 恐是 之誤) 秋九月 王如卒本 祀始組廟
四年 春三月甲寅夜 赤氣貫於大微如蛇 秋七月 星 于大微
六年 漢遼東太守 興師伐我 王遣王子 須拒之 不克 王親帥精騎往與漢軍戰於坐原 敗之 斬首山積
八年 夏四月乙卯 熒感守心 五月壬辰晦 日有食之
十二年 秋九月 京都雪六尺 中畏大夫沛者於 留-評者左可慮 皆以王后親戚 執國權柄 其子弟 幷恃勢騎侈 掠人子女 奪人田宅 國人怨憤 王聞之怒欲誅之 左可慮等 與四椽那謀叛
十三年 夏四月 [左可慮等]([ ]補闕) 聚衆攻王都 王徵畿內兵馬平之 遂下令曰 近者官以寵授 位非德進 毒流百姓 動我王家 此寡人不明所致也 令汝四部 各擧賢良在下者 於是 四部共擧東部晏留 王徵之 委以國政 晏留言於王曰 微臣庸愚 固不足以參大政 西鴨 谷左勿村乙巴素者 琉璃王大臣乙素之孫也 性質剛毅 智慮淵深 不見用於世 力田自給 大王若欲理國 非此人則不可 王遣使 以卑辭重禮聘之 拜中畏大夫 加爵爲于台 謂曰 孤 承先業 處臣民之上 德薄材短 未濟於理 先生藏用晦明 窮處草澤者久矣 今不我棄 幡然而來 非獨孤之喜幸 社稷生民之福也 請安承敎 公其盡心 巴素意雖許國 謂所受職部足以濟事 乃對曰 臣之駑蹇 不敢當嚴命 願大王選賢良 授高官以成大業 王知其意 乃除爲國相 令知政事 於是 朝臣國戚 謂素以新間舊 疾之 王有敎曰 無貴賤 苟不從國相者 族之 素退而告人曰 不逢時則隱 逢時則仕 士之常也 今上待我以厚意 其可復念舊隱乎 乃以至誠奉國 明政敎愼賞罰 人民以安 內外無事 冬十月 王謂晏留曰 若無子之一言 孤不能得巴素以共理 今庶績之凝(凝 舊刻作疑 誤也) 子之功也 乃拜爲大使者
論曰 古先哲王之於賢者也 立之無方 用之不惑 若殷高宗之傅說-蜀先主之孔明-秦符堅之王猛 然後 賢在位能在職 政敎修明 而國家可保 今王決然獨斷 拔巴素於海濱 不撓衆口 置之百官之上 而又賞其擧者 可謂得先王之法矣
十六年 秋七月 墮霜殺穀(墮 恐是隕之訛刻) 民飢 開倉賑給 冬十月 王 于質陽 路見坐而哭者 問何以哭爲 對曰 臣貧窮 常以傭力養母 今歲不登 無所傭作 不能得升斗之食 是以哭耳 王曰 嗟乎 孤爲民父母 使民至於此極 孤之罪也 給衣食 以存撫之 仍命內外所司 博問鰥寡孤獨老病貧乏不能自存者 救恤之 命有司 每年自春三月至秋七月 出官穀 以百姓家口多小 賑貸有差 至冬十月 還納以爲恒式 內外大悅
十九年 中國大亂 漢人避亂來投者甚多 是漢獻帝建安二年也 夏五月 王薨 葬于故國川原 號爲故國川王
山上王 諱廷優(一名位宮) 故國川王之弟也 魏書云 朱蒙裔孫宮 生而開目能視 是爲大祖 今王是大祖曾孫 亦生而視人 似曾祖宮 高句麗呼相似爲位 故名位宮云 故國川王無子 故延優嗣立 初故國川王之薨也 王后于氏 秘不發喪 夜往王弟發岐宅 日王無後 子宜嗣之 發岐不知王薨 對曰 天之曆數 有所歸 不可輕議 況婦人而夜行 豈禮云乎 后慙 便往延優之宅 延優起衣冠 迎門入座宴飮 王后曰 大王薨 無子 發岐作長當嗣 而謂妾有異心 暴慢無禮 是以見叔 於是 延優加禮 親自操刀割肉 誤傷其指 后解裙帶 其傷指 將歸 謂延優曰 夜深恐有不虞 子其送我至宮 延優從之 王后執手入宮 至翌日質明 矯先王命 令群臣 立延優爲王 發岐聞之大怒 以兵圍王宮 呼曰 兄死弟及禮也 汝越次纂奪大罪也 宜速出 不然則誅及妻 延優閉門三日 國人又無從發岐者 發岐知難 以妻子奔遼東 見太守公孫度(度 當作康 見魏志) 告曰 某高句麗王男武之母弟也 男武死 無子 某之弟延優 與嫂于氏謀 卽位 以廢天倫之義 是用憤 來投上國 伏願假兵三萬 令擊之 得以平亂 公孫度從之 延優遣弟 須 將兵禦之 漢兵大敗 須自爲先鋒 追北 發岐告 須曰 汝今忍害老兄乎 須不能無情於兄弟 不敢害之 曰延優不以國讓 雖非義也 爾以一時之憤 欲滅宗國 是何意耶 身沒之後 何面目以見先人乎 發岐聞之 不勝 悔 奔至裵川自刎死 須哀哭 收其屍 草葬訖而還 王悲喜 引 須內中 宴見以家人之禮 且曰 發岐請兵異國 以侵國家 罪莫大焉 今子克之 縱而不殺足矣 及其自死哭甚哀 反謂寡人無道乎 須 然銜淚而對曰 臣今請一言而死 王曰 何也 須曰 王后雖以先王遺命 立大王 大王不以禮讓之 曾無兄弟友恭之義 臣欲成大王之美 故收屍殯之 豈圖綠此逢大王之怒乎 大王若以仁忘惡 以兄喪禮葬之 孰謂大王不義乎 臣旣以言之 雖死猶生 請出受誅有司 王聞其言 前席而坐 溫顔慰諭曰 寡人不肖 不能無惑 今聞子之言 誠知過矣 願子無責 王子拜之 王亦拜之 盡歡而罷 秋九月 命有司奉迎發岐之喪 以王禮葬於裴嶺 王本因于氏得位 不復更娶 立于氏爲后
二年 春二月 築丸都城 夏四月 赦國內二罪已下
三年 秋九月 王 于質陽
七年 春三月 王以無子 禱於山川 是月十五夜 夢天謂曰 吾令汝少后生男勿憂 王覺語群臣曰 夢天語我諄諄如此 而無少后柰何 巴素對曰 天命不可測 王其待之 秋八月 國相乙巴素卒(卒 舊刻作率 訛也) 國人哭之慟 王以高優婁爲國相
十二年 冬十一月 郊豕逸 掌者追之 至酒桶村 不能捉 有一女子 年二十許 色美而艶 笑而前執之 然後追者得之 王聞而異之 欲見其女 微行夜至女家 使待人說之 其家知王來 不敢拒 王入室召其女 欲御之 女告曰 大王之命 不敢避 若幸而有子 願不見遺 王諾之 至丙夜王起 還宮
十三年 春三月 王后知王幸酒桶村女 妬之 陰遣兵士殺之 其女聞知 衣男服逃走 追及欲害之 其女問曰 爾等今來殺我 王命乎 王后命乎 今妾復有子 實王之遺體也 殺妾身可也 亦殺王子乎 兵士不敢害 來以女所言告之 王后怒必欲殺之 而未果 王聞之 乃復幸女家 問曰 汝今有娠 是誰之子 對曰 妾平生不與兄弟同席 況敢近異姓男子乎 今在復之子 實大王之遺體也 王慰藉贈與甚厚 乃還告王后 竟不敢害 秋九月 酒桶女生男 王喜曰 此天賚予嗣也 始自郊豕之事 得以幸其母 乃名其子曰郊 立其母爲小后 初小后母孕未産 巫卜之曰 必生王后 母喜 及生名曰后女 冬十月 王移都於丸都
十七年 春正月 立郊 爲王太子
二十一年 秋八月 漢平州人夏瑤 以百姓一千餘家來投 王納之 安置柵城 冬十月 雷 地震 星 于東北
二十三年 春二月壬子晦 日有食之
二十四年 夏四月 異鳥集于王庭
二十八年 王孫然弗生
三十一年 夏五月 王薨 葬於山上陵 號爲山上王
三國史記 卷 第十七
高句麗本紀 第五 東川王 中川王 西川王 烽上王 美川王
東川王(或云東襄) 諱憂位居 少名郊 山上王之子 母酒桶村人 入爲山上小后 史失其族姓 前王十七年立爲太子 至是嗣位 王性寬人 王后欲試王心 候王出遊 使人截王路馬 王還曰 馬無렵可憐 又令侍者進食時 陽覆羹於王衣 亦不怒
二年 春二月 王如卒本 祀始祖廟 大赦 三月 封于氏爲王太后
四年 秋七月 國相高優婁卒 以于台明臨於漱 爲國相
八年 魏遣使 和親 秋九月 太后于氏薨 太后臨終遺言曰 妾失行將何面目見國壤於地下 若群臣不忍 於溝壑 則請葬我於山上王陵之側 遂葬之如其言 巫者曰 國壤降於予曰 昨見于氏歸于川上(川 當作山 通鑑亦作山) 不勝憤 遂與之戰 退而思之 顔厚不忍見國人 爾告於朝 遮我以物 是用植松七重於陵前
十年 春二月 吳王孫權 遣使者胡衛 通和 王留其使 至秋七月斬之 傳首於魏
十一年 遣使如魏 賀改年號 是景初元年也
十二年 魏太傅司馬宣王(傅 魏志作尉) 率衆討公孫淵 王遣主簿大加 將兵千人助之
十六年 王遣將 襲破遼東西安平
十七年 春正月 立王子然弗爲王太子 赦國囚(囚 當作內)
十九年 春三月 東海人獻美女 王納之後官 冬十月 出師侵新羅北邊
二十年 秋八月 魏遣幽州刺史毋丘儉 將萬人 出玄도來侵 王將步騎二萬人 逆戰於沸流水上敗之 斬首三千餘級 又引兵 再戰於梁貊之谷 又敗之 斬獲三千餘人 王謂諸將曰 魏之大兵 反不如我之小兵 毋丘儉者 魏之名將 今日命在我掌握之中乎 乃領鐵騎五千進 而擊之 儉爲方陳 決死而戰 我軍大潰 死者一萬八千餘人 王以一千餘騎 奔鴨 原 冬十月 儉功陷丸都城屠之 乃遣將軍王 追王 王奔南沃沮 至于竹嶺 軍士分散殆盡 唯東部密友獨在側 謂王曰 今追兵甚迫 勢不可脫 臣請決死而禦之 王可遯矣 遂募死士 與之赴敵力戰 王間行脫而去(間行 密友紐由傳作僅得) 依山谷娶散卒 自衛謂曰 若有能取密友者 厚賞之 下部劉屋句 前對曰 臣試往焉 遂於戰地 見密友伏至 乃負而至 王枕之以股 久而乃蘇 王間行轉輾 至南沃沮 魏軍追不止 王計窮勢屈 不知所爲 東部人紐由進曰 勢甚危迫 不可徒死 臣有愚計 請以飮食往鎬魏軍 因伺隙 刺殺彼將 若臣計得成則王可奮擊決勝矣 王曰諾紐由入魏軍詐降曰 寡君獲罪於大國 逃至海濱 措躬無地 將以請降於陳前 歸死司寇 先遣小臣 致不 之物 爲從者羞 魏將聞之 將受基降 紐由隱刀食器 進前拔刀 刺魏將胸 與之俱死 魏軍遂亂 王分軍爲三道 急擊之 魏軍擾亂 不能陳(陳 與陣通) 遂自樂浪而退 王復國論功 以密友-紐由爲第一 賜密友巨谷-靑木谷 賜屋句鴨 -杜訥河原以爲食邑 追贈紐由爲九使者 又以其子多優爲大使者 是役也 魏將到肅愼南界 刻石紀功 又到丸都山 銘不耐城而歸 初其臣得來 見王侵叛中國 數諫王不從 得來嘆曰 立見此地將生蓬蒿 遂不食而死 毋丘儉令諸軍不壤其墓 不伐其樹 得其妻子 皆放遣之(括地志云 不耐城卽國內城也 城累石爲之 此卽丸都山與國內城相接 梁書 以司馬懿討公孫淵 王遣將襲西安平 毋丘儉來侵 通鑑 以得來諫王 爲王位宮時事 誤也)
二十一年 春二月 王以丸都城經亂 不可復都 築平壤城 移民及廟社 平壤者本仙人王儉之宅也 或云 王之都王險(誤讀史記朝鮮傳)
二十二年 春二月 新羅遣使結和 秋九月 王薨 葬於柴原 號曰東川王 國人懷其恩德 莫不哀傷 近臣欲自殺以殉者衆 嗣王以爲非禮禁之 至葬日 至墓自死者甚多 國人伐柴以覆其屍 遂名其地曰柴原
中川王(或云中壤) 諱然弗 東川王之子 儀表俊爽 有智略 東川十七年立爲王太子 二十二年秋九月 王薨 太子卽位 冬十月 立椽氏爲王后 十一月 王弟預物-奢句等謀叛伏誅
三年 春二月 王命相明臨於漱 兼知內外兵馬事
四年 夏四月 王以貫那夫人 置革囊投之西海 貫那夫人 顔色佳麗 髮長九尺 王愛之 將立以爲小后 王后椽氏恐其專寵 乃言於王曰 妾聞西魏求長髮 購以千金 昔我先生 不致禮於中國 被兵出奔 殆喪社稷 今王順其所欲 遣一介行李 以進長髮美人 則彼必欣納 無復侵伐之事 王知其意默不答 夫人聞之 恐其加害 反讒后於王曰 王后常罵妾曰 田舍之女 安得在此 若不自歸 必有後悔 意者后欲伺大王之出 以害於妾如之何 後王獵于箕丘而還 夫人將革囊 迎哭曰 后欲以妾盛此 投諸海 幸大王賜妾微命 以返於家 何敢更望侍左右乎 王問知其詐 怒謂夫人曰 汝要入海乎 使人投之
七年 夏四月 國相明臨於漱卒 以沸流沛者陰友爲國相 秋七月 地震
八年 立王子藥盧爲王太子 赦國內
九年 冬十一月 以椽那明臨笏覩 尙公主 爲駙馬都尉 十二月 無雪 大疫
十二年 冬十二月 王 于杜訥之谷 魏將尉遲楷(名犯長 陵諱)(楷 原本無) 將兵來伐 王簡精騎五千 戰於梁貊之谷敗之 斬首八千餘級
十三年 秋九月 王如卒本 祀始祖廟
十五年 秋七月 王獵箕丘獲白獐 冬十一月 雷 地震
二十三年 冬十月 王薨 葬於中川之原 號曰中川王
西川王(或云西壤) 諱藥盧(一云 若友) 中川王第二子 性聰悟而仁 國人愛敬之 中川王八年立爲太子 二十三年冬十月 王薨 太子卽位
二年 春正月 立西部大使者于漱之女爲王后 秋七月 國相陰友卒 九月 以尙婁爲國相 尙婁陰友子也 冬十二月 地震
三年 夏四月 隕霜害麥 六月 大旱
四年 秋七月丁酉朔 日有食之 民饑 發倉賑之
七年 夏四月 王如新城(或云新城 國之東北大鎭也) 獵獲白鹿 秋八月 王至自新城 九月 神雀集宮庭
十一年 冬十月 肅愼來侵 屠害邊民 王謂群臣曰 寡人以 末之軀 謬襲邦基 德不能綏 威不能震 致此隣敵猾我疆域 思得謀臣猛將 以折遐衝 咨爾群公 各擧奇謀異略 才堪將帥者 群臣皆曰 王弟達賈勇而有智略 堪爲大將 王於是 遣達賈往伐之 達賈出奇掩擊 拔檀盧城 殺酋長 遷六百餘家於扶餘南烏川 降部落六七所 以爲附庸 王大悅 拜達賈爲安國君 知內外兵馬事 兼統梁貊-肅愼諸部落
十七年 春二月 王弟逸友 素勃等二人謀叛 詐稱病往溫湯 與黨類戱樂無節 出言悖逆 王召之僞許拜相 及其至 令力士執而誅之
十九年 夏四月 王幸新城 海谷太守獻鯨魚目 夜有光 秋八月 王東狩獲白鹿 九月 地震 冬十一月 王至自新城
二十三年 王薨 葬於西川之原 號曰西川王
烽上王(一云雉葛) 諱相夫(或云 失婁) 西川王之太子也 幼驕逸多疑忌 西川王二十三年薨 太子卽位
元年 春三月 殺安國君達賈 王以賈在諸父之行 有大功業 爲百姓所瞻望故 疑之謀殺 國人曰 微安國君 民不能免梁貊-肅愼之難 今其死矣 其將焉託 無不揮涕相弔 秋九月 地震
二年 秋八月 慕容 來侵 王欲往新城避賊 行至鵠林 慕容 知王出 引兵追之 將及 王懼 時新城宰北部小兄高奴子 領五百騎迎王 逢賊奮擊之 軍敗退 王喜 加高奴子爵爲大兄 兼賜鵠林爲食邑 九月 王謂其弟 固有異心 賜死 國人以 固無罪 哀慟之 돌固子乙弗 出遯於野
三年 秋九月 國相尙婁卒 以南部大使者倉助利爲國相 進爵爲大主簿
五年 秋八月 慕容 來侵 至故國原 見西川王墓 使人發之 役者有暴死者 亦聞壙內有樂聲 恐有神乃引退 王謂群臣曰 慕容氏兵馬精强 屢犯我疆場 爲之奈何 相國倉助利對曰(相國 二字恐是顚倒) 北部大兄高奴子賢且勇 大王若欲禦寇安民 非高奴子無可用者 王以高奴子爲新城太守 善政有威聲 慕容 不復來寇
七年 秋九月 霜雹殺穀 民饑 冬十月 王增營宮室 頗極侈麗 民饑且困 群臣驟諫 不從 十一月 王使人索乙弗殺之 不得
八年 秋九月 鬼哭于烽山 客星犯月 冬十二月 雷 地震
九年 春正月 地震 自二月至秋七月 不雨 年饑民相食 八月 王發國內男女年十五已上 修理宮室 民乏於食 困於役 困之以流亡 倉助利諫曰 天災 至 年穀不登 黎民失所 壯者流離四方 老幼轉乎溝壑 此誠畏天憂民 恐懼修省之時也 大王曾是不思 驅饑餓之人 困木石之役 甚乖爲民父母之意 而況比 有强梗之敵 若乘吾弊以來 其如社稷生民何 願大王熟計之 王 曰 君者 百姓之所瞻望也 宮室不壯麗 無以示威重 今國相蓋欲謗寡人 以干百姓之譽也 助利曰 君不恤民非仁也 臣不諫君非忠也 臣旣承乏國相 不敢不言 豈敢干譽乎 王笑曰 國相欲爲百姓死耶 冀無復言(復 舊本訛作後) 助利知王之不悛 且畏及害 退與群臣同謀廢之 迎乙弗爲王 王知不免 自經 二子亦從而死 葬於烽山之原(烽 舊本訛作봉) 號曰烽上王
美川王(一云好壤王) 諱乙弗(或云憂弗) 西川王之子古鄒加 固之子 初烽上王疑弟 固有異心(弟 舊本誤作弗) 殺之 子乙弗畏害出遁 始就水室村人陰牟家 傭作 陰牟不知其何許人 使之甚苦 其家側草澤蛙鳴 使乙弗 夜投瓦石禁其聲 晝日督之樵採 不許暫息 不勝艱苦 周年乃去 與東村人再牟販鹽 乘舟抵鴨 將鹽下寄江東思收村人家 其家老 請鹽 許之斗許 再請不與 其 恨 潛以屢置之鹽中 乙弗不知 負而上道 追索之 誣以庾屢 告鴨 宰 宰以屢直 取鹽與 決苔放之 於是 形容枯槁 衣裳藍縷 人見之不知其爲王孫也 是時 國相倉助利將廢王 先遣北部祖弗-東部蕭友等 物色訪乙弗於山野 至沸流河邊 見一丈夫在船上 雖形貌憔悴 而動止非常 蕭友等疑是乙弗 就而拜之曰 今國王無道 國相與群臣 陰謀廢之 以王孫操行儉約 仁慈愛人 可以嗣祖業 故遣臣等奉迎 乙弗疑曰 予野人非王孫也 請更審之 蕭友等曰 今上失人心久矣(矣 舊本訛作英) 固不足爲國主 故群臣望王孫甚勤 請無疑 遂奉引以歸 助利喜 致於鳥陌南家(鳥 東國通鑑作烏) 不令人知 秋九月 王獵於侯山之陰 國相助利從之 謂衆人曰 與我同心者效我 乃以蘆葉揷冠 衆人皆揷之 助利知衆心皆同 遂共廢王 幽之別室 以兵周衛 遂迎王孫 上璽綬 卽王位 冬十月 黃霧四塞 十一月 風從西北來 飛沙走石六日 十二月 星 于東方
三年 秋九月 王率兵三萬侵玄 郡 虜獲八千人 移之平壤
十二-年 秋八月 遣將襲取遼東西安平
十四年 冬十月 侵樂浪郡 虜獲男女二千餘口
十五年 春正月 立王子斯由爲太子 秋九月 南侵帶方郡
十六年 春二月 攻破玄 城 殺獲甚衆 秋八月 星 于東北
二十年 冬十二月 晉平州刺史崔毖來奔 初崔毖陰說我及段氏-宇文氏 使共攻慕容 三國進攻棘城 閉門自守 獨以牛酒 宇文氏 二國疑宇文氏與 有謀(二 舊本作與) 各引兵歸 宇文大人悉獨官曰 二國雖歸 吾當獨取之 使其子 與長史裴 將精銳爲前鋒 自將大兵繼之 悉獨官大敗 僅以身免 崔毖聞之 使其兄子燾 詣棘城僞賀 臨之以兵 燾懼首服 乃遣燾歸 謂毖曰 降者上策 走者下策也 引兵隨之 毖與數十騎 棄家來奔 其衆悉降於 以其子仁鎭遼東 官府市里 案堵如故 我將如 據于河城 遣將軍張統 掩擊擒之 其衆千餘家 歸于棘城 王數遣兵寇遼東 慕容 遣慕容翰-慕容仁伐之 王求盟 翰-仁乃還
二十一年 冬十二月 遣兵寇遼東 慕容仁拒戰 破之
三十一年 遣使後趙石勒 致其 矢
三十二年 春二月 王薨 葬於美川之原 號曰美川王
三國史記 卷第十八
高句麗本紀 第六 故國原王 小獸林王 故國壤王 廣開土王 長壽王
故國原王(一云國岡上王) 諱斯由(或云劉(劉 恐當作釗 百濟蓋鹵王寄魏主書作釗 魏書高句麗傳亦作釗)) 美川王十五年立爲太子 三十二年春王薨 卽位
二年 春二月 王如卒本 祀始祖廟 巡問百姓老病賑給 三月 至自卒本
四年 秋八月 增築平壤城 冬十二月 無雪
五年 春正月 築國北新城 秋七月 隕霜殺穀
六年 春三月 大星流西北 遣使如晉貢方物
九年 燕王 來侵 兵及新城 王乞盟 乃還
十年 王遣世子 朝於燕王
十二年 春二月 修葺丸都城 又築國內城 秋八月 移居丸都城 冬十月 燕王 遷都龍城 立威將軍翰 請先取高句麗 後滅宇文然後 中原可圖 高句麗有二道 其北道平闊 南道險狹 衆慾從北道 翰曰 盧以常情料之 必謂大軍從北道 當重北而輕南 王宜帥銳兵 從南道擊之 出其不意 北都不足取也(北 資治通鑑(晉紀)作丸 丸之訛刻) 別遣偏師 出北道 從有蹉跌 其腹心已潰 四支無能爲也 從之 十一月 自將勁兵四萬 出南道 以慕容翰 慕容覇爲前鋒 別遣長史王寓等 將兵萬五千 出北道以來侵 王遣弟武 帥精兵五萬 拒北道 自帥羸兵以備南道 慕容翰等先至戰 以大衆繼之 我兵大敗 左長史韓壽 斬我將阿佛和度加 諸軍乘勝 遂入丸都 王單騎走入斷態谷 將軍慕輿 追獲王母周氏及王妃而歸 會王寓等戰於北道 皆敗沒 由是 不復窮追 遣使招王 王不出 將還 韓壽曰 高句麗之地不可戌守 今其主亡民散 潛伏山谷 大軍旣去 必復鳩聚 收其餘燼 猶足爲患 請載其父尸 囚其生母而歸 俟其束身自歸 然後返之 撫以恩信 策之上也 從之 發美川王墓(墓 舊本作廟 誤也) 載其尸 收其府庫累世之寶 盧男女五萬餘口 燒其宮室 毁丸都城而還
十三年 春二月 王遣其弟稱臣入朝於燕 貢珍異以千數 燕王 乃還其父尸 猶留其母爲質 秋七月 移居平壤東黃城 城在今西京東木覓山中 遣使如晉朝貢 冬十一月 雪五尺
十五年 冬十月 燕王 使慕容恪 來攻拔南蘇 置戌而還
十九年 王送前東夷護軍宋晃于燕 燕王雋赦之 更名日活 拜爲中尉
二十五年 春正月 立王子丘夫爲王太子 冬十二月 王遣使詣燕 納質修貢 以請其母 燕王雋許之 遣殿中將軍刀龕(刀 資治通鑑作 刀蓋 之訛) 送王母周氏歸國 以王爲征東大將軍營州剌史 對樂浪公王如故
三十九年 秋九月 王以兵二萬 南伐百濟 戰於雉壤 敗績
四十年 秦王猛伐燕 破之 燕太傳慕容評來奔 王執送於秦
四十一年 冬十月 百濟王率兵三萬 來攻平壤城 王出師拒之 爲流矢所中 是月二十三日薨 葬于故國之原(百濟蓋鹵王表魏曰 梟斬釗首 過辭也)
小壽林王(一云小解朱留王) 諱丘夫 故國原王之子也 身長大有雄略 故國原王二十五年 立爲太子 四十一年王薨 太子卽位
二年 夏六月 秦王 堅遣使及浮屠順道( 舊本作符 今校之) 送佛像-經文 王遣使廻謝 以貢方物 立太學 敎育子弟
三年 始頒律令
四年 僧阿道來
五年 春二月 始創肖門寺(肖 海東高僧傳作省) 以置順道 又創伊弗蘭寺 以置阿道 此海東佛法之始 秋七月攻百濟水谷城
六年 冬十一月 侵百濟北鄙
七年 冬十月 無雪雷 民疫 百濟將兵三萬 來侵平壤城 十一月 南伐百濟 遣使入 秦( 舊本作符 今校之) 朝貢
八年 旱 民饑相食 秋九月 契丹犯北邊 陷八部落
十三年 秋九月 星 于西北
十四年 冬十一月 王薨 葬於小獸林 號爲小獸林王
故國壤王 諱伊連 (或云於只支) 小獸林王之弟也 小獸林王在位十四年薨 無嗣 弟伊連卽位
二年 夏六月 王出兵四萬襲遼東 先是 燕王垂命帶方王佐 鎭龍城 佐聞我軍襲遼東 遣司馬 景 將兵救之 我軍擊敗之 遂陷遼東-玄 盧男女一萬口而還 冬十一月 燕慕容農 將兵來侵 復遼東-玄 二郡 初 幽冀流民多來投 農以范陽龐淵爲遼東太守 招撫之 十二月 地震
三年 春正月 立王子談德爲太子 秋八月 王發兵南伐百濟 冬十月 桃李華 牛生馬 八足二尾
五年 夏四月 大旱 秋八月 蝗
六年 春 饑 人相食 王發倉賑給 秋九月 百濟來侵掠南鄙部落而歸
七年 秋九月 百濟遣達率眞嘉謨 攻破都押城 盧二百人以歸
九年(據廣開土王碑 卽位在辛卯 則前王薨八年明矣) 春 遣使新羅修好 新羅王遣姪實聖爲質 三月 下敎 崇信佛法求福 命有司 立國社修宗廟 夏五月 王薨 葬於故國壤 號爲故國壤王
廣開土王 諱談德 故國壤王之子 生而雄偉 有倜 之志 故國壤王三年立爲太子 九年王薨(九 當作八) 太子卽位 秋七月 南伐百濟 拔十城 九月 北伐契丹
盧南女五百口 又招諭本國陷沒民口一萬而歸 冬十月 攻陷百濟關彌城(彌 舊本作이) 其城四面 絶 海水環繞 王分軍七道 攻擊二十日乃拔
二年 秋八月 百濟侵南邊 命將拒之 創九寺於平壤
三年 秋七月 百濟來侵 王率精騎五千 逆擊敗之 餘寇夜走 八月 築國南七城 以備百濟之寇
四年 秋八月 王與百濟戰於浿水之上 大敗之 盧獲八千餘級
九年 春正月 正遣使入燕朝貢 二月 燕王盛以我王禮慢 自將兵三萬襲之 以驃騎大將軍慕容熙爲前鋒 拔新城-南蘇二城 拓地七百餘里 徙五千餘戶而還
十一年 王遣兵攻宿軍 燕平州刺史慕容歸 棄城走
十三年 冬十二月 出師侵燕
十四年 春正月 燕王熙來攻遼東 城且陷 熙命將士 毋得先登 俟 平其城 朕與皇后乘轝而入(轝 資治通鑑作輦) 由是 城中得嚴備 卒不克而還
十五年 秋七月 蝗旱 冬十二月 燕王熙襲契丹 至 北 畏契丹之衆欲還 遂棄輜重 輕兵襲我 燕軍行三千餘里 士馬疲凍 死者屬路 攻我木底城 不克而還
十六年 春二月 增修宮闕
十七年 春三月 遣使北燕 且敍宗族 北燕王雲 遣侍御史李拔 報之 雲祖父高和 句麗之支屬 自云 高陽氏之苗裔 故以高爲氏焉 慕容寶之爲太子 雲以武藝侍東宮 寶子之 賜姓慕容氏
十八年 夏四月 立王子巨連爲太子 秋七月 築國東禿山等六城 移平壤民戶 八月 王南巡
二十二年 冬十月 王薨 號爲廣開土王
長壽王 諱巨連(一作璉) 開土王之元子也 體貌魁傑 志氣豪邁 開土王十八年立爲太子 二十二年王薨 卽位
元年 遣長史高翼入晉奉表 獻 白馬 安帝封王高句麗王樂安郡公
二年 秋八月 異鳥集王宮 冬十月 王 于蛇川之原 獲白獐 十二月 王都雪 五尺
七年 夏五月 國東大水(水 舊本作氷 訛誤也) 王遣使存問
十二年 春二月 新羅遺使修聘 王勞慰之特厚 秋九月 大有年 王晏群臣於宮
十三年 遣使如魏貢
十五年 移都平壤
二十三年 夏六月 王遣使入魏朝貢 且請國諱 世祖嘉其誠款 使錄帝系及諱以與之 遣員外散騎寺郞李敖 拜王爲都督遼海諸軍事征東將軍領護東夷中郞將 遼東郡開國公高句麗王 秋 王遣使入魏謝恩 魏人數伐燕 燕日危蹙 燕王馮弘曰 若事急 且東依高句麗 以圖後擧(圖 舊本作國 訛刻今校之) 密遣尙書陽伊 請迎於我
二十四年 燕王遣使入貢于魏 請送侍子 魏主不許 將擧兵討之 遣使來告諭 夏四月 魏攻燕白狼城 克之 王遣將葛盧-孟光 將衆數萬 隨陽伊至和龍 迎燕王 葛盧-孟光入城 命軍脫弊褐 取燕武庫精丈以給之 大掠城中 五月 燕王率龍城見戶東徙 焚宮殿 火一旬不滅 令婦人被甲居中 陽伊等勒精兵居外 葛盧-孟光帥騎殿後 方軌而進 前後八十餘里 魏主聞之 遣散騎常侍封撥來令送燕王 王遣使入魏奉表 稱當與馮弘 俱奉王化 魏主以王違詔 議擊之 將發 右騎卒 劉契-樂平王丕等諫之 乃止
二十五年 春二月 遣使入魏朝貢
二十六年 春三月 初 燕王弘至遼東 王遣使勞之曰 龍城王馮君 爰適野次 士馬勞乎 弘塹怒 稱制讓之 王處之平郭 尋從北豊 弘素侮我 政形償罰 猶如其國 王乃奪其待人 取其太子王仁僞質 弘怨之 遣使如宋 上表求迎 宋太朝遣使者王白駒等迎之 幷令我資送 王不欲使弘南來 遣將孫漱-高仇等 殺弘于北豊 幷其子孫十餘人 白駒等 師所領七千餘人 掩討漱仇 殺仇 生擒漱 王以白駒等專殺 遣使執送之 太祖以遠國 不欲違其意 下白駒等獄 已而原之
二十七年 冬十一月 遣使入魏朝貢 十二月 遣使入魏朝貢
二十八年 新羅人襲殺邊將 王怒將擧兵討之 羅王遣使謝罪 乃止
四十二年 秋七月 遣兵侵新羅北邊
四十三年 遣使入宋朝貢
五十年 春三月 遣使入魏朝貢
五十一年 宋世祖孝武皇帝 策王爲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五十三年 春二月 遣使入魏朝貢
五十四年 春三月 遣使入魏朝貢 魏文明太后 以顯祖六宮未備 敎王令薦其女 王奉表云 女已出嫁 求以弟女應之 許焉 乃遣安樂王眞-尙書李敷等 至境送幣 或勸王日 魏昔與燕婚姻 旣而伐之 由行人具知 其夷險故也 殷鑑不遠 宜以方便辭之 王遂上書稱女死魏疑其矯詐 又遣假散騎常侍程駿 切責之 若女審死者 聽更選宗淑 王云 若天子恕其前愆 謹當奉詔 會顯祖崩 乃止
五十五年 春二月 遣使入魏朝貢
五十六年 春二月 王以靺鞨兵一萬 攻取新羅悉直州城 夏四月 遣使入魏朝貢
五十七年 春二月 遣使入魏朝貢 秋八月 百濟兵侵入南鄙
五十八年 春二月 遣使入魏朝貢
五十九年 秋九月 民奴各等(各魏書(高祖紀)作久) 奔降於魏 各賜田宅 是魏高祖延興元年也
六十年 春二月 遣使入魏朝貢 秋七月 遣使入魏朝貢 自此已後 貢獻倍前 其報賜亦稍加焉
六十一年 春二月 遣使入魏朝貢 秋八月 遣使入魏朝貢
六十二年 春三月 遣使入魏朝貢 秋七月 遣使入魏朝貢 遣使入宋朝貢
六十三年 春二月 遣使入魏朝貢 秋八月 遣使入魏朝貢 九月 王帥兵三萬侵百濟 陷王所都漢城 殺其王扶餘慶 虜男女八千而歸
六十四年 春二月 遣使入魏朝貢 秋七月 遣使入魏朝貢 九月 遣使入魏朝貢
六十五年 春二月 遣使入魏朝貢 秋九月 遣使入魏朝貢
六十六年 遣使入宋朝貢 百濟燕信來投
六十七年 春三月 遣使入魏朝貢 秋九月 遣使入魏朝貢
六十八年 夏四月 南齊太祖蕭道成 策王爲驃騎大將軍 王遣使餘奴等 朝聘南齊 魏光州人 於海中 得餘奴等送闕 魏高祖 詔責王曰 道成親弑其君 竊位江左(位 魏書(高句麗)作號) 朕方欲興滅國於舊邦 繼絶世於劉氏 而卿越境外交 遠通簒賊 豈是藩臣守節之義 今不以一過 掩卿舊款 卽送還藩 其感恕思愆(恕 新本或作恩 當校之) 祗承明憲 輯寧所部 動靜以聞
六十九年 遣使南齊朝貢
七十二年 冬十月 遣使入魏朝貢 時魏人 謂我方强 置諸國使邸 齊使第一 我使者次之
七十三年 夏五月 遣使入魏朝貢 冬十月 遣使入魏朝貢
七十四年 夏四月 遣使入魏朝貢
七十五年 夏五月 遣使入魏朝貢
七十六年 春二月 遣使入魏朝貢 夏四月 遣使入魏朝貢 秋閏八月 遣使入魏朝貢
七十七年 春二月 遣使入魏朝貢 夏六月 遣使入魏朝貢 秋九月 遣兵侵新羅北邊 陷狐山城 冬十月 遣使入魏朝貢
七十八年 秋七月 遣使入魏朝貢 九月 遣使入魏朝貢
七十九年 夏五月 遣使入魏朝貢 秋九月 遣使入魏朝貢 冬十二月 王薨 年九十八歲 號長壽王 魏孝文聞之 制素委貌-布深衣 擧哀於東郊 遣謁者僕射李安上 策贈車騎大將軍太溥遼東郡開國公高句麗王 諡曰康
三國史記 卷 第十九
高句麗本紀 第七 文咨王 安臧王 安原王 陽原王 平原王
文次明王(一云明治好王) 諱羅雲 長壽王之孫 父王子古鄕大加助多 助多早死 長壽王養於宮中 以爲大孫 長壽在位七十九年薨 繼立
元年 春正月 魏孝文帝 遣使拜王 爲使持節都督遼海諸軍事征東將軍領護東夷中郞將遼東郡開國公 高句麗王 賜衣冠服物車旗之飾 又詔王遣世子入朝 王辭以疾 遣從叔升千 隨使者詣闕 夏六月 遣使入魏朝貢 秋八月 遣使入魏朝貢 冬十月 遣使入魏朝貢
二年 冬十月 地震
三年 春正月 遣使入魏朝貢 二月 扶餘王及妻弩 以國來降 秋七月 我軍與新羅人 戰於薩水之原 羅人敗 保犬牙城 我兵圍之 百帝遣兵三千援新羅 我兵引退 濟帝策王 爲使待節散騎常侍都督營平二州征東大將軍樂浪公 遣使入魏朝貢 冬十月 桃李華
四年 春二月 遣使入魏朝貢 大旱 夏五月 遣使入魏朝貢 秋七月 南巡狩 望海而遠 八月 遣兵圍百濟雉壤城 百濟請救以新羅 羅王命將軍德智 率兵來援 我軍退還
五年 齊帝進王爲車騎將軍 遣使入魏朝貢 秋七月 遣兵攻新羅牛山城 新羅兵出擊泥河上 我軍敗北
六年 秋八月 遣兵攻新羅牛山城 取之
七年 春正月 立王子興安爲太子 秋七月 創金剛寺 八月 遣使入魏朝貢
八年 百濟民饑 二千人來投
九年 秋八月 遣使入魏朝貢
十年 春正月 遣使入魏朝貢 冬十二月 遣使入魏朝貢
十一年 秋八月 蝗 冬十月 地震 民屋倒墮 有死者 梁高祖卽位 夏四月 進王爲車騎大將軍 冬十一月 百濟犯境 十二月 遣使入魏朝貢
十二年 冬十一月 百濟遣達率優永 率兵五千 來侵水谷城
十三年 夏四月 遣使入魏朝貢 世宗引見其使芮悉弗於東堂 悉弗進曰 小國係誠天極 累葉純誠 地産土毛 無愆王貢 但黃金出自扶餘 珂則涉羅所産 扶餘爲勿吉所逐 涉羅爲百濟所幷 二品所以不登王府 實兩賊是爲 世宗曰 高句麗 世荷上奬(奬 魏書作將) 專制海外 九夷 虜 悉得征之 甁 恥 誰之咎也 昔方貢之愆 責在連率 卿宜宣朕志於卿主 務盡威懷之略 披害群 輯寧東裔 使二邑還復舊墟 土毛無失常貢也
十五年 秋八月 王獵於龍山之陽 五日而還 九月 遣使入魏朝貢 冬十一月 遣將伐百濟 大雪 士卒凍 而還
十六年 冬十月 遣使入魏朝貢 王遣將高老與靺鞨(與 舊本作興 誤也) 謀欲攻百濟漢城 進屯於橫岳下 百濟出師逆戰 乃退
十七年 梁高祖下詔曰 高句麗王樂浪郡公某 乃誠款著 貢驛相尋 宜豊秩命(豊 梁書作隆) 式弘朝典 可撫軍(一作東)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軍 同上書作東) 夏五月 遣使入魏朝貢 冬十二月 遣使入魏朝貢
十八年 夏五月 遣使入魏朝貢
十九年 夏閏五月 遣使入魏朝貢 冬十一月 遣使入魏朝貢
二十一年 春三月 遣使入梁朝貢 夏五月 遣使入魏朝貢 秋九月 侵百濟陷加弗-圓山二城 虜獲男女一千餘口
二十二年 春正月 遣使入魏朝貢 夏正月 遣使入魏朝貢 冬十二月 遣使入魏朝貢
二十三年 冬十一月 遣使入魏朝貢
二十四年 冬十月 遣使入魏朝貢
二十五年 夏四月 遣使入梁朝貢
二十六年 夏四月 遣使入魏朝貢
二十七年 春二月 遣使入魏朝貢 三月 暴風拔木 王宮南門自毁 夏四月 遣使入魏朝貢 五月 遣使入魏朝貢
二十八年 王薨 號爲文咨明王 魏靈太后擧哀於東堂 遣使策贈車騎大將軍 時魏肅宗年十歲 太后臨朝稱制
安臧王 諱興安 文咨明王之長子 文咨在位七年立爲太子 二十八年王薨 太子卽位
二年 春正月 遣使入梁朝貢 二月 梁高祖封王爲寧東將軍都督營平二州諸軍事高句麗王 遣使者江注盛(注 魏書及資治通鑑竝作法) 賜王衣冠劍佩 魏兵就海中 執之送洛陽 魏封王爲安東將軍領護東夷校尉遼東郡開國公高句麗王 秋九月 入梁朝貢
三年 夏四月 王幸卒本 祀始祖廟 五月 王至自卒本 所經州邑貧乏者 賜穀人一斛
五年 春 旱 秋八月 遣兵侵百濟 冬十月 饑 發倉賑救 十一月 遣使朝魏 進良馬十匹
八年 春三月 遣使入梁朝貢
九年 冬十一月 遣使入梁朝貢
十一年 春三月 王 於黃城之東 冬十月 王與百濟戰於五谷 克之 殺獲二千餘級
十三年 夏五月 王薨 號爲安葬王(是梁中大通三年 魏普泰元年也 梁書云 安臧王在位第八年 普通七年卒 誤也)
安原王 諱寶延 安臧王之弟也 身長七尺五寸 有大量 安臧愛友之 安臧在位十三年薨 無嗣子 故卽位 梁高祖下詔襲爵
二年 春三月 魏帝詔策使持節散騎常待領護東夷校尉遼東郡開國公高句麗王 賜衣冠車旗之飾 夏四月 遣使入梁朝貢 六月 遣使入魏朝貢 冬十一月 遣使入梁朝貢
三年 春正月 立王子平成爲太子 二月 遣使入魏朝貢
四年 東魏詔加王驃騎大將軍 餘悉如故 遣使入魏朝貢
五年 春二月 遣使入梁朝貢 夏五月 國南大水 漂沒民屋 死者二百餘人 冬十月 地震 十二月 雷 大疫
六年 春夏 大旱 發使撫恤饑民 秋八月 蝗 遣使入東魏朝貢
七年 春三月 民饑 王巡撫賑救 冬十二月 遣使入東魏朝貢
九年 夏五月 遣使入東魏朝貢
十年 秋九月 百濟圍牛山城 王遣精騎五千擊走之 冬十月 桃李華 十二月 遣使入東魏朝貢
十一年 春三月 遣使入梁朝貢
十二年 春三月 大風 拔木飛瓦 夏四月 雹 冬十二月 遣使入東魏朝貢
十三年 冬十一月 遣使入東魏朝貢
十四年 冬十一月 遣使入東魏朝貢
十五年 春三月 王薨 號爲安原王(是梁大同十一年 東魏武定三年也 梁書云 安原以大淸二年卒 以其子爲寧東將軍高句麗王樂浪公 誤也)
陽原王(或云陽崗上好王) 諱平成 安原王長子 生而聰慧 及壯雄豪過人 以安原在位三年立爲太子 至十五年王薨 太子卽位 冬十二月 遣使入東魏朝貢
二年 春二月 王都梨樹連理 夏四月 雹 冬十一月 遣使入東魏朝貢
三年 秋七月 改築白巖成 葺新城 遣使入東委朝貢
四年 春正月 以濊兵六千 攻百濟獨山城 新羅將軍朱珍來援 故不克而退 秋九月 丸都進嘉禾 遣使入東魏朝貢
五年 遣使入東魏朝貢
六年 春正月 百濟來侵 陷道薩城 三月 攻百濟金峴城 新羅人承間 取二城 夏六月 遣使入北齊朝貢 秋九月 北齊封王爲使持節侍中驃騎大將軍領護東夷校尉遼東郡開國公高句麗王
七年 夏正月 遣使入北齊朝貢 秋九月 突厥來圍新城 不克 移攻白巖城 王遣將軍高紇領兵一萬 拒克之 殺獲一千餘級 新羅來攻取十城
八年 築長安城
十年 冬 攻百濟態川城 不克 十二月晦 日有食之 無氷
十一年 冬十月 虎入王都 擒之 十一月 太白晝見 遣使入北齊朝貢
十三年 夏四月 立王子陽成爲太子 遂宴群臣於內殿 冬十月 丸都城干朱理叛 伏誅
十五年 春三月 王薨 號爲陽原王
平原王(或云平崗上好王) 諱陽成(隋唐書作湯) 陽原王長子 有膽力善騎射 陽原王在位十三年立爲太子 十五年王薨 太子卽位
二年 春二月 北齊廢帝封王爲使持節領東夷校尉遼東郡公高句麗王 王幸卒本 祀始祖廟 三月 王至自卒本 所經州郡獄囚 除二死皆原之
三年 夏四月 異鳥集宮庭 六月 大水 冬十一月 遣使入陳朝貢
四年 春二月 陳文帝詔授王寧東將軍
五年 夏 大旱 王減常膳 祈禱山川
六年 遣使入北齊朝貢
七年 春正月 立王子元爲太子 遣使入北齊朝貢
八年 冬十二月 遣使入陳朝貢
十二年 冬十一月 遣使入陳朝貢
十三年 春二月 遣使入陳朝貢 秋七月 王 於浿河之原 五旬而返 八月 重修宮室 蝗旱 罷役
十五年 遣使入北齊朝貢
十六年 春正月 遣使入陳朝貢
十九年 王遣使入周朝貢 周高祖 拜王爲開府儀同三司大將軍遼東郡開國公高句麗王
二十三年 春二月晦 星隕如雨 秋七月 霜雹殺穀 冬十月 民饑 王巡行憮恤 十二月 遣使入隋朝貢 高祖授王大將軍遼東郡公
二十四年 春正月 遣使入隋朝貢 冬十一月 遣使入隋朝貢
二十五年 春正月遣使入隋朝貢 二月 下令 減不急之事 發使郡邑勸農桑 夏四月 遣使入隋朝貢 冬 遣使入隋朝貢
二十六年 春 遣使入隋朝貢 夏四月 隋文帝 宴我使者於大興殿
二十七年 冬十二月 遣使入陳朝貢
二十八年 移都長安城
三十二年 王聞陳亡大懼 理兵積穀(理 隋書作治 史記則避成宗諱) 爲拒守之策 隋高祖 賜王璽書 責以雖稱藩附 誠節未盡 且曰 彼之一方 雖地狹人少 今若黜王 不可虛置 終須更選官屬 就彼安撫 王若酒心易行 率由憲章 卽是朕之良臣 何勞別遣才彦 王謂遼水之廣 何如長江 高句麗之人 多少陳國(多少不恐有何如二字) 朕若不存含育 責王前愆 命一將軍 何待多力 殷勤曉示(示 舊本作未 訛) 許王自新耳 王得書惶恐 將奉表陳謝 而未果 王在位三十二年 冬十月 薨 號曰平原王(是開皇十年 隋書及通鑑 書高祖賜璽書於開皇十七年 誤也)
三國史記 卷 第二十
高句麗本紀 第八 陽王 建武王
陽王(一云平陽) 諱元(一云大元) 平原王長子也 風神俊爽 以濟世安民自任 平原王在位七年立爲太子 三十二年王薨 太子卽位 隋文帝遣使 拜王爲上開府儀同三司 襲爵遼東郡公 賜衣一襲
二年 春正月 遣使入隋 奉表謝恩進奉 因請封王 帝許之 三月 策封爲高句麗王 仍賜車服 夏五月 遣使謝恩
三年 春正月 遣使入隋朝貢
八年 夏五月 遣使入隋朝貢
九年 王率靺鞨之衆萬餘 侵遼西 營州摠管韋沖 擊退之 隋文帝聞而大怒 命漢王諒-王世積幷爲元師(積 隋書及資治通鑑幷積) 將水陸三十萬來伐 夏六月 帝下詔 黜王官爵 漢王諒軍 出臨 關 値水료 轉不繼 軍中乏食 復遇疾疫 周羅 自東萊 泛海趣平壤城 亦遭風船多漂沒 秋九月 師還 死者十八九 王亦恐懼 遣使謝罪 上表稱遼東糞土臣某 帝於是罷兵 待之如初 百濟王昌 遣使奉表 請爲軍導 帝下詔 諭以高句麗服罪 朕已赦之 不可致伐 厚其使而遣之 王知其事 侵掠百濟之境
十一年 春正月 遣使入隋朝貢 詔大學博士李文眞 約古史爲新集五券 國初始用文字 時有人記事一百券 名曰留記 至是刪修
十四年 王遣將軍高勝 攻新羅北漢山城 羅王率兵過漢水 城中鼓 相應 勝以彼衆我寡 恐不克而退
十八年 初煬帝之幸啓民帳也 我使者在啓民所 啓民不敢隱 與之見帝 黃門侍郞裵矩 說帝曰 高句麗本箕子所封之地 漢晉皆爲郡縣 今乃不臣 別爲異域 先帝欲征之久矣 但楊諒不肖 師出無功 當陛下之時 安可不取 使冠帶之境 遂爲蠻貊之鄕乎 今其使者 親見啓民擧國從化 可因其恐懼 脅使入朝 帝從之 牛弘宣旨曰 朕以啓民誠心奉國故 親至其帳 明年當往 郡 爾還日語爾王 宜早來朝 勿自疑懼 存育之禮 當如啓民 苟或不朝 將帥啓民 往巡彼土 王懼藩禮頗闕 帝將討之 啓民突厥可汗也 夏五月 遣師攻百濟松山城 不下 移襲石頭城 虜男女三千而還
十九年 春二月 命將襲新羅北境 虜獲八千人 夏四月 拔新羅牛鳴山城
二十二年 春二月 煬帝下詔 討高句麗 夏四月 車駕至 郡之臨朔宮(駕 舊本作蓋) 四方兵皆集 郡
二十三年 春正月壬午 帝下詔曰 高句麗小醜 迷昏不恭 崇聚勃碣之間 食遼濊之境 雖復漢魏誅戮 巢穴暫傾 亂離多阻 種落還集 萃川藪於往代 播寔繁以訖今 彼華壤 爲夷類 歷年永久 惡稔旣淫 天道禍淫 亡徵已兆 亂常敗德 非可勝圖 掩慝懷姦 唯日不足 移告之嚴 未嘗面受 朝覲之禮 莫肯躬親 誘納亡叛 不知紀極 充斥邊垂 勞烽候 關柝以之不靜 生人爲之廢業 在昔薄伐 已漏天網 旣緩前禽之戮 未卽後服之誅 曾不懷恩 爲長惡 乃兼契丹之黨 虔劉海戍 習靺鞨之服 侵 遼西 又靑丘之表 咸修職貢 碧海之濱 同稟正朔 遂復 攘琛 ( 舊本作責 也) 絶往來 虐及弗辜 誠而遇禍 車奉使 爰 海東 旌節所次 途經藩境 而擁塞道路 拒絶王人 無事君之心 豈爲臣之禮 此而可忍 孰不可容 且法令苛酷 賦 煩重 强臣豪族 咸執國鈞 朋黨比周 以之成俗 賄貨如市 寃枉莫申 重以仍歲災凶 比屋饑饉 兵戈不息 役無期 力竭轉輸 身塡溝壑 百姓愁苦 爰誰適從 境內哀惶 不勝其弊 廻首面內 各懷性命之圖 黃髮稚齒 咸興酷毒之歎 省俗觀風 爰 幽朔 弔人問罪 無俟再駕 於是 親總六師 用申九伐 拯厥 危 從天意 殄玆逋穢 剋嗣先謨 今宜援律啓行 分摩 路 掩渤海而雷震 歷扶餘以電掃 比干按甲(干 隋書作戈) 誓旅而後行 三令五申必勝而後戰(三 同書作先) 左十二軍 出鏤方-長岑-溟海-蓋馬-建安-南蘇-遼東-玄 -扶餘-朝鮮-沃沮-樂浪等道 右十二軍 出 蟬-含資-渾彌-臨屯-候城-提爰-踏頓-肅愼-碣石-東 -帶方-襄平等道 絡驛引途 摠集平壤 凡一百十三萬三千八百人 號二百萬 其饋輸者倍之 宜社於南桑乾水上 類上帝於臨朔宮南 祭馬祖於 城北 帝親授節度 每軍 上將亞將各一人 騎兵四十隊 隊百人 十隊爲團 步卒八十隊 分爲四團 團各有偏將一人 其鎧胃纓拂旗 每團異色 日遣一軍 相去四十里 連營漸進 終四十日 發乃盡 首尾相繼 鼓角相聞 旌旗亘九百六十里 御營內 合十二衛 三臺 五省 九寺 分 內外前後左右六軍 次後發 又亘八十理 近古出師之盛 未之有也 二月 帝御師進至遼水 衆軍摠會 臨水爲大陣 我兵阻水拒守 隋兵不得濟 帝命工部尙書宇文愷 造浮橋三道於遼水西岸 旣成 引橋趣東岸 短不及岸仗餘 我兵大至 隋兵驍勇者 爭赴水接戰 我兵乘高擊之 隋兵不得登岸 死者甚衆 麥鐵杖 躍登岸 與錢士雄-孟叉等 皆戰死 乃 兵 引橋 復就西岸 更命少府監何稠 接橋二日而成 諸軍相次繼進 大戰于東岸 我兵大敗 死者萬計 諸軍乘勝進圍遼東城 則漢之襄平城也 車駕到遼(到 隋書及資治通鑑幷作度) 下詔赦天下 命刑部尙書衛文昇等 撫遼左之民 給復十年 建置郡縣 以相統攝 夏五月 初 諸將之東下也 帝戒之曰 凡軍事進止 皆須奏聞待報 無得專壇 遼東數出戰 不利 乃 城固守 帝命諸軍攻之 又 諸將高句麗若降 則宣撫納 不得從兵 遼東城將陷 城中人輒言請降 諸將奉旨 不敗赴期(期 隋書(高麗傳)及資治通鑑 幷作機) 先令馳奏 比報至 城中守禦亦備 隨出拒戰(隨 舊本作隋 也) 如比再三 帝終不悟 旣而城久不下 六月己未 隋諸幸遼東城南 觀其城池形勢 因召諸將 詰責之曰 公等自以官高 又恃家世 欲以暗懦待我邪 在都之日 公等皆不願我來 恐見病敗耳 我今來此 正欲觀公等所僞 斬公輩爾 公今畏死 莫肯盡力 謂我不能殺公邪 諸將咸戰懼失色 帝因留止城西數里 御六合城 我諸城堅守不下 左翊衛大將軍來護兒 帥江淮水軍 數百里 浮海先進 入自浿水 去平壤六十里 與我軍相遇 進擊大破之 護兒欲乘勝趣其城 副摠管周法尙止之 請俟諸軍至俱進 護兒不聽 簡精甲數萬 直造城下 我將伏兵於羅郭內空寺中 出兵 與護兒戰 而僞敗 護兒逐至入城 縱兵 掠 無復部伍 伏兵發 護兒大敗 僅而獲免 士卒還者 不過數千人 我軍追至船所 周法尙整陣待之 我軍乃退 護兒引兵 還屯海浦 不敢復留應接諸軍 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 出扶餘道 右翊衛大將軍于仲文 出樂浪道 左驍衛大將軍荊元恒 出遼東道 右翊衛大將軍薛世雄出沃沮道(大 愆也 資治通鑑無) 右屯衛將軍辛世雄出玄 道 右禦衛將軍張瑾 出襄平道 右武侯將軍趙孝才 出碣石道 郡太守檢校左武衛將軍崔弘昇 出遂城道 檢校右禦衛虎賁郞將衛文昇 出增地道 皆會於鴨 水西 述等兵 自瀘河 懷遠二鎭 人馬皆給百日糧 又給排甲槍 幷衣資戎具火幕 人別三石已上 重莫能勝致 下令軍中 遺棄米粟者斬 士卒皆於幕下 掘抗埋之 行及中路 糧已將盡 王遣大臣乙支文德 詣其營 詐降 實慾觀虛實 于仲文 先奉密旨 若遇王及文德來者 必擒之 仲文將執之 尙書右丞劉士龍 爲慰撫使 固止之 仲文遂聽 文德還 旣而悔之 遣人 文德曰 更欲有言 可復來 文德不顧 濟鴨 水而去 仲文與述等 旣失文德 內不自安 述以糧盡欲還 仲文議 以精銳追文德 可以有功 述固止之 仲文怒曰 將軍仗十萬之衆 不能破小賊 何顔以見帝 且仲文此行 固知無功 何則古之良將能成功者 軍中之事 決在一人 今人各有心 何以勝敵 時 帝以仲文有計晝 令諸軍諮稟節度 故有此言 由是 述等不得已而從之 與諸將 度水 追文德 文德見述軍士有饑色 故欲疲之 每戰취走 述一日之中 七戰皆捷 旣恃驟勝 又逼群議 於是 遂進東濟薩水 去平襄城三十里 因山爲營 文德復遣使 詐降 請於述曰 若旋師者 當奉王 朝行在所 述見士卒疲弊 不可復戰 又平壤城險固 度難猝拔 遂因其詐而還 述等爲方陣而行 我軍四面 擊 述等且戰且行 秋七月 至薩水 軍半濟 我軍自後擊其後軍 右屯衛將軍辛世雄戰死 於是 諸軍俱潰 不可禁止 將士奔環 一日一夜 至鴨 水 行四百五十里 將軍天水王仁恭 爲殿 擊我軍 却之 來護兒聞述等敗 亦引環 唯衛文昇一軍獨全 初 九軍到遼(到 隋書及資治通鑑作度) 凡三十萬五千 及環至遼東城 唯二千七百人 資儲器械 巨萬計 失亡蕩盡 帝大努 鎖繫述等(繫 舊本作擊 也) 癸卯 引環初 百濟王璋 遣使請討高句麗 帝使之 我動靜 璋內與我潛通 隋軍將出 璋使其臣國知牟(知 濟紀及資治通鑑作智) 入隋請師期(隋 舊本作唐 위也) 帝大悅 厚加賞賜 遣尙書起部郞席律 詣百濟 告以期會 及隋軍渡遼 百濟亦嚴兵境上 聲言助隋 實持兩端 是行也 唯於遼水西 拔我武 邏 置遼東郡及通定鎭而已
二十四年 春正月 帝昭徵天下兵 集 郡 募民爲驍果 修遼東古城 以貯軍糧 二月 帝謂侍臣曰 高句麗小虜 悔慢上國 今拔海移山 猶望克果 況此虜乎 乃復議伐 左光祿大夫郭榮諫曰 戎狄失禮 臣下之事 千鈞之弩 不爲 鼠發機 奈何親辱萬乘 以敵小寇乎 帝不聽 夏四月 車駕度遼 遣宇文述與楊義臣 趣平壤 王仁恭出扶餘道 進軍至新成 我兵數萬拒戰 仁恭帥勁騎一千 擊破之 我軍 城固守 帝命諸將 攻遼東 聽以便宜從事 飛樓 -雲梯-地道 四面俱進 畵夜不息 我應變拒之 二十餘日不拔 主客死者甚衆 衝梯竿長十五丈 驍果沈光 升其端 臨城 與我軍戰 短兵接 殺十數人 我軍競擊之 而墜未及地 過遇竿有垂 光接而復上 帝望見壯之 節拜朝散大夫 遼東城久不下 帝遣造布囊 百餘萬口 滿貯土 浴積爲魚梁大道 闊三十步 高與城濟 使戰士登而攻之 又作八輪樓車 高出於城 夾魚粱道 欲俯射城內 指期將攻 城內危蹙 會 楊玄感叛 書至 帝大懼 又聞達官子孫皆在玄感所 益憂之 兵部侍郞斛斯政 素與玄感善 內不自安 來奔 帝夜密召諸將 使引軍還 軍資器械攻具 積如丘山 營壘帳幕 案堵不動(案 與安通) 衆心 懼 無復部分 諸道分散 我軍卽時覺之 然不敢出 但於城內鼓 至來日午時 方漸出外 猶疑隋軍詐之 經二日 乃出數千兵追 畏隋軍之衆 不敢逼 常相去八九十里 將至遼水 知御營畢度 乃敢逼後軍 時後軍猶數萬人 我軍隨而 擊 殺略數千人
二十五年 春二月 帝詔百寮 議伐高句麗 數日無敢言者 詔復徵天下兵 百道俱進 秋七月 車駕次懷遠鎭 時天下已亂 所徵兵多失期不至 吾國亦困弊 來護兒至卑奢城 我兵逆戰 護兒擊克之 將趣平壤 王懼遣使乞降 因送斛斯政(因 隋書及資治通鑑作囚) 帝大悅 遣使持節召護兒還 八月 帝自懷遠鎭班師 冬十月 帝還西京 以我使者及斛斯政 告大廟 仍徵王入朝 王竟不從 將帥嚴裝 更圖後擧 竟不果行
二十九年 秋九月 王薨 號曰 陽王
榮留王 諱建武(一云成) 陽王異母弟也 陽在位二十九年薨 卽位
二年 春二月 遣使如唐朝貢 夏四月 王幸卒本 祀始祖廟 五月 王至自卒本
四年 秋七月 遣使如唐朝貢
五年 遣使如唐朝貢 唐高祖 感隋末戰士多陷於此 賜王詔書曰 朕恭膺寶命 君臨率土 祗順三靈 懷柔萬國 普天之下 情均撫字 日月所炤 咸使乂安 王統攝遼左 世居藩服 思稟正朔 遠循職貢 故遣使者 跋涉山川 申布誠懇 朕甚嘉揖(揖 舊唐書作焉) 方今六合寧晏 四海淸平 玉帛旣通 道路無壅 方申緝睦(緝 同上書作輯 蓋相通也) 永敦聘好 各保疆場 豈非盛美 但隋氏季年 連兵 難 攻戰之所 各失其氓 遂使骨肉乖離 室家分析 多歷年歲 怨曠不申 今二國通和 義無阻異 在比所有高句麗人等 已令追括 尋卽遣送 彼處所有此國人者 王可放還 務盡綏育之方(綏 同上書作撫) 共弘仁恕之道 於是 悉搜括華人 以送之 數至萬餘 高祖大喜
六年 冬十二月 遣使如唐朝貢
七年 春二月 王遣使如唐 請班曆 遣刑部尙書沈叔安 策王爲上柱國遼東郡公高句麗國王 命道士 以天尊像及道法 住爲之講老子 王及國人聽之 冬十二月 遣使入唐朝貢
八年 王遣人入唐 求學佛老敎法 帝許之
九年 新羅 百濟遣使於唐 上言 高句麗閉道 使不得朝 又屢相侵掠 帝遣散騎寺郞朱子奢 持節諭和 王奉表射罪 請與二國平
十一年 秋九月 遣使入唐 賀太宗擒突厥 利可汗 兼上封域圖
十二年 秋八月 新羅將軍金庾信 來侵東邊 破娘臂城 九月 遣使入唐朝貢
十四年 唐遣廣州司馬長孫師 臨 隋戰士骸骨 祭之 毁當時所立京觀 春二月 王動衆築長城 東北自扶餘城 東南至海(東 當作西 舊唐書亦作西) 千有餘里 凡一十六年畢功
二十一年 冬十月 侵新羅北邊七重城 新羅將軍閼川逆之 戰於七重城外 我兵敗
二十三年 春二月 遣世子桓權入唐朝貢 太宗勞慰 賜賚之特厚 王遣子第入唐 請入國學 秋九月 日無光 經三日復明
二十四年 帝以我太子入朝 遣職方郞中陳大德答勞 大德入境 所至城邑 以綾綺厚餉官守者曰 吾雅好山水 此有勝處 吾欲觀之 守者喜導之 遊歷無所不至 由是悉得其纖曲 見華人隋末從軍沒留者 爲道親戚存亡 人人垂涕 故所至 士女夾道觀之 王盛陣兵衛 引見使者 大德因奉使 國虛實 吾人不知 大德還奏 帝悅 大德言於帝曰 其國聞高昌亡 大懼 館候之勤 加於常數 帝曰 高句麗 本四郡地耳 吾發卒數萬 攻遼東 彼必傾國救之 別遣舟師 出東萊 自海道 趨平壤 水陸合勢 取之不難 但山東州縣 凋 未復 吾不欲勞之耳
二十五年 春正月 遣使入唐朝貢 王命西部大人蓋蘇文(西 列傳作東) 監長城之役 冬十月 蓋蘇文弑王 十一月 太宗聞王死 擧哀於苑中 招贈物三百段 遣使持節弔祭
三國史記 卷 第二十一
高句麗本紀 第九 寶藏王 上
王諱藏(或云 寶藏) 以失國故 無諡 建武王弟大陽王之子也 建武王在位第二十五年 蓋蘇文弑之 立藏繼位 新羅謀伐百濟 遣金春秋乞師 不從
二年 春正月 封父爲王 遣使入唐朝貢 三月 蘇文告王曰 三敎譬如鼎足 闕一不可 今儒釋幷興 而道敎未盛 非所謂備天下之道術者也 伏請遣使於唐 求道敎以訓國人 大王深然之 奉表陳請 太宗遣道士叔達等八人 兼賜老子道德經 王喜 取僧寺館之 閏六月 唐太宗曰 蓋蘇文弑其君而專國政 誠不可忍 以今日兵力 取之不難 但不欲勞百姓 吾欲使契丹-靺鞨擾之何如 長孫無忌曰 蘇文自知罪大 畏大國之討 嚴設守備 陛下姑爲之隱忍 彼得以自安 必更驕惰 愈肆其惡 然後討之未晩也 帝曰善 遣使持節備禮冊命 詔曰 懷遠之規 前王令典 繼世之義 列代舊章 高句麗國王藏 器懷韶敏 識宇詳正 早習禮敎 德義有聞 肇承藩業 誠款先著 宜加爵命 允玆故實 可上柱國遼東郡公高句麗王(公 資治通鑑及冊府元龜皆作王) 秋九月 新羅遣使於唐言 百濟攻取我四十餘城 復與高句麗連兵 謀絶入朝之路 乞兵救援 十五日 夜明不見月 衆星西流
三年 春正月 遣使入唐朝貢 帝命司農丞相里玄奬 賚璽書賜王曰 新羅委質國家 朝貢不乏 爾與百濟 各宜 兵 若更攻之 明年發兵 擊爾國矣 玄奬入境 蓋蘇文已將兵擊新羅 破其兩城 王使召之乃還 玄奬 諭以勿侵新羅 蓋蘇文謂玄奬曰 我與新羅 怨隙已久 往者隋人入寇 新羅乘 奪我地五百里 其城邑皆據有之 自非歸我侵地 兵恐未能已 玄奬曰 旣住之事 焉可追論 今遼東諸城 本皆中國郡縣 中國尙且不言 高句麗豈得必求故地 莫離支竟不從 玄奬還 具言其狀 太宗曰 蓋蘇文弑其君 賊其大臣 殘虐其民 今又違我詔命(按資治通鑑命下更有侵暴隣國四字) 不可以不討 秋七月 帝將出兵 洪饒江三州 造船四百 以載軍糧 遣營州都督張儉等 帥幽-營二都督兵及潔丹-奚-靺鞨 先擊遼東 以觀其勢 以大理卿韋挺爲 輸使( 輸使 資治通鑑作적運使) 自河北諸州 皆受挺節度 聽以便宜從事 又命少卿蕭銳 轉河南諸州糧入海 九月 莫離支貢白金於唐 逐良曰 莫離支弑其君 九夷所不容 今將討之 而納其金 此 鼎之類也 臣謂不可受 帝從之 使者又言 莫離支遣官五十入宿衛 帝怒 謂使者曰 汝曹皆事高武有官爵 莫離支弑逆 汝曹不能復 今更爲之遊說 以欺大國 罪孰大焉 悉以屬大理 冬十月 平壤雪色赤 帝欲自將討之 召長安耆老 勞曰 遼東故中國地 而莫離支賊殺其主 朕將自行經略之 故與父老約(約 新舊本皆作納 據唐書校之) 子若孫從我行者 我能 循之 無容恤也 則厚賜布粟 群臣皆勸帝毋行 帝曰 吾如之矣 去本以趣末 捨高以取下 釋近而之遠 三者爲不祥 伐高句麗是也 然蓋蘇文弑君 又戮大臣以逞 一國之人 延頸待救 議者顧未亮耳 於是 北輸粟營州 東儲粟古大人城 十一月 帝至洛陽 前宜州刺史鄭天璹 已致仕 帝以其嘗從隋煬帝伐高句麗 召詣行在問之 對曰 遼東道遠 糧轉艱阻 東夷善守城 不可猝下 帝曰 今日非隋之比 公但聽之 以刑部尙書張亮爲平壤道行軍大摠管 帥江准嶺 兵四萬 長安洛陽募士三千 戰艦五百 白萊州泛海趣平壤 又以太子詹事左衛率李世勣 爲遼東道行軍大摠管 帥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 趣遼東 兩軍合勢 大集於幽州 遣行軍摠管姜行本(姜 新舊本皆作江 據冊府元龜-資治通鑑校正) 少監丘行淹 先督衆工(工 新舊本皆作士 據資治通鑑校之) 造梯衝於安羅山(羅 同上書皆作蘿) 時遠近勇士應募 及獻攻城器械者 不可勝數 帝皆親加損益 取其便易 又手詔諭天下 以高句麗蓋蘇文弑主虐民 情何可忍 今欲巡幸幽 問罪遼碣 所過營頓 無爲勞費 且言 昔隋煬帝殘暴其下 高句麗王仁愛其民 以思亂之軍 擊安和之衆 故不能成功 今略言必勝之道有五 一曰以大擊小 二曰以順討逆 三曰以理乘亂(理 原作治 避高麗成宗諱) 四曰以逸敵勞 五曰以悅富怨 何憂不克 布告元元 勿爲疑懼 於是凡頓舍供備之具 減者太半 詔諸軍及新羅百濟奚契丹 分道擊之
四年 春正月 李世勣軍至幽州 三月 帝至定州 謂侍臣曰 遼東本中國之地 隋氏西出師 而不能得 朕今東征 欲爲中國報子弟之 高句麗雪君父之恥耳 且方隅大定 唯此未平 故 及朕之未老 用土大夫餘力以取之 帝發定州 親佩弓矢 手結雨衣於鞍後 李世勣軍發柳城 多張形勢 若出懷遠鎭者 而潛師北趣甬道 出我不意 夏四月 世勣自通定 濟遼水至玄 我城邑大駭 皆閉門自守 副大摠管江夏王道宗 將兵數千至新城 折衝都尉曺三良 引十餘騎 直壓城門 城中驚擾(擾 舊本無) 無敢出者 營州都督張儉 將胡兵爲前鋒 進度遼水(度 與渡通) 趨建安城 破我兵殺數千人 李世勣-江夏王道宗 攻蓋牟城拔之 獲一萬人(一 舊唐書及資治通鑑作二) 糧十萬石 以其地爲蓋州 張亮帥舟師 自東萊渡海 襲卑沙城 城西面懸絶 惟西門可上 程名振引兵夜至 副摠管王大度先登 五月城陷 男女八千口沒焉 李世勣進至遼東城下 帝至遼澤 泥 二百餘里 人馬不可通 將作大匠閻立德 布土作橋 軍不留行度澤東 王發新城-國內城步騎四萬救遼東 江夏王道宗 將四千騎逆之 軍中皆以爲 衆寡懸絶 不若深溝高壘 以待車駕之至 道宗曰 賊恃衆 有輕我心 遠來疲頓 擊之必敗 當淸路 以待乘輿 乃更以賊遺君父乎 都尉馬文擧曰 不遇勅敵 何以顯壯士 策馬奔擊 所向皆靡 衆心稍安 旣合戰 行軍摠管張君乂退走(乂 舊本作又 據唐書校之) 唐兵取 道宗收散卒 登高而望見 我軍陣亂 與驍騎數千衝之 李世勣引兵助之 我軍大敗 死者千餘人 帝度遼水 撒橋 以堅士卒之心 軍於馬首山 勞賜江夏王道宗 超拜馬文擧中郞將 斬張君乂 帝自將數百騎 至遼東城下 見士卒負土塡塹 帝分其尤重者於馬上持之 從官爭負土置城下 李世勣攻遼東城 書夜不息 旬有二日 帝引精兵會之 圍其城數百重 鼓 聲振天地 城有朱蒙祠 祠有鎖甲 矛 妄言前燕世天所降 方圍急 飾美女以婦神 巫言 朱蒙悅城必完 勣列砲車 飛大石過三百步 所當輒潰 吾人積木爲樓 結 罔不能拒(罔 通鑑作綱 與通也) 以衝車撞 屋碎之 時百濟上金휴鎧(휴 與 通) 又以玄金爲文鎧(又 舊本作丈 據唐書校之) 士被以從 帝與勣會 甲光炫日 南風急 帝遣銳卒 登衝竿之末 숙其西南樓 火延燒城中 因揮將士登城 我軍力戰不克 死者萬餘人 見捉勝兵萬餘人 男女四萬口 糧五十萬石 以其城爲遼州 李世勣進攻白嚴城西南(嚴 兩唐書作崖冊府元龜-唐書卷二-九四及資治通鑑皆作巖) 帝臨其西北 城主孫代音(代 冊府元龜及兩唐書幷作伐 唯資治通鑑作代 通鑑-史記恐誤也) 潛遣腹心請降 臨城投刀鉞爲信曰(投新舊本幷作捉) 奴願降 城中有不從者 帝以唐幟 與其 使曰 必降者 宜立之城上 代音立幟 城中人以爲 唐兵已登城皆從之 帝之克遼東也 白嚴城請降 旣而中悔 帝怒其反覆 令軍中曰 得城當悉以人物賞戰士 李世勣見帝將受其降 帥甲士數十人 請曰 士卒所以爭冒失石 不顧其死者 貪虜獲耳 今城垂拔 奈何更受其降 孤戰士之心 帝下馬謝曰 將軍言是也 然縱兵殺人而虜其妻 朕所不忍 將軍麾下有功者 朕以庫物賞之 庶因將軍 贖此一城 世勣乃退 得城中男女萬餘口 臨水設幄受其降 仍賜之食 八十已上 賜帛有差 他城之兵在白巖者 悉慰諭給糧仗 任其所之 先是 遼東城長史 爲部下所殺 其省事奉其妻子 奔白巖 帝憐其有義 賜帛五匹 爲長史造靈輿 歸之平壤 以白巖城爲巖州 以孫代音爲刺史 初莫離支遣加尸城七百人 戍蓋牟城 李世勣盡虜之 其人請從軍自效 帝曰 汝家皆在加尸 汝爲我戰 莫離支必殺汝妻子 得一人之力 而滅一家 吾不忍也 皆凜賜遣之 以蓋牟城爲蓋州(疊出(見上)) 帝至安市城 進兵攻之 北部 薩高廷壽( 兩唐書作 ) 南部 薩高惠眞 帥我軍及靺鞨兵十五萬 救安市 帝謂侍臣曰 今爲延壽策有三 引兵直前 連安市城爲壘 據高山之險 食城中之粟 縱靺鞨掠吾牛馬 攻之不可猝下 欲歸則泥 爲阻 坐困吾軍上策也 拔城中之衆 與之宵遯中策也 不度智能 來與吾戰下策也 卿曹觀之 彼必出下策 成擒在吾目中矣 時對盧高正義 年老習事 謂延壽曰 秦王內芟群雄 外服戎狄 獨立爲帝 此命世之才 今據海內之衆而來(據 資治通鑑作擊) 不可敵也 爲吾計者 莫若頓兵不戰 曠日持久 分遣奇兵 斷其糧道 糧食旣盡 求戰不得 欲歸無路 乃可勝 延壽不從 引軍直進 去安市城四十里 帝恐其低徊不至 命大將軍阿史那社爾(社 舊本作杜 訛也) 將突厥千騎以誘之 兵始交而僞走 延壽曰(曰 舊作日 誤也) 易與耳 競進乘之 至安市城東南八里 依山而陣 帝悉召諸將問計 長孫無忌對曰 臣聞臨敵將戰 必先觀士卒之情 臣適行經諸營 見士卒聞高句麗至 皆拔刀結 喜形於色 此必勝之兵也 陛下未冠 身親行陣 凡出奇制勝 皆上稟聖謀 諸將奉成算耳 今日之事 乞陛下指 帝笑曰 諸公以此見讓 朕當爲諸公商度 乃與無忌等 從數百騎 乘高望之 觀山川形勢 可以伏兵及出入之所 我軍與靺鞨合兵爲陣 長四十里 帝望之有懼色 江夏王道宗曰 高句麗傾國 以拒王師 平讓之守必弱 願假臣精卒五千 覆其本根 則數十萬之衆 可不戰而降 帝不應 遣使給延壽曰 我以爾國强臣弑其主故 來問罪至於交戰 非吾本心 入爾境 芻粟不給 故取爾數成 俟爾國修臣禮 則所失必復矣 延壽信之 不復設備 帝夜召文武計事 命李世勣 將步騎萬五千 陣於西嶺 長孫無忌-牛進達 將精兵萬一千爲奇兵 自山北出於狹谷 以衝其後 帝自將步騎四千 狹鼓角偃旗幟登山 帝勅諸軍 聞鼓角齊出奪擊 因命有司 張受降幕於朝堂之側 是夜 流星墜延壽營 旦日 延壽等 獨見李世勣軍少 勒兵欲戰 帝望見無忌軍塵起 命作鼓角擧旗幟 諸軍鼓 幷進 延壽等懼 欲分兵禦之 而其陣已亂 會有雷電 龍門人薛仁貴著奇服 大呼陷陣 所向無敵 我軍披靡 大軍乘之 我軍大潰 死者三萬餘人 帝望見仁貴 拜遊擊將軍 延壽等將餘衆 依山自固 帝命諸軍圍之 長孫無忌悉撤橋梁 斷其歸路 延壽-惠眞 帥其衆三萬六千八百人 請降 入軍門拜伏 請命 帝簡 薩已下官長三千五百人 遷之內地 餘皆縱之 使還平壤 收靺鞨三千三百人 悉坑之 獲馬五萬匹 牛五萬頭 明光鎧萬領 器械稱是 更名所幸山 曰駐 山 以高延壽爲鴻 卿 高惠眞爲司農卿 帝之克白巖也 謂李世勣曰 吾聞安市 城險而兵精 其城主材勇 莫離支之亂 城守不服 莫離支擊之 不能下因而與之 建安兵弱而糧少 若出其不意 攻之必克 公可先攻建安 建安下 則安市在吾腹中 此兵法所謂城有所不攻者也 對曰 建安在南 安市在北 吾軍糧皆在遼東 今踰安市而攻建安 若麗人斷吾糧道 將若之何 不如先攻安市 安市下 則鼓行而取建安耳 帝曰 以公爲將 安得不用公策 勿誤吾事 世勣遂攻安市 安市人望見帝旗蓋 취乘城鼓 帝怒 世勣請 克城之日 男子皆坑之 安市人聞之益堅守 攻久不下 高延壽-高惠眞 請於帝曰 奴旣委身大國 不敢不獻其誠 欲天子早成大功 奴得與妻子相見 安市人顧惜其家 人自爲戰 未易猝拔 今奴以高句麗十餘萬衆 望旗沮潰 國人膽破 烏骨城 薩老 不能堅守 移兵臨之 朝至夕克 其餘當道小城 必望風奔潰 然後此其資糧 鼓行而前 平壤必不守矣 群臣亦言 張亮兵在沙城 召之信宿可至 乘高句麗 懼 倂力拔烏骨城 度鴨 水 直取平壤 在此擧矣 帝將從之 獨長孫無忌以爲 天子親征異於諸將 不可乘危 幸 今建安新城之虜衆 猶十萬 若向烏骨(向 舊本作回 今校之) 皆 吾後 不如先破安市 取建安 然後長驅而進 此萬全之策也 帝乃止 諸將急攻安市 帝聞城中 聲 謂世勣曰 圍城積久 城中烟火日微 今 甚喧 此必饗士 欲夜出襲我 宜嚴兵備之 是夜 我軍數百人 城而下 帝聞之自至城下 召兵急擊 我軍死者數十人 餘軍退走 江夏王道宗督衆 築土山於城東南隅(築 舊本作第 今校之) 浸逼其城 城中亦增高其城 以拒之 士卒分番交戰 日六七合 衝車 石 壤其樓堞 城中隨立木柵 以塞其缺 道宗傷足 帝親爲之針 築山晝夜不息 凡六旬用功五十萬 山頂去城數丈 下臨城中 道宗使果毅傅伏愛 將兵屯山頂以備敵 山頹壓城 城崩 會伏愛私離所部 我軍數百人 從城缺出戰 逐奪據土山 塹而守之 帝怒斬伏愛以徇 命諸將攻之 三日不能克 道宗走跣脂旗下 請罪 帝曰 汝罪當死 但朕以漢武殺王灰 不如泰穆用孟明 且有破蓋矣遼東之功 故特赦汝耳 帝以遼左早寒 草枯水凍 士馬難久留 且糧食將盡 班師 先拔遼蓋二州戶口度遼 乃耀兵於安市城下而旋 城中皆屛跡不出 城主登城拜辭 帝嘉其固守 賜 百匹 以勵事君 命世勣道宗 將步騎四萬爲殿 至遼東度遼水 遼澤泥 車馬不通 命無忌將萬人 草塡道 水深處以車爲梁 帝自擊薪於馬 以助役 冬十月 帝至蒲溝駐馬 督塡道 諸軍渡渤錯水 暴風雪士卒沾濕多死者 燃火於道 以待之 凡拔玄 -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夾谷-銀山-後黃十城(夾 資治通鑑及東國通鑑幷作麥 也) 徙遼蓋巖三州戶口 入中國者七萬人 高延壽自降後 常憤歎尋以憂死 惠眞竟至長安 新城-建安-駐 三大戰 我軍及唐兵馬死亡者甚衆 帝以不能成功 深悔之嘆曰 魏徵若在 不使我有是行也
論曰 唐太宗聖明 不世出之君 除亂比於湯武 致理幾於成康 至於用兵之際 出奇無窮 所向無敵 而東征之功 敗於安市 則其城主可謂豪傑非常者矣 而史失其姓名 與楊子所云齊魯大臣史失其名無異 甚可惜也
五年 春二月 太宗還京師 謂李靖曰 吾以天下之衆 困於小夷何也 靖曰 此道宗所解 帝顧問道宗 具陳在駐 時 乘虛取平壤之言 帝 然曰 當時悤悤吾不憶也 夏五月王及莫離支 蓋金 遣使謝罪 幷獻二美女 帝還之 謂使者曰 色者人所重 然憫其去親戚 以傷乃心 我不取也 東明王母塑像 泣血三日 初帝將還 帝以弓服 賜蓋蘇文 受之不謝 而又益驕恣 雖遣使奉表 其言率皆詭誕 又待唐使者倨傲 常窺何邊隙 屢 令不攻新羅而侵凌不止 太宗詔勿受其朝貢 更議討之
三國史記 卷 第二十二
高句麗本紀 第十 寶臧王 下
六年 太宗將復行師 朝議以爲 高句麗依山爲城 不可猝拔 前大駕親征 國人不得耕種 所克之城 實數其穀 繼以旱災 民太半乏食 今若數遣偏師 更迭擾其疆場 使彼疲於奔命 釋 入堡 數年之間 千里蕭條 則人心自難 鴨 之北 可不戰而取矣 帝從之 以左武衛大將軍牛進達 爲靑丘道行軍大摠管 右武衛將軍李海岸副之 發兵萬餘人 乘樓船 自萊州泛海而入 又以太子詹事李世勣 爲遼東道行軍大摠管 右武衛將軍孫貳郞等副之 將兵三千人 因營州都督府兵 自新城道入 兩軍皆選習水善戰者配之 李世勣軍旣度遼 歷南蘇等數城 皆背城拒戰 世勣擊破之 焚其羅郭而還 秋七月 牛進達-李海岸 入我境 凡百餘戰 攻石城拔之 進至積利城下 我兵萬餘人出戰 李海岸 擊克之 我軍死者三千人(三千 資治通鑑云斬首二千級) 太宗 宋州刺史王波利等 發江南十二州工人 造大船數百 欲以伐我 冬十二月 王使第二子莫離支任武 入謝罪 帝許之
七年 春 正月 遣使入唐朝貢 帝詔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 爲靑丘道行軍大摠管 右衛將軍裴行方副之 將兵三萬餘人及樓船戰艦 自萊州泛海來擊 夏四月 烏胡鎭將古神感 將兵浮海來擊 遇我步騎五千 戰於易山破之 其夜我軍萬餘人 襲神感船 神感伏發乃敗 帝謂我困弊 議以明年發三十萬衆 一擧滅之 或以爲 大軍東征 須備經歲之糧 非畜乘所能載 宜具舟艦爲水轉(舟 舊本作是 也) 隋末 劍南獨無寇盜 屬者 遼東之役 劍南復不預及 其百姓富庶 宜使之造舟艦 帝從之 秋七月 王都女産子 一身兩頭 太宗遣左領左右府長史强偉於劍南道 伐木造舟艦 大者或長百尺 其廣半之 別遣使行水道 自巫峽抵江楊 趣萊州 九月 群獐渡河西走 群狼向西行 三日不絶 太宗遣將軍薛萬徹等來伐 渡海入鴨 至泊灼城南四十里止營(炸 或作 ) 泊灼城主所夫孫 帥步騎萬餘拒之 萬徹遣右衛將軍裴行方 領步卒及諸軍乘之 我兵潰 行方等進兵圍之 泊灼城因山設險 阻鴨 水以爲固 攻之不拔 我將高文 率烏骨-安地諸城兵三萬餘人 來援 分置兩陣 萬徹分軍以當之 我軍敗潰 帝又詔萊州刺史李道裕 轉糧及器械 貯於烏胡島 將欲大擧
八年 夏四月 唐太宗崩 遺詔罷遼東之役
論曰 初 太宗有事於遼東也 諫者非一 又自安市旋軍之後 自以不能成功 深悔之歎曰 若使魏徵在 不使我有此行也 及其將復伐也 司空房玄齡 病中上表諫 以爲老子曰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陛下威名功德 旣云足矣 拓地開疆 亦可止矣 且陛下每決一重囚 必令三復五奏 進素膳止音樂者 重人命也 今驅無罪之士卒 委之鋒刃之下 使肝腦塗地 獨不足嚮憫乎 嚮使高句麗 違失臣節 誅之可也 侵擾百姓 滅之可也 他日能爲中國患 除之可也 今無此三條 而坐煩中國 內爲前代雪恥 外爲新羅報讐 豈非所存者小 所損者大乎 願陛下許高句麗自新 焚凌波之船 罷應募之衆 自然華夷慶賴 遠肅邇安 梁公將死之言 諄諄若此 而帝不從 思欲丘墟東城而自快 死而後已 史論曰 好大喜功 兵於遠者 非此之謂乎 柳公權小說曰 駐 之役 高句麗與靺鞨合軍 方四十里 太宗望之 有懼色 又曰 六軍爲高句麗所乘 殆將不振 候者告 英公之麾黑旗被圍 帝大恐 雖終於自脫 而危懼如彼 而新舊書及司馬公通鑑 不言者 豈非爲國諱之者乎
九年 夏六月 盤龍寺普德和尙 以國家奉道 不信佛法 南移完山孤大山 秋七月 霜雹害穀 民饑
十一年 春正月 遣使入唐朝貢
十三年 夏四月 人或言 於馬嶺上見神人 曰汝君臣 奢侈無度 敗亡無日 冬十月 王遣將安固 出師及靺鞨兵擊契丹 松漠都督李窟哥禦之 大敗我軍於新城
十四年 春正月 先是 我與百濟靺鞨 侵新羅北境 取三十三城 新羅王金春秋 遣使於唐求援 二月 高宗遣營州都督程名振-左衛中郞將蘇定方 將兵來擊 夏五月 名振等渡遼水 吾人見其兵少 開門度貴湍水逆戰(湍 兩唐書-冊府元龜及資治通鑑皆作端) 名振等奮擊大克之 殺獲千餘人 焚其外郭及村落而歸
十五年 夏五月 王都雨鐵 冬十二月 遣使入唐 賀冊皇太子
十七年 夏六月 唐營州都督兼東夷都護程名振-右領軍中郞將薛仁貴 將兵來攻 不能克
十八年 秋九月 九虎一時入城食人 捕之不獲 冬十一月 唐右領軍中郞將薛仁 貴等 與我將溫沙門 戰於橫山破之
十九年 秋七月 平壤河水血色 凡三日 冬十一月 唐左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爲浿江道行軍大摠管 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爲遼東道行軍大摠管 左驍衛將軍劉伯英爲平壤道行軍大摠管 蒲州刺史程名振爲鏤方道摠管 將兵分道來擊
二十年 春正月 唐募河南北淮南六十七州兵 得四萬四千餘人 詣平壤-鏤方行營 又以鴻 卿蕭嗣業爲扶餘道行軍摠管 帥回紇等諸部兵詣平壤 夏四月 以任雅相爲浿江道行軍摠管 契苾何力爲遼東道行軍摠管 蘇定方爲平壤道行軍摠管 與蕭嗣業及諸胡兵凡三十五軍 水陸分道幷進 帝欲自將大軍 蔚州刺史李君球立言(立 唐書作建 蓋避高麗太祖諱建) 高句麗小國 何至傾中國事之有 如高句麗旣滅 必發兵以守 小發則威不振 多發則人不安 是天下疲於轉戍 臣謂征之 未如勿征 滅之 未如勿滅 亦會武后諫 帝乃止 夏五月 王遣將軍惱音信 領靺鞨衆 圍新羅北漢山城 浹旬不解 新羅餉道絶 城中危懼 忽有大星 落於我營 又雷雨震擊 惱音信等 疑駭引退 秋八月 蘇定方破我軍於浿江 奪馬邑山 遂圍平壤城 九月 蓋蘇文遣其子男生 以精兵數萬守鴨 諸軍不得渡 契苾何力至 値氷大合 何力引衆乘氷度水 鼓 而進 我軍潰奔 何力追數十里 殺三萬人 餘衆悉降 男生僅以身免 會有詔班師 乃還
二十一年 春正月 左驍衛將軍白州刺史沃沮道摠管龐孝泰 與蓋蘇文 戰於蛇水之上 擧軍沒 與其子十三人皆戰死 蘇定方圍平壤 會大雪解而退 凡前後之行 皆無大功而退
二十五年 王遣太子福男入唐(新唐書云男福) 侍祠泰山 蓋蘇文死 長子男生代爲莫離支 初知國政 出巡諸城 使其弟男建-男産 留知後事 或謂二弟曰 男生惡二弟之逼 意欲除之 不如先爲計 二弟初未之信 又有告男生者 曰二弟恐兄還奪其權 欲拒兄不納 男生潛遣所親 往平壤伺之 二弟收掩得之 乃以王命召男生 男生不敢歸 男建自爲莫離支 發兵討之 男生走據國內城 使其子獻誠 詣唐求哀 六月 高宗命左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 帥兵應接之 男生脫身奔唐 秋八月 王以男建爲莫離支 兼知內外兵馬事 九月 帝詔男生 搜特進遼東都督兼平壤道安撫大使 封玄 郡公 冬十二月 高宗以李勣爲遼東道行軍大摠管兼安撫大使 以司列少常伯安陸- 處俊副之 龐同善-契苾何力 幷爲遼東道行軍副大摠管兼安撫大使 其水陸諸軍摠管幷轉糧使竇義積-獨孤卿雲-郭待封等 幷受勣處分 河北諸州租賦 悉詣遼東給軍用
二十六年 秋九月 李勣拔新城 使契苾何力守之 勣初渡遼 謂諸將曰 新城高句麗西邊要害 不先得之 餘城未易取也 遂攻之 城人師夫仇等 縛城主開門降 勣引兵進擊 一十六城皆下 龐同善-高侃 尙在新城 泉男建遣兵襲其營 左武衛將軍薛仁貴擊破之 侃進至金山 與我軍戰敗 我軍乘勝逐北 薛仁貴引兵橫擊之 殺我軍五萬餘人 拔南蘇-木 -蒼巖三城 與泉男生軍合 郭待封以水軍 自別道趣平壤 勣遣別將馮師本 載糧仗以資之 師本船破失期 待封軍中飢窘 欲作書與勣 恐爲他所得 知其虛實 乃作離合詩以與勣 勣怒曰 軍事方急 何以詩爲 必斬之 行軍管記通事舍人元萬頃 爲釋其義 勣乃更遣糧仗赴之 萬頃作檄文曰 不知守鴨 之險 泉男建報曰 謹聞命矣 卽移兵據鴨 津 唐兵不得度 高宗聞之 流萬頃於嶺南 處俊在安市城下 未及成列 我軍三萬掩至 軍中大駭 處俊據胡床 方食乾 簡精銳擊敗之
二十七年 春正月 唐以右相劉仁軌爲遼東道副大摠管 處俊-金仁問副之 二月 李勣等拔我扶餘城 薛仁貴旣破我軍於金山 乘勝將三千人 將攻扶餘城 諸將以其兵少止之 仁貴曰 兵不必多 顧用之何如耳 遂爲前鋒以進 與我軍戰勝之 殺獲我軍 遂拔扶餘城 扶餘川中四十餘城皆請服(川 冊府元龜作州 當從) 侍御史賈言忠 奉使自遼東還 帝問軍中云何 對曰 必克 昔先帝問罪 所以不得志者 虜未有 也 諺曰 軍無媒中道廻 今男生兄弟 狼 爲我鄕導 虜之情僞 我盡知之 將忠士力 臣故曰 必克 且高句麗秘記曰 不及九百年 當有八十大將滅之 高氏自漢有國 今九百年 勣年八十矣 虜仍 饑 人常掠賣(常 唐書作相) 地震裂 狼狐入城 穴於門 人心危駭 是行不再擧矣 泉男建復遣兵五萬人 救扶餘城 與李勣等 遇於薛賀水 合戰敗 死者三萬餘人 勣進攻大行城 夏四月 彗星見於畢昻之間 唐許敬宗曰 彗見東北 高句麗將滅之兆也 秋九月 李勣拔平壤 勣旣克大行城 諸軍出他道者 皆與勣會 進至鴨 柵 我軍拒戰 勣等敗之 追奔二百餘里 拔辱夷城 諸城遁逃及降者相繼 契苾何力先引兵 至平壤城下 勣軍繼之 圍平壤月餘 王臧遣泉男産 帥首領九十八人 持白幡詣勣降 勣以禮接之 泉男建猶閉門拒守 頻遣兵出戰皆敗 男建以軍事 委浮圖信誠 信誠與小將烏沙-饒苗等 密遣人詣勣 請爲內應 後五日 信誠開門 勣縱兵登城 鼓 焚城 男建自刺不死 執王及男建等 冬十月 李勣將還 高宗命先以王等獻于昭陵 具軍容奏凱歌 入京師 獻于大廟 十二月 帝受 于含元殿 以王政非已出赦 以爲司平大常伯員外同正 以泉男産爲司宰少卿 僧信誠爲銀靑光祿大夫 泉男生爲右衛大將軍 李勣已下封賞有差 泉男建流黔州 分五部-百七十六城-六十九萬餘戶爲九都督府-四十二州-百縣 置安東都護府於平壤以統之 擢我將帥有功者爲都督-刺史-縣令 與華人參理 以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 檢校安東都護 摠兵二萬人 以鎭撫之 是高宗總章元年戊辰歲也 二年己巳二月 王之庶子安勝 率四千餘戶投新羅 夏四月 高宗移三萬八千三百戶於江淮之南及山南-京西諸州空曠之地(三 唐會要作二) 至咸亨元年庚午歲夏四月 劍牟岑欲興復國家 叛唐立王外孫安舜爲主(羅紀作勝) 唐高宗遣大將軍高侃爲東州道行軍摠管(侃 新唐書作품) 發兵討之 安舜殺劍牟岑奔新羅 二年辛未歲秋七月 高侃破餘衆於安市城 三年壬申歲十二月 高侃與我餘衆戰于白氷山破之(白氷 新唐書作泉 羅紀及資治通鑑幷作白水 當從後者) 新羅遣兵救我 高侃擊克之 虜獲二千人 四年癸酉歲夏閏五月 燕山道摠管大將軍李謹行破我人於瓠瀘河 獲數千人 餘衆皆奔新羅 儀鳳二年丁丑歲春二月 以降王爲遼東州都督 封朝鮮王 遣歸遼東 安輯餘衆 東人先在諸州者 皆遣與王俱歸 仍移安東都護府於新城以統之 王至遼東謀叛 潛與靺鞨通 開耀元年 召還 州( 舊本作 蓋誤也) 以永淳初死 贈衛尉卿 詔送至京師 葬 利墓左 樹碑其阡 散徙其人於河南 右諸州 貧者留安東城傍舊城 往往沒於新羅 餘衆散入靺鞨及突厥 高氏君長遂絶 垂拱二年 以降王孫寶元爲朝鮮郡王 至聖曆初 進左應揚衛大將軍 更封忠誠國王 賜統安東舊部(賜 唐書作使) 不行 明年 以降王子德武爲安東都督 後稍自國 至元和十三年 遣使入唐獻樂工
論曰 玄 樂浪本朝鮮之地 箕子所封 箕子敎其民以禮義-田蠶-織作 設禁八條 是以 其民不相盜 無門戶之閉 婦人貞信不淫 飮食以 豆 此仁賢之化也 而又天性柔順 異於三方 故孔子悼道不行 慾浮 於海以居之 有以也夫 然而易之爻二多譽 四多懼 近也 高句麗自秦漢之後 介在中國東北隅 其北 皆天子有司 亂世則英雄特起 僭竊名立者也 可謂居多懼之地 而無謙巽之意 侵其封場以 之 入基郡縣以居之 是故 兵連禍結 略無寧歲 及其東遷 値隋唐之一統 而猶拒詔命以不順 囚王人於土室 其頑然不畏如此 故屢致問罪之師 雖或有時設奇以陷大軍 而終於王降國滅而後止 然觀始末 當其上下和 衆庶睦 雖大國不能以取之 及其不義於國 不仁於民 以興衆怨 則崩潰而不自振 故孟子曰 天時地利不如人和 左氏曰 國之興也以福 其亡也以禍 國之興也 視民如傷 是其福也 其亡也 以民爲土芥 是其禍也 有味哉斯言也 夫然則凡有國家者 縱暴吏之驅迫 强宗之聚斂 以失人心雖欲理而不亂 存而不亡 又何異强酒而惡醉者乎
三國史記 卷二十三
百濟本紀 第 一 (始祖 溫祚王 多婁王 己婁王 蓋婁王 肖古王)
百濟始祖溫祚王 其父鄒牟 或云朱蒙 自北扶餘逃難 至卒本扶餘 扶餘王無子 只有三女子 見朱蒙 知非常人 以第二女妻之 未幾扶餘王薨 朱蒙嗣位 生二子 長曰沸流 次曰溫祚(或云 朱蒙到卒本 娶越郡女 生二子) 及朱蒙在北扶餘所生子來爲太子 沸流.溫祚 恐爲太子所不容 遂與烏干.馬黎等十臣南行 百姓從之者多 遂至漢山 登負兒嶽 望可居之地 沸流欲居於海濱 十臣諫曰 惟此河南之地 北帶漢水 東據高岳 南望沃澤 西阻大海 其天險地利 難得之勢 作都於斯 不亦宜乎 沸流不聽 分其民 歸彌鄒忽以居之 溫祚都河南慰禮城 以十臣爲輔翼 國號十濟 是前漢成帝鴻嘉三年也 沸流以彌鄒土濕水鹹 不得安居 歸見慰禮 都邑鼎定 人民安泰 遂慙悔而死 其臣民皆歸於慰禮 後以來時百姓樂從 改號百濟 其世系與高句麗
同出扶餘 故以扶餘爲氏 (一云 始祖沸流王 其父優台 北扶餘王解扶婁庶孫 母召西奴 卒本人延타勃之女 始歸于優台 生子二人 長曰沸流 次曰溫祚 優台死 寡居于卒本 後朱蒙不容於扶餘 以前漢建昭二年春二月 南奔至卒本 立都 號高句麗 娶召西奴爲妃 其於開基創業 頗有內助 故朱蒙寵接之特厚 待沸流等如己子 及朱蒙在扶餘所生禮氏子孺留來 立之爲太子 以至嗣位焉 於是沸流謂弟溫祚曰 始大王避扶餘之難 逃歸至此 我母氏정家財助成邦業 其勤勞多矣 及大曰王厭世 國家屬於孺留 吾等徒在此 鬱鬱如우오 不如奉母氏南遊卜地 別立國都 遂與弟率黨類 渡浿帶二水 至彌鄒忽以居之 北史及隋書皆云 東明之後有仇台 篤於仁信 初立國于帶方故地 漢遼東太守公孫度以女妻之 遂爲東夷강國 未知孰是).
元年 夏五月 立東明王廟.
二年 春正月 王謂群臣曰 靺鞨連我北境 其人勇而多詐 宜繕兵積穀爲拒守之計 三月 王以族父乙音有智識膽力 拜爲右輔 委以兵馬之事.
三年 秋九月 靺鞨侵北境 王帥勁兵 急擊大敗之 賊生遠者十一二 冬十月 雷 桃李華. 四年 春夏 旱 饑疫 秋八月 遺使樂浪修好.
五年 冬十月 巡撫北邊 獵獲神鹿.
六年 秋七月辛未晦 日有食之.
八年 春二月 靺鞨賊三千來圍慰禮城 王閉城門不出 經旬賊糧盡而歸 王簡銳卒 追及大斧峴 一戰克之 殺虜五百餘人 秋七月 築馬首城 竪甁山柵 樂浪太守使告曰 頃者 聘問結好 意同一家 今逼我疆 造立城柵 或者其有蠶食之謀乎 若不유舊好 휴城破柵 則無所猜疑 苟或不然 請一戰以決勝負 王報曰 設險守國 古今常道 豈敢以此有유於和好 宜若執事之所不疑也 若執事恃강出師 則小國亦有以待之耳 由是 與樂浪失和.
十年 秋九月 王出獵獲神鹿 以送馬韓 冬十月 靺鞨寇北境 王遺兵二百拒戰於昆彌川上 我軍敗績 依靑木山自保 王親帥精騎一百 出烽峴救之 賊見之卽退.
十一年 夏四月 樂浪使靺鞨襲破甁山柵 殺掠一百餘人 秋七月 設禿山拘川兩柵以塞樂浪之路.
十三年 春二月 王道老구化爲男 五虎入城 王母薨 年六十一歲 夏五月 王謂臣下曰 國家東有樂浪 北有靺鞨 侵질疆境 少有寧曰 況今妖祥屢見 國母棄養 勢不自安 必將遷國 予昨出巡觀漢水之南 土壤膏유 宜郡於彼 以圖久安之計 秋七月 就漢山下立柵 移慰禮城民戶 八月 遺使馬韓告遷都 遂晝定疆場 北至浿河 南限熊川 西窮大海 東極走壤 九月 立城闕.
十四年 春正月 遷都 二月 王巡撫部落 務勸農事 秋九月 築城漢江西北 分漢城民.
十五年 春正月 作新宮室 儉而不陋 華而不侈.
十七年 春 樂浪來侵 焚慰禮城 夏四月 立廟以祀國母.
十八年 冬十月 靺鞨掩至 王帥兵逆戰於七重河 虜獲유長素牟送馬韓 其餘賊盡坑之 十一月 王欲襲樂浪牛頭山城至臼谷 遇大雪乃遠.
二十年 春二月 王設大壇 親祠天地 異鳥五來翔.
二十二年 秋八月 築石頭 高木二城 九月 王帥騎兵一千獵斧峴東 遇靺鞨賊 一戰破之 虜獲生口 分賜將士.
二十四年 秋七月 王作熊川柵 馬韓王遺使責讓曰 王初渡河 無所容足 吾割東北一百里之地安之 其待王不爲不厚 宜思有以報之 今以國完民聚 謂莫與我敵 大設城池 侵犯我封疆 其如義何 王慙회其柵.
二十五年 春二月 王宮井水暴溢 漢城人家馬生牛 一首二身 日者曰 井水暴溢者 大王勃興之兆也 牛一首二身者 大王幷隣國之應也 王聞之喜 遂有幷呑辰馬之心.
二十六年 秋七年 王曰 馬韓漸弱 上下離心 其勢不能久 당爲他所幷 則脣亡齒寒 悔不可及 不如先人而取之 以免後艱 冬十月 王出師陽言田獵 潛襲馬韓 遂幷其國邑 唯圓山 @ 錦峴二城 固守不下.
二十七年 夏四月 二城降 移其民於漢山之北 馬韓遂滅 秋七月 築大豆山城.
二十八年 春二月 立元子多婁爲太子 委以內外兵事 夏四月 隕霜害麥.
三十一年 春正月 分國內民호爲南北部 夏四月 雹 五月 地震 六月 又震.
三十三年 春夏 大旱 民饑相食 盜賊大起 王撫安之 秋八月 加置東西二部.
三十四年 冬十月 馬韓舊將周勤據牛谷城叛 王躬帥兵五千討之 周勤自經 腰斬其尸 幷誅其妻子.
三十六年 秋七月 築湯井城 分大豆城民戶居之 八月 修葺圓山 @ 錦峴二城 築古沙夫里城.
三十七年 春三月 雹 大如계子 烏雀遇者死 夏四月 旱 至六月乃雨 漢水東北部落饑荒 亡人高句麗者一千餘戶 浿帶之間空無居人.
三十八年 春二月 王巡撫 東走壤 北至浿河 五旬而返 三月 發使勸農桑 其以不急之事擾民者 皆除之 冬十月 王築大단 祠天地.
四十年 秋九月 靺鞨來攻述川城 冬十一月 又襲斧峴城 殺掠百餘人 王命勁騎二百拒擊之.
四十一年 春正月 右輔乙音卒 拜北部解婁爲右輔 解婁本扶餘人也 神識淵奧 年過七十 齊力不愆 故用之 二月 發漢水東北諸部落人年十五歲以上 修營慰禮城.
四十三年 秋八月 王田牙山之原五日 九月 鴻안百餘集王宮 日者曰 鴻안民之象也 將有遠人來投者乎 冬十月 南沃沮仇頗解等二十餘家至斧壤納款 王納之 安置漢山之西.
四十五年 春夏 大旱 草木焦枯 冬十月 地震 傾倒人屋.
四十六年 春二月 王薨.
多婁王 溫祚王之元子 器宇寬厚有威望 溫祚王在位第二十八年立爲太子 至四十六年王薨 繼位.
二年 春正月 謁始祖東明廟 二月 王祀天地於南壇.
三年 冬十月 東部屹于與靺鞨戰於馬首山西克之 殺獲甚衆 王喜 賞屹于馬十匹 租五百石.
四年 秋八月 高木城昆優與靺鞨戰大克 斬首二百餘級 九月 王田於橫岳下 連中雙鹿 衆人歎美之.
六年 春正月 立元子己婁爲太子 大赦 二月 下令國南州郡 始作稻田.
七年 春二月 右輔解婁卒 年九十年歲 以東部屹于爲右輔 夏四月 東方有赤氣 秋九月 靺鞨攻陷馬首城 放火燒百姓廬屋 冬十月 又襲甁山柵.
十年 冬十月 右輔屹于爲左輔 北部眞會爲右輔 十一月 地震聲如雷.
十一年 秋穀不成 禁百姓私釀酒 冬十月 王巡撫東西兩部 貧不能自存者給穀人二石.
二十一年 春二月 宮中大槐樹自枯 三月 左輔屹干卒 王哭之哀.
二十八年 春夏 旱 盧囚赦死罪 秋八月 靺鞨侵北鄙.
二十九年 春二月 王命東部 築牛谷城 以備靺鞨.
三十六年 冬十月 王拓地至娘子谷城 仍遺使新羅請會 不從.
三十七年 王遺兵攻新羅蛙山城 不克 移兵攻拘壤城 新羅發騎兵二千 逆擊走之.
三十九年 攻取蛙山城 留二百人守之 尋爲新羅所敗.
四十三年 遺兵侵新羅.
四十六年 夏五月戊午晦 日有食之.
四十七年 秋八月 遺將侵新羅.
四十八年 冬十月 又攻蛙山城拔之.
四十九年 秋九月 蛙山城爲新羅所復.
五十年 秋九月 王薨.
己婁王 多婁王之元子 志識宏遠 不留心細事 多婁王在位第六年立爲太子 至五十年王薨 繼位.
九年 春正月 遺兵侵新羅邊境 夏四月乙巳 客星入紫微.
十一年 秋八月乙未晦 日有食之.
十三年 夏六月 他震裂陷民屋 死者多.
十四年 春三月 大旱無麥 夏六月 大風拔木.
十六年 夏六月戊戌朔 日有食之.
十七年 秋八月 橫岳大石五 一時隕落.
二十一年 夏四月 二龍見漢江.
二十三年 秋八月 隕霜殺菽 冬十月 雨雹.
二十七年 王獵漢山獲神鹿.
二十九年 遺使新羅請和.
三十一年 冬 無氷.
三十二年 春夏 旱 年饑民相食 秋七月 靺鞨入牛谷 奪掠民口而歸.
三十五年 春三月 地震 冬十月 又震.
三十七年 遺使聘新羅.
四十年 夏四月 관巢于都城門上 六月 大雨浹旬 漢江水漲 漂毁民屋 秋七月 命有司補 水損之田.
四十九年 新羅爲靺鞨所侵掠 移書請兵 王遺五將軍救之.
五十二年 冬十一月 王薨.
蓋婁王 己婁王之子 性恭順有操行 己婁在位五十二年薨 卽位.
四年 夏四月 王獵漢山.
五年 春二月 築北漢山城.
1. 衍文
十年 秋八月庚子 熒惑犯南斗一.
二十八年 春正月丙申晦 日有食之 冬十月 新羅阿飡吉宣謀叛 事露來奔 羅王移書請之
二十八年 春正月 丙申晦 日有食 冬十月. 新羅阿찬吉宣謀叛 事露來망. 羅王移書請之不送 羅王怒出師來伐 諸城堅壁自守不出 羅兵絶糧而歸.
論曰 春秋時려僕來奔魯 季文子曰 見有禮於其君者 事之如孝子之養父母也 見無禮於其君者誅之如鷹전之逐鳥雀也 觀려僕 不度於善而在於凶德 是以去之 今吉宣赤姦賊之人 百濟王納而匿之 是謂 掩賊爲藏者也 由是 失린國之和 使民困於兵革之役 其不明甚矣.
三十九年 王薨.
肖古王(一云素古)蓋婁王之子 蓋婁在位三十九年薨 嗣位.
二年 秋七月 潛師襲破新羅西鄙二城 虜獲男女一千而還 八月 羅王遺一吉飡興宣 領兵二萬 來侵國東諸城 羅王又親帥精騎八千繼之 掩至漢水 王度羅兵衆不可敵 乃還前所掠.
五年 春三月丙寅晦 日有食之 冬十月 出兵侵新羅邊鄙.
二十一年 冬十月 無雲而雷 星패于西北 二十日而滅.
二十二年 夏五月 王都井及漢水皆竭.
二十三年 春二月 重修宮室 出師攻新羅母山城.
二十四年 夏四月丙牛朔 日有食之 秋七月 我軍與新羅戰於拘壤敗北 死者五百餘人.
二十五年 秋八月 出兵襲新羅西境圓山鄕 進圍무谷城 新羅將軍仇道帥馬兵五百拒之 我兵佯退 仇道追至蛙山 我兵反擊之大克.
二十六年 秋九月 蚩尤旗見干角亢.
三十四年 秋七月 地震 遺兵侵新羅邊境.
三十九年 秋七月 出兵攻新羅腰車城拔之 殺其城主薛夫 羅王奈解怒 命伊伐飡利音爲將帥六部精兵 來攻我沙峴城 冬十月 星패于東井.
四十年 秋七月 太白犯月.
四十三年秋 蝗旱 穀不順成 盜賊多起 王撫安之.
四十四年 冬十月 大風拔木.
四十五年 春二月 築赤峴 沙道二城 移東部民戶 冬十月 靺鞨來攻沙道城不克 焚燒城門而遁.
四十六年 秋八月 國南蝗害穀 民饑 冬十一月 無氷.
四十七年 夏六月庚寅晦 日有食之.
四十八年 秋七月 西部人茴會獲白鹿獻之 王以爲瑞 賜穀一百石.
四十九年 秋九月 命北部眞果領兵一千 襲取靺鞨石門城 冬十月 靺鞨以勁騎來侵至于述川 王薨.
三國史記 卷 第二十四
百濟本紀 第二
仇首王(或云貴須) 肖古王之長子 身長七尺 威儀秀異 肖古在位四十九年薨 卽位.
三年 秋八月 靺鞨來圍赤峴城 城主固拒 賊退歸 王帥勁騎八百追之 戰沙道城下破之 殺獲甚衆.
四年 春二月 設二柵於沙道城側 東西相去十里 分赤峴城卒戌之.
五年 王遣兵圍新羅獐山城 羅王親帥兵擊之 我軍敗績.
七年 冬十月 王城西門火 靺鞨冠北邊 遣兵拒之.
八年 夏五月 國東大水 山崩四十餘所 六月戊辰晦 日有食之 秋八月 大閱於漢水之西.
九年 春二月 命有司修堤防 三月 下令勸農事 夏六月 王都雨魚 冬十月 遣兵入新羅牛頭鎭
抄掠民戶 羅將忠萱領兵五千 逆戰於態谷大敗 單騎而遁 十一月庚申晦 日有食之.
十一年 秋七月 新羅一吉飡連珍來侵 我軍逆戰於烽山下 不克 冬十月 太白晝見.
十四年 春三月 雨雹 夏四月 大旱 王祈東明廟 乃雨.
十六年 冬十月 王田於寒泉 十一月 大疫 靺鞨入牛谷界 奪掠人物 王遣精兵三百拒之
賊伏兵夾擊 我軍大敗.
十八年 夏四月 雨雹 大如栗 烏雀中者死.
二十一年 王薨.
古爾王 蓋婁王之第二子也 仇首王在位二十一年薨 長子沙伴嗣位 而幼少不能爲政
肖古王母弟古??卽位.
三年 冬十月 王獵西海大島 手射四十鹿.
五年 春正月 祭天地用鼓吹 二月 田於釜山 五旬乃返 夏四月 震王宮門柱 黃龍自基門飛出.
六年 春正月 不雨 至夏五月 乃雨.
七年 遣兵侵新羅 夏四月 拜眞忠爲左將 委以內外兵馬事 秋七月 大閱於石川
雙雁起於川上 王射之皆中.
九年 春二月 命國人開稻田於南澤 夏四月 以叔父質爲右輔 質性忠毅 謀事無失 秋七月 出西門觀射.
十年 春正月 設大壇 祀天地山川.
十三年 夏 大旱無麥 秋八月 魏幽州刺史毋丘儉與樂浪太守劉茂 朔方太守王遵伐高句麗
王乘虛遣左將眞忠 襲取樂浪邊民 茂聞之怒 王恐見侵討 還其民口.
十四年 春正月 祭天地於南壇 二月 拜眞忠爲右輔 眞勿爲左將 委以兵馬事.
十五年 春夏 旱 冬 民饑 發倉賑恤 又復一年租調.
十六年 春正月甲午 太白襲月.
二十二年 秋九月 出師侵新羅 與羅兵戰於槐谷西敗之 殺其將翊宗 冬十月 遣兵攻新羅烽山城 不克.
二十四年 春正月 大旱 樹木皆枯.
二十五年 春 靺鞨長羅渴獻良馬十匹 王優勞使者以還之.
二十六年 秋九月 靑紫雲起宮東 如樓閣.
二十七年 春正月 置內臣佐平掌宣納事 內頭佐平掌庫藏事 內法佐平掌禮儀事 衛士佐平掌宿衛兵事
朝廷佐平掌刑獄事 兵官佐平掌外兵馬事 又置達率@恩率@德率@干率@奈率@及將德@施德@固德@季德@對德@文督
@武督@佐軍@振武@克虞 六佐平병一品 達率二品 恩率三品 德率四品 干率五品 奈率六品 將德七品
施德八品 固德九品 季德十品 對德十一品 文督十二品 武督十三品 佐軍十四品 振武十五品
克虞十六品 二月 下令六品已上服紫 以銀花飾冠 十一品已上服緋 十六品已上服靑 三月 以王弟優壽爲內臣佐平.
二十八年 春正月 初吉 王服紫大袖袍 靑錦袴 金花飾烏羅冠 素皮帶烏韋履 坐南堂廳事 二月 拜眞可爲內頭佐平
優豆爲內法佐平 高壽爲衛士佐平 昆奴爲朝廷佐平 惟己爲兵官佐平 三月 遣使新羅請和 不從.
二十九年 春正月 下令 凡官人受財及盜者 三倍徵贓 禁錮終身.
三十三年 秋八月 遣兵攻新羅烽山城 城主直宣率壯士二百人 出擊敗之.
三十六年 秋九月 星??干紫官.
三十九年 冬十一月 遣兵侵新羅.
四十五年 冬十月 出兵攻新羅 圍槐谷城.
五十年 秋九月 遣兵侵新羅邊境.
五十三年 春正月 遣使新羅請和 冬十一月 王薨.
責稽王(或云靑稽) 古??王子 身長大 志氣雄傑 古??薨 卽位 王徵發丁夫楫慰禮城 古句麗伐帶方
帶方請救於我 先是 王娶帶方王女寶菓爲夫人 故曰 帶方我남甥之國 不可不副其請 遂出師救之 高句麗怨
王盧其侵寇 修阿旦城@蛇城備之.
二年 春正月 謁東明廟.
十三年 秋九月 漢與貊人來侵 王出禦爲敵兵所害薨.
汾西王 責稽王長子 幼而聰惠 儀表英挺 王愛之不離左右 及王薨繼而卽位 冬十月 大赦.
二年 春正月 謁東明廟.
五年 夏四月 彗星晝見.
七年 春二月 潛師襲取樂浪西縣 冬十月 王爲樂浪太守所遣刺客賊害薨.
比流王 仇首王第二子 性寬慈愛人 又强力善射 久在民間 令譽流聞 及汾西之終
雖有子皆幼不得立 是以 爲臣民推戴 卽位.
五年 春正月內子朔 日有食之.
九年 春二月 發使巡問百姓疾苦 其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 賜穀人三石 夏四月 謁東明廟 拜解仇爲兵官佐平.
十年 春正月 祀天地於南郊 王親割牲.
十三年 春 旱 大星西流 夏四月 王都井水溢 黑龍見其中.
十七年 秋八月 築射臺於宮西 每以朔望習射.
十八年 春正月 以王庶弟優福爲內臣佐平 秋七月 太白晝見 國南蝗害穀.
二十二年 冬十月 天有聲 如風浪相激 十一月 王獵於狗原北 手射鹿.
二十四年 秋七月 有雲如赤烏夾日 九月 內臣佐平優福據北漢城叛 王發兵討之.
二十八年 春夏 大旱 草木枯江水竭 至秋七月乃雨 年饑 人相食.
三十年 夏五月 星隕 王宮火連燒民戶 秋十月 修宮室 拜眞義爲內臣佐平 冬十二月 雷.
三十二年 冬十月乙未朔 日有食之.
三十三年 春正月辛巳 彗星見干奎.
三十四年 春二月 新羅遣使來聘.
四十一年 冬十月 王薨.
契王 汾西王之長子也 天資剛勇 善騎射 初汾西之薨也 契王幼不得立 比流王在位四十一年薨 卽位.
三年 秋九月 王薨.
近肖古王 比流王第二子也 體貌奇偉 有遠識 契王薨 繼位.
二年 春正月 祭天地神祇 拜眞淨爲朝廷佐平 淨王后親戚 性한戾不仁 臨事苛細 恃勢自用 國人疾之.
二十一年 春三月丁巳朔 日有食之 遣使新羅送良馬二匹.
二十四年 秋九月 高句麗王斯由帥步騎二萬 來屯雉壤 分兵侵奪民戶 王遣太子以兵徑至雉壤
急擊破之 獲五千餘級 其虜獲分賜壯士 冬十一月 大閱於漢水南 旗幟皆用黃.
二十六年 高句麗擧兵來 王聞之伏兵於浿河上 俟其至急擊之 高句麗兵敗北 冬 王與太子
帥精兵三萬 侵高句麗攻平壤城 麗王斯由力戰拒之 中流矢死 王引軍退 移都漢山.
二十七年 春正月 遣使入晉朝貢 秋七月 地震.
二十八年 春二月 遣使入晉朝貢 秋七月 築城於靑木嶺 禿山城主率三百人奔新羅.
三十年 秋七月 高句麗來攻北鄙水谷城陷之 王遣將拒之 不克 王又將大擧兵報之
以年荒不果 冬十一月 王薨.
古記云 百濟開國已來 未有以文字記事 至是 得博士高興 始有書記 然高興未嘗顯於他書 不知其何許人也
近仇首王 (一云諱須) 近肖古王之子 先是 高句麗國岡王斯由親來侵 近肖古王遣太者拒之 至半乞壤將戰 高句麗人斯紀本百濟人 誤傷國馬蹄 懼罪奔於彼 至是環來 告太子曰 彼師雖多 皆備數疑兵而已 其驍勇喩赤旗 苦先破之 其餘不攻自潰 太子從之 進擊大敗之 追奔逐北 至於水谷城之西北 將軍莫古解諫曰 嘗聞道家之言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今所得多矣 何必求多 太子善之止焉 乃積石爲表 登基上顧左右曰 今日之後 疇克再至於比乎 其地有嚴石 하苦馬분者 他人至今呼爲太子馬철 近肖古在位三十年횡 卽位.
二年 以王수眞高道爲內臣佐平 委以政事 冬十一月 高句麗來侵不도.
三年 冬十月 王將兵三萬 侵高句麗平壤城 十一月 高句麗來侵.
五年 春三月 遺使朝晉 其使海上遇惡風 不達而還 夏四月 雨土竟日.
六年 大疫 夏五月 地裂 深五丈 橫廣三丈 三日乃合.
八年 春 不雨至六月 民饑 至有 子者 王出官穀贖之.
十年 春二月 日有 三重 宮中大樹自 夏四月 王薨
枕流王 近仇首王之元子 母曰阿이夫人 繼父卽位 秋七月 遣使入晉朝貢 九月 胡僧摩羅 難타自晉至 王인致宮內禮敬焉 佛法始於比.
二年 春二月 創佛寺於漢山 度僧十人 冬十一月 王薨
三國史記 卷 第二十五
百濟本紀 第三 (辰斯王 阿莘王 支王 久爾辛王 毘有王 蓋鹵王)
辰斯王 近仇首王之仲子 枕流之弟 爲人강勇 總惠多智略 枕流智薨也 太子少 故叔父辰斯卽位.
二年 春 發國內人年十五歲已上 設關防 自靑木嶺 北距八건城 西至於海 秋七月 원想害穀 八月 高句麗來侵.
三年 春正月 拜眞嘉謨爲達率 豆知爲恩率 秋九月 與靺鞨戰關彌嶺 不捷.
五年 秋九月 王遣兵侵충高句麗南鄙.
六年 秋七月 星패于北河 九月 王命達率眞嘉謨伐高句麗 拔都건城 虜得二百人王拜嘉謨爲兵官佐平 冬十月 獵於狗原 七日及返.
七年 春正月 重修宮室 穿池造山 以養奇禽異卉 夏四月 靺鞨攻陷北鄙赤峴城 秋七月 獵國西大島 王親射鹿 八月 又獵橫岳之西.
八年 夏五月丁卯朔 日有食之 秋七月 高句麗王談德師兵四萬 來攻北鄙 陷石峴等十餘城 王聞談德能用兵 不得出拒 漢水北諸部落多沒焉 冬十月 高句麗攻拔關爾城 王田於狗原 經旬不返 十日月 薨於狗原行宮.
阿莘王(或云阿芳) 枕流王之元子 初生於漢城別宮 神光炤夜 及壯志氣豪邁 好鷹馬 王薨時 年少 故叔父辰斯繼位 八年薨 卽位.
二年 春正月 謁東明廟 又祭天地於南壇 拜眞武爲左將 委以兵馬事 武王之親구 沈毅有大略 時人服之 秋八月 王謂武曰 關彌城者我北鄙之襟要也 今爲高句麗所有 此寡人之所痛惜 而卿之所宜用心而雪恥也 遂謀將兵一萬伐高句麗南鄙 武身先士卒以冒矢石 意復石峴等五城 先圍關彌城 麗人영城固守 武以糧道不繼 引而歸.
三年 春二月 立元子전支爲太子 大赦 拜庶弟洪爲內臣佐平 秋七月 與高句麗戰於水谷城下敗績 太白書見.
四年 春二月 星패于西北 二十日而滅 秋八月 王命左將眞武等伐高句麗 麗王談德親帥兵七千 陳於浿水之上拒戰 我軍大敗 死者八千人 冬十一月 王欲報浿水之役 親帥兵七千人過漢水 次於靑木嶺下 會大雪 士卒多凍死 廻軍至漢山城 勞軍士.
六年 夏五月 王與倭國結好 以太子전支爲質 秋七月 大閱於漢水之南.
七年 春二月 以眞武爲兵宮佐平 沙豆爲左將 三月 築雙峴城 秋八月 王將伐高句麗 出帥之漢山北柵 其夜大星落營中有聲 王深惡之 及止 九月 集都人習射於西臺.
八年 秋八月 王欲侵高句麗 大徵兵馬 民苦於役 多奔新羅 戶口衰減.(減 舊本作 滅 今校之)
九年 春二月 星패于奎婁 夏六月庚辰朔 日有食之.
十一年 夏 大旱 禾苗焦枯 王親祭橫岳 乃雨 五月 遣使倭國求大珠.
十二年 春二月 倭國使者至 王迎勞之特厚 秋七月 遣兵侵新羅邊境.
十四年 春三月 白氣自王宮西起 如匹練 秋九月薨.
支王(或云直支) 梁書 名映 阿莘之元子 阿莘在位第三年立爲太子 六年出質於倭國 十四年王薨 王仲弟訓解攝政 以待太子還國 季弟첩禮殺訓解 自立爲王 전支在倭聞訃 哭泣請歸 倭王以兵士百人衛送 旣至國界 漢城人解忠來告曰 大王棄世 王弟첩禮殺兄自立 願太子無輕入 전支留倭人自衛 依海島以待之 國人殺첩禮 迎전支卽位 妃八須夫人 生子久爾辛.(暎 必是전之訛)
二年 春正月 王謁東明요 祭天地於南壇 大赦 二月 遣使入晉朝貢 秋九月 以解忠爲達率 賜漢城租一千石.
三年 春二月 拜庶第餘信爲內臣佐平 解須爲內法佐平 解丘爲兵官佐平 皆王戚也.
四年 春正月 拜餘信爲上佐平 委以軍國政事 上佐平之職始於此 若今之용宰.
五年 倭國遣使送夜明珠 王優禮待之.
十一年 夏五月甲申 彗星見.
十二年 東晉安帝遣使冊命王爲使持節都督百濟諸軍事鎭東將軍百濟王.
十三年 春正月甲戌朔 日有食之 夏四月 旱 民饑 秋七月 徵東北二部人年十五已上 築沙口城 使兵官佐平解丘監役.
十四年 夏 遣使倭國 送白綿十匹.
十五年 春正月戊戌 星패于大비 冬十一月丁亥朔 日有食之.
十六年 春正月 王薨.
久爾辛王 支王長子 支王薨 卽位.
八年 冬十二月 王薨.
毘有王 久爾辛王之長子(或云 전支王庶子 未知孰是) 美姿貌 有口辯 人所推重 久爾辛王薨 卽位.
二年 春二月 王巡撫四部 賜貧乏穀有差 倭國使至 從者五十人.
三年 秋 遣使入宋朝貢 冬十月 上佐平餘信卒 以解須爲上佐平 十一月 地震 大風飛瓦 十二月 武氷.
四年 夏四月 宋文皇帝以王復修職貢 降使冊授先王暎爵號.(전支王十二年 東晉冊命爲使持節道督百濟諸軍事鎭東將軍百濟王.)
七年 春夏 不雨 秋七月 遣使入新羅請和.
八年 春二月 遣使新羅 送良馬二匹 秋九月 又送白鷹 冬十月 新羅報聘以良金明珠.
十四年 夏四月戊年朔 日有食之 冬十月 遣使入宋朝貢.
二十一年 夏五月 宮南池中有火 如車輪冬夜而滅 秋七月 旱 穀不熟 民饑 流入新羅者多.
二十八年 星隕如雨 星패于西北 長二丈許 秋八月 蝗害穀 年饑.
二十九年 春三月 王獵於漢山 秋九月 黑龍見漢江 須臾 雲霧晦冥 飛去 王薨.
蓋鹵王(或云近晉婁) 諱慶司 毘有王之長子 毘有在位二十九年薨 嗣.
十四年 冬十月癸酉朔 日有食之.
十五年 秋八月 遣將侵高句麗.南鄙 冬十月 葺雙峴城 設大柵於靑水嶺 分北漢山城士卒戍之.
十八年 遣使朝魏上表曰 臣立國東極 豺狼隔路 雖世承靈化 莫由奉藩 瞻望雲闕 馳情罔極 凉風微應 伏惟皇帝陛下 協和天休 不勝係仰之情 謹遣私署冠軍將軍駙馬都尉弗斯侯長史餘禮@龍양將軍帶方太守司馬張茂等 投舫波阻 搜俓玄津 託命自然之運 遣進萬一之誠 神祗垂感 皇靈洪覆 克達天庭 宣暢臣志 雖旦聞夕沒 永無餘恨 又云 臣與高句麗 源出扶餘 先世之時 篤崇舊款 其祖소輕發隣好 親率士衆 凌踐臣境 臣祖須整於電邁 應機馳擊 矢石暫交 梟창소首 自爾已來 莫강南顧 子빙氏數終 餘燼奔竄 醜類漸盛 遂見凌逼 구怨連禍 三十餘載 財탄力竭 轉自孱숙 若天慈曲금 遠及無外 速遣一將 來救臣國 當奉送鄙女 執 後宮 幷遣子弟 牧어外廐 尺壤匹夫 不敢自有 又云 今璉有罪 國自漁肉 大臣彊族 戮殺無已 罪盈惡積 民庶崩離 是滅亡之期 假手之秋也 且빙族士馬 有鳥畜之戀 樂浪諸君 懷首丘之心 天威一擧 有征無戰 臣手不敏 志效畢力 當率所統 承風響應 且高句麗不義逆詐非一 外慕외효藩卑之辭 內외凶禍豕突之行 或南通劉氏 或北約연연 共相순齒 謀凌王略 昔唐효至聖 致훈丹水 孟嘗秤仁 不捨塗언 涓流之水 宜早壅塞 今若不取 將貽後悔 去庚辰年後 臣西界小石山北國海中 見屍十餘 幷得衣器鞍勒 視之非高句麗之物 後聞乃是王人來降臣國 長蛇隔路 以沈于海 雖未]委當 深懷憤에 昔宋류申舟 楚莊徒跣 요撮放鳩 信陵不食 克敵立名 美隆無已 夫以區區偏鄙 猶慕萬代之信 況陛下合氣天地 勢傾山海 豈令小竪 跨塞天逵 今上所得鞍一以實驗 顯祖以其피遠冒險朝獻 禮遇尤厚 遣使者邵安 與其使俱還 詔曰 得表聞之 無恙甚善 卿在東遇 處五服之外 不遠山海 歸誠魏闕 欣嘉至意 用즙于懷 朕承萬世之業 君臨四海 統御群生 今宇內淸一 八表歸義 襁負而至者 不可稱數 風俗之和 士馬之盛 皆餘禮等親所聞見 卿與高句麗不穆 屢致凌犯 苟能順義 守之以仁 亦何憂於寇수也 前所遣使 浮海以撫荒外之國 從來積年往而不返 存亡達否 未能번悉 卿所送鞍 比校舊乘 非中國之物 不可以疑似之事 以生必然之過 經略權要 以具別旨 又詔曰 知高句麗阻疆 侵일卿上 修先君之舊怨 기息民之大德 兵交累載 難結荒邊 使兼申胥之誠 國有楚越之急 乃應展義扶微 乘機電擧 但以高句麗稱藩先祖 供職日久 於彼雖有自昔之흔 於國未有犯令之愆 卿使命始通 便求致伐 尋討事會 理亦未周 故往年遣禮等至平壤 欲驗其由狀 然高句麗奏請頻煩 辭理俱詣 行人不能抑其請 司法無以成其責 故聽其所啓 詔禮等還 若今復違旨 則過咎益露 後雖自陳 無所逃罪 然後興帥討之 於義爲得 九夷之國世居海外 道暢則奉藩 惠즙則保境 故羈미著於前典 호貢曠於歲時 卿備陳彊弱之形 具列往代之迹 俗殊事異 擬황외衷 洪規大略 其致猶在 今中夏平一 宇內無虞 每慾陵威東極 懸旌域表 拯荒黎於偏方 舒皇風於遠服 良由高句麗卽敍 未及卜征 今若不從詔旨 則卿之來謀 載協朕意 元흉啓行 將不云遠 更可豫率同興 具以待事 時遣報使 速究彼情 帥擧之日 卿爲鄕導之首 大捷之後 又受元攻之賞 不亦善乎 所獻錦布海物 雖不悉達 明卿至心 今賜雜物如別 又詔璉護送安等 安等至高句麗 璉稱昔與餘慶有수 不令東過 安等於是皆還 乃下詔切責之 後使安等從東萊浮海 賜餘慶璽書 褒其誠節 安等至海濱 遇風飄蕩 경不達而還 王以麗人屢犯邊鄙 上表乞師於魏 不從 王怨之 遂絶朝貢.
二十一年 秋九月 麗王巨璉帥兵三萬來圍王都漢城 王閉城門 不能出戰 麗人分兵爲四道夾功 又乘風縱火 焚燒城門 人心危懼 或有欲出降者 王窘不知所圖 領數十騎出門西走 麗人追而害之 先是 高句麗長壽王陰謀百濟 求可以間諜於彼者 時浮屠道琳應募曰 愚僧旣不能知道 思有以報國恩 願大王不以臣不肖 指使之 期不辱命 王悅密使 百濟 於是道琳佯逃罪 奔入百濟 時百濟王近蓋婁好博奕 道琳詣王門告曰 臣少而學碁 頗入妙 願有聞於左石 王召入對碁 果國手也 遂尊之爲上客 甚親니之 恨相見之晩 道琳一日侍坐 從容曰 臣異國人也 上不我소 外 恩私甚渥 而惟一技技是效 未嘗有分毫之益 今願獻一言 不知上意如何耳 王曰 第言之 若有利於國 此所望於師也 道琳曰 大王之國四方皆山丘河海 是天設之險 非人爲之形也 是以四隣之國 莫敢有유心 但願奉事之不暇 則王當以崇高之勢 富有之業 송人之視聽 而城郭不葺 宮室不修 先王之骸骨權찬於露地 百姓之屋廬屢양於河流 臣竊爲大王不取也 王曰諾 吾將爲之 於是盡發國人 烝土築城 卽於其內作宮室樓閣臺謝 無不壯麗 又取大石於郁里河 作槨以葬父骨 緣河樹堰 自蛇城之東 至종山之北 是以倉수虛竭 人民宮困 邦之 올甚於累卵 於是道琳逃還以告之 長壽王喜將伐之 乃授兵於帥臣 近蓋婁聞之 謂子文周曰 予愚而不明 信用姦人之言 以至於此 民殘而兵弱 雖有危事 誰肯爲我力戰 吾當死於社稷 汝在此俱死無益也 蓋避難以續國系焉 文周乃與木협滿致 祖彌桀取(木협@祖彌皆複姓 隋書以木협爲二姓 未知 是) 南行焉 至是 高句麗對盧齊于@再曾桀婁@古爾萬年(再曾@古爾皆複姓)等 帥兵來攻北城 七日而拔之 移攻南城 城中危恐 王出逃 麗將桀婁等 見王下馬拜 已向王面三唾之 乃數其罪 縛送於阿且城下장之 桀婁@萬年本國人也 獲罪逃竄高句麗.
論曰 楚明王之亡也 운公辛之弟懷 將弑王曰 平王殺吾父 我殺其子 不亦可乎 辛曰 君討臣 誰敢수之 君命天也 苦死天命 將誰수 桀婁等自以罪不見容於國 而導敵兵 縛前君而害之 其不義也甚矣 曰然則伍子胥之入영鞭尸何也 曰楊子法言評此 以爲不由德 所謂德者仁與義而已矣 則子胥之한 不如운公之仁 以此論之 桀婁等之爲不義也明矣.(且 當作旦 明 當作昭)
<이상 한규철 3차 교정분>
三國史記 卷 第二十六
百濟本紀 第四(文周王 三斤王 東城王 武寧王 聖王)
文周王(或作汶洲) 蓋鹵王之子也 初비有王薨 蓋鹵嗣位 文周輔之 位至上佐平 蓋鹵在位三十一年 高句麗來侵圍漢城 蓋鹵영城自固 使文周求救於新羅 得兵一萬廻 麗兵雖退 城破王死 遂卽位 性柔不斷 而亦愛民 百姓愛之 冬十月 移都於熊津.
二年 春二月 修葺大豆山城 移漢北民戶 三月 遣使朝宋 高句麗塞路 不達而還 夏四月 耽羅國獻方物 王喜 拜使者爲恩率 秋八月 拜解仇爲兵官佐平.
三年 春二月 重修宮室 夏四月 拜王弟昆支爲內臣佐平 封長子三斤爲太子 五月 黑龍見熊津 秋七月 內臣佐平昆支卒.
四年 秋八月 兵官佐平解仇 擅權亂法 有無君之心 王不能制 九月 王出獵宿於外 海仇使절害之 遂薨.(四年 恐是衍文 據年表在位不過三年)
三斤王(或云壬乞) 文周王之長子 王薨 繼位 年十三歲 軍國政事一切委於佐平解仇.
二年 春 佐平解仇與恩率燕信聚衆 據大豆城叛 王明佐平眞男 以兵二千討之 不克 更命德率眞老 帥精兵五百 擊殺解仇 燕信奔高句麗 收其妻子 斬於熊津市.
論曰 春秋之法 君弑而賊不討 則深責之 以爲無臣子也 解仇賊害文周 其子三斤繼立 非徒不能誅之 又委之以國政 至於據一城以叛 然後再興大兵以克之 所謂履霜不戒 馴致堅氷 熒熒不滅 至于炎炎 其所由來漸矣 唐憲宗之弑 三世而後僅能殺其賊 況海隅之荒僻 三斤之童蒙又烏足道哉.
三月己酉朔 日有食之.
三年 春夏 大旱 秋九月 移大豆城於斗谷 冬十一月 王薨.
東城王 諱牟大(或作摩牟) 文周王弟昆支之子 膽力過人 善射百發百中 三斤王薨 卽位.
四年 春正月 拜眞老爲兵官佐平 兼知內外兵馬事 秋九月 靺鞨襲破漢山城 盧三百餘戶以歸 冬十月 大雪丈餘.
五年 春 王以獵出至漢山城 撫問軍民 浹旬乃還 夏四月 獵於熊津北 獲神鹿.
六年 春二月 王聞南齊祖道成冊高句麗巨璉爲驃騎大將軍 遣使上表請內屬 許之 秋七月 遣內法佐平沙若思如南齊朝貢 若思至西海中 遇高句麗兵 不進.
七年 夏五月 遣使聘新羅.
八年 春二月 拜 加爲衛士佐平 三月 遣使南齊朝貢 秋七月 重修宮室 築牛頭城 冬十月 大閱於宮南.
十年 魏遣兵來伐 爲我所敗.
十一年 秋 大有年 國南海村人獻合穎禾 冬十月 王設壇祭天地 十一月 宴群臣於南堂.
十二年 秋七月 徵北部人年十五歲已上 築沙峴@耳山二城 九月 王田於國西泗비 原 拜燕突爲達率 冬十一月 無氷.
十三年 夏六月 熊川水漲 漂沒王都二百餘家 秋七月 民饑 亡人新羅者六百餘家.
十四年 春三月 雪 夏四月 大風拔木 冬十月 王獵牛鳴谷 親射鹿.
十五年 春三月 王遣使新羅請婚 羅王以伊飡比智女歸之.
十六年 秋七月 高句麗與新羅戰薩水之原 新羅不克 退保犬牙城 高句麗圍之 王遣兵三千救 解圍.
十七年 夏五月甲戌朔 日有食之 秋八月 高句麗來圍치壤城 王遣使新羅請救 羅王命將軍德智帥兵救之 麗兵退歸.
十九年 夏五月 兵官佐平眞老卒 拜達率燕突爲兵官佐平 夏六月 大雨 漂毁民屋.
二十年 設熊津橋 秋七月 築沙井城 以한率비타鎭之 八月 王以耽羅不修貢賦 親征至武珍州 耽羅聞之 遣使乞罪 乃止.(耽羅卽耽牟羅)
二十一年 夏 大旱 民饑相食 盜賊多起 臣寮請發倉賑救 王不廳 漢山人亡人高句麗者二千 冬十月 大疫.
二十二年 春 起臨流閣於宮東 高五丈 又穿池養奇禽 諫臣抗소 不報 恐有復諫者 閉宮門.
論曰 良藥苦口利於病 忠言逆耳利於行 是以古之明君 虛己問政 和顔受諫 猶恐人之不言 縣敢諫之鼓 立誹謗之木而不已 今矣大王諫書上而不省 復閉門以拒之 莊子曰 見過不更 聞諫愈甚 謂之한 其矣大王之謂乎.
夏四月 田於牛頭城 遇雨雹乃止 五月 旱 王與左石宴臨流閣 終夜極歡.
二十二年 春正月 王都老구化고而去 二虎鬪於南山 捕之不得 三月 降霜害麥 夏五月 不雨至秋 七月 設柵於炭峴以備新羅 八月 築加林城 以위士佐平 加鎭之 冬十月 王獵於泗비東原 十一月 獵於熊川北原 又田於泗비西原 阻大雪 宿於馬浦村 初王以 加鎭加林城 加不欲往 辭以疾 王不許 是以怨王 至是 使人刺王 至十二月乃薨 익曰東城王.
武寧王 諱斯摩(或云隆) 矣大王之第三子也 身長八尺 眉目如畵 仁慈寬厚 民心歸附 矣大在位 二十三年薨 卽位 春正月 佐平 加據加林城叛 王帥兵馬至牛頭城 命한率解明討之 加出降王斬之 投於白江.
論曰 春秋月 人臣無將 將而必誅 若 加之元惡大대 則天地所不容 不卽罪之 至是 自知難免謀叛 而後誅之 晩也.
冬十一月 遣達率優永 帥兵五千 襲高句麗水谷城.
二年 春 民饑且疫 冬十一月 遣兵侵高句麗邊境.
三年 秋九月 靺鞨요馬首柵 進攻高木城 王遣兵五千擊退之 冬 無氷.
六年 春 大疫 三月至五月 不雨 川澤竭 民饑 發倉賑救 秋七月 靺鞨來侵破高木城 殺盧六百餘人.
七年 夏五月 立二柵於高木城南 又築長嶺城 以備靺鞨 冬十月 高句麗將高老與靺鞨謀 欲攻漢城 進屯於橫岳下 王出師戰退之.
十年 春正月 下令完固堤防 驅內外游食者歸農.
十二年 夏四月 遣使入梁朝貢 秋九月 高句麗襲取加弗城 移兵破圓山城 殺掠甚衆 王帥勇騎三千 戰於葦川之北 麗人見王軍少 易之不設陣 王出奇急擊 大破之.
十六年 春三月戊辰朔 日有食之.
二十一年 夏五月 大水 秋八月 蝗害穀 民饑 亡人新羅者九百戶 冬十一月 遣使入梁朝貢 先是爲高句麗所破 弱累年 至是上表 稱累破高句麗 始與通好 而更爲强國 十二月 高祖詔冊王曰 行都督百濟諸軍事鎭東大將軍百濟王餘隆 守藩海外 遠修貢職 乃誠款到 朕有嘉焉 宜率舊章 授자榮命 可使特節都督百濟諸軍事寧東大將軍.
二十二年 秋九月 王獵于고山之原 冬十月 地震.
二十三年 春二月 王辛漢城 命佐平因友@達率沙烏等 徵漢北州郡民年十五歲已上 築雙峴城 三月 至自漢城 夏五月 王薨 諡曰武寧.
聖王 諱明농 武寧王之子也 智識英邁能斷事 武寧薨 繼位 國人稱爲聖王 秋八月 高句麗兵至浿水 王命左將志忠 帥步騎一萬 出戰退之.
二年 梁高祖詔 冊王爲持節都督百濟諸軍事綏東將軍百濟王.
三年 春二月 與新羅交聘.
四年 冬十月 修葺熊津城 立沙井柵.
七年 冬十月 高句麗王興安躬帥兵馬來侵 拔北鄙穴城 命佐平燕謨 領步騎三萬 拒戰於五谷之原 不克 死者二千餘人.
十年 秋七月甲辰 星隕如雨.
十二年 春三月 遣使入梁朝貢 夏四月丁卯 熒惑犯南斗.
十六年 春 移都於泗비(一名所夫里) 國號南扶餘.
十八年 秋九月 王命將軍燕會 攻高句麗牛山城 不克.
十九年 王遣使入梁朝貢 兼表請毛詩博士 涅槃等經義 병工匠@畵帥等 從之.
二十五年 秋正月己亥朔 日有食之.
二十六年 春正月 高句麗王平成與세謀 攻漢北獨山城 王遣使請救於新羅 羅王命將軍朱珍領甲卒三千發之 朱珍日夜兼程 至獨山城下 與麗兵一戰 大破之.
二十七年 春正月庚申 白虹貫日 冬十月 王不知梁京師有寇賊 遣使朝貢 使人旣至 見城關荒毁 병號泣於端門外 行路見者莫不灑淚 侯景聞之大怒執囚之 及景平方德還國.
二十八年 春正月 王遣將軍達巳 領兵一萬 攻取高句麗道薩城 三月 高句麗兵圍金峴城.
三十一年 秋七月 新羅取東北鄙置新州 冬十月 王女歸于新羅.
三十二年 秋七月 王欲襲新羅 親帥步騎五十 夜至狗川 新羅伏兵發與戰 爲亂兵所害薨 諡曰聖.
<이상 한규철 3차 교정분>
三國史記 卷 第二十七
百濟本紀 第五(威德王 惠王 法王 武王)
威德王 諱昌 聖王之元子也 聖王在位三十二年薨 繼位.
元年 冬十月 高句麗大擧兵來攻熊川城 敗륙而歸.
六年 夏五月丙辰朔 日有食之.
八年 秋九月 遣兵侵掠新羅邊境 羅兵出擊敗之 死者一千餘人.
十四年 秋九月 遣使入陳朝貢.
十七年 高齊後主拜王 爲使持節侍中車騎大將軍帶方郡公百濟王.
十八年 高齊後主又以王 爲使持節都督東靑州諸軍事東靑州刺史.
十九年 遣使入齊朝貢 秋九月庚子朔 日有食之.
二十四年 秋九月 遣使入陳朝貢 冬十月 侵新羅西邊州郡 新羅伊찬世宗帥兵擊破之 十一月 遣使入宇文周朝貢.
二十五年 遣使入宇文周朝貢.
二十六年 冬十月 長星竟天 二十日而滅 地震.
二十八年 王遣使入隋朝貢 隋高祖詔拜王 爲上開府儀同三司帶方郡公.
二十九年 春正月 遣使入隋朝貢.
三十一年 冬十一月 遣使入陳朝貢.
三十三年 遣使入陳朝貢.
三十六年 隋平陳 有一戰船漂至耽牟羅國 其船得還 經于國界 王資送之甚厚 병遣使奉表賀平陳 高祖善之下詔曰 百濟王旣聞平陳 遠令奉表 往復至難 若逢風浪 便致傷損 百濟王心迹淳至 朕已委知 相去雖遠 事同言面 何必數遣使來相體悉 自今已後 不須年別入貢 朕亦不遣使往 王宜知之.
三十九年 秋七月壬申晦 日有食之.
四十一年 冬十一月발未 星패于角亢.
四十五年 秋九月 王使長史王辯那入隋朝獻 王聞隋興遼東之役 遣使奉表請爲軍道 帝下詔曰 往歲高句麗不供職貢 無人臣禮 故命將討之 高元君臣 恐懼畏服歸罪 朕已적之 不可致伐 厚我使者而還之 高句麗頗知其事 以兵侵掠國境 冬十二月 王薨 群臣議諡曰威德.
惠王 諱季 明王第二子 昌王薨 卽爲.
二年 王薨 諡曰惠.
法王 諱宣(或云孝順) 惠王之長子 惠王薨 子宣繼位(隋書以宣爲 昌王之子.) 冬十二月 下令禁殺生 收民家所養鷹요放之 漁獵之具焚之.
二年 春正月 創王興寺 度僧三十人 大旱 王辛漆岳寺祈雨 夏五月薨 上諡曰法.
武王 諱璋 法王之子 風儀英偉 志氣豪傑 法王卽位翌年薨 子嗣位.
三年 秋八月 王出兵圍新羅阿莫山城(一名母山城) 羅王眞平遣精騎數千拒戰之 我兵失利而還 新羅築小타@畏石@泉山@甕岑四城 侵逼我疆境 王怒令佐平解수 帥步騎四萬 進攻其四城 新羅將軍乾品 武殷帥衆拒戰 解수不利 引軍退於泉山西大澤中 伏兵以待之 武殷乘勝 領甲卒一千追至大澤 伏兵發急擊之 武殷墜馬 士卒驚駭 不知所爲 武殷子貴山大言曰 吾嘗受敎於師 曰士當軍無退 豈敢奔退以墜師敎乎 以馬授父 卽與小將추項揮戈力鬪以死 餘兵見此益奮 我軍敗績 解수僅免 單馬以歸.
六年 春二月 築角山城 秋八月 新羅侵東鄙.
七年 春三月 王都雨土 畵暗 夏四月 大旱 年饑.
八年 春三月 遣한率燕文進入隋朝貢 又遣佐平孝진入貢 兼請討高句麗 煬帝許之 令점高句麗動靜 夏五月 高句麗來攻松山城 不下 移襲石頭城 虜男女三千而歸.
九年 春三月 遣使入隋朝貢 隋文林郞습淸奉使倭國 經我國南路.
十二年 春二月 遣使入隋朝貢 隋煬帝將征高句麗 王使國智牟入請軍期 帝悅 厚加賞錫 遣尙書起部郞席律來 與王相謀 秋八月 築赤암城 冬十月 圍新羅가岑城 殺城主讚德 滅其城.
十三年 隋六軍度遼 王嚴兵於境 聲言助隋 實持兩端 夏四月 震宮南門 五月 大水 漂沒人家.
十七年 冬十月 命達率백奇領兵八千 攻新羅母山城 十一月 王都地震.
十九年 新羅將軍邊品等來攻가岑城復之 계論戰死.
二十二年 冬十月 遣使入唐獻果下馬.
二十四年 秋 遣兵侵新羅勒弩縣.
二十五年 春正月 遣大臣入唐朝貢 高祖嘉其誠款 遣使량冊爲帶方郡王百濟王 秋七月 遣使入唐朝貢 冬十月 攻新羅速含@櫻岑@기岑@烽岑@旗懸@冗柵等六城取之.
二十六年 冬十一月 遣使入唐朝貢.
二十七年 遣使入唐獻明光鎧 因訟高句麗갱道路 不許來朝上國 高祖遣散騎常侍朱子奢 來詔諭我及高句麗 平其怨 秋八月 遣兵攻新羅王在城 執城主東所殺之 冬十二月 遣使入唐朝貢.
二十八年 秋七月 王明將軍沙乞拔新羅西鄙二城 虜男女三百餘口 王欲復新羅侵奪地分 大擧兵出순於熊津 羅王眞平聞之 遣使告急於唐 王聞之乃止 秋八月 遣王姪福信入唐朝貢 太宗謂與新羅世수 數相侵伐 賜王璽書曰 王世爲君長 撫有東蕃 海隅遐曠 風수難阻 忠款之至 識貢相尋 尙想嘉猷 甚以후慰 朕저承용命 君臨區宇 思弘正道 愛育黎元 丹車所通 風雨所及 期之遂性 咸使乂安 新羅王金眞平 朕之蕃臣 王之진國 每聞遣師征討不息 阻兵安忍 殊乖所望 共도隣情 卽停兵革 王因遣使奉表陳謝 雖外稱順命 內實相仇如故.
二十九年 春二月 遣兵攻新羅하峰(羅紀作)城 不克而還.
三十年 秋九月 遣使入唐朝貢.
三十一年 春二月 重修泗批之宮 王幸熊津城 夏 旱 停泗批之役 秋七月 王至自熊津.
三十二年 秋九月 遣使入唐朝貢.
三十三年 春正月 封元子義慈爲泰子 二月 改築馬川城 秋七月 發兵伐新羅 不利 王田于生草之原 冬十二月 遣使入唐朝貢.
三十社年 秋八月 遣將攻新羅西谷城 十三日之.
三十五年 春二月 王興寺成 其寺臨水 彩飾壯麗
王每乘丹 入寺行香 三月 穿也於宮南 引水二十餘里 四岸植以楊柳 水中築島 擬方丈仙山.
三十七年 春二月 遣使入唐朝貢 三月 王率左右臣寮 遊燕於泗批河北浦 兩岸奇嚴堅石錫立 聞以奇花異草如書圖 王餘酒極觀 鼓琴自歌 從者屢舞 時人謂其地爲大王浦 夏五月 王命將軍于召 帥甲士五百 往長新羅獨山城 于召至玉門谷 日暮解鞍休士 新羅將軍閼川將兵掩至오擊之 于召登大石上 彎弓拒戰 失盡爲所擒 六月 旱 秋八月 燕群臣於望海樓.
三十八年 春二月 王都地震 三月 又震 冬十二月 遣使入唐獻鐵甲雕부 太宗優勞之 賜錦袍幷彩帛三千段.
三十九年 春三月 王與嬪御뻠丹大.
四十年 冬十月 又遣使於唐獻金甲雕斧.
四十一年 春正月 星패宇西北 二月 遣子第於唐 請入國學.
四十二年 春三月 王횡 諡日武 使者入唐 素服奉表曰 君外臣扶餘璋 帝擧哀玄武門曰 懷遠之道 模先於寵命 飾終之義 無隔於遐方 故柱國帶方郡王百濟王扶餘璋 棧山航海 遠稟正朔 獻琛奉牘 克固始終 奄致횡殞
追深愍倬 宣加常數 式表哀榮 贈光祿大夫 賻賜甚厚.
三國史記 卷 第二十八
百濟本紀 第六 義慈王
義慈王 武王之元子 雄勇有膽決 武王在位三十三年立爲太子 事親以孝 與兄弟以友 時號海東曾子 武王薨 太子嗣位 太宗遣祠部郞中鄭文表 冊命爲桂國帶方郡王百濟王 秋八月 遣使入唐表謝 兼獻方物.
二年 春正月 遣使入唐朝貢 二月 王巡撫州郡 慮因除死罪皆原之 秋七月 王親帥兵侵新羅 下선후等四十餘城 八月 遣將軍允忠領兵一萬 攻新羅大耶城 城主品釋與妻子出降 允忠盡殺之 斬其首傳之王都 生獲男女一萬餘人 分居國西州縣 留兵守其城 王賞允忠功 馬二十匹 穀一千石.
三年 春正月 遣使入唐朝貢 冬十一月 王與高句麗和親 謀欲取新羅黨項城 以塞入朝之路 遂發兵攻之 羅王德曼遣使請救於唐 王聞之罷兵.
四年 春正月 遣使入唐朝貢 太宗遣司農丞相里玄奬 告諭兩國 王奉表陳謝 立王子隆爲太子 大지 秋九月 新羅將軍庾信 領軍來侵取七城.
五年 夏五月 王聞太宗親征高句麗 徵兵新羅 承其間襲取新羅七城 新羅遣將軍庾信來侵.
七年 冬十月 將軍義直帥步騎三千 進屯新羅茂山城下 分兵攻甘勿@桐岑二城 新羅將軍庾信親勵士卒 決死而戰大破之 義直匹馬而還.
八年 春三月 義直襲取新羅西鄙腰車等一十餘城 夏四月 進軍於玉門谷 新羅將軍庾信逆之再戰 大敗之.
九年 秋八月 王遣左將殷相帥精兵七千 攻取新羅石吐等七城 新羅將庾信@陳春@天存@竹旨等逆擊之 不利 收散卒屯於道보城下再戰 鴉軍敗北 冬十一月 雷 無氷.
十一年 遣使入唐朝貢 使還 高宗降璽書諭王言 海東三國 開基日久 幷列疆界 地實太牙 近代已來 遂構협隙 戰爭交起 略無寧世 遂令三韓之氓命懸刀俎 築戈肆憤 朝夕相仍 朕代天理物 載深矜旼 去歲高句麗新羅等使幷來入朝 朕命釋玆讐怨 更敦款睦 新羅使金法敏奏言 高句麗百濟脣齒相依 竟擧干戈 侵逼交至 大城重鎭 幷爲百濟所倂 疆宇日蹙 威力幷謝 乞詔百濟 令歸所侵之城 若不奉詔 卽自興兵打取 但得古地 卽請交和 朕以其言旣順 不可不許 昔齊桓列士諸候 尙存亡國 況朕萬國之主 豈可不恤危瀋 王所兼新羅之城幷宜還其本國 新羅所獲百濟유虜亦遣還王 然後解患釋紛 韜戈偃革 百性獲息肩之願 三番無戰爭之勞 此夫流血邊亭 積屍薑역 耕織幷廢 士女無聊 豈可同年而語哉 王若不從進止 朕已依法敏所請 任其與王決戰 亦令約束高句麗 不許還相救恤 高句麗若不丞命 卽令거丹諸瀋度遼深入哨掠 王可尋思朕言 自求多福 審圖良策 無貽後민.
十二年 春正月 遣使入唐朝貢.
十三年 春 大旱 民饑 秋八月 王與倭國通好.
十五年 春二月 修太子宮極侈麗 立望海亭於王宮南 夏五月 성馬入北岳烏含寺 鳴잡佛宇數日死 秋七月 重修馬川城 八月 王與高句麗@靺鞨侵攻破新羅三千餘城 新羅王金春秋遣使入唐 表稱百濟與高句麗@靺鞨侵我北界 沒三十餘城 十六年 春三月 王與宮人淫荒취樂 飮酒不止 佐平成忠極諫 王怒囚之獄中 由是無敢言者 成忠庾死 臨終上書曰 忠臣事不忘君 願一言而死 信上觀時察變 必有兵革之事 凡用兵必審澤其地 處上流以延適 然後可以保全 若異國兵來 陸路不使過沈峴 水軍不使入伎伐浦之岸 據其險隘以禦之 然後可也 王不省焉. 十七年 春正月 拜王庶子四十一人爲佐平 各賜食邑 夏四月 大旱亦地.
十九年 春二月 衆狐入宮中 一白狐坐上佐平書案 夏四月 太子宮雌鷄與小雀交 遣張侵攻新羅獨山@桐岑二城 五月 王都西南泗비河大魚出死 長三丈 秋八月 有女屍浮生草津 長十八尺 九月 宮中槐樹鳴麗人哭聲 夜鬼哭於宮南路.
二十年 春二月 王都井水血色 西海濱小魚出死 百性食之不能盡 泗비河水亦如血色 夏四月 蝦마數萬集於樹上 王都市人無故驚走 如有捕捉者 畺부而四白餘人 亡失財物不可數 五月 風雨暴至 震天王@道讓二寺塔 又震白石寺講堂 玄雲如龍 東西相鬪於空中 六月 王興寺衆僧皆見 若有船楫隧大水入寺門 有一犬狀如野鹿 自西至泗비河岸 向王宮吠之 俄而不知所去 王都群犬集於路上 或吠或哭 移時卽散 有一鬼入宮中 大呼百濟亡百濟亡 卽入地 王怪之 使人掘地 深三尺許有一龜 其背有文 曰百濟同月輪 新羅如月新 王問之巫者曰 同月輪者滿也 滿則虧 如月新者未滿也 未滿則漸도 王怒殺之 或曰 同月輪盛也 如月新者徵也 意者國家盛而新羅침徵者乎 王喜 高宗詔 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爲神丘道行軍大摠管 率左(驍)衛將軍劉伯英@右武衛將軍馮士貴@左驍衛將軍농孝公 統兵十三萬 以來征 兼以新羅王金春秋爲우夷道行軍摠管 將其國兵與之合勢 蘇定方引軍自城山濟海 至國西德物島 新羅王遣將軍金庾信 領精兵五萬以赴之 王問之 會群臣 問戰守之宜 佐平義直奏曰 唐病遠涉溟海 不習水者在船必困 當其初下陸 士氣未平 急擊之 可以得志 羅人恃大國之援 故有輕我之心 若見唐人失利 則泌疑예而不敢태進 故知先與唐人決戰可也 達率常永等曰 不然 唐兵遠來 意欲速戰 其鋒不可當也 羅人前屢見敗於我軍 今望我兵勢 不得不恐 今日之計 宜塞唐人之路 以待其師老 先使偏師擊羅軍 折其태氣 然後伺其偏而合戰 則可得以全軍而保國矣 王유豫不知所從 時佐平興首得罪流서古馬彊知之縣 遣人問之曰 事急矣 知之何而可乎 興首曰 唐病旣衆 師律嚴明 況與新羅共謨埼角 若對陳於平原廣野 勝敗未可知也 白江@炭峴我國要路地也 一夫單槍 萬人莫當 宜簡勇士往守之 使唐兵不得入白江 羅入未得過炭峴 大王重閉固守 待其資糧盡 士卒疲 然後분擊之 破之必矣 於時大臣等不信言曰 興首久在縷설之中 怨君而不愛國 其言不可用也 莫若使唐兵入白江 沿流而不得方舟 羅軍升炭峴 由徑而不得幷馬 當此之時 縱兵擊之 譬汝殺在籠之鷄 離網之魚也 王然之 又聞唐羅兵已過白江@炭峴 遣將軍계伯帥死士五千出黃山 與羅兵戰四合皆勝之 兵寡力屈竟敗 계伯死之 於時 合兵禦熊津口 瀕江屯兵 定方出左涯 乘山而陳與之戰 我軍大敗 王師乘潮 축로?尾進@鼓而操 定方將步騎直도眞都城 一舍止 我軍悉衆拒之 又敗 死者萬餘人 唐兵乘勝薄城 王知不勉 嘆曰 悔不用成忠之言 以至於此 遂與太子孝走北鄙 定方圍其城 王次子泰自立爲王 率衆固守 太子子文思謂王子隆曰 王與太者出而叔擅爲王 若唐兵解去 我等安得全 遂率左右추而出 民皆從之 泰不能止 定方令士超堞立唐旗幟 泰窘迫開聞請命 於時 王及太子孝與諸城開降 定方以王及太子孝@王子泰@隆@演及大臣將士八十八人 百性一萬二千八白七人送京師 國本有五部@三十七郡@二百督@刺史 縣令以理之 命郞將劉仁願守都城 又以左衛郞將王文度爲熊津都督 撫其餘衆 定方以所부見上 責而有之 王病死 贈金紫光祿大夫衛尉卿 許舊臣赴臨 詔薨孫皓@陳叔寶墓側 幷爲竪碑 授隆司稼卿 文度濟海卒 以劉仁軌代之 武王從子福信嘗將兵 乃與浮저道琛據周留城叛 迎古王子敷餘豊嘗質於倭國者 立之爲王 西北部皆應 引兵衛仁願於都城 詔起劉仁軌檢校帶方州刺史 將王文度之衆 便道發新羅兵 以救仁願 仁軌喜曰 天將當貴此翁矣 請唐曆及廟諱而行 曰吾欲掃平東夷 감大唐正朔於海表 仁軌御軍嚴整 戰鬪而前 福信等立兩柵於熊津江口以拒之 仁軌與新羅兵合擊之 我軍退走 入柵阻水 橋狹墮?及戰死者萬餘人 福信等乃釋都城之圍 退保任存城 新羅人以糧盡引還 時龍朔元年三月也 於是道琛自稱領車將軍 福信自稱霜岑將軍 招立徒衆 其勢益張 使告仁軌曰 聞大唐與新羅約誓 百濟無問老少一切殺之 然後以國付新羅 與其受死 豈若戰亡 所以聚結自固守耳 仁軌作書具陳禍福 遣使諭之 道琛等恃衆驕倨 置仁軌之使於外館 만報曰 使人官小 我是一國大 不合參不담書 徒遣之 仁軌以衆小與仁願合軍 休息士卒 上表請合新羅圖之 羅王春秋奉詔 遣其將金欽將兵救仁軌等 至古泗 福信擊退敗之 欽自葛嶺道循還 新羅不敢復出 尋而福信殺道琛 幷其衆 豊不能制 但主祭而已 福信等以仁願等孤城無援 遣使尉之曰 大使等何時西還 當遣相送 二年 七月 仁願@仁軌等 大破福信與衆於熊津之東 拔支羅城及尹城@大山@沙井等柵 殺獲甚衆 乃令分兵以鎭守之 福信等以眞峴城臨江高험當衝要 加兵守之 仁軌夜督新羅兵 駁城板堞 比明而入城 斬殺八百人 遂通新羅양道 仁願奏請益兵 詔發淄@豊심相猜忌 福信稱疾臥於窟室 欲俟豊問疾緝殺之 豊知之 帥親信掩殺福信 遣使高句麗@倭國乞師 以拒塘病 孫仁師中路迎擊破之 蒐興仁願之衆相合 士氣大振 於時諸將議所向 周留城百濟巢穴 郡聚焉 若克之諸性者下 於時 仁師@仁願及羅王金法敏 水陸軍進 劉仁軌及別帥杜爽@扶餘隆 帥水軍及糧船 自熊津江往白江 以會陸軍 同趨周留城 遇倭人白江口 四戰皆克 焚其舟四百소 煙火灼天 海水爲舟 王扶餘豊脫身而走 不知所在 或云奔高句麗 獲其寶劍 王子扶餘忠勝@忠志等帥其衆 與倭人幷降 獨遲受信據任存城未下 初黑熾常之嘯聚亡散 旬日間歸附者三萬餘人 定方遣兵攻之 常之據戰敗之 復取二百餘城 定方不能克 常之與別部將沙咤相如拒험 以應福信 至是皆降 仁軌以亦示之 裨取任存自校 卽給두仗糧備 仁師曰 野心難信 若受甲濟粟 資寇便也 仁軌曰 吾觀相如@常之 忠而謀 囚機立功尙何疑 二人訖取其城 遲受信倭妻子奔高句球麗 餘黨悉平 仁師等振施還 詔留仁軌統兵鎭守 兵火之餘比屋조殘 강屍如薨 仁軌始命예骸骨 籍戶口 理村聚 署官長 通道塗 立橋良 補提塘 課農桑 賑貧乏 養孤老 立唐社稷 감正朔及廟諱 民皆悅 各安其所 帝以扶餘隆爲熊津都督 卑歸國平新羅古憾 招還有人 麟德二年 與新羅王會熊津城 刑白馬以盟 仁軌爲盟辭乃잘金書鐵契 藏新羅廟中 盟辭遣新羅紀中仁願等還 隆畏衆携汕 亦歸京師 儀鳳中以隆爲熊津都督帶方群王 遣歸國安輯餘衆 仍移安東都護府於新城以統之 時新羅强 隆不敢入舊國 寄理高丘麗死 武后又以其孫敬襲王 而其已爲新羅@勃海@靺鞨所分 國系遂絶.
論曰 新羅古事云 天降金櫃 故姓金氏 其言可怪而不可信 臣修史 以其傳之舊 不得冊落其辭 然而又聞 新羅人自以小昊金天氏後 故姓金氏 高句麗亦以高辛氏之後姓高氏 古史曰 百濟與高句麗同出扶餘 又云 秦亂漢離之時 中國人多竄海東 則三國祖先豈其古聖人之苗裔耶 何其亭國之長也 至於百濟之季 所行多非道 又世仇新羅 與高句麗連和以侵질之 囚利乘便 割取新羅重城巨鎭不己 非所謂親仁善隣國之寶也 於是唐天子再下詔平其怨 陽從而陰違之 以獲罪於大國 其亡也亦宜矣.
29-31
三國史記 卷 第三十二
雜志 第一 祭祀 樂
祭祀
按新羅宗廟之制 第二代南解王三年春 始立始祖赫居世廟 四時祭之 以親妹阿老主祭 第二十二代智證王 於始祖誕降之地奈乙 創立神宮以享之 至第三十六代惠恭王 始定五廟 以味鄒王爲金姓始祖 以太宗大王-文武大王平百濟-高句麗有大功德 竝爲世世不毁之宗 兼親廟二爲五廟 至第三十七代宣德王 立社稷檀 又見於祀典 皆境內山川 而不及天地者 蓋以王制曰 天子七廟 諸侯五廟 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 又曰 天子祭天地天下名山大川 諸侯祭社稷 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是故 不敢越禮而行之者歟 然其檀堂之高下-유門之內外-次位之尊卑-陳設登降之節 尊爵-변豆-牲牢-冊祝之禮 不可得而推也 但粗記其大略云爾.
一年六祭五廟 謂正月二日-五日-五月五日-七月上旬-八月一日-十五日 十二月寅日 新城北門祭八착(사) 豊年用大牢 凶年用小牢 立春後亥日 明活城南熊殺谷祭先農 立夏後亥日 新城北門祭中農 立秋後亥日 화園祭後農 立春後丑日 犬首谷門祭風伯 立夏後申日 卓渚祭雨師 立秋後辰日 本彼遊村祭靈星 (檢諸禮典 只祭先農 無中農 後農) 三山五岳已下名山大川 分爲大中小祀.
大祀 三山 一奈歷(習比部) 二骨火(切也火郡) 三穴禮(大城郡).
中祀 五岳 東吐含山(大城郡) 南地理山(菁州) 西계龍山(熊川州) 北太伯山(奈巳郡) 中父岳(一云公山押督郡) 四鎭 東溫沫懃(牙谷停) 南海恥也里(一云悉帝推火郡) 西加耶岬岳(馬尸山郡) 北熊谷岳(比烈忽郡) 四海 東阿等邊(一云斤烏兄 (兄 恐作只 地理志斤烏支(迎日縣)非是耶 只興支通音故也) 邊 退火郡) 南兄邊(居柒山郡) 西未陵邊(屎山郡) 北非禮山(悉直郡) 四瀆 東吐只河(一云참浦 退火郡) 南黃山河(삽良州) 西熊川河(熊川州) 北漢山河(漢山州) 俗離岳(三年山郡) 推心(大加耶郡) 上助音居西(西林郡) 烏西岳(結已郡) 北兄山城(大城郡) 淸海鎭(助音島).
小祀 霜岳(高城郡) 雪岳(설城郡) 花岳(斤平郡) 鉗岳(七重城) 負兒岳(北漢山州) 月奈岳(月奈郡) 武珍岳(武珍州) 西多山(伯海郡 難知可縣) 月見山(奈吐郡 沙熱伊縣) 道西城(萬弩郡) 冬老岳(進禮郡丹川縣) 竹旨(及伐山郡) 熊只(屈自郡熊只縣) 岳髮(一云髮岳于珍也郡) 于火(生西良郡于火縣) 三岐(大城郡) 卉黃(牟梁) 高墟(沙梁) 嘉阿岳(三年山郡) 波只谷原岳(阿支縣) 非藥岳(退火郡) 加林城(加林縣 一本有靈岩山虞風山 無加林城) 加良岳(菁州) 西述(牟梁).
四城門祭 一大井門 二吐山良門 三習比門 四王后제門 部庭祭 梁部 四川上祭 一犬首 二文熱林 三靑淵 四樸樹 文熱林行日月祭 靈廟寺南行五星祭 惠樹行祈雨祭 四大道祭 東古里 南詹幷樹 西渚樹 北活倂岐 壓丘祭-壁氣祭 上件或因別制 或因水旱 而行之者也.
高句麗-百濟 祀禮不明 但考古記及中國史書所載者 以記云爾.
後漢書云 高句麗好祠鬼神-社稷-零星 以十月祭天 大會名曰東盟 其國東有大穴 號수 (魏志作隧)神 亦以十月迎而祭之.
北史云 高句麗常以十月祭天 多淫祠 有神廟二所 一曰夫餘神 刻木作婦人像 二曰高登神 云是 始祖夫餘神之子 竝置官司 遣人守護 蓋河伯女-朱蒙云.
梁書云 高句麗於所居之左 立大屋祭鬼神 冬 (當作又) 祠零星-社稷.
唐書云 高句麗俗多淫祠 祀靈星-及日-箕子可汗等神 國左有大穴曰神隧 每十月王皆自祭 古記云 東明王十四年秋八月 王母柳花薨於東扶餘 其王金蛙以太后禮葬之 遂立神廟 太祖王六十九年冬十月 幸扶餘祀太后廟 新大王四年秋九月 如卒本祀始祖廟 故國川王元年秋九月 東川王二年春二月 中川王十三年秋九月 故國原王二年春二月 安臧王三年夏四月 平原王二年春二月 建武王二年春四月 竝如上行 故國壤王九年春三月 立國社 又云 高句麗常以三月三日 會獵樂浪之丘 獲渚鹿 祭天及山川.
冊府元龜云 百濟 每以四仲之月 王祭天及五帝之神 立其始祖仇台廟於國城 歲四祠之 (按海東古記 或云始祖東明 或云始祖優台 北史及隋書皆云 東明之後有仇台 立國於帶方 此云始祖仇台 然東明爲始祖 事迹明白 其餘不可信也.) 古記云 溫祚王二十年春二月 設檀祠天地 三十八年冬十月 多婁王二年春二月 古이王五年春正月 十年春正月 十四年春正月 近肖古王二年春正月 阿莘王二年春正月 전支王二年春正月 牟大王十一年冬十月 竝如上行 多婁王二年春正月 謁始祖東明廟 責稽王二年春正月 汾西王二年春正月 契王二年夏四月 阿莘王二年春正月 전支王二年春正月 竝如上行.
樂 新羅樂 三竹-三絃-拍板 大鼓-歌舞 舞二人 放角복頭 紫大袖 公란紅정 鍍金과腰帶 烏皮靴 三絃 一玄琴 二加耶琴 三琵琶 三竹 一大금 二中금 三小금.
玄琴 象中國樂部琴而爲之 按琴操曰 伏희作琴以修身理性 反其天眞也 又曰 琴長三尺六寸六分 象三百六十六日 廣六寸 象六合 文上曰池(池者水也 言其平) 下曰濱(濱者服也) 前廣後狹 象尊卑也 上圓下方 法天地也 五絃象五行 大絃爲君 小絃爲臣 文王-武王加二絃 又風俗通曰 琴長四尺五寸者 法四時五行 七絃法七星 玄琴之作也 新羅古記云 初晉人以七絃琴送高句麗 麗人雖知其爲樂器 而不知其聲音反鼓之之法 購國人能識其音而鼓之者 厚賞 時第二相王山岳存其本樣 頗改易其法制而造之 兼製一百餘曲以奏之 於時玄鶴來舞 遂名玄鶴琴 後但云玄琴 羅人沙찬공永子玉寶高 入地理山雲上院 學琴五十年 自製新調三十曲 傳之續命得 得傳之貴金先生 先生亦入地理山不出 羅王恐琴道斷絶 謂伊찬允興方便傳得其音 遂委南原公事 允興到官 簡聰明少年二人 曰安長-淸 長 使詣山中傳學 先生敎之 而其隱微不以傳 允興與婦偕進曰 吾王遣我南原者 無他 欲傳先生之技 于今三年矣 先生有所秘而不傳 吾無以復命 允興捧酒 其婦執盞膝行 致禮盡誠 然後傳其所秘飄風等三曲 安長傳其子克相-克宗 克宗制七曲 克宗之後 以琴自業者非一二 所製音曲有二調 二平調 二羽調 共一百八十七曲 其餘聲遺曲 流傳可記者無幾 餘悉散逸 不得具載.
玉寶高所製三十曲 上院曲一 中院曲一 下院曲一 南海曲二 倚암曲一 老人曲七 竹庵曲二 玄合曲一 春朝曲一 秋夕曲一 五沙息曲一 鴛鴦曲一 遠岵曲六 比目曲一 入實相曲一 幽谷淸聲曲一 降天聲曲一 克宗所製七曲 今亡.
加耶琴 亦法中國樂部箏而爲之 風俗通曰 箏秦聲也 釋名曰 箏施絃高 箏箏然 幷梁二州箏形如瑟 傅玄曰 上圓 象天 下平 象地 中空 准六合絃柱 擬十二月 斯乃仁智之器 阮瑀曰 箏長六尺 以應律數 絃有十二 象四時 柱高三守 象三才 加耶琴雖與箏制度小異 而大槪似之 羅古記云 加耶國嘉實王見唐之樂器而造之 王以謂諸國方言各異聲音 豈可一哉 乃命樂師省熱縣人于勒造十二曲 後于勒以其國將亂 휴樂器投新羅眞興王 王受之安置國原 乃遣大奈麻注知-階古 大舍萬德傳其業 三人旣傳十一曲 相謂曰 此繁且淫 不可以爲雅正 遂約爲五曲 于勒始聞焉而怒 及聽其五種之音 流淚歎曰 樂而不流 哀而不悲 可謂正也爾 其奏之王前 王聞之大悅 諫臣獻議 加耶亡國之音 不足取也 王曰 加耶王淫亂自滅 樂何罪乎 蓋聖人制樂 緣人情以爲樽節 國之理亂不由音調 遂行之以爲大樂 加耶琴有二調 一河臨調 二눈竹調 共一百八十五曲.
于勒所製十二曲 一曰下加羅都 二曰上加羅都 三曰寶伎 四曰達已 五曰思勿 六曰勿慧 七曰下奇物 八曰師子伎 九曰居烈 十曰沙八兮 十一曰爾혁 十二曰上奇物 泥文所製三曲 一曰烏 二曰鼠 三曰鵡.(혁字未詳)
琵琶 風俗通曰 近代樂家所作 不知所起 長三尺五寸 法天-地-人與五行 四絃象四時也 釋名曰 琵琶本胡中馬上所鼓 推手前曰琵 引手却曰琶 因以爲名 鄕琵琶與唐制度大同而少異 亦始於新羅 但不知何人所造 其音有三調 一宮調 二七賢調 三鳳皇調 共二百一十二曲.
三竹 亦模倣唐笛而爲之者也 風俗通曰 笛漢武帝時丘仲所作也 又安宋玉有笛賦 玉在漢前 恐此說非也 馬融云 近代雙笛從羌起 又笛滌也 所以滌 邪-穢而納之於雅正也 長一尺 四十七孔 鄕三竹 此亦起於新羅 不知何人所作 古記云 神女(女 當作文 見遺事)王時 東海中忽有一小山 形如龜頭 其上有一竿竹 晝分爲二 夜合爲一 王使斫之作笛 名萬波息 雖有此說 怪不可信 三竹笛有七調 一平調 二黃鐘調 三二雅調 四越調 五船涉調 六出調 七俊調 大금三百二十四曲 中금二百四十五曲 小금二百九十八曲.
會樂及辛熱樂 儒理王時作也 突阿樂 脫解王時作也 枝兒樂 婆娑王時作也 思內(一作詩惱)樂 奈解王時作也 가舞 奈密王時作也 憂息樂訥祇王時作也 대樂 慈悲王時人百結先生作也 竿引 智大路王時人川上郁皆子作也 美知樂 法興王時作也 徒領歌 眞興王時作也 捺絃引 眞平王時人淡水作也 思內奇物樂 原郞徒作也 內知 日上郡樂也 白實 押梁郡樂也 德思內 河西郡樂也 石南思內 道同伐郡樂也 祀中 北외郡樂也 此皆鄕人喜樂之所由作也 而聲器之數 歌舞之容 不傳於後世 但古記云 政明王九年 幸新村 設포奏樂 가舞 監六人 가尺二人 舞尺一人 下辛熱舞 監四人 琴尺一人 舞尺二人 歌尺三人 思內舞 監三人 琴尺一人 舞尺二人 歌尺二人 韓岐舞 監三人 琴尺一人 舞尺二人 上辛熱舞 監三人 琴尺一人 舞尺二人 歌尺二人 小京舞 監三人 琴尺一人 舞尺一人 歌尺三人 美知舞 監四人 琴尺一人 舞尺二人 哀莊王八年 奏樂 始奏思內琴 舞尺四人靑衣 琴尺一人赤衣 歌尺五人彩衣 繡扇竝金縷帶 次奏대琴舞 舞尺赤衣 琴尺靑衣 如此而己 則不可言其詳也 羅時樂工皆謂之尺 崔致遠詩 有鄕樂雜詠五首 今錄于此 金丸 廻身掉臂弄金丸 月轉星浮滿眼看 縱有宜僚那勝此 定知鯨海息波瀾 月顚 肩高項縮髮崔嵬 攘臂群儒鬪酒盃 聽得歌聲人盡笑 夜頭旗幟曉頭催 大面 黃金面色是其人 手抱珠鞭役鬼神 疾步徐추呈雅舞 宛如丹鳳舞堯春 束毒 蓬頭藍面異人間 押隊來庭學舞鸞 打鼓冬冬風瑟瑟 南奔北躍也無端 산猊 遠涉流沙萬里來 毛衣破盡着塵埃 搖頭掉尾馴仁德 유(유當 作雄)氣寧同百獸才. 高句麗樂 通典云 樂工人紫羅帽 飾以鳥羽 黃大袖 紫羅帶 大口袴 赤皮화 五色緇繩 舞者四人 椎계於後 以降抹額 飾以金당 二人黃裙유 赤黃袴 二人赤黃裙유袴 極長其유 烏皮화 雙雙倂立而舞 樂用단箏一 국箏一 臥공篠一 竪공篠一 琵琶一 五絃一 義자笛一 笙一 橫笛一 簫一 小필률一 大필률一 桃皮필률一 腰鼓一 齊鼓一 擔鼓一 唄一 大唐武太后時尙二十五曲 今唯能習一曲 衣服亦침衰敗 失其本風 冊府元龜云 樂有五絃琴 箏-필률-橫吹-簫-鼓之屬 吹蘆以和曲.
百濟樂 通典云 百濟樂 中宗之代工人死散 開元中岐王範爲太常卿 復奏置之 是以音伎多闕 舞者二人 紫大유 裙유 章甫冠 皮服 樂之存者 箏-笛-桃皮필률-공篠 樂器之屬多同於內地 北史云 有鼓角-공篠-箏-竿-지-笛之樂.
三國史記 卷 第三十三
雜志 第二 色服 車騎 器用 屋舍
色服
新羅之初 衣服之制 不可考色 至第二十三葉法興王 始定六部人服色 尊卑之制 猶是夷俗 至眞德在位二年 金春秋入唐 請襲唐儀 玄(當作太)宗皇帝詔可之 兼賜衣帶 遂還來施行 以夷易華 文武王在位四年 又革婦人之服 自此已後 衣冠同於中國.
我太祖受命 凡國家法度 多因羅舊 則至今朝廷士女之衣裳 蓋亦春秋請來之遺制歟 臣三奉使上國 一行衣冠與宋人無異 嘗入朝尙早 立紫宸殿門 一閤門員來問 何者是高麗人使 應曰 我是 則笑而去 又宋使臣劉逵-吳拭 來聘在館 宴次見鄕粧倡女 召來上陛 指闊袖衣-色絲帶-大裙 嘆曰 此皆三代之服 不擬尙行於此 知今之婦人禮服 蓋亦唐之舊歟 新羅年代綿遠 文史缺落 其制不可루數 但粗記其可見云爾 法興王制 自太大角干至大阿餐紫衣 阿餐至級餐緋衣 竝牙笏 大奈麻-麻靑衣 大舍至先沮知黃衣.
伊飡·잡飡錦冠 波珍飡 大阿飡衿荷緋冠 上堂大奈麻·赤位大舍組纓.
興德王卽位九年 太和八年 下敎曰 人有上下 位有尊卑 名例不同 衣服亦異 俗漸요薄 民競사華 只尙異物之珍奇 却嫌土産之鄙野 禮數失於逼僭 風俗至於陵夷 敢率舊章 以申明命 苟或故犯 國有常刑.
眞骨大等 복頭任意 表衣·半臂袴竝禁염繡錦羅 腰帶禁硏文白玉 靴禁紫皮 靴帶禁隱文白玉 襪任用綾已下 履任用皮絲麻 布用二十六升已下.
眞骨女 表衣禁屆繡錦羅 內衣·半臂·袴·襪·履竝禁屆繡羅 표禁屆及繡用金銀絲孔雀尾翡翠毛者 梳禁瑟瑟鈿玳瑁 釵禁刻鏤及綴珠 冠禁瑟瑟鈿 布用二十八升已下 九色禁자黃.
六頭品 복頭用서羅시絹布 表衣只用綿紬紬布 內衣只用小文綾시絹布 袴只用시絹綿紬布 帶只用烏犀鍮鐵銅 襪只用시綿紬布 靴禁烏비 皺文紫皮 靴帶用烏犀鍮鐵銅 履只用皮麻 布用十八升已下.
六頭品女 표衣只用中小文綾시絹 內衣禁屆繡錦野草羅 半臂禁屆繡羅세羅 袴禁屆繡錦羅세羅金泥 표禁屆繡錦羅金銀泥 褙·당·短衣竝禁屆繡錦羅布紡羅野草羅金銀泥 表裳禁屆繡錦羅세羅野草羅金銀泥빈힐 요반禁屆繡 內裳禁屆繡錦羅野草羅 帶禁以金銀絲孔雀尾翡翠毛爲組 襪유禁屆羅세羅 襪禁屆繡錦羅세羅野草羅 帶禁以金銀絲孔雀尾翡翠毛爲組 襪유錦屆羅세羅 말禁屆繡錦羅세羅野草羅 履錦屆繡錦羅세羅 梳禁瑟瑟鈿 釵禁純金以銀刻鏤及綴珠 冠用세羅紗絹 布用二十五升已下 色禁자黃紫紫粉金屑紅.
五頭品 복頭用羅시絹布 表衣只用布 內衣·半臂只用小文綾시絹布 袴只用綿紬布 腰帶只用鐵 襪只用綿紬 靴禁烏미皺文紫皮 靴帶只用鍮鐵銅 履用皮麻 布用十五升已下.
五頭品女 表衣只用無文獨織 內衣只用小文綾 半臂禁屆繡錦野草羅세羅 袴禁屆繡錦羅세羅野草羅金泥 표用綾絹已下 褙·당禁屆繡綿野草羅布紡羅金銀泥빈힐 短衣禁屆繡錦野草羅布紡羅세羅金銀泥빈힐 表裳禁屆繡錦野草羅세羅金銀泥빈힐 요반禁屆繡錦羅 內裳禁屆繡錦野草羅金銀泥빈힐 帶禁以金銀絲孔雀尾翡翠毛爲組 襪요禁屆繡錦羅세羅 襪禁屆繡錦羅세羅野草羅 履但用皮已下 梳用素玳瑁已下 釵用白銀已下 無冠 布用二十升已下 色禁자黃紫紫粉黃屑紅緋.
四頭品 복頭只用紗시絹布 表衣·袴只用布 內衣·半臂只用시絹綿紬布 腰帶只用鐵銅 靴禁烏미皺文紫皮 靴帶只用鐵銅 履用牛皮麻已下 布用十三升已下.
四頭品女 表衣只用綿紬已下 內衣只用小文綾已下 半臂·袴只用小文綾시絹已下 표短衣只用絹已下 褙·당只用綾已下 表裳只用시絹已下 요與裳同 반用越羅 無內裳 帶禁繡組及野草羅乘天羅越羅 只用綿紬已下 襪요只用小文綾已下 襪只用小文綾시綿紬布 履用皮已下 梳用素牙角木 釵禁刻鏤綴珠及純金 無冠 布用十八升 色禁자黃紫紫粉黃屑緋紅滅紫.
平人 복頭只用絹布 表衣·袴只用布 內衣只用絹布 帶只用銅鐵 靴禁烏미皺文紫皮 靴帶只用鐵銅 履用麻已下 布用十二升已下.
平人女 表衣只用綿紬布 內衣只用시絹綿紬布 袴用시已下 表裳用絹已下 반只用綾已下 帶只用綾絹已下 襪요用無文 襪用시綿紬已下 梳用素牙角已下 釵用鍮石已下 布用十五升已下 色與四頭品女同.
高句麗·百濟衣服之制 不可得而考 今但記見於中國歷代史書者.
北史云 高麗人皆頭着折風 形如弁 士人加揷二鳥羽 貴者其冠曰蘇骨 多用紫羅爲之 飾以金銀 服大袖衫 大口袴 素皮帶 黃革履 婦人裙孺加선.
新唐書云 高句麗王服五采 以白羅製冠 革帶皆金구 大臣靑羅冠 次絳羅 珥兩鳥羽 金銀雜구.衫用와 袴大口 白韋帶 黃革履 庶人衣褐 戴弁 女子首巾귁.
冊府元龜云 高句麗 其公會皆錦繡 金銀以自飾 大加主簿皆着책 如冠책而無後 其小加着折風 形如弁.
北史云 百濟衣服與高麗略同 若朝拜祭祀 其冠兩廂加翅 戎事즉不 奈率已下(當作上) 冠飾銀花 將德紫帶 施德흡帶 固德赤帶 季德靑帶 對德·文督皆黃帶 自武督至剋虞皆白帶.
隋書云 百濟自佐平至將德 服紫帶 施德흡帶 固德赤帶 季德靑帶 對德以下皆黃帶 自文督至剋虞皆白帶 冠制竝同 唯奈率以上飾以銀花.
唐書云 百濟其王服大袖紫袍 靑錦袴 烏羅冠 金花爲飾 素皮帶 烏革履 官人盡緋爲衣 銀花飾冠 庶人不得衣緋紫.
通典云 百濟其衣服男子 略同於高麗 婦人衣似袍而袖微大.
車 騎(新羅)
眞骨 車材不用紫檀沈香 不得帖玳瑁 亦不敢飾以金銀玉 褥子用綾絹已下 不過二重 坐子用鈿錦二色綾已下 緣用錦已下 前後헌用小文綾紗시已下 色以深靑碧紫紫粉 絡網用絲麻 色以紅緋翠碧 粧表且用絹布 色以紅緋靑표 牛勒及앙用시絹布 環禁金銀鍮石 步搖亦禁金銀鍮石.
六頭品 褥者用시絹已下 坐子用시絹布 無緣 前後헌若隨眞骨已上貴人行則不設 단自行則用竹겸若관席 緣以시絹已下 絡網用布 色以赤靑 牛勒及앙用布 環用鍮銅鐵.
五頭品 褥子只用氈若布 前後헌복用竹簾완席 緣以皮布 無勒 앙用麻 環用木鐵.
眞骨 鞍橋禁紫檀沈香 鞍천禁屆繡錦羅 鞍坐子禁屆繡羅 障泥但用麻油染 銜등禁金鍮石鍍金綴玉 靷추禁組及紫조.
眞骨女 鞍橋禁寶鈿 교韆鞍坐子禁屆羅 脊雜(一云 脊)禁屆繡羅 함등禁과 金綴玉 靷추禁雜金銀絲組.
六頭品 鞍橋禁紫檀沈香黃楊槐자及金綴玉 鞍천用皮 鞍坐子用綿紬시布皮 障泥用麻油染 銜등禁金銀鍮石及鍍金銀綴玉 靷추用皮麻.
六頭品女 鞍橋禁紫檀沈香及과金綴玉 鞍韆鞍坐子禁屆繡禁羅세羅 替脊用綾시絹 銜등禁金銀鍮石及鍍金銀綴玉 障泥用皮 靷추用不用組.
五頭品 鞍橋禁紫檀沈香黃楊槐자 亦不得用金銀鐵玉 鞍천用皮 障泥用麻油染 銜등禁金銀鍮石 又不得鍍鏤金銀 靷추用麻.
五頭品女 鞍橋禁紫檀沈香 又禁飾以金銀玉 鞍천鞍坐子禁屆繡錦綾羅虎皮 銜등禁金銀鍮石 又禁飾以金銀 障泥用皮 靷추禁組及紫紫분暈조.四頭品至百姓 鞍橋禁紫檀沈香黃楊槐석 又禁飾以金銀玉 鞍천用牛馬皮 鞍褥用皮 障泥用楊竹 銜用鐵 등用木鐵 靷추用筋若麻爲絞.四頭品女至百姓女 鞍橋禁紫檀沈香黃楊槐 又禁飾金銀玉 鞍천鞍坐子禁계繡錦羅세羅綾虎皮 銜등禁金銀鍮石 又禁飾金銀 障泥但用皮 靷추禁組及紫紫粉暈조
器用
眞骨 禁金銀及鍍金.六頭.五頭品 禁金銀及鍍金銀 又不用虎皮毬수답등.
四頭品至百姓 禁金銀鍮石朱裏平文物 又禁毬수답등虎皮大唐담等.
屋舍
眞骨 室長廣不得過二十四尺 不覆唐瓦 不施飛詹 不雕懸魚 不飾以金銀鍮石五彩 不磨階石 不置三重階 垣墻不施梁棟 不塗石灰 簾綠禁錦계繡野草羅 屛風禁繡 床不飾玳瑁沈香.
六頭品 室長廣不過二十一尺 不覆唐瓦 不施飛詹重복공牙縣魚 不飾以金銀鍮石白랍五彩 不置巾(恐作中)階及二重階 階石不磨 垣墻不過八尺 又不施梁棟 不塗石灰 簾綠禁계繡綾 屛風禁繡 床不得飾玳瑁紫檀沈香黃楊 又禁錦천 不置重門及四方門 廐容五馬.
五頭品 室長廣不過十八尺 不用山楡木 不覆唐瓦 不置獸頭 不施飛詹重복花斗牙懸魚 不以金銀鍮石銅랍五彩爲飾 不磨階石 垣墻不過七尺 不架以梁 不塗石灰 簾綠禁錦계綾絹시 不作大門四方門 廐容三馬.
四頭品至百姓 室長廣不過十五尺 不用山楡木 不施藻井 不覆唐瓦 不置獸頭飛詹공牙懸魚 不以金銀鍮石銅랍爲飾 階체不用山石 垣墻不過六尺 又不架梁 不塗石灰 不作大門四方門 廐容二馬.
外眞村主與五品同 次村主與四品同.
三國史記 卷 第三十四
雜志 第三 地理一
新羅彊界 古傳記不同 杜佑通典云 其先本辰韓種 其國左百濟高麗二國東南 東濱大海 劉煦(當作구)唐書云 東南俱限大海 宋祁新書云 東南日本 西百濟 北高麗 南濱海 賈耽四夷述曰 辰韓在馬韓東 東抵海 北與濊接 新羅崔致遠曰 馬韓則高麗 卞韓則百濟 辰韓則新羅也 此諸說可謂近似焉 若新舊唐書皆云 卞韓苗裔在樂浪之地 新書又云 東距長人 長人者人長三丈 鋸牙鉤爪 搏人以食 新羅常屯弩士數千守之 此皆傳聞懸說 非實錄也 按兩漢志 樂浪郡距洛陽東北五千里 注曰 屬幽州 故朝鮮國也 則似與계林地分隔絶 又相傳 東海絶島上有大人國 而人無見者 豈有弩士守之者 今按新羅始祖赫居世 前漢五鳳元年甲子 開國 王都長三千七十五步 廣三千一十八步 三十五里 六部 國號曰徐耶伐 或云斯羅 或云斯盧 或云新羅 脫解王九年 始林有계怪 更名계林 因以爲國號 基臨王十年 復號新羅 初赫居世二十一年 築宮城 號金城 婆娑王二十二年 於金城東南築城 號月城 或號在城 周一千二十三步 新月城北有滿月城 周一千八百三十八步 又新月城東有明活城 周一千九百六步 又新月城南有南山城 周二千八百四步 始祖已來處金城 至後世多處兩月城 始與高句麗百濟地錯犬牙 或相和親 或相寇초 後與大唐侵滅二邦 平其土地 遂置九州 本國界內置三州 王城東北當唐恩浦路曰尙州 王城南曰良州 西曰康州 於故百濟國界置三州 百濟故城北熊津口曰熊州 次西南曰全州 次南曰武州 於故高句麗南界置二州 從西第一曰漢州 次東曰朔州 又次東曰溟州 九州所管郡縣無慮四百五十(方言所謂鄕部曲等雜所 不復具錄) 新羅地理之廣무 斯爲極矣 及其衰也 政荒民散 疆土曰蹙 末王金傳以國歸我太祖 以其國爲慶州.
尙州 점解王時取沙伐國爲州 法興王十一(二?)年 梁晉通六年 初置軍主爲上州 眞興王十八年 州廢 神文王七年 唐垂拱三年 復置 築城周一千一百九步 景德王十六年 改名尙州 今因之 領縣三 靑驍縣 本昔(勝覽作音 恐皆靑之訛)里火縣 景德王改名 今靑理縣 多仁縣 本達已縣(或云多已)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化昌縣 本知乃彌知縣 景德王改名 今未詳.
醴泉郡 本水酒郡 景德王改名 今甫州 領縣四 永安縣 本下枝縣 景德王改名 今豊山縣 安仁縣 本蘭山縣 景德王改名 今未詳 嘉猷縣 本近(一作巾)品縣 景德王改名 今山陽縣 殷正縣 本赤牙縣 景德王改名 今殷豊縣.
古昌郡 本古타耶郡 景德王改名 今安東府 領縣三 直寧縣 本一直縣 景德王改名 今復故 日谿縣 本熱兮縣(或云泥兮) 景德王改名 今未詳 高丘縣 本仇火縣(或云高近) 景德王改名 今合屬義城府.
聞韶郡 本召文國 景德王改名 今義城府 領縣四 眞寶縣 本漆巴火縣 景德王改名 今甫城 比屋縣 本阿火屋縣(一云幷屋)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安賢縣 本阿尸兮縣(一云阿乙兮) 景德王改名 今安定縣 單密縣 本武冬彌知(一云 (勝覽作曷)冬彌知)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嵩善郡 本一善郡 眞平王三十六年 爲一善州 置軍主 神文王七年 州廢 景德王改名 今善州 領縣三 孝靈縣 本모兮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이同兮縣 今未詳 軍威縣 本奴同멱縣(一云如豆멱)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開寧郡 古甘文小國也 眞興王十八年 梁(當作陳 據年表)永定元年 置軍主爲靑州 眞平王時 州廢 文武王元年 置甘文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四 禦侮縣 本今勿縣(一云陰達)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金山縣 景德王改州縣名 及今竝因之 知禮縣 本知品川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茂豊縣 本茂山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永同郡 本吉同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二 陽山縣 本助比川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黃澗縣 本召羅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管城郡 本古尸山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二 利山縣 本所利山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縣眞(縣眞麗志及勝監作安貞)縣 本阿冬호(兮)縣 景德王改名 今安邑縣.
三年郡 本三年山郡 景德王改名 今保齡郡 領縣二 淸川縣 本薩買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耆山縣 本屈縣 景德王改名 今靑山縣.
古寧郡 本古寧加耶國 新羅取之 爲古冬攬郡(一云古陵縣) 景德王改名 今咸寧郡 領縣三 嘉善縣 本加害縣 景德王改名 今加恩縣 冠山縣 本冠縣(一云冠文縣) 景德王改名 今聞慶縣 虎溪縣 本虎側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化寧郡 本답達匕郡(一云杳達)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一 道安縣 本刀良縣 景德王改名 今中牟縣.
良州 文武王五年 麟德二年 割上州@下州地 置삽良州 神文王七年 築城 周一千二百六十步 景德王改名良州 今良州 領縣一 헌陽縣 本居知火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金海小京 古金官國(一云伽落國 一云伽耶) 自始祖首露王 至十世仇亥(亥 恐是充之訛 一作仇衝故也)王 以梁中大通四年 新羅法興王十九年 率百姓來降 以其地爲金官郡 文武王二十年 永隆元年 爲小京 景德王改名金海京 今金州.
義安郡 本屈自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三 漆제縣 本漆吐縣 景德王改名 今漆園縣 合浦縣 本骨浦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熊神縣 本熊只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密城郡 本推火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五 尙藥縣 本西火縣 景德王改名 今靈山縣 密津縣 本推浦縣(一云竹山) 景德王改名 今未詳 烏丘山縣 本烏也山縣(一云仇道 一云烏禮山) 景德王改名 今合屬淸道郡 荊山縣 本驚山縣 景德王改名 今合屬淸道郡 蘇山縣 本率已山縣 景德王改名 今合屬淸道郡.
火王郡 本比自火郡(一云比斯伐) 眞興王十六年 置州名下州 二十六年 州廢 景德王改名 今昌寧郡 領縣一 玄驍縣 本推良火縣(一云三良火) 景德王改名 今玄豊縣.
壽昌郡(壽一作嘉) 本위火郡 景德王改名 今壽城郡 領縣四 大丘縣 本達句火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八里縣 本八居里縣(一云北恥長里一云仁里) 景德王改名 今八居縣 河濱縣 本多斯只縣(一云沓只)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花園縣 本舌火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獐山郡 祇味王時 伐取押梁(一作督)小國 置郡 景德王改名 今章山郡 領縣三 解顔縣 本雉省火縣(一云美里)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餘粮縣 本麻珍(一作彌)良縣 景德王改名 今仇史部曲 慈仁縣 本奴斯史火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臨皐郡 本切也火郡 景德王改名 今永州 領縣五 長鎭縣 今竹長伊部曲 臨川縣 助賁王時 伐得骨火小國 置縣 景德王改名 今合屬永州 道同縣 本刀冬火縣 景德王改名 今合屬永州 新寧縣 本史丁火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맹白縣 本買熱次縣 景德王改名 今合屬新寧縣.
東萊郡 本居漆山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二 東平縣 本大甑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機張縣 本甲火良谷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東安郡 本生西良郡 景德王改名 今合屬慶州 領縣一 虞風縣 本于火縣 景德王改名 今合屬蔚州.
臨關郡 本毛火(一作蚊化)郡 聖德王築城 以遮日本賊路 景德王改名 今合屬慶州 領縣二 東津縣 本栗浦縣 景德王改名 今合屬蔚州 河曲(一作西)縣 婆娑王時 取屈阿火村置縣 景德王改名 今蔚州.
義昌郡 本退火郡 景德王改名 今興海郡 領縣六 安康縣 本比火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기立縣 本只沓縣 景德王改名 今長기縣 神光縣 本東仍音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臨汀縣 本斤烏支縣 景德王改名 今迎日縣 杞溪縣 本芼兮縣(一云化鷄)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音汁火縣 婆娑王時 取音汁伐國置縣 今合屬安康縣.
大城郡 本仇刀城境內 率伊山城@茄山縣(一云驚山城)@烏刀山城等三城 今合屬淸道郡 約章縣 本惡支縣 景德王改名 今合屬慶州 東畿停 本毛只停 景德王改名 今合屬慶州.
商城郡 本西兄山郡 景德王改名 今合屬慶州 南畿停 本道品兮停 景德王改名 今合屬慶州 中畿停 本根乃停 景德王改名 今合屬慶州 西畿停 本豆良彌知頂 景德王改名 今合屬慶州 北畿停 本雨谷停 景德王改名 今合屬慶州 莫耶停 本官阿良支停(一云北阿良) 景德王改名 今合屬慶州.
康州 神文王五年 唐垂拱元年 分居타州置菁州 景德王改名 今晉州 領縣二 嘉壽縣 本加主火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屈村縣 今未詳.
南海郡 神文王初置轉也山郡 海中島也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二 蘭浦縣 本內浦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平山縣 本平西山縣(一云西平)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河東郡 本韓多沙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三 省良縣 今金良部曲 嶽陽縣 本小多沙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河邑縣 本浦村縣 景德王改名 今未詳.
固城郡 本古自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三 蚊火良縣 今未詳 泗水縣 本史勿縣 景德王改名 今泗州 尙善縣 本一善縣 景德王改名 今永善縣.
咸安郡 法興王以大兵滅阿尸良國(一云阿那加耶) 以其地爲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二 玄武縣 本召삼縣 景德王改名 今召삼部曲 宜寧縣 本獐含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巨濟郡 文武王初置裳郡 海中島也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三 鵝洲縣 本巨老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溟珍縣 本買珍伊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南垂縣 本松邊縣 景德王改名 今復故.
闕城郡 本闕支郡 景德王改名 今江城縣 領縣二 丹邑縣 本赤村縣 景德王改名 今丹溪縣 山陰縣 本知品川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天嶺郡 本速含郡 景德王改名 今咸陽郡 領縣二 雲峯縣 本母山縣(或云阿英城 或云阿莫城)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利安縣 本馬利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居昌郡 本居烈郡(或云居타)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二 餘善縣 本南內縣 景德王改名 今感陰縣 咸陰縣 本加召縣 景德王改名 今復故.
高靈郡 本大加耶國 自始祖伊珍阿시王(一云內珍朱智) 至道設智王 凡十六世 五百二十年 眞興大王侵滅之 以其地爲大加耶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二 冶爐縣 本赤火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新復縣 本加尸兮縣 景德王改名 今未詳.
江陽郡 本大良(一作耶)州郡 景德王改名 今陜州 領縣三 三岐縣 本三支縣 (一云麻杖)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八谿縣 本草八兮縣 景德王改名
今草谿縣 宜桑縣 本辛利縣(一云朱烏村 一云泉州縣) 景德王改名 今新繁縣.
星山郡 本一利郡(一云里山郡) 景德王改名 今加利縣 領縣四 壽同縣 本斯同火縣 景德王改名 今未詳 谿子縣 本大木縣 景德王改名 今若木縣 新安縣 本本彼縣 景德王改名 今京山府 都山縣 本狄山縣 景德王改名 今未詳.
三國史記 卷 第三十五
雜志 第四 地理二
漢州 本高句麗漢山郡 新羅取之 景德王改爲漢州 今廣州 領縣二 黃武縣 本高句麗南川縣 新羅幷之 眞興王爲州置郡主 景德王改名 今利川縣 巨黍縣 本高句麗駒城縣 景德王改名 今龍駒縣.
中原京 本高句麗國原城 新羅平之 眞興王置小京 文武王時築城 周二千五百九十二步 景德王改爲中原京 今忠州.
槐壤郡 本高句麗仍斤內郡 景德王改名 今槐州.
소(一作소)川郡 本高句麗述川郡 景德王改名 今川寧郡 領縣二 黃驍縣 本高句麗骨乃斤縣 景德王改名 今黃驪縣 濱陽縣 本高句麗楊根縣 景德王改名 今復故.
黑壤郡(一云黃壤郡) 本高句麗今勿奴郡 景德王改名 今鎭州 領縣二 都西縣 本高句麗道西縣 景德王改名 今道安縣 陰城縣 本高句麗仍忽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介山郡 本高句麗皆次山郡 景德王改名 今竹州 領縣一 陰竹縣 本高句麗奴音竹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白城郡 本高句麗奈兮忽 景德王改名 今安城郡 領縣二 赤城縣 本高句麗沙伏忽 景德王改名 今陽城縣 蛇山縣 本高句麗(下恐有蛇山(見勝覽))縣 景德王因之 今稷山縣.
水城郡 本高句麗買忽郡 景德王改名 今水州.
唐恩郡 本高句麗唐城郡 景德王改名 今復故 領縣二 車城縣 本高句麗上(一作車)忽縣 景德王改名今龍城現 振威縣 本高句麗釜山縣 景德王改名今因之.
栗津郡 今高句麗栗木郡 景德王改名 今菓州 領縣三 穀壤縣 本高句麗仍伐奴縣 景德王改名 今黔州 孔巖縣 本高句麗齊次巴衣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邵城縣 本高句麗 買召忽縣 景德王改名今仁州(一云慶原買召一作彌鄒).
獐口郡 本高句麗獐項口縣 景德王改名 今安山縣.
長堤郡 本高句麗主夫吐郡 景德王改名 今樹州 領縣四 戍城縣 本高句麗首이忽 景德王改名 今守安縣 今浦縣 本高句麗黔浦顯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童城縣 本高句麗 童子忽(一云幢山縣)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分津縣 本高句麗乎唯(當作平淮(見勝覽))押縣 景德王改名 今通津縣.
漢陽郡 本高句麗北漢山郡(一云平壤) 眞興王爲州置郡主 景德王改名 今楊州舊墟 領縣二 荒壤縣 本高句麗骨衣奴縣 景德王改名豊壤縣 遇王縣 本高句麗改伯縣 景德王改名 今幸州.
來蘇郡 本高句麗買省縣 景德王改名 今見州 領縣二 重城縣 本高句麗七重縣 景德王改名 今積城縣 波平縣 本高句麗波害平史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交河郡 本高句麗泉井口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二 峯城縣 本高句麗述이忽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高烽縣 本高句麗達乙省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堅城郡 本高句麗馬忽郡 景悳德王改名 今抱州 領縣二 沙川縣 本高句麗內乙買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洞陰縣 本高句麗梁骨縣 景德王開名 今因之.
鐵城郡 本高句麗鐵圓郡 景德王改名 今東州 領縣二 幢梁縣 本高句麗僧梁縣 景德王改名 今僧嶺縣 功成縣 本高句麗功木達縣 景德王改名 今獐州.
富平郡 本高句麗夫如郡 景德王改名 今金化縣 領縣一 廣平縣 本高句麗斧壤縣 景德王改名 今平康縣.
兎山郡 本高句麗烏斯含達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三 安峽縣 本高句麗阿珍押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朔邑縣 本高句麗所邑豆縣 景德王改明 今朔寧 伊川縣 本高句麗伊珍買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牛峯郡 本高句麗牛岑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三 臨江縣 本高句麗獐項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長湍縣 本高句麗長淺城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臨端縣 本高句麗麻田淺縣 景德王改名 今麻田縣.
松岳郡 本高句麗扶蘇岬(下恐有{新羅改松嶽郡}四字(見麗史地理志) 孝昭王三年 築城 景德王因之 我太祖開國爲王畿 領縣二 如 縣 本高句麗若豆恥(一作若只領恥(見後))縣 景德王改名 今松林縣 第四葉光宗創置佛日寺於其地 移其縣於東北 江陰縣 本高句麗屈押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開城郡 本高句麗冬比忽 景德王改名 今開城府 領縣二 德水縣 本高句麗德勿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第十一葉文宗代創置興王寺於其地 移其縣於南 臨津縣 本高句麗津臨城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海口郡 本高句麗穴口郡 在海中 景德王改名 今江華縣 領縣三 江陰縣 本高句麗冬音奈縣 景德王改名 在穴口島內 今河陰縣 喬桐縣 本高句麗高木根縣 海島也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守鎭縣 本高句麗首知縣 景德王改名 今鎭江縣.
永豊郡 本高句麗大谷郡 景德王改名 今平州 領縣二 檀溪縣 本高句麗水谷城縣 景德王改名 今俠溪縣 鎭瑞縣 本高句麗十谷城縣 景德王改名 今谷州.
海皐郡 本高句麗冬삼(一作音)忽郡 景德王改名 今鹽州 領縣一 구澤縣 本高句麗刀臘縣 景德王改名 今白州.
瀑池郡 本高句麗內米忽郡 景德王改名 今海州.
重盤郡 本高句麗息成郡 景德王改名 今安州.
栖암郡 本高句麗 암郡 景德王改名 今鳳州.
五關郡 本高句麗五谷郡 景德王改名 今洞州 領縣一 獐塞縣 本高句麗縣 景德王因之 今遂安郡.
取城郡 本高句麗冬忽 憲德王改名 今黃州 領縣三 土山縣 本高句麗息達 憲德王改名 今因之 唐獄縣 本高句麗加火押 憲德王置縣改名 今中和縣 松峴縣 本高句麗夫斯波衣縣 憲德王改名 今屬中和縣.
朔州 賈耽古今郡國志云 句麗之東南 세之西 古貊地 蓋今新羅北朔州 善德王六年 唐貞觀十一年 爲牛首州置軍主(一云 文武王十三年 唐咸亨四年 置首若州) 景德王改爲朔州 今春州 領縣三 綠驍縣 本高句麗伐力川縣 景德王改名 今洪川縣 潢川縣 本高句麗橫川縣 景德王改名 今復故 砥平懸 本高句麗砥峴縣 景德王改明 今因之.
北原京 本高句麗平原郡 文武王置北原小京 神文王五年 築城 周一千三十一步 景德王因之 今原州.
奈堤郡 本高句麗奈吐郡 景德王改名 今湜(當作堤(見麗志及勝覽))州 領縣二 淸風縣 本高句麗沙熱伊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赤山縣 本高丘麗縣 景德王因之 今丹山縣.
奈靈郡 本百濟(當作高句麗)奈已郡 婆娑王取之 景德王改名 今剛州 領縣二 善谷縣 本高句麗買谷縣 景德王改名 今未詳 玉馬縣 本高句麗古斯馬縣 景德王改名 今奉化縣.
급山郡 本高句麗及伐山郡 景德王改名 今興州 領縣一 隣豊縣 本高句麗伊伐支縣 景德王改名 今未詳.
嘉平郡 本高句麗斤平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一 浚水縣 本高句麗深川縣 景德王改名 今朝宗縣.
楊麓郡 本高句麗楊口郡 景德王改名 今楊溝縣 領縣三 희蹄縣 本高句麗猪足縣 景德王改名 今麟蹄縣 馳道縣 本高句麗玉岐縣 景德王改名 今瑞禾縣 三嶺縣 本高句麗三峴縣 景德王改名 今方山縣.狼川郡 本高句麗성川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大楊郡 本高句麗大楊菅郡 景德王改名 今長楊郡 領縣二 藪川縣 本高句麗藪성川縣 景德王改名 今和川縣 文登縣 本高句麗文峴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益城郡 本高句麗母城郡 景德王改名 今金城郡.岐城郡 本高句麗冬斯忽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一 通溝縣 本高句麗水入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連城郡 高句麗各(一作客)連城郡 景德王改名 今文州 領縣三 丹松縣 本高句麗赤木鎭 景德王改名 今嵐谷縣 질雲縣 本高句麗管述縣 景德王改名 今未詳 희領縣 本高句麗猪守峴縣 景德王改名 今未詳. 庭郡 本高句麗比列忽郡 眞興王十七年 梁太平元年 爲比列主置軍主 孝昭王時築城 周一千一百八十步 景德王改名 今登州 領縣五 瑞谷縣 本高句麗경谷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蘭山縣 本高句麗昔達縣 景德王改名 今未詳 霜陰縣 本高句麗薩寒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靑山縣 本高句麗加支達縣 景德王改名 今汶山縣 翊谿縣 本高句麗翼谷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井泉郡 本高句麗泉井郡 文武王二十一年 取之 景德王改名 築炭項闕門 今湧州 領縣三 蒜山縣 本高句麗買尸達縣 景德王改名 今未詳 松山縣 本高句麗夫斯達縣 景德王改名 今未詳 幽居縣 本高句麗東墟縣 景德王改名 今未詳.溟州 本高句麗河西良(一作何瑟羅) 後屬新羅 賈耽古今郡國志云 今新羅北界溟州 蓋濊之古國 前史以扶餘爲濊地 蓋誤 善德王時爲小京置仕臣 太宗王五年 唐顯慶三年 以何瑟羅地連靺鞨 罷京爲州置軍主以鎭之 景德王六十年 改爲溟州 今因之 領縣四 旌善縣 本高句麗仍買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棟(一作棟)제縣 本高句麗束吐縣 景德王改名 今未詳 支山縣 本高句麗縣 景德王因之 今連谷縣 洞山縣 本高句麗穴山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曲城郡 本高句麗屈火郡 景德王改名 今臨河郡 領縣一 綠(一作椽)武縣 本高句麗伊兮 景德王改名 今安德縣.野城郡 本高句麗也尸忽郡 景德王改名 今盈德郡 領縣二 眞安縣 本高句麗助欖縣景德王改名 今甫城府 積善縣 本高句麗靑已縣 景德王改名 今靑鳧縣.有隣郡 本高句麗于尸郡 景德王改名 今禮州 領縣一 海阿縣 本高句麗阿兮縣 景德王改名 今淸河縣.蔚珍郡 本高句麗于珍也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一 海曲(一作西)縣 本高句麗波且縣 景德王改名 今未詳.奈城郡 本高句麗奈生郡 景德王改名 今寧越郡 領縣三 子春縣 本高句麗乙阿旦縣 景德王改名 今永春縣 白鳥縣 本高句麗郁鳥縣 景德王改名 今平昌縣 酒泉縣 本高句麗酒淵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三陟郡 本悉直國 婆娑王世來降 智證王六年 梁天監四年 爲州 以異斯夫爲軍主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四 竹嶺縣 本高句麗竹峴縣 景德王改名 今未詳 滿卿(一作鄕)縣 本高句麗滿若縣 景德王改名 今未詳 羽谿縣 本高句麗羽谷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海利縣 本高句麗波利縣 景德王改名 今未詳.守城郡 本高句麗수城郡 景德王改名 今杆城縣 領縣二 童山縣 本高句麗괴山縣 景德王改名 今烈山縣 翼嶺縣 本高句麗翼峴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高城郡 本高句麗達忽 眞興王二十九年 爲州置軍州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二 환가縣 本高句麗猪수穴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偏險縣 本高句麗平珍峴縣 景德王改名 今雲巖縣.金壤郡 本高句麗休壤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五 習谿縣 本高句麗習比谷縣 景德王改名 今흡谷縣 시上縣 本高句麗吐上縣 景德王改名 今碧山縣 臨道縣 本高句麗道臨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派川縣 本高句麗改淵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浦縣 本高句麗鵠浦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三國史記 卷 第三十六
雜志 第五 地理 三
熊州 本百濟舊道 唐高宗遣蘇定方平之 置熊津都督府 羅文武王取其地有之 神文王改爲熊川州 置都督 景德王十六年 改名熊州 今公州 領縣二 尼山縣 本百濟熱也山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淸音縣 本百濟伐音支縣 景德王改名 今新豊縣.西原京 神文王五年 初置西原小京 景德王改名西原京 今淸州.大麓郡 本百濟大木岳郡 景德王改名 今木州 領縣二 馴雉縣 本百濟甘買縣 景德王改名 今豊歲縣 金池縣 本百濟仇知縣 景德王改名 今全義縣.嘉林郡 本百濟嘉林郡 景德王改加爲嘉 今因之 領縣二 馬山縣 本百濟縣 景德王改州郡名 及今竝因之 翰山縣 本百濟大山縣 景德王改名 今鴻山縣.西林郡 本百濟舌林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二 藍浦縣 本百濟寺浦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庇仁縣 本百濟比衆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伊山郡 本百濟馬尸山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二 目牛縣 本百濟牛見縣 景德王改名 今未詳 今武縣 本百濟今勿縣 景德王改名 今德豊縣.혜城郡 本百濟혜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三 唐津縣 本百濟伐首只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餘邑縣 本百濟餘村縣 景德王改名 今餘美縣 新平縣 本百濟沙平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扶餘郡 本百濟所夫里郡 唐將蘇定方與庾信平之 文武王十二年 置摠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二 石山縣 本百濟珍惡山縣 景德王改名 今石城縣 悅城縣 本百濟悅己縣 景德王改名 今定山縣.任城郡 本百濟任存城 景德王改名 今大興郡 領縣二 靑正縣 本百濟古良夫里縣 景德王改名 今靑陽縣 孤山縣 本百濟烏山縣 景德王改名 今禮山縣.
黃山郡 本百濟黃等也山郡 景德王改名 今連山縣 領縣二 鎭嶺縣 本百濟眞峴縣(眞一作貞)景德王改名 今鎭岑縣 珍同縣 本百濟縣 景德王改州郡名 及今병因之 .
比豊郡 本百濟雨述郡 景德王改名 今懷德郡 領縣二 儒城縣 本百濟奴斯只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赤鳥縣 本百濟所比浦縣 景德王改名 今德津縣 .
潔城郡 本百濟結己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二 新邑縣 本百濟新村縣 景德王改名 今保寧縣 新良縣 本百濟沙尸良縣 景德王改名 今黎陽縣 .
燕山郡 本百濟一牟山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二 燕岐縣 本百濟豆仍只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昧谷縣 本百濟未谷縣 景德王改名 今懷仁縣.
富城郡 本百濟基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二 蘇泰縣 本百濟省大호(當作兮(見勝覽))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地育縣 本百濟知六縣 景德王改名 今北谷縣.
湯井郡 本百濟郡 文武王十一年 唐咸亨二年 爲州置摠管 咸亨十二年 廢州爲郡 景德王因之 今溫水郡 領縣二 陰峯(一云陰岑)縣 本百濟牙述縣 景德王改名 今牙州 祁梁縣 本百濟屈直縣 景德王改名 今新昌縣.
全州 本百濟完山 眞興王十六年 爲州 二十六年 州廢 神文王五年 復置完山州 景德王十六年 改名 今因之 領縣三 杜城縣 本百濟豆伊縣 景德王改名 今伊城縣 金溝縣 本百濟仇知只山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高山縣 本百濟縣 景德王改州郡名 及今因之.
南原小京 本百濟古龍郡 新羅幷之 新文王五年 初置小京 景德王十六年 置南原小京 今南原府.
大山郡 本百濟大尸山郡 景德王改名 今泰山郡 領縣三 井邑縣 本百濟井村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斌城縣 本百濟賓屈縣 景德王改名 今仁義縣 野西縣 本百濟也西伊縣 景德王改名 今巨野縣.
古阜郡 本百濟古묘(當作沙(見勝覽))夫里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三 扶寧縣 本百濟皆火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喜安縣 本百濟欣良買縣 景德王改名 今保安縣 尙質縣 本百濟上漆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進禮郡 本百濟進仍乙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三 伊城縣 本百濟豆尸伊縣 景德王改名 今富利縣 淸渠縣 本百濟勿居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丹川縣 本百濟赤川縣 景德王改名 今朱溪縣.
德殷郡 本百濟德近郡 景德王改名 今德恩郡 領縣三 市津縣 本百濟加知柰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礪良縣 本百濟只良肖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雲梯縣 本百濟只伐只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臨陂郡 本百濟屎山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三 咸悅縣 本百濟甘勿阿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沃溝縣 本百濟馬西良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澮尾縣 本百濟夫夫里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金堤郡 本百濟碧骨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四 萬頃縣 本百濟豆乃山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平皐縣 本百濟首冬山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利城縣 本百濟乃利阿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武邑縣 本百濟武斤村縣 景德王改名 今富潤縣.
淳化郡(淳一作淳) 本百濟道實郡 景德王改名 今淳昌縣 領縣二 적城縣 本百濟礫坪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九皐縣 本百濟돌坪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金馬郡 本百濟金馬渚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三 沃野縣 本百濟所力只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野山縣 本百濟閼也山縣 景德王改名 今朗山縣 紆洲縣 本百濟于조渚縣 景德王改名 今紆州.
壁谿郡 本百濟伯伊(一作海)郡 景德王改名 今長溪縣 領縣二 鎭安縣 本百濟難珍阿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高澤縣 本百濟雨坪縣 景德王改名 今長水縣.
任實郡 本百濟郡 景德王改州郡名 及今병因之 領縣二 馬靈縣 本百濟馬突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靑雄縣 本百濟居斯勿縣 景德王改名 今巨寧縣.
武州 本百濟地 神文王六年 爲武珍州 景德王改爲武州 今光州 領縣三 玄雄縣 本百濟未冬夫里縣 景德王改名 今南平郡 龍山縣 本百濟伏龍縣 景德王改名 今復故 祁陽縣 本百濟屈支縣 景德王改名 今昌平縣.
分嶺郡 本百濟分嵯郡 景德王改名 今樂安都 領縣四 忠烈縣 本百濟助助禮縣 景德王改名 今南陽縣 兆陽縣 本百濟冬老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薑原縣 本百濟豆혜縣 景德王改名 今荳原縣 栢舟縣 本百濟比史縣 景德王改名 今泰江縣.
寶城郡 本百濟伏忽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四 代勞縣 本百濟馬斯良縣 景德王改名 今會寧縣 李水縣 本百濟李川縣 景德王改名 今長澤縣 烏兒縣 本百濟烏次縣 景德王改名 今定安縣 馬邑縣 本百濟古馬시知縣 景德王改名 今逐寧縣.
秋成郡 本百濟秋子兮郡 景德王改名 今潭陽郡 領縣二 玉菓縣 本百濟菓支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要原縣 本百濟要支縣 景德王改名 今原要縣.
靈巖郡 本百濟月柰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潘南郡 本百濟半柰夫里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二 野老縣 本百濟阿老谷縣 景德王改名 今安老縣 昆湄縣 本百濟古彌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岬城郡 本百濟古尸伊縣 景德王改名 今長城郡 領縣二 珍原縣 本百濟丘斯珍兮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森溪縣 本百濟所非兮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武靈郡 本百濟武尸伊郡 景德王改名 今靈光郡 領縣三 長沙縣 本百濟上老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高敞縣 本百濟毛良夫里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茂松縣 本百濟松彌知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昇平郡 本百濟감(據麗史地理及勝覽)平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一云昇州)領縣三 海邑縣 本百濟猿村縣 景德王改名 今麗水縣 晞陽縣 本百濟馬老縣 景德王改名 今光陽縣 廬山縣 本百濟突山縣 景德王改名 今復故.
谷城郡 本百濟欲乃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三 富有縣 本百濟遁支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求禮縣 本百濟仇次禮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同福縣 本百濟豆夫只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陵城郡 本百濟이陵夫里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二 富里縣 本百濟波夫里郡 景德王改名 今福城縣 汝湄縣 本百濟仍利阿縣 景德王改名 今和順縣.
錦山郡 本百濟發羅郡 景德王改名 今羅州牧 領縣三 會津縣 本百濟豆혜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鐵治縣 本百濟實於山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艅황縣 本百濟水川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陽武郡 本百濟道武郡 景德王改名 今道康郡 領縣四 固(一作同)安縣 本百濟古西伊縣 景德王改名 今竹山縣 탐津縣 本百濟冬音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浸溟縣 本百濟塞琴縣 景德王改名 今海南縣 黃原縣 本百濟黃述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務安郡 本百濟勿阿兮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四 咸豊縣 本百濟屈乃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多岐縣 本百濟多只縣 景德王改名 今牟平縣 海際縣 本百濟道際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珍島縣 本百濟因珍島郡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牢山郡 本百濟徒山縣 景德王改名 今嘉興縣 領縣一 瞻탐縣 本百濟買仇里縣 景德王改名 今臨淮縣.
壓海郡 本百濟阿次山縣 景德王改名 今因之 領縣三 碣島縣 本百濟阿老縣 景德王改名 今六昌縣 鹽海縣 本百濟古祿只縣 景德王改名 今臨淄縣 安波縣 本百濟居知山縣(居一作屈) 景德王改名 今長山縣.
三國史記三十六 完
三國史記 卷 第三十七
雜志 第六( 地理 四 高句麗 百濟)
高句麗
按通典云 朱蒙以漢建昭二年 自北扶餘東南行 渡晋述水 至紇升骨城居焉 號曰句麗 以高爲氏 古記云 朱蒙自扶餘逃難至卒本 則紇升骨城 卒本似一處也 漢書志云 遼東郡 距洛陽三千六百里 屬縣有無慮 則周禮北鎭醫巫閭山也 大遼於其下置醫州 玄도郡 距洛陽東北四千里 所屬三縣 高句麗是其一焉 則所謂朱蒙所都紇升骨城-卒本者 蓋漢玄도郡之界 大遼國東京之西 漢志所謂玄도屬縣高句麗是歟 昔大遼未亡時遼帝在燕京 則吾人朝聘者 過東京涉遼水 一兩日行至醫州 以向燕계 故知其然也 自朱蒙立都紇升骨城 歷四十年 孺留王二十二年 移都國內城(或云尉邦巖城 或云不而城) 按漢書 樂浪郡屬縣有不而 又總章二年 英國公李勣奉칙 以高句麗諸城置都督府及州縣 自錄云 鴨록以北已降城十一 其一國內城 從平壤至此十七驛 則此城亦在北朝境內 但不知其何所耳 都國內 歷四百二十五年 長壽王十五年 移(王當作至) 歷一百五十六年 平原王二十八年 移都長安城 歷八十三年 寶臧王二十七年而滅(古人其錄 自始祖朱蒙王寶臧王歷年 丁寧纖悉若此 而或云 故國原王十三年 移居平壤東黃城 城在今西京東木覓山中 不可知然否.) 平壤城似今西京而浿水則大同江是也 何以知之 唐書云 平壤城漢樂浪郡也 수山屈료爲부 南涯浿水又志云 登州東北海行 南傍海연 過浿江口椒島 得新羅西北 又隋煬帝東征詔曰滄海道軍舟路千里 高궤電逝 巨艦雲飛 橫絶浿江 遙造平壤 以此言之 今大同江爲浿水明矣 則西京之爲平壤 亦可知矣 唐書云 平壤城亦謂長安 而古記云 自平壤移長安 則二城同異遠近 則不可知矣 高句麗始居中國北地 則漸東遷于浿水之側 渤海人武藝曰昔高麗盛時 士三十萬 抗唐爲敵 則可謂地勝而兵强 至又李末 君臣昏虐失道 大唐再出師 新羅授助討平之 其地多入渤海-靺鞨 新羅亦得其南境 以置漢-朔-溟三州及其郡縣 以備九州焉.
漢山州 國原城(一云未乙省 一云託長城) 南川縣(一云 南買) 駒城(一云 滅烏) 仍斤內郡 述川郡(一云省 知買) 骨乃斤縣 楊根縣(一云去 斯斬) 今勿內郡(一云 萬弩) 道西縣(一云 都혜) 仍忽 皆次山郡 奴音竹縣 奈兮忽 沙伏忽 蛇山縣 買忽(一云 水城) 唐城郡 上忽(一云 車忽) 釜山縣(一云松 村活達).粟木郡(一云冬 斯힐) 仍伐奴縣 齊次巴衣縣 買召忽縣(一云 彌鄒忽) 獐項口縣(一云古斯 也忽次 主夫吐郡 首이忽 黔浦縣 童子忽縣(一云仇 斯波衣) 平淮押縣(一云別史波衣 淮一作唯) 北漢山郡(一云 坪壤) 骨衣內縣 王逢縣(一云皆伯 漢氏美女迎 安臧王之地 故名王迎) 買省郡(一云 馬忽) 七重縣(一云難 隱別) 波害平史縣(一云 額) 泉井口縣(一云於 乙買串) 述이忽縣(一云首 泥忽) 達乙省縣(漢氏美女 於高山頭 點烽火 迎安臧王之處 故後名高烽) 비城郡(一云 馬忽) 內乙買(一云內 이米) 鐵圓郡(一云毛 乙冬非) 梁骨縣 僧梁縣(一云 非勿) 功木達(一云熊 閃山) 夫如郡 於斯內縣(一云斧壤) 烏斯含達 阿珍押縣(一云 窮嶽) 所邑豆縣 伊珍買縣 牛岑郡(一云牛嶺一 云首知衣) 獐項縣(一云古斯 也忽次) 長淺城縣(一云耶耶 一云夜牙) 麻田淺縣(一云泥 沙波忽) 扶蘇岬 若只頭恥(若只頭恥 一作若豆恥)縣(一云朔頭 一云衣頭) 屈於押(一云 紅西) 冬比忽 德勿縣 津臨城縣(一云烏 阿忽) 穴口郡(一云岬比古次) 冬音奈縣(一云 休陰) 高木根縣(一云達 乙斬) 首知縣(一云 新知) 大谷郡(一云多 知忽) 水谷城縣(一云買 旦忽) 十谷縣(一云德 頓忽) 冬音忽(一云 鼓,鹽城) 刀臘縣(一云雉 嶽城) 五谷郡(一云于 次呑忽) 內米忽(一云池城 一云長池) 漢城郡(一云漢忽 一云 息城 一云乃忽) 휴류城(一云組波衣 一云휴巖郡) 獐塞縣(一云古所 於) 冬忽(一云于 冬於忽) 今達(一云薪達 一云息達) 仇乙峴(一云 屈遷) 今豊州 闕口 今儒州 粟口(一云 粟川) 今殷粟縣 長淵 今因之 麻耕伊 今靑松縣 楊嶽 今安嶽郡 板麻串 今嘉禾縣 熊閑伊 今水寧縣 甕遷 今甕津縣 付珍伊 今永康縣 鵠島 今白嶺鎭 升山 今信州 加火押 夫斯波衣縣(一云 仇史峴)
牛首州(首一作頭 一云首 次若 一云烏根乃) 伐力川縣 橫川縣(一云於 斯買) 砥峴縣 平原郡(北原)奈吐郡(一云 大堤) 沙熱伊縣 赤山縣 斤平郡(一云 竝平) 深川縣(一云 伏斯買) 楊口郡(一云要 隱忽次) 猪足縣(一云烏 斯廻) 玉妓縣(一云皆 次丁) 參峴縣(一云密 波兮) 성川郡(一云也 尸買) 大楊菅郡(一云 馬斤押) 買谷縣 古斯馬縣 及伐山郡 伊伐支縣(一云自 伐支) 藪성川縣(一云 藪川) 文峴縣(一云斤尸 波兮) 母城郡(一云也 次忽) 冬斯忽 水入縣(一云買 伊縣) 客連郡(客一作各 一云加兮牙) 赤木縣(一云沙 非斤乙) 管述縣 猪蘭峴縣(一云 烏生波衣 一云猪守) 淺城郡(一云比 烈忽) 경谷縣(一云首 乙呑) 菁達縣(一云 昔達) 薩寒縣 加支達縣 於支呑(一云 翼谷) 買尸達 泉井郡(一云於 乙買) 夫斯達縣 東墟縣(一云加 知斤) 奈生郡 乙阿旦縣 于烏縣(一云 郁烏) 酒淵縣
何瑟新羅(一云河西浪 一云河西) 乃買縣 東吐縣 支山縣 穴山縣 수城郡(一云加 阿忽) 僧山縣(一云所 勿達) 翼峴縣(一云伊 文縣) 達忽 猪수穴縣(一云烏 斯押) 平珍峴縣(一云平 珍波衣) 道臨縣(一云助 乙浦) 休壤郡(一云 金惱) 習比谷(一作 呑) 吐上縣 岐淵縣 鵠浦縣(一云古 衣浦) 竹峴縣(一云奈 生於) 滿若縣(一云 방兮) 波利縣 于珍也郡 波且縣(一云 波豊) 也尸忽郡 助攬郡(一云 才攬) 靑巳縣 屈火縣 伊火兮縣 于尸郡 阿兮縣 悉直郡(一云 史直) 羽谷縣.
右高句麗州郡縣 共一百六十四 其新羅改名及今名見新羅志.
百濟
後漢書云 三韓凡七十八國 百濟是其一國焉 北史云 百濟東極新羅 西南俱限大海 北際漢江 其都曰居拔城 又云固麻城 其外更有五方城 通典云 百濟南接新羅 北高句麗 西限大海 舊唐書云 百濟扶餘之別種 東北新羅 西渡海至越州 南渡海至倭 北高麗 其王所居有東西兩城 新唐書云 百濟西界越州 南倭 皆踰海 北高麗 按古典記 東明王第三子溫祚 以前漢鴻嘉三年癸卯 自卒本扶餘至慰禮城 立都稱王 歷三百八十九年 至十三世近肖古王 取高句麗南平壤 都漢城 歷一百五年 至二十二世文周王 移都熊川 歷六十三年 至二十六世聖王 移都所夫里 國號南扶餘 至三十一世義慈王 歷年一百二十二 至唐顯慶五年 是義慈王在位二十年 新羅庾信與唐蘇定方討平之 舊有五部 分統三十七郡 二百城 七十六萬戶 唐以其地 分置熊津-馬韓-東明等五都督府 仍以其酋長爲都督府刺史 未幾 新羅盡幷其地 置熊-全-武三州及諸郡縣 與高句麗南境及新羅舊地爲九州.
熊川州(一云 熊津) 熱也山縣 伐音支縣 西原(一云臂城一 云랑子谷) 大木岳郡 其(其 新羅志作甘)買縣(一云 林川) 仇知縣 加林郡 馬山縣 大山縣 舌林郡 寺浦縣 比衆縣 馬尸山郡 牛見縣 今勿縣 構郡 伐首只縣 餘村縣 沙平縣 所夫里郡(一云 泗비) 珍惡山縣 悅已縣(一云 豆陵尹城 一云豆串城 一云尹城) 任存城 古良夫里縣 烏山縣 黃等也山郡 珍峴縣(一云 貞峴) 眞洞縣 雨述郡 奴斯只縣 所比浦縣 結已郡 新村縣 沙尸良縣 一牟山郡 豆仍只縣 未谷縣 基郡 省大兮縣 知六縣 湯井郡 牙述縣 屈旨縣(一云 屈直)
完山(一云比斯伐 一云比自火) 豆伊縣(一云 往武) 仇智山縣 高山縣 南原(一云古 龍郡) 大尸山郡 井村縣 賓屈縣]
也西伊縣 古沙夫里郡 皆火縣 欣良買縣 上漆縣 進乃郡(一云 進仍乙) 豆尸伊縣(一云 富尸伊 ) 勿居縣 赤川縣 德近郡 加知奈縣(一云 加乙乃)只良肖縣 共伐共縣 屎山郡(一云 흔文) 甘勿阿縣 馬西良縣 夫夫里縣 碧骨郡 豆乃山縣 首冬山縣 乃利阿縣 武斤縣 道實郡 尸坪縣 돌坪縣 金馬猪郡 所力只縣 閼也山縣 于召猪縣 伯海郡(一云 伯伊) 難珍阿縣 雨坪縣 任實郡 馬突縣(一云 馬珍) 居斯勿縣 武珍州(一云 奴只) 未冬夫里縣 伏龍縣 屈支縣 分嵯郡(一云 夫沙) 助趙禮縣 冬老縣 豆힐縣 比沙縣 伏忽郡 馬斯良縣 季川縣 烏次縣 古馬未知縣 秋子兮郡 菓支縣(一云 菓兮) 粟支縣 月奈郡 半奈夫里縣 阿老谷縣 古彌縣 古尸伊縣 丘斯珍兮縣 所非兮縣 武尸伊郡 上老縣 毛良夫里縣 松彌支縣 함平郡(一云 武平) 猿村縣 馬老縣 欲乃縣 遁支縣 仇次禮縣 豆夫支縣 이陵夫里郡(一云 竹樹夫里 一云 仁夫里) 波夫里郡 仍利阿縣(一云 海濱) 發羅郡 豆힐縣 實於山縣 水川縣(一云 水入伊) 道武郡 古西伊縣 冬音縣 塞琴縣(一云 捉濱) 黃述縣 勿阿兮郡 屈乃縣 多只縣 道際縣(一云 陰海) 因珍島郡(海島也) 徒山縣(海島也 或云 猿山) 買仇里縣(海島也) 阿次山郡 葛草縣(一云 阿老 一云 谷野) 古祿只縣(一云 開要) 居知山縣(一云 安陵) 奈已郡.
右百濟州郡縣共一白四十七 其新羅改名及今名見新羅志.
三國有名未詳地分
調駿鄕 對仙宮 飼龍鄕 好禮鄕 斷金鄕 麗金成 江寧鄕 建節鄕 金川鄕 仙鶴村 鳳庭村 接仙鄕 積仙鄕 海豊鄕 接靈鄕 咸寧鄕 救民鄕 睦仁鄕 翔鸞村 飛龍村 敬仁鄕 守義鄕 北溟鄕 河淸鄕 馴雉鄕 鐵山鄕 靈池鄕 永安鄕 江南鄕 通路鄕 奉天成 冷井縣 狐山城 阿旦城 선후城 熊谷 武安鄕 河東鄕 懷信鄕 交定成 울禮城 臨海鎭 武羅城 영岑城 風島 富平鄕 激瀾鄕 江西鄕 萊遠城 比只國 長領鎭 耳山城 지岑城 斧峴 穀善鄕 露均成 利上鄕 萊津成 南新縣 牛山城 甘勿城 旗懸城 狼山 密雲鄕 永壽成 抱忠鄕 乾門驛 腰車城 汲里彌城 桐岑城 穴柵城 叢山 宣祿鄕 寶劍成 連嘉鄕 坤門驛 道城 實珍城 骨平城 蛙山城 安北河
利人鄕 岳陽成 天露鄕 坎門驛 骨火國 德骨城 (一云 骨爭) 濕水 泊灼城 賞仁鄕 萬壽成 漢寧成 흔門驛 馬頭柵 大林城 達咸城 龍馬 蓋馬國 封德鄕 濯錦成 會昌宮 탈門驛 槐谷城 伐音城 西谷城 猪岳 句茶國 歸德鄕 河曲成 邀仙宮 大岵城 長峯鎭 株山城 勿伐城 준山 華麗城 永豊鄕 岳南成 北海通 岱山郡 獨山城 多伐國 小城 直朋 藻那國 律功鄕 推畔成 鹽池通 枯彌縣 活開城 近岩城 畏石城 達伐 赫鎭 龍橋鄕 進錦成 東海通 北외郡 芼老城 근노城 泉山城 檀廬城 臨川鄕 澗水成 海南通 非城 廣石城 가岑城 雍岑城 木出島 加尸城 海洲成 傍海成 北요通 瓢川縣 坐羅城 당項城 獨母城 狗壤 石城 江陵鄕 萬年鄕 末康成 皐夷島 狐嗚城 石吐城 武谷城 大丘 水口城 鐵求鄕 飮仁鄕 脣氣成 泉州 刀耶城 富山城 西單城 沙峴 卑奢城 蓋牟城 沸流水 矛川 平유原 鵠林 大斧峴 沙道城 加弗城 大山柵 沙卑城 薩水 馬嶺 狗山瀨 烏川 馬首城 德安城 葦川 郁里阿(阿 當作河) 牛山城 毛屯谷 鶴盤嶺 坐原 水室村 병山柵 寒泉 狐山 崇山 道薩城 골嶺 馬邑山 質山 思收村 晋述水 釜山 穴城 張吐野 白岩城 龍山 王骨嶺 故國谷 烽山 烽峴 石川 獨山城 絶影山 建安城 골川 豆谷 左勿村 侯山 禿山柵 狗原 金峴城 淸津 蒼岩城 凉谷 骨句川 故國原 美川 狗川柵 八押城 角山城 遺鳳島 시夷城 箕山 理勿林 裴嶺 斷熊谷 朱壤城 關彌城 松山城 大각 松讓國 長屋澤 車廻谷 酒桶村 馬首山 石頭城 石峴城 赤岩城 간롱 荇人國 易山 曷思水 巨谷 長城 高木城 雙峴城 生草原 橫山 려津 椽耶部(耶 當作那) 靑木谷 磨米山 圓山城 沙口城 馬川城 鳳澤 白水山 尉中林 北溟山 杜訥河 銀山 錦峴城 斗谷 沈峴 龍丘 迦葉原 烏骨 閔中原 紫原 後黃 大豆山城 耳山城 眞都城 連城原 東牟河 沙勿澤 慕本 箕丘 영留山 牛谷城 牛嗚谷 高鬱府 浮雲島 優渤水 貴湍水 계山 中川 小獸林 橫岳 沙井城 葛嶺 天馬山 淹호水 安地 倭山 海谷 禿山 犬牙城 馬浦村 支羅城(一云周留城) 海濱島(或云蓋斯水) 薩賀水 蠶支落 西川 武려邏 赤峴城 長嶺城 壑中島 玉塞 乘黃島 負圖島 平原 金穴 鐵伽山 麓苑 連峯 八駿山 吐景山 大澤 蘭池 桃林 沙苑 叢林 絶群山 河精島 騏린澤(澤 當作驛) 西極山 石礫山 風達郡 升天島 求麟島 遊氣山 섭景山 浦陽丘 瑞린苑 曰上郡
總章二年二月 前司空兼太子太師英國公李勣等奏稱 奉래高麗諸城堪置都督府及州郡者 宜共男生商量准擬奏聞 件狀如前 래依奏 其州郡應須隸屬 宜委遼東道安撫使兼右相劉仁軌 遂便穩分割 仍摠隸安東都護府.
鴨록水以北未降十一城
北扶餘城州 本助利非西 節城 本蕪子忽 豊夫城 本肖巴忽 新城州 本仇次忽(或云 敦城) 桃城 本波尸忽 大豆山城 本非達忽 遼東城州 本烏列忽 屋城州 白石城 多伐嶽州 安市城 舊安寸忽(或云 丸都城).
鴨록水以北已降城十一
량岩城 木底城 藪口城 南蘇城 甘勿主城 本甘勿伊忽 릉田谷城(릉 恐作麥)心岳城 本居尸坤 國內州(一云不耐 或云尉那岩城)屑夫婁城 本肖利巴利忽 朽岳城 本骨尸坤 木城.
鴨록以北逃城七
鉛城 本乃勿忽 面岳城 牙岳城 本皆尸押忽 鷲岳城 本甘彌忽 積利城 本赤里忽 木銀城 本召尸忽 犁山城 本加尸達忽.
鴨록以北打得城三
穴城 本甲忽 銀城 本折忽 似城 本史忽
都督府一十三縣
우夷縣 神丘縣 尹城縣 本悅己 麟德縣 本古良夫里 散昆縣 本新村 安遠縣 本仇尸波知 賓汶縣 本比勿 歸化縣 本麻斯良 邁羅縣 甘蓋縣 本古莫夫里 奈西縣 本奈西兮 得安縣 本德近支 龍山縣 本古麻山.
東明州四縣
熊津縣 本熊津村 鹵辛縣 本阿老谷 久遲縣 本仇知 富林縣 本伐音村.
支심州九縣
己汶縣 本今勿 支심縣 本只삼村 馬津縣 本호山 子來縣 本夫首只 解禮縣 本皆利伊 古魯縣 本古麻只 平夷縣 本知留 珊瑚縣 本沙好薩 隆化縣 本居斯勿.
魯山州六縣
魯山縣 本甘勿阿 唐山縣 本仇知只山 淳遲縣 本豆尸 支牟縣 本只馬馬知 烏蠶縣 本馬知沙 阿錯縣 本源村.
古四州 本古沙夫里五縣
平倭縣 本古沙夫村 帶山縣 本大尸山 벽城縣 本벽骨 佐贊縣 本上杜 淳牟縣 本豆奈只.
沙泮州 本號尸伊城四縣
牟支縣 本號尸伊村 無割縣 本毛良夫里 佐魯縣 本上老 多支縣 本夫只
帶方州 本竹軍城六縣
至留縣 本知留 軍那縣 本屈奈 徒山縣 本押山 半那縣 本半奈夫里 竹軍縣 本豆비 布賢縣 本巴老彌.
分嵯州 本波知城四縣
貴旦縣 本仇斯珍兮 首原縣 本買省坪 皐西縣 本秋子兮 軍支縣
賈耽古今郡國志云 渤海國南海 鴨록 扶餘 柵城四府 幷是高句麗舊地也 自新羅泉井郡至柵城府 凡三十九驛.
三國史記 券 第三十七
三國史記 券 第三十八
雜志 第七 職官 上
新羅官號 因時沿革 不同其名言 唐夷相雜 其曰侍中.郞中等者 皆唐官名 其義若可考 曰伊伐찬-伊찬等者 皆夷言 不知所以言之之意 當初之施設 必也職有常守 位有定員 所以辦其尊卑 待其人才之大小 世久文記缺落 不可得핵考而周詳 觀其第二南解王 以國事委任大臣 謂之大輔 弟三儒理王設位十七等 自是之後 其名目繁多 今採其可考者 以著于篇 大輔 南解王七年 以脫解爲之 儒理王九年置十七等 一曰伊伐찬(或云伊罰干 或云于伐찬 或云角干 或云角粲 或云舒發翰 或云舒弗한) 二曰伊尺찬(或云伊찬) 三曰잡찬(或云잡判 或云蘇判) 四曰波珍찬(或云海干 或云破彌干) 五曰大阿찬 從此至伊伐찬 唯眞骨受之 他宗則否 六曰阿찬(或云阿尺干 或云阿粲) 自重阿찬至四重阿찬 七曰一吉찬(或云乙吉干) 八曰沙찬(或云薩찬 或云沙돌干) 九曰級伐찬(或云級찬 或云及伐干) 十曰大奈麻(或云大奈末) 自重奈麻至九重奈麻 十一曰奈麻(或云奈末) 自重奈麻至七重奈麻 十二曰大舍(或云韓舍) 十三曰舍知(或云小舍) 十四曰吉士(或云稽知 或云吉次) 十五曰大烏(或云大烏知) 十六曰小烏(或云小烏知) 十七曰造位(或云先沮知).
上大等(或云上臣) 法興王八年始置.
大角干(或云大舒發翰) 太宗王七年 滅百濟論功 授大將軍金庾信大角干 於前十七位之上加之 非常位也.
太大角干(或云太大舒發翰) 文武王八年 滅高句麗授留守金庾信以太大角干 賞其元謀也 於前十七位及大角干之上加此位 以示殊尤之禮.
執事省 本名稟主(或云祖主) 眞德王五年改爲執事部 興德王四年又改爲省 中侍一人 眞德王五年置 景德王六年改爲侍中 位自大阿찬至伊찬爲之 典大等二人 眞興王二十六年置 景德王六年改爲侍郞 位自奈麻至阿찬爲之 大舍二人 眞平王十一年置 景德王十八年改爲郞中(一云眞德王五年改) 位自舍知至奈麻爲之 舍知二人 神文王五年置 景德王十八年改爲員外郞 惠恭王一二年復稱舍知 位自舍知至大舍爲之 史十四人 文武王十口年加六人 景德王改爲郞 惠恭王復稱史 位自先沮知至大舍爲之.
兵部 令一人 法興王三年始置 眞興王五年加一人 太宗王六年又加一人 位自大阿찬至太大角干爲之 又得兼宰相-私臣 大監二人 眞平王四十五年初置 太宗王十五年加一人 景德王改爲侍郞 惠恭王復稱大監 位自口口至阿찬爲之 第監二人 眞平王一一年置 太宗王五年改爲大舍 景德王改爲郞中 惠恭王復稱大舍 位自舍知至奈麻爲之 弩舍知一人 文武王一二年始置 景德王改爲司兵 惠恭王復稱弩舍知 位自舍知至大舍爲之 史十二人 文武王十一年加二人 十二年加三人 位自先沮知至大舍爲之 弩幢一人 文武王十一年置 景德王改爲小司兵 惠恭王復故 位與史同.
調府 眞平王六年置 景德王改爲大府 惠恭王復故 令二人 眞德王五年置 位自衿荷至太大角干爲之 卿二人 文武王十五年加一人 位與兵部大監同 大舍二人 眞德王置 景德王改爲主簿 惠恭王復稱大舍 位自舍知至奈麻爲之 舍知一人 神文王五年置 景德王改僞司庫 惠恭王復稱舍知 位自舍知至大舍爲之 史八人 孝昭王四年加二人 位與兵部史同.
京城周作典 景德王改爲修城府 惠恭王復故 令五人 聖德王三十一年置 位自大阿찬至大角干爲之 卿六人 聖德王三十二年置 位與執事侍郞同 大舍六人 景德王改爲主簿 惠恭王復稱大舍 位自舍知至大奈麻爲之 舍知一人 景德王改爲司功 惠恭王復稱舍知 位自舍知至大舍爲之 史八人 位與調府史同.
四天王寺成典 景德王改爲監四天王寺府 惠恭王復故 衿荷臣一人 景德王改爲監令 惠恭王復稱衿荷臣 哀莊王又改爲令 位自大阿찬至角干爲之 上堂一人 景德王改爲卿 惠恭王復稱上堂 哀莊王又改爲卿 位自奈麻至阿찬爲之 赤位一人 景德王改爲監 惠恭王復稱赤位 靑位二人 景德王改爲主簿 惠恭王復稱靑位 哀莊王改爲大舍 省一人 位自舍知至奈麻爲之 史二人.
奉聖寺成典 景德王改爲修營奉聖寺使院 後復故 衿荷臣一人 景德王改爲檢校使 惠恭王復稱衿荷臣 哀莊王改爲令 上堂一人 景德王改爲副使 後復稱上堂 赤位一人 景德王改爲判官 後復稱赤位 靑位一人 景德王改爲錄事 後復稱靑位 史二人 景德王改爲典 後復稱史.
感恩寺成典 景德王改爲修營感恩寺使院 後復故 衿荷臣一人 景德王改爲檢校使 惠恭王復稱衿荷臣 哀莊王改爲令 上堂一人 景德王改爲副使 惠恭王復稱上堂 哀莊王改爲卿(一云省卿置赤位) 赤位一人 景德王改爲判官 後復稱赤位 靑位一人 景德王改爲錄使 後復稱靑位 史二人 景德王改爲典 後復稱史.
奉德寺成典 景德王十八年改爲修營奉德寺使院 後復故 衿荷臣一人 景德王改爲檢校使 惠恭王復稱衿荷臣 哀莊王又改爲卿 上堂一人 景德王改爲副使 惠恭王復稱上堂 哀莊王又改爲卿 赤位一人 景德王改爲判官 惠恭王復稱赤位 靑位二人 景德王改爲錄使 惠恭王復稱靑位 史六人 後省四人 景德王改爲典 惠恭王復稱史.
奉恩寺成典 衿荷臣一人 惠恭王始置 哀莊王改爲令 副使一人 惠恭王始置 尋改爲上堂 哀莊王又改爲卿 大舍二人 史二人.
靈廟寺成典 景德王十八年改爲修營靈廟寺使院 後復故 上堂一人 景德王改爲判官 後復稱上堂 靑位一人 景德王改爲錄事 後又改爲大舍 史二人.
永興寺成典 神文王四年始置 景德王十八年改爲監永興寺館 大奈麻一人 景德王改爲監 史三人.
倉部 昔者倉部之事兼於稟主 至眞德王五年分置此司 令二人 位自大阿찬至大角干爲之 卿二人 眞德王五年置 文武王十五年加一人 景德王改爲侍郞 惠恭王復稱卿 位與兵部大監同 大舍二人 眞德王置 景德王改爲郞中 惠恭王復稱大舍 位與兵部大舍同 租舍知一人孝昭王八年置 景德王改爲司倉 惠恭王復故 位與弩舍知同 史八人 眞德王置 文武王十一年加三人 十二年加七人 孝昭王八年加一人 景德王十一年 加三人 惠恭王加八人.
禮部 令二人 眞平王八年置 位與兵部令同 卿二人 眞德王二年(一云五年)置 文武王十五年加一人 位與調府卿同 大舍二人 眞德王五年置 景德王改爲主簿 後復稱大舍 位與調部大舍同 舍知一人 景德王改爲司禮 後復稱舍知 位與調府舍知同 史八人 眞德王五年加三人 位與調府史同.
乘府 景德王改爲司馭府 惠恭王復故 令二人 眞平王六年置 位自大阿찬至角干爲之 卿二人 文武王十五年加一人 位與調府卿同 大舍二人 景德王改爲主簿 後復稱大舍 位與兵部大舍同 舍知一人 景德王改爲司牧 後復稱舍知 位與調府舍知同 史九人 文武王十一年加三人 位與調府史同.
司正府 太宗王六年置 景德王改爲肅正臺 惠恭王復故 令一人 位自大阿찬至角干爲之 卿二人 眞興王五年置 文武王十五年加一人 位與乘府卿同 佐二人 孝成王元年 爲犯大王諱 凡丞改稱佐 景德王改爲評事 後復稱佐 位自奈痲至大奈痲爲之 大舍二人 位自舍知至奈痲爲之 史十人 文武王十一年加五人.
例作府(一云例作典) 景德王改爲修例府 惠恭王復故 令一人 神文王六年置 位自大阿찬至角干爲之 卿二人 神文王置 位與司正卿同 大舍四人 哀莊王六年 省二人 景德王改爲主簿 後復稱大舍 位與兵部大舍同 舍知二人 景德王改爲司例 後復稱舍知 位與弩舍知同 史八人.
船部 舊以兵部大監-弟監 掌舟楫之事 文武王十八年別置 景德王改爲利濟府 惠恭王復故 令一人 位自大阿찬至角干爲之 卿二人 文武王三年置 神文王八年加一人 位與調府卿同 大舍二人 景德王改爲主簿 惠恭王復稱大舍 位與調府大舍同 舍知一人 景德王改爲司舟 惠恭王復稱舍知 位與調府舍知同 史八人 神文王元年加二人 哀莊王六年省二人.
領客府 本名倭典 眞平王四十三年改爲領客典(後又別置倭典) 景德王又改爲司賓府 惠恭王復故 令二人 眞德王五年置 位自大阿찬至角干爲之 卿二人 文武王十五年加一人 位與調府卿同 大舍二人 景德王改爲主簿 惠恭王復稱大舍 位與調府大舍同 舍知一人 景德王改委司儀 惠恭王復稱舍知 位與調府舍知同 史八人.
位和府 眞平王三年始置 景德王改爲司位府 惠恭王復故 衿苛臣二人 神文王二年始置 五年加一人 哀莊王六年改爲令 位自伊찬至大角干爲之 上堂二人 神文王置 聖德王二年加一人 哀莊王改爲卿 位自級찬至阿찬爲之 大舍二人 景德王改爲主簿 後復稱大舍 位與調府大舍同 史八人.
左理方府 眞德王五年置 孝昭王元年 避大王諱 改爲議方府 令二人 位自級찬至잡찬爲之 卿二人 眞德王置 文武王十八年加一人 位與他傾同 佐二人 眞德王置 景德王改爲評事 惠恭王復稱佐 位與司正佐同 大舍二人 位與兵部大舍同 史十五人 元聖王十三年省五人.
右理方府 文武王七年置 令二人 卿二人 佐二人 大舍二人 史十人.
賞賜署 屬倉部 景德王改爲司勳監 惠恭王復故 大正一人 眞平王四十六年置 景德王改爲正 後復稱大正 位自級찬至阿찬爲之 佐一人 位自大奈麻至級찬爲之 大舍二人 眞德王五年置 景德王 改爲主書 惠恭王復稱大舍 位自舍知至奈麻爲之 史六人 文武王二十年加二人 哀莊王六年省二人.
大道署(或云寺典或云內道監) 屬禮部 大正一人 眞平王四十六年置 景德王改爲正 後復稱大正 位自級찬至阿찬爲之(一云大正下有大舍二人) 主書二人 景德王改爲主事 位自舍知至奈麻爲之 史八人.
典邑署 景德王改爲典京府 惠恭王復故 卿二人(本置監六人 分領六部元聖王六年升二人爲卿) 位自奈麻至沙찬爲之 監四人 位自柰麻至大奈麻爲之 大司邑六人 位自舍知至奈麻爲之 中司邑六人 位自舍知至大舍爲之 小司邑九人 位與弩舍知同 史十六人 木尺七十人.
永昌宮成典 文武王十七年置 上堂一人 景德王置 又改爲卿 惠恭王復稱上堂 哀莊王六年又改爲卿 位自級찬至阿찬爲之 大舍二人 景德王改爲主簿 惠恭王復稱大舍 位自舍知至奈麻爲之 史四人.
國學 屬禮部 神文王二年置 景德王改爲大學監 惠恭王復故 卿一人 景德王改爲司業 惠恭王復稱卿 位與他卿同 博士(若干人 數不定) 助敎(若干人 數不定) 大舍二人 眞德王五年置 景德王改爲主簿 惠恭王復稱大舍 位自舍知至奈麻爲之 史二人 惠恭王元年加二人 敎授之法以周易-尙書-毛詩-禮記-春秋左氏傳 文選 分而爲之業 博士若助敎一人 或以禮記-周易-論語-孝經 或以春秋左傳-毛詩-論語-孝經 或以尙書-論語-孝經-文選敎授之 諸生讀書 以三品出身 讀春秋左氏傳 若禮記 若文選 而能通基義 兼明論語-孝經者爲上 讀曲禮-論語-孝經者爲中 讀曲禮-孝經者爲下 若能兼通五經-三史-諸子百家書者 超擢用之 或差算學博士若助敎一人 以綴經三開九章六章敎授之 凡學生 位自大舍已下至無位 年自十五至三十皆充之 限九年 若朴魯不化者罷之 若才器可成而未熟者 雖踰九年許在學 位至大奈麻-奈麻 以後出學.
音聲署 屬禮部 景德王改爲大樂監 惠恭王復故 長二人 神文王七年改爲卿 景德王又改爲司樂 惠恭王復稱卿 位與他卿同 大舍二人 眞德王五年置 景德王改爲主簿 後復稱大舍 位自舍知至奈麻爲之 史四人.
大日任典 太宗王四年置 景德王合典京府 大都司六人 景德王改爲大典儀 後復故 位自舍知至奈麻爲之 小都司二人 景德王改爲小典儀 後復故 位自舍知至大舍爲之 都事大舍二人 景德王改爲大典事 後復故 位自舍知至奈麻爲之 都事舍知四人 景德王改爲中典事 後復故 位自舍知至大舍爲之 都謁舍知八人 景德王改爲典謁 後復故 位自舍知至大舍爲之 都引舍知一 景德王改爲典引 後復故 位與弩舍知同 幢六人 景德王改爲小典事 後復故 位與調府史同 都事稽知六人 都謁稽知六人 都引稽知六人(或云都引幢 或云少典引) 比伐首十人.
工匠府 景德王改爲典祀署 後復故 監一人 神文王二年置 位自大奈麻至級찬爲之 主書二人(或云主事或云大舍) 眞德王五年置 位自舍知至奈麻爲之 史四人.
彩典 景德王改爲典彩署 後復故 監一人 神文王二年置 位自奈麻至大奈麻爲之 主書二人 眞德王五 年置 位自舍知至奈麻爲之 史三人(一云四人).
左司祿館 文武王十七年置 監一人 位自奈麻至大奈麻爲之 主書二人(或云 主事) 位自舍知至奈麻爲之 史四人.
右司祿館 文武王二十一年置 監一人 主書二人 史四人.
典祀書 屬禮部 聖德王十二年置 監一人 位自奈麻至大奈麻爲之 大舍二人 眞德王五年置 位自舍知 至奈麻爲之 史四人.
新宮 聖德王十六年置 景德王改爲典設館 後復故 監一人 位與典祀署監同 主書二人 位與典祀署大舍同 史三人.
東市典 智證王九年置 監二人 位自奈麻至大奈麻爲之 大舍二人 景德王改爲主事 後復稱大舍 位自 舍知至奈麻爲之 書生二人 景德王改爲司直 後復稱書生 位與調府史同 史四人.
西市典 孝昭王四年置 監二人 大舍二人 景德王改爲主事 後復稱大舍 書生二人 景德王改爲司直 後復稱書生 史四人.
南市典 亦孝昭王四年置 監二人 大舍二人 景德王改爲主事 後復稱大舍 書生二人 景德王改爲司直後復稱書生 史四人.
司範書 屬禮部 大舍二人(或云 主書) 景德王改爲主事 後復稱大舍 位與調府舍知同 史四人.
京都驛 景德王改爲都亭驛 後復故 大舍二人 位自舍知至奈麻爲之 史二人.
漏刻典 聖德王十七年始置 博士六人 史一人.
六部少監典(一云六部監典) 梁部-沙梁部 監郞各一人 大奈麻各一人 大舍各二人 舍知各一人 梁部史六人 沙梁部史五人 本彼部 監郞一人 監大舍一人 舍知一人 監幢五人 史一人 牟梁部 監臣一人 大舍一人 舍知一人 監幢五人 史一人 漢祇部-習比部 監臣各一人 大舍各一人 舍知各一人 監幢各三人 史各一人.
食尺典 大舍六人 史六人.
直徒典 大舍六人 舍知八人 史二十六人.
古宮家典 幢(一云稽知) 四人 鉤尺六人 水主六人 禾主十五人.
三國史記 卷 第三十九
雜志 第八 職官 中
內省 景德王十八年改爲殿中省 後復故 私臣一人 眞平王七年三宮各置私臣 大宮和文大阿찬 梁宮首힐夫阿찬 沙梁宮弩知伊찬 至四十四年 以一員兼掌三宮 位自衿荷至太大角于 惟其人則授之 亦無年限 景德王又改爲殿中令 後復稱私臣 卿二人 位自奈麻至阿찬爲之 監二人 位自奈麻至沙찬爲之 大舍一人 舍知一人.
內司正典 景德王五年置 十八年改爲建平省 後復故 議決一人 貞察二人 史四人.
典大舍典 典大舍一人 典翁一人 史四人.
上大舍典 上大舍一人 上翁一人.
黑鎧監 景德王改爲衛武監 後復故 大舍一人 史四人.
本彼宮 神文王元年置 虞一人 私母一人 工翁二人 典翁一人 史二人.
引道典 景德王改爲禮成典 後復故 上引道二人 口(口 恐是下)位引道三人 官引道四人.
村徒典 文武王十年置 于(于 恐是干<見後例>)一人 宮翁一人 大尺一人 史二人.
尻驛典 看翁一人 宮翁一人.
平珍音典 景德王改爲소宮 後復故 看翁一人 筵翁一人 典翁二人.
煙舍典 聖德王十七年置 看翁一人.
詳文師 聖德王十三年改爲通文博士 景德王又改爲翰林 後置學士.
所內學生 聖德王二十年置.
天文博士 後改爲司天博士.
醫學 孝昭王元年初置 敎授學生以本草經-甲乙經-素問經-針經-脈經-明堂經-難經爲之業 博士二人.
供奉乘師 (闕) .
律令典 博士六人.
藪宮典 大舍二人 史二人.
靑淵宮典 景德王改爲造秋亭 後復故 大舍二人 史二人 宮翁一人.
夫泉宮典 大舍二人 史二人 宮翁一人.
且熱音宮典 大舍二人 史四人 宮翁一人.
坐山典 大舍二人 史三人 宮翁一人.
屛村宮典 景德王改爲玄龍亭 後復故 大舍二人 史二人 宮翁一人.
北吐只宮典 大舍二人 史二人.
弘峴宮(已下五宮 通謂之古奈宮)典 大舍二人 史二人.
葛川宮典 大舍二人 史二人.
善坪宮典 大舍二人 史二人.
伊同宮典 大舍二人 史二人.
平立宮典 大舍二人 史二人.
明活典 景暉王二年置 大舍一人 看翁一人.
源谷羊典 興德王四年置 大舍一人 看翁一人.
染谷典 看翁一人.
壁典 看翁一人 下典四人.
자園典 看翁一人 下典二人.
豆呑炭典 看翁一人.
小年監典 景德王改爲鈞天省 後復故 大舍二人 史二人.
會宮典 景德王改爲北司設 後復故 宮翁一人 助舍知四人.
上新謀典 大舍一人 史二人.
下新謀典 大舍一人 史二人.
左新謀典 大舍一人 史二人.
右新謀典 大舍一人 史二人.
租典 大舍一人 史一人.
新園典 大舍一人 史一人.
氷庫典 大舍一人 史一人.
白川목숙典 大舍一人 史一人.
漢祈목숙典 大舍一人 史一人.
蚊川목숙典 大舍一人 史一人.
本彼목숙典 大舍一人 史一人.
陵色典 大舍一人 史一人.
穢宮典 景德王改爲珍閣省 後復故 稚省十人 宮翁一人 助舍知四人 從舍知二人.
朝霞房 母二十三人.
染宮 母十一人.
약典 母六人.
紅典 母六人.
蘇芳典 母六人.
찬染典 母六人.
漂典 母十人.
倭典 已下十四官員數闕.
錦典 景德王改爲織錦房 後復故.
鐵鍮典 景德王改爲築冶房 後復故.
寺典
漆典 景德王改爲飾器房 後復故.
手典 景德王改爲聚취房 後復故.
皮典 景德王改爲포人房 後復故.
추典
皮打典 景德王改爲운工房 後復故.
磨典 景德王改爲梓人房 後復故.
탑典
靴典
打典
麻履典
御龍省 私臣一人 哀莊王二年置 御伯郞二人 景德王九年改爲奉御 宣德王元年又改爲卿 尋改爲監 稚省十四人.
洗宅 景德王改爲中事省 後復故 大舍八人 從舍知二人.
崇文臺 郞二人 史四人 從舍知二人.
嶽典 大舍二人 史四人 從舍知二人.
監典 大舍二人 舍知二人 史四人 都官四人 從舍知二人 樂子無定數.
늠典 景德王改爲天祿司 後復故 大舍二人 舍知二人 史八人 늠翁四人 從舍知二人.
春(春 恐是용之訛)典 舍知二人 史八人.
祭典 舍知二人 史六人.
藥典 景德王改爲保命司 後復故 舍知二人 史六人 從舍知二人.
供奉醫師 無定數.
供奉卜師 無定數.
麻典 景德王十八年改爲織紡局 後復故 干一人 史八人 從舍知四人.
曝典 屬縣三.
肉典 景德王改爲尙膳局 後復故 干二人.
滓典 干一人 史四人.
阿尼典 母六人.
綺典 景德王改爲別錦房 後復故 母八人.
席典 景德王改爲奉座局 後復故 干一人 史二人.
机槪典 景德王改爲机盤局 後復故 干一人 史六人.
楊典 景德王改爲司비局 後復故 干一人 史六人.
瓦器典 景德王改爲陶登局 後復故 干一人 史六人.
監夫大典 大舍二人 史二人 從舍知二人.
大傳典 大舍二人 史四人 從舍知二人.
行軍典 大舍二人 史四人 從舍知二人.
永昌典 大舍二人 史二人.
古昌典 大舍二人 史四人.
番監 大舍二人 史二人.
願堂典 大舍二人 從舍知二人.
物藏典 大舍四人 史二人.
北廂典 大舍二人 史四人.
南下所宮 景德王改爲雜工司 後復故 翁一人 助四人.
南桃園宮 翁一人.
北園宮 翁一人.
新靑淵宮 翁一人.
針房 女子十六人.
東宮官
東宮衙 景德王十一年置 上大舍一人 次大舍一人.
御龍省 大舍二人 稚省六人.
洗宅 大舍四人 從舍知二人.
給帳典 (一云口典) 典四人 稚四人.
月池典 (闕).
僧房典 大舍二人 從舍知二人.
포典 大舍二人 史二人 從舍知二人.
月池嶽典 大舍二人 水主一人.
龍王典 大舍二人 史二人.
三 國 史 記 卷 第三十九 完
三國史記 卷四十
雜志 第九(職官 下)
武官
侍衛府 有三徒 眞德王五年置 將軍六人 神文王元年罷監置將軍位自級찬至阿찬爲之 大監六人 位自奈麻至阿찬爲之 隊頭十五人 位自舍知至沙찬爲之 項三十六人 位自舍知至大奈麻爲之 卒百十七人 位自先沮知至大舍爲之.
諸軍官 將軍共三十六人 掌大幢四人 貴幢四人 漢山停(羅人謂營爲停)三人 完山停三人 河西停二人 牛首停二人 位自眞骨上堂至上臣爲之 綠衿幢二人 紫衿幢二人 白衿幢二人 緋衿幢二人 黃衿幢二人 黑衿幢二人 碧衿幢二人 赤衿幢二人 靑衿幢二人 位自眞骨級찬至角干爲之 至景德王時 熊川州停加置三人.
大官大監 眞興王十年置 掌大幢五人 貴幢五人 漢山停四人 牛首停四人 河西停四人 完山停四人 無衿 綠衿幢四人 紫衿幢四人 白衿幢四人 緋衿幢四人 黃衿幢四人 黑衿幢四人 碧衿幢四人 赤衿幢四人 靑衿幢四人 共六十二人 着衿 眞骨(眞骨二字 恐是衍文)位自舍知至阿찬爲之 次品自奈麻至四重阿찬爲之.
隊大監 領馬兵 계衿一人 音里火停一人 古良夫里停一人 居斯勿停一人 參良火停一人 召參停一人 未多夫里停一人 南川停一人 骨乃斤停一人 伐力川停一人 伊火兮停一人 綠衿幢三人 紫衿幢三人 白衿幢三人 黃衿幢三人 黑衿幢三人 碧衿幢三人 赤衿幢三人 靑衿幢三人 菁州誓一人 漢山州誓一人 完山州誓一人 領步兵 大幢三人 漢山停三人 貴幢二人 牛首停二人 完山停二人 碧衿幢二人 綠衿幢二人 白衿幢二人 黃衿幢二人 黑衿幢二人 紫衿幢二人 赤衿幢二人 靑衿幢二人 緋衿幢四人 共七十人 竝著衿 位自奈麻至阿찬爲之.
弟監 眞興王二十三年置 領大幢五人 貴幢五人 漢山停四人 牛首停四人 河西停四人 完山停四人 無衿 碧衿幢四人 綠衿幢四人 白衿幢四人 緋衿幢四人 黃衿幢四人 黑衿幢四人 紫衿幢四人 赤衿幢四人 靑衿幢四人 계衿幢一人 共六十三人 位自舍知至大奈麻爲之.
監舍知 共十九人 法興王十年置 大幢一人 上州停一人 漢山停一人 牛首停一人 河西停一人 完山停一人 碧衿幢一人 綠衿幢一人 白衿幢一人 緋衿幢一人 黃衿幢一人 黑衿幢一人 紫衿幢一人 赤衿幢一人 靑衿幢一人 계衿幢一人 白衿武幢一人 赤衿武幢一人 黃衿武幢一人 無衿 位自舍知至大舍爲之.
少監 眞興王二十三年置 大幢十五人 貴幢十五人 漢山停十五人 河西停十二人 牛首停十三人 完山停十三人 碧今幢十三人 綠衿幢十三人 白衿幢十三人 緋衿幢十三人 黃今幢十三人 黑衿幢十三人 紫衿幢十三人 赤衿幢十三人 靑衿幢十三人 領騎兵 音里火停二人 古良夫里停二人 居斯勿停二人 參良火停二人 召參停二人 未多夫里停二人 南川停二人 骨乃斤停二人 伐力川停二人 伊火兮停二人 緋衿幢三人 碧衿幢六人 綠衿幢六人 白衿幢六人 黃衿幢六人 黑衿幢六人 紫衿幢六人 赤衿幢六人 靑衿幢六人 계衿一人 菁州誓三人 漢山州誓三人 完山州誓三人 領步兵 大幢六人 漢山停六人 貴幢四人 牛首停四人 完山停四人 碧衿幢四人 綠衿幢四人 白衿幢四人 黃衿幢四人 黑衿幢四人 紫衿幢四人 赤衿幢四人 靑衿幢四人 緋衿幢八人 菁州誓九人 漢山州誓九人 完山州誓九人 共三百七十二人 六停無衿 此外皆著衿 位自大舍已下爲之.
火尺 大幢十五人 貴幢十人 漢山停十人 牛首停十人 河西停十人 完山停十人 綠衿幢十人 緋衿幢十人 紫衿幢十人 白衿幢十三人 黃衿幢十三人 黑衿幢十三人 碧衿幢十三人 赤衿幢十三人 靑衿幢十三人 屬大官 계衿七人 音里火停二人 古良夫里停二人 居斯勿停二人 參良火停二人 召參停二人 未多夫里停二人 南川停二人 骨乃斤停二人 伐力川停二人 伊火兮停二人 碧衿幢六人 綠衿幢六人 白衿幢六人 黃衿幢六人 黑衿幢六人 紫衿幢六人 赤衿幢六人 靑衿幢六人 菁州誓二人 漢山州誓二人 完山州誓二人 領騎兵 大幢六人 漢山停六人 貴幢四人 牛首停四人 完山停四人 碧衿幢四人 綠衿幢四人 白衿幢四人 黃衿幢四人 黑衿幢四人 紫衿幢四人 赤衿幢四人 靑衿幢四人 緋衿幢八人 白衿武幢八人 赤衿武幢八人 黃衿武幢八人 領步兵 共三百四十二人 位與少監同.
軍師幢主 法興王十一年置 王都一人 無衿 大幢一人 上州停一人 漢山停一人 牛首停一人 河西停一人 完山停一人 碧衿幢一人 綠衿幢一人 緋衿幢一人 白衿幢一人 黃衿幢一人 黑衿幢一人 紫衿幢一人 赤衿幢一人 靑衿幢一人 白衿武幢一人 赤衿武幢一人 黃衿武幢一人 共十九人 著衿 位自奈麻至一吉찬爲之 六(六 衍文).
大匠尺幢主 大幢一人 上州停一人 漢山停一人 牛首停一人 河西停一人 完山停一人 碧衿幢一人 綠衿幢一人 緋衿幢一人 白衿幢一人 黃衿幢一人 黑衿幢一人 紫衿幢一人 赤衿幢一人 靑衿幢一人 共十五人 無衿 位與軍師幢主同.
步騎幢主 王都一人 無衿 大幢六人 漢山六人 貴幢四人 牛首州四人 完山州四人 碧衿幢四人 綠衿幢四人 白衿幢四人 黃衿幢四人 黑衿幢四人 紫衿幢四人 赤衿幢四人 靑衿幢四人 白衿武幢二人 赤衿武幢二人 黃衿武幢一(二?)人 共六十三人 位自奈麻至沙찬爲之.
三千幢主 音里火停六人 古良夫里停六人 居斯勿停六人 參良火停六人 召參停六人 未多夫里停六人 南川停六人 骨乃斤停六人 伐力川停六人 伊伐兮停六人 共六十人 著衿 位自舍知至沙찬爲之.
著衿騎幢主 碧衿幢十八人 綠衿幢十八人 白衿幢十八人 黃衿幢十八人 黑衿幢十八人 紫衿幢十八人 赤衿幢十八人 靑衿幢十八人 계衿六人 菁州六人 完山州六人 漢山州六人 河西州四人 牛首幢三人 四千幢三人 共一百七十八人 位與三千幢主同 .
緋衿幢主四十人 沙伐州三人 삽良州三人 菁州三人 漢山州二人 牛首州六人 河西州六人 熊川州五人 完山州四人 武珍州八人 共四十人 著衿 位自舍知至沙찬爲之 .
師子衿幢主 王都三人 沙伐州三人 삽良州三人 菁州三人 漢山州三人 牛首州三人 河西州三人 熊川州三人 完山州三人 武珍州三人 共三十人 著衿 位自舍知至一吉찬爲之.
法幢主 百官幢主三十人 京餘甲幢主十五人 小京餘甲幢主十六人 外餘甲幢主五十二人 弩幢主十五人 雲梯幢主六人 衝幢主十二人 石投幢主十二人 共一百五十八人 無衿.
黑衣長槍末步幢主 大幢三十人 貴幢二十二人 漢山二十八人 牛首二十人 完山二十人 紫衿二十人 黃衿二十人 黑衿二十人 碧衿二十人 赤衿二十人 靑衿二十人 綠衿二十四人 共二百六十四人 位自舍知至級찬爲之.
三武幢主 白衿武幢十六人 赤衿武幢十六人 黃衿武幢十六人 共四十八人 位與末步幢主同.
萬步幢主 京五種幢主十五人 節末幢主四人 九州萬步幢主十八人 共三十七人 無衿 位自舍知至大奈麻爲之.
軍師監 王都二人 無衿 大幢二人 上州停二人 漢山停二人 牛首停二人 河西停二人 完山停二人 碧衿幢二人 綠衿幢二人 緋衿幢二人 白衿幢二人 黃衿幢二人 黑衿幢二人 紫衿幢二人 赤衿幢二人 靑衿幢二人 共三十二人 著衿 位自舍知至奈麻爲之.
大匠大監 大幢一人 上州停一人 漢山停一人 牛首停一人 河西停一人 完山停一人 碧衿幢一人 綠衿幢一人 緋衿幢一人 白衿幢一人 黃衿幢一人 黑衿幢一人 紫衿幢一人 赤衿幢一人 靑衿幢一人 共十五人 無衿 位自舍知至大奈麻爲之.
步騎監六十三人 王都一人 大幢六人 漢山六人 貴幢四人 牛首四人 完山四人 碧衿幢四人 綠衿幢四人 白衿幢四人 黃衿幢四人 黑衿幢四人 紫衿幢四人 赤衿幢四人 靑衿幢四人 白衿武幢二人 赤衿武幢二人 黃衿武幢二人 著衿 共六十三人 位與軍師監同.
三千監 音里火停六人 古良夫里停六人 居斯勿停六人 參良火停六人 召參停六人 未多夫里停六人 南川停六人 骨乃斤停六人 伐力川停六人 伊火兮停六人 共六十人 著衿 位自舍知至大奈麻爲之.
師子衿幢監三十人 位自幢至奈麻爲之.
法幢監 百官幢三十人 京餘甲幢十五人 外餘甲幢六十八人 石投幢十二人 衝幢十二人 弩幢四十五人 雲梯幢十二人 共一百九十四人 無衿 位自舍知至奈麻爲之.
緋衿監四十八人 領幢四十人 領馬兵八人.
著衿監 碧衿幢十八人 綠衿幢十八人 白衿幢十八人 黃衿幢十八人 黑衿幢十八人 紫衿幢十八人 赤衿幢十八人 靑衿幢十八人 계衿六人 菁州六人 漢山六人 完山六人 河西三人 牛首幢三人 四子(子 恐作千)幢三人 共一百七十五人 位自幢至奈麻爲之.
皆知戟幢監四人 竝王都 位自舍知至奈麻爲之.
法幢頭上百九十二人 餘甲幢四十五人 外法幢百二人 弩幢四十五人.
法幢火尺 君師幢三十人 師子衿幢二十人 京餘甲幢十五人 外餘甲幢百二人 努幢四十五人 雲梯幢十一人 衝幢十八人 石投幢十八人 共二百五十九人 .
法幢벽主 餘甲幢四十五人 外法幢三百六人 弩幢百三十五人 共四百八十六人.
三千卒百五十人 位自大奈麻已下爲之.
凡君號二十三 一曰六停 二曰九誓幢 三曰十幢 四曰五州誓 五曰三武幢 六曰계衿幢 七曰急幢 八曰四千幢 九曰京五種幢 十曰二節末幢 十一曰萬步幢 十二曰大匠尺幢 十三曰軍師幢 十四曰仲幢 十五曰百官幢 十六曰四設幢 十七曰皆知戟幢 十八曰三十九餘甲幢 十九曰仇七幢 二十曰二계 二十一曰二弓 二十二曰三邊守 二十三曰新三千幢 .
六停 一曰大幢 眞興王五年始置 衿色紫白 二曰上州停 眞興王十三年置 至文武王十三年改爲貴幢 衿色靑赤 三曰漢山停 本新州停 眞興王二十九年罷新州停置南川停 眞平王二十六年罷南川停置漢山停 衿色黃靑 四曰牛首停 本比烈忽停 文武王十三年罷比烈忽停置牛首停 衿色綠白 五曰河西停 本悉直停 太宗王五年罷悉直停置河西停 衿色綠白 六曰完山停 本下州停 新文王五年罷下州停置完山停 衿色白紫.
九誓幢 一曰綠衿誓幢 眞平王五年始置 但名誓幢 三十五年改爲綠衿誓幢 衿色綠紫 二曰紫衿誓幢 眞平王四十七年始置郞幢 文武王十七年改爲紫衿誓幢 衿色紫綠 三曰白衿誓幢 文武王十二年以百濟民爲幢 衿色白靑 四曰緋衿誓幢 文武王十二年始置長槍幢 孝昭王二年改爲緋衿誓幢 五曰黃衿誓幢 新文王三年以高句麗民爲幢 衿色黃赤 六曰黑衿誓幢 神文王三年以靺鞨國民爲幢 衿色黑幢 七曰碧衿誓幢 神文王六年以報德城民爲幢 衿色碧黃 八曰赤衿誓幢 神文王六年又以報德城民爲幢 衿色赤黑 九曰靑衿誓幢 神文王七年以百濟殘民爲幢 衿色靑白.
十停(或云三千幢) 一曰音里火停 二曰古良夫里停 三曰居斯勿停 衿色靑 四曰參良火停 五曰召參停 六曰未多夫里停 衿色黑 七曰南川停 八曰骨乃斤停 衿色黃 九曰伐力川停 十曰伊火兮停 衿色綠 幷進興王五年置.
五州誓 一曰菁州誓 二曰完山州誓 三曰漢山州誓 衿色紫綠 四曰牛首州誓 五曰河西州誓 衿色綠紫 병文武王十二年置.
三武幢 一曰白衿武幢 文武王十五年置 二曰赤衿武幢 神文王七年置 三曰黃衿武幢 九年置.
계衿幢 太宗王元年置 衿色계.
急幢 眞平王二十七年置 衿色黃綠.
四千幢 眞平王十三年置 衿色黃黑.
京五種幢 衿色 一靑綠 二赤紫 三黃白 四白黑 五黑靑.
二節末幢 衿色 一綠紫 二紫綠.
萬步幢 九州各二衿色 沙伐州靑黃 - 靑紫 삽良州赤靑 - 赤白 菁州赤黃 - 赤綠 漢山州黃黑 - 黃綠 牛首州黑綠 - 黑白 熊川州黃紫 - 黃靑 河西州靑黑 - 靑赤 武珍州白赤 - 白黃.
大匠尺幢 無衿.
軍師幢 眞平王二十六年始置 衿色白.
仲戇 文武王十一年 衿色白.
百官幢 無衿.
四設幢 一曰弩幢 二曰雲梯幢 三曰衝幢 四曰石投幢 無衿.
皆知戟幢 神文王十年始置 衿色黑紫白.
三十九餘甲幢 無衿 (謂京餘甲 - 小京餘甲 - 外餘甲等也 其數未祥) 仇七幢 文武王十六年始置 衿色白.
二계幢(或云外계) 一曰漢山州계幢 太宗王十七年置 二曰牛首州계幢 文武王十二年置 衿色皆계.
二弓(一云 外弓) 一曰漢山州弓尺 眞德王六年置 二曰河西州弓尺 眞平王二十年置 無衿.
三邊守幢(一云 邊守) 神文王十年置 一曰漢山邊 二曰牛首邊 三曰河西邊 無衿.
新三千幢(一云外 三千) 一曰牛首州三千幢 二曰奈吐郡三千幢 文武王十二年置 三曰奈生郡三千幢 十六年置 衿色未祥.
衿 蓋書傳所謂徽織 詩云 織文鳥章 箋云 織 徽織也 鳥章 鳥準之文章 將帥以下衣皆焉著 史記漢書謂之旗熾 熾與織字異音同 周禮司常九旗所畵異物者 徽織所以相別 在國以表朝位 在軍又象其制而爲之被之以備死事 羅人徽織以靑赤等色爲別者 其形象半月 계赤著衣於上 其長短之制 未祥.
大將軍花三副 長九寸 廣三寸三分 上將軍花四副 長九寸五分 下將軍花五副 長一尺 大監花大虎頰皮 長九寸 廣二寸五分 鈴黃金 圓一尺二寸 弟監花熊頰皮 長八寸五分 鈴白銀 圓九寸 少監花추尾 鈴白銅 圓六寸 六尺花與少監同 鈴鐵 圓二寸 軍師幢主花大虎尾 長一尺八寸 軍師監花熊胸皮 長八寸五分 大匠尺幢主花熊臂皮 長七寸(一云中虎額皮 長八寸五分) 鈴黃金 圓九寸 三千幢主花大虎尾 長一尺花寸 三千監花추鳥尾 諸著衿幢主花大虎尾 長一尺八寸五分 花以猛獸皮若추鳥羽作之 置강上 若所謂豹尾者 今人之面槍 將軍花 不言物名 其數或多或少 其義未祥 鈴行路置馱馬上 或云鐸.
政官(或云政 法典) 始以大舍一人 史二人爲司 至元聖王元年 初置僧官 簡僧中有才行者充之 有故則遞 無定年限.
國統一人(一云寺主) 眞興王十二年 以高句麗惠亮法師爲寺主 都唯那娘一人 阿尼 大都唯那一人 眞興王始以寶良法師爲之 眞德王元年加一人 大書省一人 眞興王以安臧法師爲之 眞德王元年加一人 少年書省二人 元聖王三年以惠英 - 梵如二法爲之.
州統九人 郡統十八人.
都督九人 智證王六年 以異斯夫爲悉直州軍主 文武王元年改爲摠官 元聖王元年稱都督 位自級滄至伊찬爲之 仕臣(或云仕大等) 五人 眞興王二十五年始置 位自級찬至波珍찬爲之 州助(或云州輔)九人 位自奈麻至重阿찬爲之 郡大守百十五人 位自舍知至重阿찬爲之 長史(或云司馬)九人 位自舍知至大奈麻爲之 仕大舍(或云少尹)五人 位自舍知至大奈麻爲之 外司正百三十三人 文武王十三年置 位未祥 少守(或云制守)八十五人 位自幢至大奈麻爲之 縣令二百一人 位自先沮知至沙찬爲之.
浿江鎭典
頭上大監一人 宣德王三年始置 大谷城頭上 位自級찬至四重阿찬爲之 大監七人 位與大守同 頭上濟監一人 位自舍知至大奈麻爲之 弟監一人 位自幢至奈麻爲之 步監一人 位與縣令同 少監六人 位自先沮知至大司爲之.
外位 文武王十四年 以六徒眞骨出居於五京九州 別稱官名 其位視京位 嶽干視一吉찬 術干視沙찬 高干視級찬 貴干視大奈麻 選干(一作撰干)視奈麻 上干視大舍 干視舍知 一伐視吉次 彼曰視小烏 阿尺視先沮知.
高句麗人位 神文王元年以高句麗人授京官 量本國官品授之 一吉찬本主簿 沙찬本大相 級찬本位頭大兄 - 從大相 奈麻本小相 - 狄相 大舍本小兄 舍知本諸兄
吉次本先人 烏知本조位.
百濟人位 文武王十三年以百濟來人授內外官 其位次視在本國官銜 京官 大奈麻本達率 奈麻本恩率 大舍本德率 舍知本한率 幢本奈率 大烏本將德 外官 貴干本達率 選干本恩率 上干本德率 干本한率 一伐本奈率 一尺本將德.
其官銜見於雜傳記 而未祥其設官之始及位之高下者 書之於後 葛文王 檢校 尙書 左僕射 上株國 知元鳳省事 興文監卿 太子侍書學士 元鳳省大詔 記室郎 瑞書郎 孔子廟堂 大舍 錄事 參軍 右衛大將軍 功德司 節都使 安撫諸軍事 州都令 佐 丞 上舍人 下舍人 中事省 南邊第一.
高句麗-百濟職官 年代久遠 文默晦昧 是故不得詳悉 今但以其著於古記及中國史書者 爲之志.
隋書云 高句麗官有太大兄 次大兄 次小兄 次大盧 次意俟奢 次烏拙 次太大使者 次大使者 次小使者 次褥奢 次예屬 次仙人 凡十二等 復有內評 外評 五部褥薩.
新唐書云 高句麗官凡十二級 曰大對盧 或曰吐猝 曰鬱折 主圖簿者 曰太大使者 曰흡衣頭大兄 所謂흡衣者仙人也 秉國政三歲一易 善職則否 凡代日 有不服則相攻 王爲閉宮守 勝者聽爲之 曰大使者 曰大兄 曰上位使者 曰諸兄 曰小使者 曰過節 曰仙人 曰古鄒大加 又云 莫離支 大莫離支 中裏小兄 中裏大兄.
冊府元龜云 高句麗 後漢時其國置官 有相加 對盧 沛者 古鄒大加(高鄒大加 高句麗掌賓 客之官 如大鴻로也) 主簿 優(一作干)台 使者 흡衣 仙人 一說大官有大對盧 次有太大兄 大兄 小兄 意俟奢 烏猝 太大使者 小使者 褥薩 예屬 仙人 幷褥薩 凡十三等 復有內評 外評 分掌內外事焉.
右見中國歷代史
左輔 右輔 大主薄 國相 力使者 中畏大夫.
右見本國古記
廣評省匡治奈(今侍中) 徐事(今侍郞) 外書(今員外郞) 兵部 大龍部(謂倉部) 壽春部(今禮部) 奉賓部(今禮賓省) 義刑臺(今刑部) 納貨部(今大府寺) 調位府(今三司) 內奉省(今都省) 禁書省(今秘書省) 南廂壇(今將作監) 水壇(今水部)元鳳省(今翰林院) 飛龍省(今大僕寺) 物藏省(今少府監) 史臺(掌習諸譯語) 植貨府(掌栽植菓樹) 障繕府(掌修理城隍) 珠淘省(掌造成器物) 正匡 - 元輔 大相 元尹 佐尹 正朝 甫尹 軍尹 中尹.
右弓裔所制官號
北史云 百濟官有十六品 佐平五人一品 達率三十人二品 恩率三品 德率四品 汗率五品 奈率六品 將德七品 施德八品 固德九品 季德十品 對德十一品 文督十二品 武督十三品 佐軍十四品 振武十五品 剋虞十六品 自恩率以下 官無常員 各有部司 分掌衆務 內官 有前內部 穀內部 內경部 外경部 馬部 刀部 功德部 藥部 木部 法部 後宮部 外官 有司軍部 司徒部 司空部 司寇部 點口部 (客部{北史本文 點口部下有客部}) 外舍部 綢部 日官部 市部 長吏三年一交代 都下
有方 各爲五部(各 同本文作分) 曰上部 前部 中部 下部 後部 部有五巷 士庶居焉 部統兵五百人 五方各有方鎭一人 以達率爲之 方佐貳之 方有十郡 郡有將三人 以德率爲之 統兵一千一百人以下七百人以上.
隋書云 百濟官有十六品 長曰佐平 次大率 次恩率 次德率 次汗率 次奈率 次將德 次施德 次固德 次季德 次對德 次文督 次武督 次佐軍 次振武 次剋虞 五方各有方領二人 方佐貳之 方有十郡 郡有將.
唐書云 百濟所置內官(內 唐書本文無) 曰(曰 同本文作有) 內臣佐平掌宣納事 內頭佐平掌庫藏事 內法佐平掌禮儀事 衛士佐平掌宿衛兵事 朝廷佐平掌刑獄事 兵官佐平掌外兵馬事.
右見中國歷代史.
左輔 右輔 左將 上佐平 北門頭.
右見本國古記.
三國史記 卷 第四十 完
三國史記 卷 第四十一
列傳 第一 金庾信 上
金庾信 王京人也 十二世祖首露 不知何許人也 以後漢建武十八年壬寅登龜峰 望駕洛九村 遂至其地開國 號曰加耶 後改爲金官國 其子孫相承 至九世孫仇亥〔亥 恐是充字之訛{見譯註}〕 或云仇次休 於庾信爲曾祖 羅人自謂少昊金天氏之後 故姓金 庾信碑亦云 軒轅之裔 少昊之胤 則南加耶始祖首露與新羅同姓也 祖武力爲新州道行軍摠管 嘗領兵獲百濟王及其將四人 斬首一萬餘級 父舒玄 官至蘇判 大梁州都督安撫大梁州諸軍事 按庾信碑云 考蘇判金逍衍〔逍衍與舒玄音相似兩書之耳〕 不知舒玄或更名耶 或逍衍是字耶 疑故兩存之 初舒玄路見葛文王立宗之子肅訖宗之女萬明 心悅而目挑之 不待媒 而合 舒玄爲萬弩郡太守 將與俱行 肅訖宗始知女子與玄野合 疾之囚於別第 使人守之 忽雷震屋門 守者驚亂 萬明從竇而出 遂與舒玄赴萬弩郡 舒玄庚辰之夜夢 熒或鎭二星降於己〔或 當作惑〕 萬明亦以辛丑之夜夢 見童子衣金甲乘雲入堂中 尋而有娠 二十月而生庾信 是眞平王建福十二年 隋文帝開皇十五年乙卯也 及欲定名 謂夫人曰 吾以庚辰夜吉夢得此兒 宜以爲名 然禮不以日月爲名 今庚與庾字相似 辰與信聲相近 況古之賢人有名庾信 蓋以命之 遂名庾信焉(萬弩郡今之鎭州 初以庾信胎 藏之高山 至今謂之胎靈山) 公年十五歲爲花郞 時人洽然服從 號龍華香徒 眞平王建福二十八年辛未 公年十七歲 見高句麗百濟靺鞨 侵 國疆 慷慨有平寇賊之志 獨行入中嶽石 齊戒告天盟誓曰〔齊 當作齋〕 敵國無道 爲豺虎以擾我封 略無寧歲 僕是一介微臣 不量材力 志淸禍亂 惟天降監 假手於我 居四日 忽有一老人 被褐而來 曰此處多毒蠱-猛獸 可畏之地 貴少年爰來獨處 何也 答曰 長者從何許來 尊名可得聞乎 老人曰 吾無所住 行止隨緣 名則難勝也 公聞之 知非常人 再拜進曰 僕新羅人也 見國之讐 痛心疾首 故來此 冀有所遇耳 伏乞長者憫我精誠 授之方術 老人默然無言 公涕淚懇請不倦 至于六七 老人乃言曰 子幼而有幷三國之心 不亦壯乎 乃授以秘法曰 愼勿妄傳 若用之不義 反受其殃 言訖而辭行二里許 追而望之 不見 唯山上有光 爛然若五色焉 建福二十九年 賊轉迫 公愈激壯心 獨携寶劍 入咽薄山深壑之中 燒香告天 祈祝若在中嶽 誓辭仍禱 天官垂光 降靈於寶劍 三日夜 虛角二星光芒赫然下垂 劍若動搖然 建福四十六年己丑秋八月 王遣伊飡任永里-波珍 龍春-白龍-蘇判大因-舒玄等 率兵攻高句麗娘臂城 麗人出兵逆擊之 吾人失利 死者衆多 衆心折 無復鬪心 庾信時爲中幢幢主 進於父前 脫胄而告曰 我兵敗北 吾平生以忠孝自期 臨戰不可不勇 蓋聞振領而 正 提綱而網張 吾其爲綱領乎 跨馬拔劍 跳坑出入賊陳 斬將軍 提其首而來 我軍見之 乘勝奮擊 斬殺五千餘級 生擒一千人 城中兇懼無敢抗 皆出降 善德大王十一年壬寅 百濟敗大梁州 春秋公女子古 炤娘從夫品釋死焉 春秋恨之 欲請高句麗兵以報百濟之怨 王許之 將行 謂庾信曰 吾與公同體 爲國股肱 今我若入彼見害 則公其無心乎 庾信曰 公若往而不還 則僕之馬跡必踐於麗濟兩王之庭 苟不如此 將何面目以見國人乎 春秋感悅 與公互 手指 血以盟曰 吾計日六旬乃還 若過此不來 則無再見之期矣 遂相別後 庾信爲押梁州軍主 春秋與訓信沙干 聘高句麗 行至代買縣 縣人豆斯支沙干 贈靑布三百步 旣入彼境 麗王遣太大對盧蓋金館之 燕饗有加 或告麗王曰 新羅使者非庸人也 今來殆欲觀我形勢也 王其圖之 無後患 王欲橫問因其難對而辱之 謂曰 麻木峴與竹嶺本我國地 若不我還 則不得歸 春秋答曰 國家土地 非臣子所專 臣不敢聞命 王怒囚之 欲戮未果 春秋以靑布三百步 密贈王之寵臣先道解 道解以饌具來相飮 酒 戱語曰 子亦嘗聞龜兎之說乎 昔東海龍女病心 醫言 得兎肝合藥則可療也 然海中無兎 不奈之何 有一龜白龍王言 吾能得之 遂登陸見兎 言海中有一島 淸泉白石 茂林佳菓 寒暑不能到 鷹 不能侵 爾若得至 可以安居無患 因負兎背上 游行二三里許 龜顧謂兎曰 今龍女被病 須兎肝爲藥 故不憚勞 負爾來耳 兎曰 噫吾神明之後 能出五藏 洗而納之 日者小覺心煩 遂出肝心洗之 暫置巖石之底 聞爾甘言徑來 肝尙在彼 何不廻歸取肝 則汝得所求 吾雖無肝尙活 豈不兩相宜哉 龜信之而還 上岸 兎脫入草中 謂龜曰 愚哉汝也 豈有無肝而生者乎 龜憫默而退 春秋聞其言 喩其意 移書於王曰 二嶺本大國地分 臣歸國 請吾王還之 謂予不信 有如 日 王 悅焉 春秋入高句麗 過六旬未還 庾信揀得國內勇士三千人 相語曰 吾聞見危致命 臨難忘身者 烈士之志也 夫一人致死當百人 百人致死當千人 千人致死當萬人 則可以橫行天下 今國之賢相被他國之拘執 其可畏不犯難乎 於是衆人曰 雖出萬死一生之中 敢不從將軍之令乎 遂請王以定行期 時高句麗諜者浮屠德昌使告於王 王前聞春秋盟辭 又聞諜者之言 不敢復留 厚禮而歸之 及出境謂送者曰 吾欲釋憾於百濟 故來請師 大王不許之 而反求土地 此非臣所得專 嚮與大王書者 圖 死耳 (此與本言眞平王十二年所書〔言 當作書〕〔眞平王十二年 亦當作善德王十一年(見本紀)〕 一事而小異 以皆古記所傳 故兩存之) 庾信爲押梁州軍主 十三年爲蘇判 秋九月 王命爲上將軍 使領兵伐百濟加兮城-省熱城-同火城等七城 大克之 因開加兮之津 乙丑正月歸〔丑 當作巳〕 未見王 封人急報百濟大軍來攻我買利浦城 王又拜庾信爲上州將軍令拒之 庾信聞命卽駕 不見妻子 逆擊百濟軍走之 斬首二千級 三月 還命王宮 未歸家 又急告百濟兵出屯于其國界 將大擧兵侵我 王復告庾信曰 請公不憚勞 行 及其未至備之 庾信又不入家 練軍繕兵向西行 于時其家入皆出門外待來 庾信過門 不顧而行 至五十步許駐馬 令取漿水於宅 之曰 吾家之水尙有舊味 於是軍衆皆云 大將軍猶如此 我輩豈以離別骨肉爲恨乎 及至疆 百濟人望我兵衛 不敢迫乃退 大王聞之甚喜 加爵賞 十六年丁未 是善德王末年 眞德王元年也 大臣毗曇-廉宗謂女主不能善理 擧兵欲廢之 王自內禦之 毗曇等屯於明活城 王師營於月城 攻守十日不解 丙夜大星落於月城 毗曇等謂士卒曰 吾聞落星之下必有流血 此殆女主敗績之兆也 士卒呼吼 聲振地 大王聞之 恐懼失次 庾信見王曰 吉凶無常 惟人所召 故紂以赤雀亡 魯以獲麟衰 高宗以雉 興 鄭公以龍鬪昌 故知德勝於妖 則星辰變異 不足畏也 請王勿憂 乃造偶人 抱火載於風鳶而 之 若上天然 翌日 使人傳言於路曰 昨夜落星還上 使賊軍疑焉 又刑白馬祭於落星之地 祝曰 天道則陽剛而陰柔 人道則君尊而臣卑 苟或易之 卽爲大亂 今毗曇等以臣而謀君 自下而犯上 此所謂亂臣賊子 人神所同疾 天地所不容 今天若無意於此 而反見星怪於王城 此臣之所疑惑而不喩者也 惟天之威 從人之欲 善善惡惡 無作神羞 於是督諸將卒奮擊之 毗曇等敗走 追斬之 夷九族 冬十月 百濟兵來圍茂山-甘勿-桐岑等三城 王遣庾信率步騎一萬据之 苦戰氣竭 庾信謂丕寧子曰 今日之事急矣 非子誰能激衆心乎 丕寧子拜曰 敢不惟命之從 遂赴敵 子擧眞及家奴合節隨之 突劍戟力戰死之 軍士望之感勵爭進 大敗賊兵 斬首三千餘級 眞德王大和元年戊申 春秋以不得請於高句麗 遂入唐乞師 太宗皇帝曰 聞爾國庾信之名 其爲人也如何 對曰 庾信雖少有才智 若不籍天威 豈易除 患 帝曰 誠君子之國也 乃詔許 將軍蘇定方以師二十萬祖征百濟 時庾信爲押梁州軍主 若無意於軍事 飮酒作樂 屢經旬月 州人以庾信爲庸將 譏謗之曰 衆人安居日久 力有餘 可以一戰 而將軍 惰如之何 庾信聞之 知民可用 告大王曰 今觀民心 可以有事 請伐百濟以報大梁州之役 王曰 以小觸大 危將奈何 對曰 兵之勝否不在大小 顧其人心何如耳 故紂有億兆人 離心離德 不如周家十亂 同心同德 今吾人一意 可與同死生 彼百濟者不足畏也 王乃許之 遂簡練州兵赴敵 至大梁城外 百濟逆拒之 佯北不勝 至玉門谷 百濟輕之 大率衆來 伏發擊其前後 大敗之 獲百濟將軍八人 斬獲一千級 於是使告百濟將軍曰 我軍主品釋及其妻金氏之骨埋於爾國獄中 今爾裨將八人見捉於我 匍匐請命 我以狐豹首丘山之意 未忍殺之 今爾送死二人之骨 易生八人可乎 百濟仲常(一作忠常)佐平言於王曰 羅人骸骨留之無益 可以送之 若羅人失信 不還我八人 則曲在彼 直在我 何患之有 乃掘品釋夫妻之骨 而送之 庾信曰 一葉落 茂林無所損 一塵集 大山無所增 許八人生還 遂乘勝入百濟之境 攻拔嶽城等十二城 斬首二萬餘級 生獲九千人 論功 增秩伊飡 爲上州行軍大摠管 又入賊境 屠進禮等九城 斬首九千餘級 虜得六百人 春秋入唐 請得兵二十萬來 見庾信曰 死生有命 故得生還 復與公相見 何幸如焉 庾信對曰 下臣仗國威靈 再與百濟大戰 拔城二十 斬獲三萬餘人 又使品釋公及其夫人之骨得反鄕里 此皆天幸所致也 吾何力焉.
三國史記 卷四十一 完
三國史記 卷 第四十二
列傳 第二 金庾信 中
二年秋八月 百濟將軍殷相來攻石吐等七城 王命庾信 及竹旨-陳春-天存等將軍出禦之 分三軍爲五道擊之 互相勝負 經旬不解 至於 屍滿野 流血浮杵 於是屯於道薩城下 歇馬餉士 以圖再擊 時有水鳥東飛 過庾信之幕 將士見之以爲不祥 庾信曰 此不足怪也 謂衆曰 今日必有百濟人來諜 汝等佯不知 勿敢誰何 又使徇于軍中曰 堅壁不動 待明日援軍至 然後決戰 諜者聞之 歸報殷相 殷相等謂有加兵 不能不疑懼 於是庾信等一時奮擊 大克之 生獲將軍達率正仲 士卒一百人 斬佐平殷相-達率自堅等十人 及卒八千九百八十人 獲馬一萬匹 鎧一千八百領 其他器械稱是 及歸 還路見百濟佐平正福與卒一千人來降 皆放之 任其所往 至京城 大王迎門 勞慰優厚 永徽五年 眞德大王薨 無嗣 庾信與宰相閼川伊飡謀 迎春秋伊飡卽位 是爲太宗大王 永徽六年乙卯秋九月 庾信入百濟 攻刀比川城克之 是時百濟君臣奢泰淫逸 不恤國事 民怨神怒 災怪屢見 庾信告於王曰 百濟無道 其罪過於桀紂 此誠順天弔民伐罪之秋也 先是租未坤級 爲夫山縣令 被虜於百濟 爲佐平任子之家奴 從事勤恪 曾無懈慢 任子憐之不疑 縱其出入 乃逃歸 以百濟之事告庾信 庾信知租未坤忠正而可用 乃語曰 吾聞任子專百濟之事 思有以與謀而末由 子其爲我再歸言之 答曰 公不以僕爲不肖而指使之 雖死無悔 遂復入於百濟 告任子曰 奴自以謂 旣爲國民 宜知國俗 是以出遊累旬不返 不勝犬馬戀主之誠 故此來耳 任子信之不責 租未坤伺間報曰 前者畏罪不敢直言 其實往新羅還來 庾信諭我 來告於君曰 邦國興亡 不可先知 若君國亡 則君依於我國 我國亡 則吾依於君國 任子聞之 然無言 租未坤惶懼而退 待罪數月 任子喚而問之曰 汝前說庾信之言若何 租未坤驚恐而對 如前所言 任子曰 爾所傳 我已悉知 可歸告之 遂來說 兼及中外之事 丁寧詳悉 於是愈急幷呑之謀 太宗大王七年庚申夏六月 大王與太子法敏將伐百濟 大發兵 至南川而營 時入唐請師波珍 金仁問與唐大將軍蘇定方-劉伯英 領兵十三萬 過海到德物島 先遣從者文泉來告 王命太子與將君庾信-眞珠-天存等 以大船一百 載兵士會之 太子見將軍蘇定方 定方謂太子曰 吾由海路 太子登陸行 以七月十日會于百濟王都泗 之城 太子來告 大王率將士 行至沙羅之停 將軍蘇定方-金仁問等沿海入依伐浦〔依 當作技〕 海岸泥寧陷不可行 乃布柳席以出師 唐羅合擊百濟滅之 此役也 庾信之功爲多 於是唐皇帝聞之 遣使褒嘉之 將軍定方謂庾信-仁問-良圖三人曰 吾受命以便宜從事 今以所得百濟之地分 錫公等爲食邑 以酬厥功如何 庾信對曰 大將軍以天兵來副寡君之望 雪小國之 寡君及一國臣民喜 之不暇 而吾等獨受賜以自利 其如義何 遂不受 唐人旣滅百濟 營於泗 之丘 陰謀侵新羅 我王知之 召 群臣問策 多美公進曰 令我民詐爲百濟之人 服其服 若欲爲賊者 唐人必擊之 因與之戰 可以得志矣 庾信曰 斯言可取 請從之 王曰 唐軍爲我滅敵 而反與之戰 天其祐我耶 庾信曰 犬畏其主 而主踏其脚則咬之 豈可遇難而不自救乎 請大王許之 唐人諜知我有備 虜百濟王及臣寮九十三人 卒二萬人 以九月三日 自泗 船而歸 留浪將劉仁願等鎭守之 定方旣獻 天子慰藉之曰 何不因而伐新羅 定方曰 新羅其君仁而愛民 其臣忠以事國 下之人事其上如父兄 雖小不可謀也 龍朔元年春 王謂百濟餘燼尙在 不可不滅 以伊 品日-蘇判文王-大阿 良圖等爲將軍 往伐之 不克 又遣伊飡欽純(一作欽春)眞欽-天存-蘇判竹旨等濟師 高句麗靺鞨謂 新羅銳兵皆在百濟 內虛可 發兵水陸 進 圍北漢山城 高句麗營其西 靺鞨屯其東 攻擊浹旬 城中危懼 忽有大星落於賊營 又雷雨震擊 賊等疑駭 解圍而遁 初庾信聞賊圍城曰 人力旣竭 陰助可資 詣佛寺設壇祈禱 會有天變 皆謂至誠所感也 庾信嘗以中秋夜 領子弟立大門外 忽有人從西來 庾信知高句麗諜者 呼使之前曰 而國有底事乎 其人俯而不敢對 庾信曰 無畏也 但以實告 又不言 庾信告之曰 吾國王上不違天意 下不失人心 百性欣然 皆樂其業 今爾見之 往告而國人 遂慰送之 麗人聞之曰 新羅雖小國 庾信爲相 不可輕也 六月 唐高宗皇帝遣將軍蘇定方等 征高句麗 入唐宿衛金仁問 受命來告兵期 兼諭出兵會伐 於是文武大王率庾信-仁問-文訓等 發大兵向高句麗 行次南川州 鎭守劉仁願以所領兵 自泗 泛船 至鞋浦下陸 亦營於南川州 時有司報 前路有百濟殘賊 屯聚瓮山城 遮路不可直前 於是庾信以兵進而圍城 使人近城下 與賊將語曰 而國不 致大國之討 順命者賞 不順命者戮 今汝等獨守孤城 欲何爲乎 終必塗地 不如出降 非獨存命 富貴可期也 賊高聲唱曰 雖 爾小城 兵食俱足 土卒義勇 寧爲死戰 誓不生降 庾信笑曰 窮鳥困獸 猶知自救 此之謂也 乃揮旗嗚鼓功之 大王登高見戰士 淚語激勵之 士皆奮突 鋒刃不顧 九月二十七日 城陷 捉賊將戮之 放其民 論功賞賚將士 劉仁願亦分絹有差 於是饗士 馬 欲往會唐兵 大王前遣太監文泉 移書蘇將軍 至是復命 遂傳定方之言曰 我受命 萬里涉滄海而討賊 艤舟海岸 旣踰月矣 大王軍士不至 粮道不繼 其危殆甚矣 王其圖之 大王問 臣 如之何而可 皆言深入敵境輸粮 勢不得達矣 大王患之咨嗟 庾信前對曰 臣過 恩遇 辱重寄 國家之事 雖死不避 今日是老臣盡節之日也 當向敵國 以副蘇將軍之意 大王前席 執其手下淚曰 得公賢弼 可以無憂 若玆之役 罔愆于素 則公之功德 曷日可忘 庾信旣受命 至懸鼓岑之岫寺齋戒 卽靈室閉戶 獨坐焚香 累日夜而後出 私自喜曰 吾今之行 得不死矣 將行 王以手書告庾信 出疆之後 賞罰專之可也 十二月十日 與副將軍仁問-眞服-良圖等九將軍 率兵載粮 入高句麗之界 壬戌正月二十三日 至七重河 人皆恐懼 不敢先登 庾信曰 諸君若 死 豈合來此 遂先自上船而濟 諸將卒相隨渡河 入高句麗之境 慮麗人要於大路 遂自險隘以行 至於 壤 庾信與諸將士曰 麗濟二國 侵凌我疆 賊害我人民 或虜丁壯以斬戮之 或 幼少以奴使之者久矣 其可不痛乎 吾今所以不畏死赴難者 欲藉大國之力 滅二城 以雪國 誓心告天 以期陰助 而未知衆心如何 故言及之 若輕敵者 必成功而歸 若畏敵 則豈免其禽獲乎〔禽與擒通〕 宜同心協力 無不以一當百 是所望於諸公者也 諸將卒皆曰 願奉將軍之命 不敢有偸生之心 乃鼓行向平壤 路逢賊兵 逆擊克之 所得甲兵甚多 至獐塞之險 會天寒烈 人馬疲憊 往往 庾信露肩執鞭 策馬以前驅 衆人見之 努力奔走 出汗不敢言寒 遂過險 距平壤不遠 庾信曰 唐軍乏食窘迫 宜先報之 乃喚步騎監裂起曰 吾少與爾遊 知爾志節 今欲致意於蘇將軍 而難其人 汝可行否 裂起日 吾雖不肖 監中軍職 況辱將軍使令 雖死之日 猶生之年 遂與壯士仇近等十五人詣平壤 見蘇將軍曰 庾信等領兵致資粮 已達近境 定方喜以書謝之 庾信等行抵楊 見一老人間之 具悉敵國消息 賜之布帛 辭不受而去 庾信營楊 遣解漢語者仁問-良圖及子軍勝等 達唐營 以王旨 軍糧 定方以食盡兵疲 不能力戰 及得粮 便廻唐 良圖以兵八百人泛海還國 時麗人伏兵 欲要擊我軍於歸路 庾信以鼓及 繫 牛腰尾 使揮擊有聲 又積柴草燃之 使煙火不絶 夜半潛行至瓢河 急渡岸休兵 麗人知之來追 庾信使萬弩俱發 麗軍且退 率勵諸幢將士分發 拒擊敗之 生禽將軍一人 斬首一萬餘級 王聞之 遣使勞之 及至 賞賜封邑爵位有差 龍朔三年癸亥 百濟諸城潛圖興與復 其渠帥據豆率城 乞帥於倭爲援助 大王親率庾信-仁問-天存-竹旨等將軍 以七月十七日征討 次熊津州 與鎭守劉仁願合兵 八月十三日 至于豆率城 百濟人與倭入出陣 我軍力戰大敗之 百濟與倭人皆降 大王謂倭人曰 惟我與爾國隔海分疆 未嘗交 但結好講和 聘問交通 何故今日與百濟同惡 以謀我國 今爾軍卒在我掌握之中 不忍殺之 爾其歸告爾王 任其所之 分兵擊諸城降之 唯任存城 地險城固 而又粮多 是以攻之三旬 不能下 士卒疲因 兵 大王曰 今雖一城未下 而諸餘城保皆降 不可謂無功 乃振旅而還 冬十一月二十日 至京 賜庾信田五百結 其餘將卒賞賜有差
三國史記 卷 第四十三
列傳 第三 金庾信 下
麟德元年甲子三月〔[甲子三] 據本紀補闕〕 百濟餘衆又聚泗 城 反叛 熊州都督發所管兵士 攻之累日 霧塞不辨人物 是故不能戰 使伯山來告之 庾信授之陰謀 以克之 麟德二年 高宗遣使梁冬碧-任智高等 來聘 兼冊庾信奉常正卿平壤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 乾封元年 皇帝 召 庾信長子大阿 三光 爲左武衛翊府中郞將 仍令宿衛 摠章元年戊辰 唐高宗皇帝遣英國公李勣 興師伐高句麗 遂徵兵於我 文武大王欲出兵應之 遂命欽純-仁問爲將軍 欽純告王曰 若不與庾信同行 恐有後悔 王曰 公等三臣國之寶也 若摠向敵場 有不虞之事 而不得歸 則其如國何 故欲留庾信守國 則隱然若長城 終無憂矣 欽純 庾信之弟 仁問 庾信之外甥 故尊事之 不敢抗 至是告庾信曰 吾等不材 今從大王就不測之地 爲之柰何 願有所指誨 答曰 夫爲將者 作國之干城 君之爪牙 決勝否於矢石之間 必上得天道 下得地理 中得人心 然後可得成功 今我國以忠信而存 百濟以傲慢而亡 高句麗以驕滿而殆 今若以我之直 擊彼之曲 可以得志 況憑大國明天子之威稜哉 往矣 勉焉 無墮乃事 二公拜曰 奉以周旋 不敢失墮 文武大王旣與英公破平壤 還到南漢州 謂群臣曰 昔者百濟明 王在古利山 謀侵我國 庾信之祖武力 角于爲將逆擊之 乘勝 其王及宰相四人與士卒 以折其衝 又其父舒玄爲良州摠管 屢與百濟戰 挫其銳 使不得犯境 故邊民安農桑之業 君臣茂宵 之憂 今庾信承祖考之業 爲社稷之臣 出將入相 功績茂焉 若不倚賴公之一門 國之興亡未可知也 其於職賞宜如何也 臣曰 誠如王旨 於是授太大舒發翰之職 食邑五百戶 仍賜輿杖 上殿不趨 其諸寮佐各賜位一級 摠章元年 唐皇帝旣策英公之功 遂遣使宣慰 濟師助戰 兼賜金帛 亦授詔書於庾信 以褒將之 且諭入朝而不果行 其詔書傳於家 至五世孫失焉 咸寧四年癸酉〔寧 當作亨〕 是文武大王十三年春 妖星見 地震 大王憂之 庾信進曰 今之變異 厄在老臣 非國家之災也 王請勿憂 大王曰 若此則寡人所甚憂也 命有司祈禳之 夏六月 人或見戎服持兵器數十人 自庾信宅泣而去 俄而不見 庾信聞之曰 此必陰兵護我者 見我福盡 是以去 吾其死矣 後旬有餘日寢疾 大王親臨慰問 庾信曰 臣願竭股肱之力 以奉元首 而犬馬之疾至此 今日之後 不復再見龍顔矣 大王泣曰 寡人之有卿 如魚有水 若有不可諱 其如人民何 其如社稷何 庾信對曰 臣愚不肖豈能有益於國家 所幸者 明上用之不疑 任之勿貳 故得攀附王明 成尺寸功 三韓爲一家 百姓無二心 雖未至太平 亦可謂小康 臣觀自古繼體之君 靡不有初 鮮克有終 累世功績 一朝 廢 甚可痛也 伏願殿下知成功之不易 念守成之亦難 疏遠小人 親近君子 使朝廷和於上 民物安於下 禍亂不作 基業無窮 則臣死且無憾 王泣而受之 至秋七月一日 薨于私弟之正寢 亨年七十有九 大王聞訃震慟 贈賻彩帛一千匹 租二千石 以供喪事 給軍樂鼓吹一百人 出葬于金山原 命有司立碑 以紀功名 又定入民戶以守墓焉 妻智炤夫人 太宗大王第三女也 生子五人 長曰三光伊 次元述蘇判 次元貞海干 次長耳大阿 次元望大阿 女子四人 又庶子軍勝阿 失其母姓氏 後智炤夫人落髮 衣褐爲比丘尼 時大王謂夫人曰 今中外平安 君臣高枕而無憂者 是太大角干之賜也 惟夫人宜其室家 儆誡相成 陰功茂焉 寡人欲報之德 未嘗一日忘于心 其 南城租每年一千石 後興德大王封公爲興武大王 初法敏王納高句麗叛衆 又據百濟故地有之 唐高宗大怒 遣師來討 唐軍與靺鞨營於石門之野 王遣將軍義福-春長等禦之 營於帶方之野 時長槍幢獨別營 遇唐兵三千餘人 捉送大將軍之營 於是諸幢共言 長槍營獨處成功 必得厚賞 吾等不宜屯聚-徒自勞耳 遂各別兵分散 唐兵與靺鞨乘其未陣擊之 吾人大敗 將軍曉川-義文等死之 庾信子元述爲裨將 亦欲戰死 其佐淡凌止之曰 大丈夫非死之難 處死之爲難也 若死而無成 不若生而圖後效 答曰 男兒不苟生 將何面目以見吾父乎 便欲策馬而走 淡凌攬 不放 遂不能死 隨上將軍出蕪荑嶺 唐兵追及之 居烈州大監阿珍含一吉干謂上將軍曰 公等努力速去 吾年已七十 能得幾時活也 此時是吾死日也 便橫戟突陳而死 其子亦隨而死 大將軍等微行入京 大王聞之 問庾信曰 軍敗如此奈何 對曰 唐人之謀不可測也 宜使將卒各守要害 但元述不惟辱王命 而亦負家訓 可斬也 大王曰 元述裨將 不可獨施重刑 乃赦之 元述慙懼 不敢見父 隱遁於田園 至父薨後 求見母氏 母氏曰 婦人有三從之義 今旣寡矣 宜從於子 若元述者 旣不得爲子於先君 吾焉得爲其母乎 遂不見之 元述慟哭 而不能去 夫人終不見焉 元述嘆曰 爲淡凌所誤 至於此極 乃入太佰山 至乙亥年 唐兵來攻買蘇川城 元述聞之 欲死之以雪前恥 遂力戰有功賞 以不容於父母 憤恨不仕 以終其身 嫡孫允中仕聖德大王 爲大阿 屢承恩顧 王之親屬頗嫉妬之 時屬仲秋之望 王登月城岑頭眺望 乃與侍從官置酒以娛 命喚允中 有諫者曰 今宗室戚里豈無好人 而獨召疎遠之臣 豈所謂親親者乎 王曰 今寡人與卿等安平無事者 允中祖之德也 若如公言忘棄之 則非善善及子孫之義也 遂賜允中密坐 言及其祖平生 日晩告退 賜絶影山馬一匹 臣 望而已 開元二十一年 大唐遣使敎諭曰 靺鞨渤海 外稱藩翰 內懷狡猾 今欲出兵問罪 卿亦發兵相爲 角 聞有舊將金庾信孫允中在 須差此人爲將 仍賜允中金帛若干 於是大王命允中弟允文等四將軍 率兵會唐兵 伐渤海 允中庶孫巖 性聰敏 好習方術 少壯爲伊 入唐宿衛 問就師 學陰陽家法 聞一隅 則反之以三隅 自述遁甲立成之法 呈於其師 師憮然曰 不圖吾子之明達 至於此也 從是而後 不敢以弟子待之 大曆中 還國 爲司天大博士 歷良康漢三州太守 復爲執事侍郎-浿江鎭頭上 所至盡心撫字 三務之餘 敎之以六陣兵法 人皆便之 嘗有蝗蟲 自西入浿江之界 蠢然蔽野 百姓憂懼 巖登山頂 焚香祈天 忽風雨大作 蝗蟲盡死 大曆十四年己未 受命聘日本國 其國王知其賢 欲勒留之 會大唐使臣高鶴林來 相見甚 倭人認巖爲大國所知 故不敢留 乃還 夏四月 旋風 起 自庾信墓至始祖大王之陵 塵霧暗冥 不辨人物 守陵人聞 其中若有哭泣悲嘆之聲 惠恭大王聞之恐懼 遺大臣致祭謝過 仍於鷲仙寺納田三十結 以資冥福 是寺庾信平麗濟二國 所營立也 庾信玄孫 新羅執事郞長淸作行錄十卷 行於世 頗多釀辭 故刪落之 取其可書者爲之傳
論曰 唐李絳對憲宗曰 遠邪 -進忠直 與大臣言 敬而信 無使小人參焉 與賢者遊 親而禮 無使不肖預焉 誠哉斯言也 實爲君之要道也 故書曰 任賢勿貳 去邪勿疑 觀夫新羅之待庾信也 親近而無間 委任而不貳 謀行言聽 不使怨平不以 可謂得六五童蒙之吉 故庾信得以行其志 與上國協謀 合三土爲一家 能以功各終焉 雖有乙支文德之智略 張保皐之義勇 微中國之書 則泯滅而無聞 若庾信則鄕人稱頌之 至今不亡 士大夫知之可也 至於 童牧 亦能知之 則其爲人也 必有以異於人矣
三國史記 卷 第四十四
列傳 第四(乙支文德 居柒夫 居道 異斯夫 金仁問 金陽 黑齒常之 張保皐 鄭年 斯多含)
乙支文德 未詳其世系 資沈 有智數 兼解屬文 隋開皇中〔開皇 當作大業〕 煬帝下詔征高句麗 於是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 出扶餘道 右翊衛大將軍于仲文 出樂浪道 與九軍至鴨 水 文德受王命 詣其營詐降 實欲觀其虛實 述與仲文先奉密旨 若遇王及文德來則執之 仲文等將留之 尙書右丞劉士龍爲慰撫使 固止之 遂聽文德歸 深悔之 遣人 文德曰 更欲有議 可復來 文德不顧 遂濟鴨 而歸 述與仲文旣失文德 內不自安 述以粮盡欲還 仲文謂以精銳追文德 可以有功 述止之 仲文怒曰 將軍仗十萬兵 不能破小賊 何顔以見帝 述等不得已而從之 度鴨 水追之 文德見隋軍士有饑色 欲疲之 每戰輒北 述等一日之中七戰皆捷 旣恃驟勝 又逼 議遂進東濟薩水 去平壤城三十里 因山爲營 文德遺仲文詩曰 神策究天文 妙算窮地理 戰勝功旣高 知足願云止 仲文答書諭之 文德又遣使詐降 請於述曰 若旋師者 當奉王朝行在所 述見士卒疲弊不可復戰 又平壤城險固 難以猝拔 遂因其詐而還 爲方陳而行 文德出軍 四面 擊之 述等且戰且行 至薩水 軍半濟 文德進軍擊其後軍 殺右屯衛將軍辛世雄 於是 諸軍俱潰不可禁止 九軍將士奔還 一日一夜至鴨 水 行四百五十里 初度遼 九軍三十萬五千人 及還至遼東城 唯二千七百人
論曰 煬帝遼東之役 出師之盛 前古未之有也 高句麗一偏方小國 而能拒之 不唯自保而已 滅其軍幾盡者 文德一人之力也 傳曰 不有君子 其能國乎 信哉
居柒夫(或云荒宗) 姓金氏 奈勿王五世孫 祖仍宿角干 父勿力伊 居柒夫少 弛有遠志 祝髮爲僧 遊觀四方 便欲 高句麗 入其境聞 法師惠亮開棠設經 遂詣聽講經 一日惠亮問曰 沙彌從何來 對曰 某新羅人也 其夕法師招來相見 握手密言曰 吾閱人多矣 見汝容貌 定非常流 其殆有異心乎 答曰 某生於偏方 未聞道理 聞師之德譽 來伏下風 願師不拒 以卒發蒙 師曰 老僧不敏 亦能識子 此國雖小 不可謂無知人者 恐子見執 故密告之 宜疾其歸 居柒夫欲還 師又語曰 相汝 鷹視 將來必爲將帥 若以兵行 無貽我害 居柒夫曰 若如師言 所不與師同好者 有如 日 遂還國 返本從仕職 至大阿 眞興大王六年乙丑 承朝旨 集諸文士 修撰國史 加官波珍 -十二年辛未 王命居柒夫 及仇珍大角 -比台角 -耽知 -非西 -奴夫波珍 -四力夫波珍 -比次夫大阿 -未珍夫阿 等 八將軍 與百濟侵高句麗 百濟人先攻破平壤 居柒夫等乘勝取 竹嶺以外高峴以內十郡 至是 惠亮法師領其徒出路上 居柒夫下馬 以軍禮揖拜 進曰 昔遊學之日 蒙法師之恩 得保性命 今邂逅相遇 不知何以爲報 對曰 今我國政亂 滅亡無日 願致之貴城 於是居柒夫同載以歸 見之於王 王以爲僧統 始置百座講會及八關之法 眞智王元年丙申 居柒夫爲上大等 以軍國事務自任 至老終於家 享年七十八
居道 失其族姓 不知何所人也 仕脫解尼師今爲干 時 于尸山國-居柒山國介居 境 頗爲國患 居道爲邊官 潛懷幷呑之志 每年一度集 馬於張吐之野 使兵士騎之 馳走以爲戱樂 時人稱爲馬叔兩國人習見之 以爲新羅常事 不以爲怪 於是起兵馬 擊其不意 以滅二國
異斯夫(或云苔宗) 姓金氏 奈勿王四世孫 智度路王時 爲沿邊官 襲居道權謀 以馬戱誤加耶(或云加羅)國取之 至十三年壬辰 爲阿瑟羅州軍主 謀幷于山國 謂其國人愚悍 難以威降] 可以計服 乃多造木偶師子 分載戰舡 抵其國海岸 詐告曰 汝若不服 則放此猛獸踏殺之 其人恐懼則降 眞興王在位十一年 大寶元年 百濟拔高句麗道薩城 高句麗陷百濟金峴城 王乘兩國兵疲 命異斯夫出兵 擊之取二城 增築留甲士戌之 時高句麗遣兵來攻金峴城 不克而還 異斯夫追擊之大勝
金仁問 字仁壽 太宗大王第二子也 幼而就學 多讀儒家之書 兼涉莊老浮屠之說 又善隷書射御鄕樂 行藝純熟 識量宏弘 時人推許 永徽二年 仁問年二十三歲 受主命入大唐宿衛〔主 當作王〕 高宗謂涉海來朝 忠誠可尙 特授左領軍衛將軍 四年 詔許歸國覲省 太宗大王授以押督州摠管 於是築獐山城以設險 太宗錄其功 授食邑三百戶 新羅屢爲百濟所侵 願得唐兵爲援助 以雪羞恥 擬諭宿衛 仁問乞師 會 高宗以蘇定方爲神丘道大摠管 率師討百濟 帝徵仁問 問道路險易-去就便宜 仁問應對尤詳 帝悅 制授神丘道副大摠管 勅赴軍中 遂與定方濟海 到德物島 主命太子與將軍庾信〔主 當作王〕-眞珠-天存等 以巨艦一百 載兵迎 延之至能津口 賊瀕江屯兵 戰破之 乘勝入其都城滅之 定方 王義慈及太子孝-王子泰等 廻唐 大王嘉尙仁問功業 授波珍 又加角干 尋 入唐宿衛如前 龍朔元年 高宗召謂曰 朕旣滅百濟 除爾國患 今高句麗負固 與濊貊同惡 違事大之禮 棄善 之義 朕欲遣兵致討 爾歸告國王 出師同伐 以殲垂亡之虜 仁問便歸國 以致帝命 國王使仁問與庾信等練兵以待 皇帝命邢國公蘇定方爲遼東道行軍大摠管 以六軍長驅萬里 麗人於浿江擊破之 遂圍平壤 麗人固守 故不能克 士馬多死傷 糧道不繼 仁問與留鎭劉仁願 率兵兼輸米四千石 租二萬餘斛赴之 唐人得食 以大雪解圍還 羅人將歸 高句麗謀要擊於半塗 仁問與庾信詭謀夜遁 麗人翌日覺而追之 仁問等廻擊大敗之 斬首一萬餘級 獲人五千餘口而歸 仁問又入唐 以乾封元年 扈駕登封泰山 加授右驍衛大將軍 食邑四百戶 摠章元年戊辰 高宗皇帝遣英國公李勣 帥師伐高句麗 又遣仁問徵兵於我 文武大王與仁問出兵二十萬 行至北漢山城 王住此 先遣仁問等 領兵會唐兵擊平壤 月餘 執王臧 仁問使主 於英公前〔主 當作王〕 數其罪 王再拜 英公禮答之 卽以王及男産-男建-男生等還 文武大王以仁問英略勇功特異常倫 賜故大琢角干朴紐食邑五百戶〔琢 恐衍文〕 高宗亦聞仁問屢有戰功 制曰 爪牙良將 文武英材 制爵疏封 尤宜嘉命 仍加爵秩 食邑二千戶 自後侍衛宮禁 多歷年所 上元元年 文武王 納高句麗叛衆 又據百濟故地 唐皇帝大怒 以劉仁軌爲계林道大摠管 發兵來討 詔削王官爵 時仁問爲右驍衛員外大將軍臨海郡公 在京師 立以爲王 令歸國以代其兄 仍策爲 林州大都督開府儀同三司 仁問懇辭 不得命 遂上道 會 王遣使入貢 且謝罪 皇帝赦之 復王官爵 仁問中路而還 亦復前銜 調露元年 轉鎭軍大將軍行右武滅衛大將軍 載初元年 授輔國大將軍上柱國臨海郡開國公左羽林軍將軍 延載元年四月二十九日 寢疾薨於帝都 享年六十六 訃聞 上震悼 贈 加等 命朝散大夫行司禮寺大醫署令陸元景 判官朝散郞直司禮寺某等 押送靈柩 孝昭大王追贈太大角干 命有司 以延載二年十月二十七日 于京西原 仁問七入大唐 在朝宿衛 計月日凡二十二年 時亦有良圖海 六入唐 死于西京 失其行事始末
金陽 字魏昕 太宗大王九世孫也 曾祖周元伊 祖宗基蘇判 考貞茹波珍 皆以世家爲將相 陽生而英傑 太和二年 興德王三年 爲固城郡大武〔武 唐作守〕 尋拜中原大尹 俄轉武州都督 所臨有政譽 開成元年丙辰 興德王薨 無嫡嗣 王之堂弟均貞 堂弟之子悌隆 爭嗣位 陽與均貞之子阿 祐徵-均貞妹壻禮徵 奉均貞爲王 入積板宮 以族兵宿衛 悌隆之黨金明-利弘等來圍 陽陳兵宮門以拒之 曰 新君在此 爾等何敢兇逆如此 遂引弓射殺十數人 悌隆下裴萱伯射陽中股 均貞曰 彼衆我寡 勢不可 公其基佯退以爲後圖 陽於是突圍而出 至韓 (一作漢祇)市 均貞沒於亂兵 陽號泣旻天 誓心白日 潛藏山野 以俟時來 至開成二年八月 前侍中祐徵收殘兵入淸海鎭 結大使弓福 謀報不同天之 陽聞之 募集謀士兵卒 以三年二月 入海 見祐徵與謀擧事 三月 以勁卒五千人襲武州至城下 州人悉降 進次南原 迎新羅兵與戰克之 祐徵以士卒久勞 且歸海鎭 養兵 馬 冬 彗 見西方 芒角指東 衆賀曰 此除舊布新-報寃雪恥之祥也 陽號爲平東將軍 十二月 再出 金亮詢以鵡洲軍來 祐徵又遣驍勇閻長-張弁-鄭年-駱金-張建榮-李順行 六將統兵 軍容甚盛 鼓行至武州鐵冶縣北州〔州 趙炳舜本作川〕 新羅大監金敏周以兵逆之 將軍駱金-李順行 以馬兵三千突入彼軍 殺傷殆盡 四年正月十九日 軍至大丘 王以兵迎拒 逆擊之 王軍敗北 生擒斬獲 莫之能計 時王顚沛逃入離宮 兵士尋害之 陽於是命左右將軍 領騎士 徇曰 本爲報 今渠魁就戮 衣冠士女百姓 宜各安居勿妄動 遂收復王城 人民案堵 陽召萱伯曰 犬各吠非其主 爾以其主射我 義士也 我勿校 爾安無恐 衆聞之曰 萱伯如此 其他何憂 無不感悅 四月 淸宮 奉迎侍中祐徵卽位 是爲神武王 至七月二十三日 大王薨 太子嗣位 是爲文聖王 追錄功 授蘇判兼倉部令 轉侍中兼兵部令 唐聘問 兼授公檢校衛尉卿 大中十一年八月十三日 薨于私第 享年五十 訃聞 大王哀慟 追贈舒發翰 其贈賻殮葬 一依金庾信舊例 以其年十二月八日 陪葬于太宗大王之陵 從父兄昕 字泰 父璋如仕至侍中波珍 昕幼而聰悟 好學問 長慶二年 憲德王將遣人入唐 難其人 或薦昕 太宗之裔 精神朗秀 器宇深沈 可以當選 遂令入朝宿衛 歲餘請還 皇帝詔授金紫光祿大夫試太常卿 及歸 國王以不辱命 擢授南原太守 累遷至康州大都督 尋加伊 兼相國 開成己未閏正月 爲大將軍 領軍十萬 禦淸海兵於大丘 敗績 自以敗軍又不能死綬 不復仕宦 入小白山 葛衣蔬食 與浮圖遊 至大中三年八月二十七日感疾 終於山齋 享年四十七歲 以其年九月十日 葬於奈靈郡之南原 無嗣子 夫人主喪事 後爲比丘尼
黑齒常之 百濟西部人 長七尺餘 驍毅有謀略 爲百濟達率 兼風達郡將 猶唐刺史云 蘇定方平百濟 常之以所部降 而定方囚老王 縱兵大掠 常之懼 與左右酋長十餘人遯去 嘯合逋亡 依任存山自固 不旬日歸者三萬 定方勒兵攻之 不克 遂復二百餘城 龍朔中 高宗遣使招諭 乃詣劉仁斬降 入唐爲左領軍員外將軍 州刺史〔 唐書作洋〕 累從征伐 積功授爵 賞殊等 久之爲燕然道大摠管 與李多祚等擊突厥破之 左監門衛中郞將寶璧欲窮追邀功 詔與常之共討 寶璧獨進 爲虜所覆 擧軍沒 寶璧下吏誅 常之坐無功 會 周興等誣其與鷹揚將軍趙懷節叛 捕繫詔獄 投 死 常之御下有恩 所乘馬爲士所 或請罪之 答曰 何遽以私馬鞭官兵乎 前後賞賜分麾下無留 及死 人皆哀其枉
張保皐(羅紀作弓福) 鄭年(年或作連) 皆新羅人 但不知鄕邑父祖 皆善鬪戰 年復能沒海底行 五十里不 角其勇壯 保皐差不及也 年以兄呼保皐 保皐以齒 年以藝 常齟齬不相下 二人如唐 爲武寧軍小將 騎而用槍 無能敵者 後保皐還國 謁大王曰 遍中國以吾人爲奴婢 願得鎭淸海 使賊不得掠人西去 淸海新羅海路之要 今謂之莞島 大王與保皐萬人 此後海上無 鄕人者 保皐旣貴 年去職饑寒 在泗之漣氷縣〔氷 當作水〕 一日 言於戌將馮元規曰 我欲東歸乞食於張保皐 元規曰 若與保皐所負如何 奈何去取死其手 年曰 饑寒死 不如兵死快 況死故鄕耶 遂去謁保皐 飮之極歡 飮未卒 聞王弑國亂無主 保皐分兵五千人與年 持年手泣曰 非子不能平禍難 年入國誅叛者立王 王召保皐爲相 以年代守淸海 (此與新羅傳記頗異 以杜牧立傳故 兩存之)
論曰 杜牧言 天寶安祿山亂 朔方節度使安思順 以祿山從弟賜死 詔郭汾陽代之 後旬日復詔李臨淮 持節分朔方半兵 東出趙魏 當思順時 汾陽-臨淮 俱爲牙門都將 二人不相能 雖同盤飮食 常 相視 不交一言 及汾陽代思順 臨淮欲亡去 計未決 詔臨淮 分汾陽半兵東討 臨淮入請曰 一死固甘 乞免妻子 汾陽 下 持手上堂 偶坐曰 今國亂主遷 非公不能東伐 豈懷私忿時耶 及別 執手泣涕 相勉以忠義 訖平巨盜 實二公之力 知其心不叛 知其材可任 然後心不疑 兵可分 平生積憤 知其心難也 忿必見短 知其材益難也 此保皐與汾陽之賢等耳 年投保皐 必曰 彼貴我賤 我降下之 不宜以舊忿殺我 保皐果不殺 人之常情也 臨淮請死於汾陽 亦人之常情也 保皐任年事 出於己 年且饑寒 易爲感動 汾陽@臨淮平生抗立 臨淮之命出於千子 於保皐〔 文苑英華作權〕 汾陽爲優 此乃聖賢遲疑成敗之際也 彼無他也 仁義之心與雜情 植 雜情勝則仁義滅 仁義勝則雜情消 彼二人仁義之心旣勝 復資之以明 故卒成功 世稱周召爲百代之師 周公擁孺子 而召公疑之 以周公之聖-召公之賢 少事文王 老佐武王 能平天下 周公之心 召公且不知之 苟有仁義之心 不資以明 雖召公尙爾 況其下哉 語曰 國有一人 其國不亡 夫亡國非無人也 丁其亡時 賢人不用 苟能用之 一人足矣 宋祁曰 嗟乎不以怨毒相甚〔甚 當作 〕 而先國家之憂 晉有祁奚 唐有汾陽 保皐 孰謂夷無人哉
斯多含 系出眞骨 奈密王七世孫也 父仇梨知級 本高門華胄 風標淸秀 志氣方正 時人請奉爲花郞 不得已爲之 其徒無慮一千人 盡得其歡心 眞興王命伊 異斯夫襲加羅(一作加耶)國 時斯多含年十五六 請從軍 王以幼少不許 其請勤而志確 遂命爲貴幢裨將 其徒從之者亦衆 及抵其國界 請於元帥 領麾下兵 先入 檀梁( 檀梁城門名 加羅語謂門爲梁云) 其國人不意兵猝至 驚動不能禦 大兵乘之 遂滅其國 師還 王策功賜加羅人口三百 受已皆放 無一留者 又賜田 固辭 王强之 請賜閼川不毛地之而已 含始與武官郞約爲死友 武官病卒 哭之慟甚 七日亦卒 時年十七歲
三國史記 卷 第四十五
列傳 第五 (乙巴素 金后稷 祿眞 密友-紐由 明臨 夫 昔于老 朴堤上 貴山 溫達)
乙巴素 高句麗人也 國川王時 沛者於昇留-評者左可慮等 皆以外戚擅權 多行不義 國人怨憤 王怒欲誅之 左可慮等謀反 王誅竄之 遂下令曰 近者 官以寵授 位非德進 毒流百姓 動我王家 此寡人不明所致也 今汝四部 各擧賢良在下者 於是四部共擧東部晏留 王徵之 委以國政 晏留言於王曰 微臣庸愚 固不足以參大政 四鴨 谷左勿村乙巴素者 琉璃王大臣乙巴素之孫也 性質剛毅 智慮淵深 不見用於世 力田自給 大王若欲理國 非此人則不可 王遣使以卑辭重禮聘之 拜中畏大夫 加爵爲于台 謂曰 孤 承先業 處臣民之上 德薄材短 未濟於理 先生藏用晦明 窮處草澤者久矣 今不我棄 幡然而來 非獨孤之喜幸 社稷生民之福也 請安承敎 公其盡心 巴素意雖許國 謂所受職不足以濟事 乃對曰 臣之駑蹇 不敢當嚴令 願大王選賢良 授高官 以成大業 王知其意 乃除爲國相 令知政事 於是朝臣國戚謂巴素以新間舊 疾之 王有敎曰 無貴賤 苟不從國相者 族之 巴素退而告人曰 不逢時則隱 逢時則仕 士之常也 今上待我以厚意 其可復念舊隱乎 乃以至誠奉國 明政敎 愼賞罰 人民以安 內外無事 王謂晏留曰 若無子之一言 孤不能得巴素以共理 今庶績之凝 子之功也 拜爲大使者 至山上王七年秋八月 巴素卒 國人哭之慟
金后稷 智證王之曾孫 事眞平大王爲伊 轉兵部令 大王頗好田獵 后稷諫曰 古之王者 必一日萬機 深思遠慮 在右正士 容受直諫 不敢逸豫 然後德政醇美 國家可保 今殿下日與狂夫獵士 放鷹犬逐雉兎 奔馳山野 不能自止 老子曰 馳騁田獵 令人心狂 書曰 內作色荒 外作禽荒 有一于此 未或不亡 由是觀之 內則蕩心 外則亡國 不可不省也 殿下其念之 王不從 又切諫 不見聽 後后稷疾病將死 謂其三子曰 吾爲人臣 不能匡救君惡 恐大王遊娛不已 以至於亡敗 是吾所憂也 雖死 必思有以悟君 須 吾骨於大王遊 之路側 子等皆從之 他日王出行 半路有遠聲 若日莫去 王顧問聲何從來 從者告云 彼后稷伊 之墓也 遂陳后稷臨死之言 大王산然流涕曰 夫子忠諫 死而不忘 其愛我也深矣 若終不改 其何顔於幽明之間耶 遂終身不復獵
祿眞 姓與字未詳 乂秀奉一吉 祿眞二十三歲始仕 屢經內外官 至憲德大王十年戊戌 爲執事侍郞 十四年 國王無嗣子 以母弟秀宗爲儲貳 入月池宮 時忠恭角干爲上大等 坐政事堂 注擬內外官 退公感疾 召國醫診脈 曰病在心臟 須服龍齒湯 遂告暇三七日 杜門不見賓客 於是祿眞造而請見 門者拒焉 祿眞曰 下官非不知相公移疾謝客 須獻一言於左右 以開鬱 之慮 故此來耳 若不見則不敢退也 門者再三復之 於是引見 祿眞進曰 伏聞寶體不調 得非早朝晩罷-蒙犯風露- 以傷榮衛之和-失支體之安乎 曰未至是也 但昏昏 精神不快耳 祿眞曰 然則公之病 不須藥石 不須針 可以至言高論 一攻而破之也 公將聞之乎 曰吾子不我遐遺 惠然光臨 願聽玉音 洗我胸(이병도본에는 月이 밑에 있음)臆 祿眞曰 彼梓人之爲室也 材大者爲梁柱 小者爲椽 偃者-植者 各安所施 然後大厦成焉 古者賢宰相之爲政也 又何異焉 才巨者置之高位 小者授之薄任 內則六官-百執事 外則方伯-連率-郡守-縣令 朝無闕位 位無非人 上下定矣 賢不肖分矣 然後王政成焉 今則不然 徇私而滅公 爲人而擇官 愛之則雖不材擬送於雲 憎之 則雖有能 圖陷於溝壑 取捨混其心 是非亂其志 則不獨國事 濁 而爲之者亦勞且病矣 若其當官淸白 事恪恭 杜貨賂之門 遠請託之累 黜陟只以幽明 予奪不以愛憎 如衡焉不可枉以輕重 如繩焉不可欺以曲直 如是則刑政允穆 國家和平 雖曰開孫弘之閤 置曹參之酒 與朋友故舊 談笑自樂可也 又何必區區於服餌之間 徒自費日廢事爲哉 角干於是謝遣醫官 命駕朝王室 王曰 謂卿극日服藥 何以來朝 答曰 臣聞祿眞之言 同於藥石 豈止飮龍齒湯而已哉 因爲王一一陳之 王曰 寡人爲君 卿爲相 而有人直言如此 何喜如焉 不可使儲君不知 宜往月池宮 儲君聞之 入賀曰 嘗聞君明則臣直 此亦國家之美事也 後熊川州都督憲昌反叛 王擧兵討之 祿眞從事有功 王授位大阿 辭不受
密友-紐由者 高句麗人也 東川王二十年 魏幽州刺史毋丘儉 將兵來侵 陷丸都城 王出奔 將軍王 追之 王欲奔南沃沮 至于竹嶺 軍士奔散殆盡 唯東部密友獨在側 謂王曰 今追兵甚迫 勢不可脫 臣請決死而禦之 王可遁矣 遂募死士 與之赴敵力戰 王僅得脫而去 依山谷 聚散卒自衛 謂曰 若有能取密友者 厚賞之 下部劉屋句前對曰 臣試往焉 遂於戰地 見密友伏地 乃負而至 王枕之以股 久而乃蘇 王間行轉輾 至南沃沮 魏軍追不止 王計窮勢屈 不知所爲 東部人紐由進曰 勢甚危迫 不可徒死 臣有愚計 請以飮食往 魏軍 因伺隙刺殺彼將 若臣計得成 則王可舊擊決勝 王曰諾 紐由入魏軍詐降 曰 寡君獲罪於大國 逃至海濱 措躬無地矣 將以請降於陳前 歸死司寇 先遣小臣 致不 之物 爲從者羞 魏將聞之 將受其降 紐由隱刀食器 進前拔刀 刺魏將胸 與之俱死 魏軍遂亂 王分軍爲三道急擊之 魏軍擾亂不能陳 遂自樂浪而退 王復國論功 以密友-紐由爲第一 賜密友巨谷-靑木谷 賜屋句鴨 -豆訥河原以爲食邑 追贈紐由爲九使者 又以其子多優爲大使者
明臨 夫 高句麗人也 新大王時 爲國相 漢玄 郡太守耿臨 發大兵欲攻我 王問 臣戰守孰便 衆議曰 漢兵恃衆輕我 若不出戰 彼以我爲怯數來 且我國山險而路隘 此所謂一夫當關 萬夫莫當者也 漢兵雖衆 無如我何 請出師禦之 夫曰 不然 漢國大民衆 今以强兵遠鬪 其鋒不可當也 而又兵衆者宜戰 兵少者宜守 兵家之常也 今漢人千里轉糧 不能持久 若我深溝高壘 淸野以待之 彼必不過旬月 饑困而歸 我以勁卒迫之 可以得志 王然之 城固守 漢人攻之不克 士卒饑餓引還 夫帥師數千騎追之 戰於坐原 漢軍大敗 匹馬不反 王大悅 賜 夫坐原及質山爲食邑 十五年秋九月卒 年百十三歲 王自臨慟 罷朝七日 以禮葬於質山 置守墓二十家
昔于老 奈解尼師今之子(或云角于水老之子也) 助賁王二年七月 以伊 爲大將軍 出討甘文國破之 以其地爲郡縣 四年七月 倭人來侵 于老逆戰於沙道 乘風縱火 焚賊戰艦 賊溺死且盡 十五年正月 進爲舒弗耶〔耶 當作邯〕 兼知兵馬事 十六年 高句麗侵北邊 出擊之不克 退保馬頭柵 至夜士卒寒苦 于老躬行勞問 手燒薪 暖熱之 心感喜如夾 沾解王在位 沙梁伐國舊屬我 忽背而歸百濟 于老將兵往討滅之 七年癸酉 倭國使臣葛那古在館 于老主之 與客戱言 早晩以汝王爲鹽奴 王妃爲 婦 倭王聞之怒 遣將軍于道朱君討我 大王出居于柚村 于老曰 今玆之患 由吾言之不愼 我其當之 遂抵倭軍 謂曰 前日之言戱之耳 豈意興師至於此耶 倭人不答 執之積柴置其上 燒殺之乃去 于老子幼弱不能步 人抱以騎而歸 後爲訖解尼師今 味鄒王時 倭國大臣來聘 于老妻請於國王 私饗倭使臣 及其泥醉 使壯士曳下庭焚之 以報前怨 倭人忿 來攻金城 不克引歸
論曰 于老爲當時大臣 掌軍國事 戰必克 雖不克 亦不敗 則其謀策必有過人者 然以一言之悖 以自取死 又令兩國交兵 其妻能報怨 亦變而非正也 若不爾者 其功業亦可錄也
朴堤上(或云毛末) 始祖赫居世之後 婆娑尼師今五世孫 祖阿道葛文王 父勿品波珍 堤上仕爲 良州干 先是實聖王元年壬寅 與倭國講和 倭王請以奈勿王之子未斯欣爲質 王嘗恨奈勿王使己質於高句麗 思有以釋憾於其子 故不拒而遣之 又十一年壬子 高句麗亦欲得未斯欣之兄卜好爲質 大王又遣之 及訥祇王卽位 思得辯士往迎之 聞水酒村干伐寶靺-一利村干仇里 -利伊村干波老三人有賢智 召問曰 吾弟二人質於倭麗二國 多年不還 兄弟之故 思念不能自止 願使生還 若之何而可 三人同對曰 臣等聞 良州干堤上剛勇而有謀 可得以解殿下之憂 於是徵堤上使前 告三臣之言而請行 堤上對曰 臣雖愚不肖 敢不唯命祗承 遂以聘禮入高句麗 語王曰 臣聞交 國之道誠信而已 若交質子 則不及五覇 誠末世之事也 今寡君之愛弟在此 殆將十年 寡君以 在原之意 永懷不已 若大王惠然歸之 則若九牛之落一毛 無所損也 而寡君之德大王也 不可量也 王其念之 王曰諾 許與同歸 及歸國 大王喜慰曰 我念二弟如左右臂 今只得一臂奈何 堤上報曰 臣雖奴才旣以身許國 終不辱命 然高句麗大國 王亦賢君 是故臣得以一言悟之 若倭人不可以口舌諭 當以詐謀 可使王子歸來 臣適彼 則請以背國論 使彼聞之 乃以死自誓 不見妻子 抵栗浦汎舟向倭 其妻聞之 奔至浦口 望舟大哭曰 好歸來 堤上回顧曰 我將命入敵國 爾莫作再見期 遂徑入倭國 若叛來者 倭王疑之 百濟人前入倭 讒言新羅與高句麗謀侵王國 倭遂遣兵邏戍新羅境外 會高句麗來侵 幷擒殺倭邏人 倭王乃以百濟人言爲實 又聞羅王囚未斯欣-堤上之家人 謂堤上實叛者 於是出師將襲新羅 兼差堤上與未斯欣爲將 兼使之鄕導 行至海中山島 倭諸將密議 滅新羅後 執堤上-未斯欣妻 以還 堤上知之 與未斯欣乘舟遊 若捉魚鴨者 倭人見之 以謂無心喜焉 於是堤上勸未斯欣潛歸本國 未斯欣曰 僕奉將軍如父 豈可獨歸 堤上曰 若二人俱發 則恐謀不成 未斯欣拘堤上項 泣辭而歸 堤上獨眠室內晏起 欲使未斯欣遠行 諸人問將軍何起之晩 答曰 前日行舟勞困 不得夙興 及出知未斯欣之逃 遂縛堤上 行舡追之 適煙霧晦冥 望不及焉 歸堤上於王所 則流於木島 未幾 使人以薪火燒爛支體 然後斬之 大王聞之哀慟 追贈大阿 厚賜其家 使未斯欣娶其堤上之第二女爲妻 以報之 初未斯欣之來也 命六部遠迎之 及見握手相泣 會兄弟置酒極娛 王自作歌舞 以宣其意 今鄕樂憂息曲是也
貴山 沙梁部人也 父武殷阿干 貴山少與部人추項爲友 二人相謂曰 我等期與士君子遊 而不先正心修身 則恐不免於招辱 蓋聞道於賢者之側乎 時圓光法師入隋遊學 還居加悉寺 爲時人所尊禮 貴山等詣門 衣進告曰 俗士 蒙 無所知識 願賜一言 以爲終身之誡 法師曰 佛戒有菩薩戒 其別有十 若等爲人臣子 恐不能堪 今有世俗五戒 一曰事君以忠 二曰事親以孝 三曰交友以信 四曰臨戰無退 五曰殺生有擇 若等行之無忽 貴山等曰 他則旣受命矣 所謂殺生有擇 獨未曉也 師曰 六齋日春夏月不殺 是擇時也 不殺使畜 謂馬牛鷄犬 不殺細物 謂肉不足一 是擇物也 如此唯其所用 不求多殺 此可謂世俗之善戒也 貴山等曰 自今已後 奉以周旋 不敢失墜 眞平王建福十九年壬戌秋八月 百濟大發兵 來圍阿莫(一作暮)城 王使將軍波珍干乾品-武梨屈伊梨伐-級于武殷-比梨耶等 領兵拒之-貴山-추項 幷以少監赴焉 百濟敗 退於泉山之澤 伏兵以待之 我軍進擊 力困引還 時武殷爲殿 立於軍尾 伏猝出 鉤而下之 貴山大言曰 吾嘗聞之師 曰士當軍無退 豈敢奔北乎 擊殺賊數十人 以己馬出父 與추項揮戈力鬪 諸軍見之奮擊 橫戶滿野 匹馬隻輪無反者 貴山等金瘡滿身 半路而卒 王與 臣迎於阿那之野 臨戶痛哭 以禮殯葬 追賜位貴山奈麻 項大舍
溫達 高句麗平岡王時人也 容貌龍鍾可笑 中心則 然( 恐作曄) 家甚貧 常乞食以養母 破衫弊履 往來於市井間 時人目之爲愚溫達 平岡王少女兒好啼 王戱曰 汝常啼 我耳 長必不得爲士大夫妻 當歸之愚溫達 王每言之 及女年二八 欲下嫁於上部高氏 公主對曰 大王常語 汝必爲溫達之婦 今何故改前言乎 匹夫猶不欲食言 況至尊乎 故曰王者無戱言 今大王之命謬矣 妾不敢祗承 王怒曰 汝不從我敎 則固不得爲吾女也 安用同居 宜從汝所適矣 於是公主以寶釧數十枚繫 後 出宮獨行 路遇一人 問溫達之家 乃行至其家 見盲老母 近前拜問其子所在 老母對曰 吾子貧且陋 非貴人之所可近 今聞子之臭 芬馥異常 接子之手 柔滑如綿 必天下之貴人也 因誰之 以至於此乎 惟我息不忍饑 取楡皮於山林 久而未還 公主出行 至山下 見溫達負楡皮而來 公主與之言懷 溫達悖然曰 此非幼女子所宜行 必非人也 狐鬼也 勿迫我也 遂行不顧 公主獨歸 宿柴門下 明朝更入 與母子備言之 溫達依違未決 其母曰 吾息至陋 不足爲貴人匹 吾家至 固不宜貴人居 公主對曰 古人言 一斗粟猶可春 一尺布猶可縫 則苟爲同心 何必富貴然後可共乎 乃賣金釧 買得田宅奴婢牛馬器物 資用完具 初買馬 公主語溫達曰 愼勿買市人馬 須擇國馬病瘦而見放者 而侯換之 溫達如其言 公主養飼其勤 馬日肥且壯 高句麗常以春三月三日 會獵樂浪之丘 以所獲猪鹿祭天及山川神 至其日王出獵 臣及五部兵士皆從 於是溫達以所養之馬隨行 其馳騁常在前 所獲亦多 他無若者 王召來問姓名 驚且異之 時後周武帝出師伐遼東 王領軍逆戰於拜山之野 溫達爲先鋒 疾鬪斬數十餘級 諸軍乘勝奮擊大克 及論功 無不以溫達爲第一 王嘉歎之曰 是吾女壻也 備禮迎之 賜爵爲大兄 由此寵榮尤渥 威權日盛 及陽岡王卽位 溫達奏曰 惟新羅割我漢北之地爲郡縣 百姓痛恨 未嘗忘父母之國 願大王不以愚不肖 授之以兵 一往必還吾地 王許焉 臨行誓曰 鷄立峴-竹嶺已西不歸於我 則不返也 遂行 與羅軍戰於阿旦城之下 爲流失所中 路而死(路 趙炳舜本作 ) 欲葬 柩不肯動 公主來撫棺曰 死生決矣 於乎歸矣 遂擧而 大王聞之悲慟
三國史記 卷 第四十六
列傳 第六 (强首 崔致遠 薛聰)
强首 中原京沙梁人也 父昔諦奈麻 其母夢見人有角 而妊身 乃生 頭後有高骨 昔諦以兒就當時所謂賢者 問曰 此兒頭骨如此何也 答曰 吾聞之伏羲虎形 女 蛇身 神農牛頭 皐陶馬口 則聖賢同類 而其相亦有不凡者 叉觀兒首有 子 於相法面 無好 頭 無惡 則此必奇物乎 父還謂其妻曰 爾子非常兒也 好養育之 當作將來之 國士也 及壯自知讀書 通曉義理 父欲觀其志 問曰 爾學佛乎 學儒乎 對曰 愚聞之佛世外敎也 愚人間人 安用學佛爲 願學儒者之道 父曰 從爾所好 遂就師讀孝經-曲禮-爾雅-文選 所聞雖淺近 而所得愈高遠 魁然爲一時之傑 遂入仕 歷官爲時聞人 强首常與釜谷冶家之女野合〔常 當作嘗〕 情好頗篤 及年二十歲 父母媒邑中之女有容行者 將妻之 强首辭不可以再娶 父怒曰 爾有時名 國人無不知 而以微者爲偶 不亦可恥乎 强首再拜曰 貧且賤 非所羞也 學道而不行之 誠所羞也 嘗聞古人之言 曰糟糠之妻不下堂 貧賤之交不可忘 則賤妾所不忍棄者也 及太宗大王卽位 唐使者至傳詔書 其中有難讀處 王召問之 在王前一見說釋無疑滯 王驚喜 恨相見之晩 問其姓名 對曰 臣本任那加良人 名字頭〔字 趙炳舜本作牛〕 王曰 見卿頭骨 可稱强首先生 使製廻謝唐皇帝詔書表 文工而意盡 王益奇之 不稱名 言任生而已 强首未嘗謀生 家貧怡如也 王命有司 歲賜新城租一百石 文武王曰 强首文章自任 能以書翰致意於中國及麗濟二邦 故能結好成功 我先王請兵於唐 以平麗濟者 雖曰武功 亦由文章之助焉 則强首之功豈可忽也 授位沙 增俸歲租二百石 至神文大王時卒 葬事官供其賻 贈衣物匹段尤多 家人無所私 皆歸之佛事 其妻乏於食 欲還鄕里 大臣聞之 請王賜租百石 妻辭曰 妾賤者也 衣食從夫 受國恩多矣 今旣獨矣 豈敢再辱厚賜乎 遂不受而歸 新羅古記曰 文章則强首-帝文-守眞-良圖-風訓-骨 帝文已下事逸 不得立傳
崔致遠 字孤雲(或云海雲) 王京沙粱部人也 史傳泯滅 不知其世系 致遠少精敏好學 至年十二 將隨海舶入唐求學 其父謂曰 十年不第 卽非吾子也 行矣勉之 致遠至唐 追師學問無怠 乾符元年甲午 禮部侍郞裵瓚下一擧及第 調授宣州 水縣慰 考績爲承務郞侍御史內供奉 賜紫金魚袋 時黃巢叛 高騈爲諸道行營兵馬都統以討之 致遠爲從事 以委書記至任 其表狀書啓傳之之今 及年二十八歲 有歸寧之志 僖宗知之 光啓元年 使將詔來聘 留爲侍讀兼翰林學士守兵部侍郞知瑞書監〔趙炳舜本監下有事字〕 致遠自以西學多所得 及來將行己志 而衰季多疑忌. 不能容 出爲大山郡太守 唐昭宗景福二年 納旌節使兵部侍郞金處誨沒於海 卽差혜城郡太守金峻爲告秦使 時致遠爲富城郡太守 祗召爲賀正使 以比歲饑荒 因之盜賊交午 道梗不果行 其後致遠亦嘗奉使如唐 但不知其歲月耳 故其文集有上大師]侍中狀云 伏聞東海之外 有三國 其名馬韓-卞韓-辰韓 馬韓則高麗 卞韓則百濟 辰韓則新羅也 高麗-百濟全盛之時 强兵百濟 南侵吳越 北撓幽燕齊魯 爲中國巨 隋皇失馭 由於征遼 貞觀中我唐太宗皇帝親統六軍渡海 恭行天罰 高麗畏威請和 文皇受降廻 此際我武烈大王 請以犬馬之誠 助定一方之難 入唐朝謁 自此而始 後以高麗百濟踵前造惡 武烈七朝請爲鄕導〔七 當作王〕 至高宗皇帝顯慶五年 勅蘇定方 統十道强兵 樓舡萬隻 大破百濟 乃於基地 置扶餘都督府 招緝遺氓 以漢官 以臭味不同 屢聞離叛 遂徙基人於河南 摠章元年命英公徐勣〔徐 當作李〕 破高句麗 置安東都督府 至儀鳳三年 徙其人於河南 右 高句麗殘 類聚 北依太白山下 國號爲渤海 開元二十年 怨恨天朝 將兵掩襲登州 殺刺史韋俊 於是明皇帝大怒 命內史高品-何行成-太僕卿金思蘭 發兵過海攻討 仍就加我王金某爲正大尉持節充寧海軍事 林州大都督 以冬深雪厚 蕃漢苦寒 勅命廻軍 至今三百餘年 一方無事滄海晏然 此乃我武烈大王之功也 今某儒門末學 海外凡材 謬奉表章 來朝樂土 凡有誠懇 禮合披陳 伏見 元和十二年 本國王子金張廉 風飄至明州下岸 浙東某官發送入京 中和二年 入朝使金直諒爲叛臣作亂 道路不通 遂於楚州下岸 至揚州 得知聖駕幸蜀 高太尉差都頭張儉 監押送至西川 已前事例分明 伏乞 大師侍中俯降台恩 特賜水陸券牒 令所在供給舟舡熟食 及長行驢馬草料 幷差軍將 監送至駕前 此所謂大師侍中姓名亦不可知也 致遠自西事大唐 東歸故國 皆遭亂世 屯 蹇連 動輒得咎 自傷不遇 無復仕進意 逍遙自放 山林之下 江海之濱 營臺 植松竹 枕藉書史 嘯詠風月 若慶州南山 剛州氷山 陜州淸凉寺 智異山雙溪寺 合浦縣別墅 此皆遊焉之所 最後帶家隱伽耶山海印寺 與母兄浮圖賢俊 及定玄師 結爲道友 棲遲偃仰 以終老焉 始西遊時 與江東詩人羅隱相知 隱負才自高 不輕許可人 示致遠所製歌詩五軸 又與同年顧雲友善 將歸 顧雲以詩送別 略曰 我聞海上三金鼇 金鼇頭戴山 高高山之上兮 珠宮貝闕黃金殿 山之下兮 千里萬里之洪濤 傍邊一點 林碧 鼇山孕秀生奇特 十二乘船渡海來 文章感動中華國 十八橫行戰詞苑 一箭射破金門策 新唐書藝文志云 崔致遠四六集一卷 桂苑筆耕二十卷 注云 崔致遠高麗人 賓貢及第爲高騈從事 其名聞上國如此 又有文集三十卷 行於世 初 我太祖作興 致遠知非常人 必受命開國 因致書問 有鷄林黃葉 鵠嶺靑松之句 其門人等至國初來朝 仕至達官者非一 顯宗在位 爲致遠密贊祖業 功不可忘 下敎贈內史令 至十四歲太平二年壬武五月〔二 當作三〕〔壬戌五月 當作癸亥二月(據麗史)〕 贈諡文昌侯
薛聰 字聰智 祖談捺奈麻 父元曉 初爲桑門 掩該佛書 旣而返本 自號小性居士 聰 性明銳 生知道待(待 趙炳舜本作術) 以方言讀九經 訓導後生 至今學者宗之 又能屬文 而世無傳者 但今南地 或有聰所製碑銘 文字缺落不可讀 竟不知其何如也 神文大王 以仲夏之月 處高明之室 顧謂聰曰 今日宿雨初歇 薰風微 雖有珍饌哀音 不如高談善謔以舒伊鬱 吾子必有異聞 蓋爲我陳之 聰曰 唯 臣聞昔花王之始來也 植之以香園 護之以翠幕 當三春而發艶 凌百花而獨出 於是自邇及遐 艶艶之靈 夭夭之英 無不奔走上謁 唯恐不及 忽有一佳人 朱顔玉齒 鮮粧 服 伶 而來 綽約而前 曰妾履雪白之沙汀 對鏡淸之海 而沐春雨以去垢 快淸風而自適 其名曰薔薇 聞王之令德 期薦枕於香 王其容我乎 又有一丈夫 布衣韋帶 戴自持杖 龍鍾而步 而來 曰 僕在京城之外 居大道之旁 下臨蒼茫之野景 上倚嵯峨之山色 其名曰白頭翁 竊謂 左右供給雖足膏粱以充腸-茶酒以淸神 巾衍儲藏 須有良藥以補氣 惡右以 毒 故曰 雖有絲麻 無棄菅 凡百君子 無不代 不識王亦有意乎 或曰 二者之來 何取何捨 花王曰 丈夫之言 亦有道理 而佳人難得 將如之何 丈夫進而言曰 吾謂王聰明識理義 故來焉耳 今則非也 凡爲君者 鮮不親近邪 疏遠正直 是以孟軻不遇以終身 馮唐郞潛而皓首 自古如此 吾其柰何 花王曰吾過矣吾過矣 於是王愁然作色曰 子之寓言誠有深志 請書之以謂王者之戒〔謂 趙炳舞本作爲〕 遂擢聰以高秩 世傳 日本國眞人贈新羅使薛判官詩序云 嘗覽元曉居士所著金剛三昧論 深恨不見其人 聞新羅國使薛 卽是居士之抱孫 雖不見其祖 而喜遇其孫 乃作詩贈之 其詩至今存焉 但不知其子孫名字耳 至我顯宗在位十三歲 天禧五年辛酉〔天禧五年辛酉 當作乾興元年壬戌〕 追贈爲弘儒侯 或云 薛聰嘗入唐學 未知然不 崔承祐以唐昭宗龍紀二年入唐 至景福二年 侍郞楊涉下及第 有四六五卷 自序爲 本集 後爲甄萱作檄書 移我太祖 崔彦 年十八入唐遊學 禮部侍郞薛廷珪下及第 四十二還國 爲執事侍郞瑞書院學士 及太祖開國 入朝 仕至翰林院大學士平章事 卒諡文英 金大問 本新羅貴門子弟 聖德王三年爲漢山州都督 作傳記若干卷 其高僧傳-花郞世記-樂本 漢山記猶存 朴仁範-元傑-巨仁-金雲卿-金垂訓輩 雖僅有文字傳者 而史失行事 不得立傳
三國史記 卷 第四十七
列傳 第七 (奚論 素那 驟徒 訥催 薛 頭 金令胤 官昌 金歆運 裂起 丕寧子 竹竹 匹夫 階伯)
奚論 牟梁人也 其父讚德有勇志英節 名高一時 建福二十七年庚午 眞平大王選爲 岑城縣令 明年辛未冬十月 百濟大發兵來 攻 岑城一百餘日 眞平王命將 以上州-下州-新州之兵救之 遂往與百濟人戰 不克引還 讚德憤恨之 謂士卒曰 三州軍帥見敵强不進 城危不救 是無義也 與其無義而生 不若有義而死 乃激昻奮勵 且戰且守 以至粮盡水竭 而猶食屍飮尿 力戰不怠 至春正月 人旣疲 城將破 勢不可復完 乃仰天大呼曰 吾王委我以一城 而不能全 爲敵所敗 願死爲大 喫盡百濟人 以復此城 遂攘臂瞋目 走觸槐樹而死 於是城陷 軍士皆降 奚論年二十餘歲 以父功爲大奈麻 至建福三十五年戊寅 王命奚論爲金山幢主 與漢山州都督邊品興師 襲 岑城取之 百濟聞之 擧兵來.奚論等逆之 兵旣相交 奚論謂諸將曰 昔吳父殞身於此 我今亦與百濟人戰於此 是我死日也 遂以短兵赴敵 殺數人而死 王聞之爲流涕 贈 其家甚厚 時人無不哀悼 爲作長歌 弔之
素那(或云金川) 白城郡蛇山入也 其父沈那(或云煌川) 力過人 身輕且捷 蛇山境與百濟相錯 故互相寇擊無虛月 沈那每出戰 所向無堅陳 仁平中 白城郡出兵 往抄百濟邊邑 百濟出精兵急擊之 我士卒亂退 沈那獨立拔劍 怒目大叱 斬殺數十餘人 賊懼不敢當 遂引兵而走 百濟人指沈那曰 新羅飛將 因相謂曰 沈那尙生 莫近白城 素那雄豪 有父風 百濟滅後 漢州都督都儒公請大王 遷素那於阿達城 禦北鄙 上元二年乙亥春 阿達城太守級 漢宣敎民 以某日齊出種麻 不得違令 靺鞨諜者認之 歸告其酋長 至其日 百姓皆出城在田 靺鞨僭師 猝入城 剽掠一城 老幼狼狽 不知所爲 素那奮刃向賊 大呼曰 爾等知新羅有沈那之子素那乎 固不畏死以圖生 欲鬪者曷不來耶 遂憤怒突賊 賊不敢迫 但向射之 素那亦射 飛矢如蜂 自辰至酉 素那身矢如 遂倒而死 素那妻 加林郡良家女子 初 素那以阿達城 敵國 獨行 留其妻而在家 郡人聞素那死弔之 其妻哭而對曰 吾夫常曰 丈夫固當兵死 豈可臥牀席死家人之手乎 其平昔之言如此 今死如其志也 大王聞之 涕泣沾襟曰 父子勇於國事 可謂世濟忠義矣 贈官
驟徒 沙梁人 奈麻聚福之子 史失其姓 兄弟三人 長夫果 仲驟徒 季逼實 驟徒嘗出家 名道玉 居實際寺 太宗大王時 百濟來伐助川城 大王興師出戰 未決 於是道玉語其徒曰 吾聞爲僧者 上則精術業以復性 次則起道用以益他 我形似桑門而已 無一善可取 不如從軍殺身以報國 脫法衣著戎服 改名曰驟徒 意謂馳驟而爲徒也 乃詣兵部 請屬三千幢 遂隨軍赴敵場 及旗鼓相當 持槍劍突陣 力鬪 殺賊數人而死 後咸亨二年辛未 文武大王發兵 使踐百濟邊地之禾 遂與百濟人戰於能津之南 時夫果以幢主戰死 論功第一 文明元年甲申 高句麗殘賊據報德城而叛 神文大王命將討之 以逼實爲貴幢弟監 臨行 謂其婦曰 吾二兄旣死於王事 名垂不朽 吾雖不肖 何得畏死而苟存乎 今日與爾生離 終是死別也 好住無傷 及對陣 獨出奮擊 斬殺數十人而死 大王聞之 流涕嘆曰 驟徒知死所 而激昆弟之心 夫果-逼實 亦能勇於義 不顧其身 不其壯歟 皆追贈官沙
訥催 沙梁人 大奈麻都非之子也 眞平王建福四十一年甲申冬十月 百濟大擧來侵 分兵圍攻速含-櫻岑-岐岑-烽岑-旗懸-冗柵等六城〔冗 當作穴〕 王命上州-下州-貴幢-法幢-誓幢五軍 往救之 旣到 見百濟兵陣堂堂鋒不可當 盤桓不進 或立議曰 大王以五軍委之諸將 國之存亡在此一役 兵家之言曰 見可而進 知難而退 今强敵在前 不以好謀而直進 萬一有不如意 則悔不可追 將佐皆以爲然 而業已受命出師 不得徒還 先是國家欲築奴珍等六城而未遑 遂於其地築畢而歸 於是百濟侵攻愈急 速含-岐岑-冗柵三城〔冗 當作穴〕 或滅或降 訥催以三城固守 及聞五軍不救而還 慷慨流涕 謂士卒曰 陽春和氣 草木皆華 至於歲寒 獨松栢後彫 今孤城無援 日益 危 此誠志士義夫盡節揚名之秋 汝等將若之何 士卒揮淚曰 不敢惜死 唯命是從 及城將 軍士死亡無幾人 皆殊死戰 無苟免之心 訥催有一奴 强力善射 或嘗語曰 小人而有異才 鮮不爲害此奴 宜遠之 訥催不聽 至是城陷賊入 奴張弓挾矢 在訥催前 射不虛發 賊懼不能前 有一賊出後 以斧擊訥催 乃 奴反與鬪俱死 王聞之悲慟 追贈訥催職級
薛(一本作薛)(註之薛字 恐是薛之訛) 頭 亦新羅衣冠子孫也 嘗與親友四人 同會燕飮 各言其志 頭曰 新羅用人 論骨品 苟非其族 雖有鴻才傑功 不能踰越 我願西遊中華國 奮不世之略 立非常之功 自致榮路 備簪紳劍佩 出入天子之側 足矣 武德四年辛巳 潛隨海舶入唐 會 太宗文皇帝親征高句麗 自薦爲左武衛果毅 至遼東 與麗人戰駐 山下 深入疾鬪而死 功一等 皇帝問是何許人 左右奏新羅人薛 頭也 皇帝泫然曰 吾人尙畏死 顧望不前 而外國人爲吾死事 何以報其功乎 問從者 聞其平生之願 脫御衣覆之 授職爲大將軍 以禮葬之
金令胤 沙梁人 級 盤屈之子 祖欽春(或云欽純)角干 眞平王時爲花郞 仁深信厚 能得衆心 及壯 文武大王陟爲 宰 事上以忠 臨民以恕 國人翕然稱爲賢相 太宗大王七年庚申 唐高宗命大將軍蘇定方伐百濟 欽春受王命 與將軍庾信等 率精兵五萬 以應之 秋七月 至黃山之原 値百濟將軍階伯 戰不利 欽春召子盤屈曰 爲臣莫若忠 爲子莫若孝 見危致命 忠孝兩全 盤屈曰 唯 乃入賊陣 力戰死 令胤生長世家 以名節自許 神文大王時 高句麗殘賊悉伏 以報德城叛 王命討之 以令胤爲黃衿誓幢步騎監 將行 謂人曰 吾此行也 不使宗族朋友聞其惡聲 及見悉伏 出 岑城南七里 結陳以待之 或告曰 今此凶黨 譬如 巢幕上 魚戱鼎中 出萬死以爭 一日之命耳 語曰 窮寇勿迫 宜左次以待疲極而擊之 可不血刃而擒也 諸將然其言 暫退 獨令胤不肯之而欲戰 從者告曰 今諸將豈盡偸生之人 惜死之輩哉 而以向者之言爲然者 將俟其隙而 得其便者也 而子獨直前 其不可乎 令胤曰 臨陣無勇 禮經之所識〔識 趙炳舜本作誡〕 有進無退 士卒之常分也 丈夫臨事自決 何必從衆 遂赴適陣 格鬪而死 王聞之悽慟流涕曰 無是父無是子 其義烈可嘉者也 追贈爵賞尤厚
官昌(一云官狀) 新羅將軍品日之子 儀表都雅 小而爲花郞 善與人交 年十六 能騎馬彎弓 大監某薦之太宗大王 至唐顯慶五年庚申 王出師 與唐將軍侵百濟 以官昌爲副將 至黃山之野 兩兵相對 父品日謂曰 爾雖幼年有志氣 今日是立功名 取富貴志時 其可無勇乎 官昌曰 唯 卽上馬橫槍 直 敵陣 馳殺數人 而彼衆我寡 爲賊所虜 生致百濟元帥階伯前 階伯 脫胄 愛其少且勇 不忍加害 乃嘆曰 新羅多奇士 少年尙如此 況壯士乎 乃許生還 官昌曰 向吾入賊中 不能斬將 旗 深所恨也 再入必能成功 以手 井水 飮訖 再突賊陳疾鬪 階佰擒斬首 繫馬鞍送之 品日執其首 袖拭血曰 吾兒面目如生 能死於王事 無所悔矣 三軍見之 慷慨有立志 鼓 進擊 百濟大敗 大王贈位級 以禮葬之 賻其家唐絹三千匹 二十升布三十匹 穀一百石
金歆運 奈密王八世孫也 父達福 飡 歆運少遊花郞文努之門 時徒衆言及某戰死 留名至今 歆運慨然流涕 有激勵思齊之貌 同門僧轉密曰 此人若赴敵 必不還也 永徽六年 太宗大王憤百濟與高句麗梗邊 謀伐之 及出師 以歆運爲郞幢大監 於是不宿於家 風梳雨沐 與士卒同甘苦 抵百濟之地 營陽山下 欲進攻助川城 百濟人乘夜疾驅 黎明綠壘而入 我軍驚駭 顚沛不能定 賊因亂急擊 飛失雨集 歆運橫馬握 待敵 大舍詮知說曰 今賊起暗中 咫尺不相辨 公雖死 人無識者 況公新羅之貴骨 大王之半子 若死賊人手 則百濟所誇 而吾人之所深羞者矣 歆運曰 大丈夫旣以身許國 人知之與不如一也 豈敢求名乎 强立不動 從者握 勸還 歆運拔劍揮之 與賊鬪 殺數人而死 於是大監穢破 少監狄得相與戰死 步騎幢主寶用那聞歆運死曰 彼骨貴而勢榮 人所愛惜 而猶守節以死 況寶用那生而無益 死而無損乎 遂赴敵 殺三數人而死 大王聞之傷慟 贈歆運-穢破位一吉 寶用那-狄得位大奈麻 時人聞之 作陽山歌以傷之
論曰 羅人患無以知人 欲使類聚 遊 以觀其行義 然後擧用之 遂取美貌男子 飾之 名花郞以奉之 徒衆雲集 或相磨以道義 或相悅以歌樂 遊娛山水 無遠不至 因此知其邪正 擇而薦之於朝 故大問曰 賢佐忠臣 從此而秀 良將勇卒 由是而生者 此也 三代代花郞 無慮二百餘人 而芳名美事 具如傳記 若歆運者 亦郞徒也 能致命於王事 可謂不辱其名者也
裂起 史失族姓 文武王元年 唐皇帝遣蘇定方討高句麗 圍平壤城 含資道摠管劉德敏傳宣國王 送軍資平壤 王命大角干金庾信 輸米四千石 租二萬二千二百五十石 到獐塞 風雪 寒 人馬多凍死 麗人知兵疲 欲要擊之 距唐營三萬餘步 而不能前 欲移書而難其人 時裂起以步騎監輔行 進而言曰 某雖駑蹇 願備行人之數 遂與軍師仇近等十五人 持弓劍走馬 麗人望之 不能遮閼 凡兩日致命於蘇將軍 唐人聞之 喜慰廻書 裂起又兩日廻 庾信嘉其勇 與級 位 及軍還 庾信告王曰 裂起-仇近 天下之勇士也 臣以便宜許位級 而未副功勞 願加位沙 王曰 沙 之秩不亦過乎 庾信再拜曰 爵祿公器 所以酬功 何謂過乎 王允之 後庾信之子三光執政 裂起就求郡守 不許 裂起與祗園寺僧順憬曰 我之功大 請郡不得 三光殆以父死而忘我乎 順憬說三光 三光授以三年山君太守 仇近從元貞公 築西原述城 元貞公聞人言 謂怠於事 杖之 仇近曰 僕嘗與裂起入不測之地 不辱大角干之命 大角干不以僕爲無能 待以國士 今以浮言罪之 平生之辱無大此焉 元貞聞之 終身羞悔
丕寧子 不知鄕邑族姓 眞德王元年丁未 百濟以大兵來攻茂山-甘勿-桐岑等城 庾信率步騎一萬拒之 百濟兵甚銳 苦戰不能克 士氣索而力憊 庾信知丕寧子 有力戰深入之志 召謂曰 歲寒然後知松栢之後彫 今日之事急矣 非子誰能奮勵出奇 以激衆心乎 因與之飮酒 以示殷勤 丕寧子再拜云 今於稠人廣衆之中 獨以事屬我 可謂知己矣 固當以死報之 出謂奴合節曰 吾今日上爲國家 下爲知己死之 吾子擧眞雖幼年有壯志 必欲與之俱死 若父子倂命 則家人其將疇依 汝其與擧眞 好收吾骸骨歸 以慰母心 言畢 卽鞭馬橫 突賊陳 格殺數人而死 擧眞望之欲去 合節請曰 大人有言 令合節與阿郞還家 安慰夫人 今子負父命-棄母慈 可謂孝乎 執馬 不放 擧眞曰 見父死而苟存 豈所謂孝子乎 卽以劍擊折合節臂 奔入敵中戰死 合節曰 私天崩矣 不死何爲 亦交鋒而死 軍士見三人之死 感激爭進 所向挫鋒陷陣 大敗賊兵 斬首三千餘級 庾信收三屍 脫衣覆之 哭甚哀 大王聞之涕淚 以禮合葬於反知山 恩賞妻子九族尤渥
竹竹 大耶州人也 父 熱爲撰干 善德王時爲舍知 佐大耶城都督金品釋幢下 王十一年壬寅秋八月 百濟將軍允忠領兵來攻其城 先是 都督品釋見幕客舍知黔日之妻有色 奪之 黔日恨之 至是 爲內應 燒其倉庫 故城中兇懼 恐不能固守 品釋之佐阿飡西川(一云 之那〔 恐是沙之訛〕)登城 謂允忠曰 若將軍不殺我 願以城降 允忠曰 若如是 所不與公同好者 有如白日 西川勸 品釋及諸將士欲出城 竹竹止之曰 百濟反覆之國 不可信也 而允忠之言甘 必誘我也 若出城 必爲賊之所虜 與其竄伏而求生 不若虎鬪而至死 品釋不聽 開門 士卒先出 百濟發伏兵盡殺之 品釋將出 聞將士死 先殺妻子而自刎 竹竹收殘卒 閉城門自拒 舍知龍石謂竹竹曰 今兵勢如此 必不得全 不若生降以圖後效 答曰 君言當矣 而吾父名我以竹竹者 使我歲寒不凋 可折而不可屈 豈可畏死而生降乎 遂力戰 至城陷 與龍石同死 王聞之哀傷 贈竹竹以級 龍石以大奈麻 賞其妻子 遷之王都
匹夫 沙梁人也 父尊臺阿 太宗大王以 百濟高句麗靺鞨轉相親比爲脣齒 同謀侵奪 求忠勇材 堪綏禦者 以匹夫爲七重城下縣令 其明年庚申秋七月 王與唐師滅百濟 於是高句麗疾我 以冬十月 發兵來圍七重城 匹夫守且戰二十餘日 賊將見我士卒 盡誠鬪不內顧 謂不可猝拔 便欲引還 逆臣大奈麻比 密遣人告賊 以城內食盡力窮 若攻之必降 賊遂復戰 匹夫知之 拔劍斬比 首 投之城外 乃告軍士曰 忠臣義士 死且不屈 勉哉努力 城之存亡 在此一戰 乃奮拳一呼 病者皆起 爭先登 而士氣疲之 死傷過半 賊乘風縱火 攻城突入 匹夫與上干本宿-謨支-美齊等 向賊對射 飛矢知雨 支體穿破 血流至踵 乃 而死 大王聞之 哭甚痛 追贈級
階伯 百濟人 仕爲達率 唐顯慶五年庚申 高宗以蘇定方爲神丘道大摠管 率師濟海 與新羅伐百濟 階百爲將軍 簡死士五千人 拒之曰 以一國之人 當唐羅之大兵 國之存亡 未可知也 恐吾妻 沒爲奴婢 與具生辱 不如死快 遂盡殺之 至黃山之野 設三營 遇新羅兵將戰 誓衆曰 昔句踐以五千人破吳七十萬衆 今之日宜各奮勵決勝 以報國恩 遂오戰無不以一當千 羅兵乃却 如是進退至四合 力屈以死
三國史記 卷 第四十八
列傳 第八 (向德 聖覺 實兮 勿稽子 百結先生 劍君 金生 率居 孝女知恩 薛氏 都彌)
向德 態川州板積鄕人也 父名善 字潘吉 天資溫良 鄕里推其行 母則矢其名 向德亦以孝順爲時所稱 天寶十四年乙未 年荒民饑 加之以疫 父母飢且病 母又發옹 皆濱於死 向德日夜不解衣 盡誠安慰 而無以爲養 乃 肉以食之 又 母옹 皆致之平安 鄕司報之州 州報於王 王下敎 賜租三百斛 宅一區 口分田若干 命有司 立石紀事 以標之 至今人號其地云孝家
聖覺 菁州人 史矢其氏族 不樂世間名官 自號爲居士 依止一利縣法定寺 後歸家養母 以老病難於蔬食 割股肉以食之 及死 至誠爲佛事資薦 大臣角干敬信-伊 周元等 聞之國王 以熊川州向德故事 賞近縣租三百石
論曰 宋祁唐書云 善乎韓愈之論也 曰父母疾烹藥餌 以是爲孝 未聞毁支體者也 苟不傷義 則聖賢先衆而爲之 是不幸因而且死 則毁傷滅絶之罪有歸矣 安可旌其門以表異之 雖然委巷之陋 非有學術禮義之資 能忘身以及其親 出於誠心 亦足稱者 故列焉 則若向德者 亦可書者乎
實兮 大舍純德之子也 性剛直 不可屈以非義 眞平王時爲上舍人 時下舍人珍堤 其爲人便 爲王所嬖 雖與實兮同寮 臨事互相是非 實兮守正不苟且 珍堤嫉恨 屢讒於王曰 實兮無智慧多膽氣 急於喜怒 雖大王之言 非其意則憤不能已 若不懲艾 其將爲亂 蓋黜退之 待其屈服而後用之 非晩也 王然之 謫官 林 或謂實兮曰 君自祖考以忠誠公材聞於時 今爲 臣之讒毁 遠官於竹嶺之外 荒僻之地 不亦痛乎 何不直言自辨 實兮答曰 昔屈原孤直爲楚 黜 李斯盡忠爲秦極刑 故知 臣惑主 忠士被斥 古亦然也 何足悲乎 遂不言而往 作長歌見意
勿稽子 奈解尼師今時人也 家世平微 爲人倜 少有壯志 時八浦上國同謀伐阿羅國 阿羅使來請救 尼師今使王孫 音率近郡及六部軍往救 遂敗八國兵 是役也 勿稽子有大功 以見憎於王孫 故不記其功 或謂勿稽子曰 子之功莫大而不見錄 怨乎 曰 何怨之有 或曰 蓋聞之於王 勿稽子曰 矜功求名 志士所不爲也 但當勵志以待後時而已 後三年骨浦-柒浦-古史浦三國人 來攻竭火城 王率兵出救 大敗三國之師 勿稽子斬獲數十餘級 及其論功 又無所得 及語其婦曰 嘗聞爲臣之道 見危則致命 臨難則忘身 前日浦上-竭火之役 可謂危且難矣 而不能以致命忘身聞於人 將何面目以出市朝乎 遂被髮携琴 入師 山不反
百結先生 不知何許人 居狼山下 家極貧 衣百結若懸 時人號爲東里百結先生 嘗慕榮啓期之爲人 以琴自隨 凡喜怒悲歡不平之事 皆以琴宣之 歲將暮 里 粟 其妻聞杵聲曰 人皆有粟 之 我獨無焉 何以卒歲 先生仰天嘆曰 夫死生有命 富貴在天 其來也不可拒 其往也不可追 汝何償乎 吾爲汝作杵聲以慰之 乃鼓琴作杵聲 世傳之名爲 樂
劍君 仇文大舍之子 爲沙梁宮舍人 建福四十四年丁亥秋八月 隕霜殺諸穀 明年春夏大飢 民賣子而食 於時宮中諸舍人同謀 盜唱 倉穀分之 劍君獨不受 諸舍人曰 衆人皆受 君獨却之 何也 若嫌小 請更加之 劍君笑曰 僕編名於近郞之徒 修行於風月之庭 苟非其義 雖千金之利 不動心焉 時大日伊 之子爲花郞 號近郞 故云爾 劍君出至近郞之門 舍人等密義 不殺此人 心有漏言 遂召之 劍君知其謀殺 辭近郞曰 今日之後 不復相見 郞問之 劍君不言 再三問之 乃略言其由 郞曰 胡不言於有司 劍君曰 畏己死 使衆人入罪 情所不忍也 然則蓋逃乎 曰彼曲我直 而反自逃 非丈夫也 遂往 諸舍人置酒謝之 密以藥置食 劍君知而强食 乃死 君子曰 劍君死非其所 可謂輕泰山於鴻毛者也
金生 父母微 不知其世系 生於景雲二年 自幼能書 平生不攻他藝 年踰八十 猶操筆不休 隷書-行草皆入神 至今往往有眞蹟 學者傳寶之 崇寧中 學士洪灌隨進奉使入宋 館於 京 時翰林待詔楊球-李革奉帝勅至館 書圖簇 洪灌以金生行章一卷示之 二人大駭曰 不圖今日得見王右軍手書 洪灌曰 非是 此乃新羅人金生所書也 二人笑曰 天下除右軍 焉有妙筆如此哉 洪灌屢言之 終不信 又有姚克一者 仕至侍中兼侍書學士 筆力주勁 得歐陽率更法 雖不及生 亦奇品也
率居 新羅人 所出微 故不記其族系 生而善畵 嘗於皇龍寺壁畵老松 體幹鱗 枝葉盤屈 烏鳶燕雀 往往望之飛入 及到 而落 歲久色暗 寺僧以丹靑補之 烏雀不復至 又慶州芬皇寺觀音菩薩 晉州斷俗寺維麾像 皆其筆蹟 世傳爲神畵
孝女知恩 韓 部百姓連權女子也 性至孝 少喪父 獨養其母 年三十二 猶不從人 定省不離左右 而無以爲養 或傭作或行乞 得食以飼之 日久不勝困憊 就富家請賣身爲婢 得米十餘石 窮日行役於其家 暮則作食歸養之 如是三四日 其母謂女子曰 向食 而甘 今則食雖好 味不如昔 而肝心若以刀刃刺之者 是何意耶 女子以實告之 母曰 以我故使爾爲婢 不如死之速也 乃放聲大哭 女子亦哭 哀感行路 時孝宗郞出遊見之 歸請父母 輸家粟百石及衣物予之 又償買主以從良 郞徒幾千人各出粟一石爲贈 大王聞之 亦賜租五百石-家一區 復除征役〔征 趙炳舜本作 〕 以粟多恐有剽竊者 命所司差兵番守 標榜其里 曰孝養坊 仍奉表歸美於唐室 孝宗時第三宰相舒發翰仁慶子 少名化達 王謂雖當幼齒便見老成 卽以其兄憲康王之女妻之
薛氏女 栗里民家女子也 雖寒門單族 而顔色端正 志行修整 見者無不歆艶 而不敢犯 眞平王時 其父年老 番當防秋於正谷 女以父衰病不忍遠別 又恨女身不得侍行〔侍 趙炳舜本作代〕 徒自愁悶 沙梁部少年嘉實 雖貧且 而其養志貞男子也 嘗悅美薛氏 而不敢言 聞薛氏憂父老而從軍 遂請薛氏〔請 趙炳舜本作詣〕 日 僕雖一懦夫 而嘗以志氣自許 願以不肖之身 代嚴君之役 薛氏甚喜 入告於父 父引見曰 聞公欲代老人之行 不勝喜懼 思所以報之 若公不以愚陋見棄 願薦幼女子 以奉箕 嘉實再拜曰 非敢望也 是所願焉 於是嘉實退而請期 薛氏曰 婚姻人之大倫 不可以倉猝 妾旣以心許 有死無易 願君赴防 交代而歸 然後卜日成禮 未晩也 乃取鏡分半 各執一片 云此所以爲信 後日當合之 嘉實有一馬 謂薛氏曰 此天下良馬 後必有用 今我徒行 無人爲養 請留之以爲用耳 遂辭而行 會國有故 不使人交代 淹六年未還 父謂女曰 始以三年爲期 今旣踰矣 可歸于他族矣 薛氏曰 向以安親故 强與嘉實約 嘉實信之 故從軍累年 飢寒辛苦 況迫賊境 手不釋兵 如近虎口 恒恐見 而棄信食言豈人情乎 終不敢從父之命 請無復言 其父老且 以其女壯而無伉儷 欲强嫁之 潛約婚於里人 旣定日引其人 薛氏固拒 密圖遁去而未果 至廐見嘉實所留馬 太息流淚 於是嘉實代來 形骸枯槁 衣裳藍縷 室人不知 謂爲別人 嘉實直前 以破鏡投之 薛氏得之呼泣 父及室人失喜 遂約異日相會 與之偕老
都彌 百濟人也 雖編戶小民 而頗知義理 其妻美麗 亦有節行 爲時人所稱 蓋婁王聞之 召都彌與語曰 凡婦人之德 雖以貞潔爲先 若在幽昏無人之處 誘之以巧言 則能不動心者鮮矣乎 對曰 人之情不可測也 而若臣之妻者 雖死無貳者也 王欲試之 留都彌以事 使一近臣 假王衣服馬從 夜抵其家 使人先報王來 謂其婦曰 我久聞爾好 與都彌博得之 來日入爾爲宮人 自此後爾身吾所有也 遂將亂之 婦曰 國王無妄語 吾敢不順 請大王先入室 吾更衣乃進 退而雜飾一婢子薦之 王後知見欺 大怒 誣都彌以罪 其兩眸子 使人牽出之 置小船泛之河上 遂引其婦 强欲淫之 婦曰 今良人已失 單獨一身 不能自持 況爲王御 豈敢相違 今以月經 渾身汚穢 請俟他日薰浴而後來 王信而許之 婦便逃至江口 不能渡 呼天慟哭 忽見孤舟隨波而至 乘至泉城島 遇其夫未死 掘草根以喫 遂與同舟 至高句麗 山之下 麗人哀之 以衣食 遂苟活 終於羈旅
三國史記 卷 第四十八完
三國史記 卷 第四十九
列傳 第九 (倉助利 蓋蘇文)
倉助利 高句麗人也 烽上王時爲國相 時慕容 爲邊患 王謂 臣曰 慕容氏兵强 屢犯我疆 爲之奈何 倉助利對曰 北部大兄高奴子賢且勇 大王若欲禦寇安民 非高奴7子無可用者 王以爲新城太守 慕容 不復來 九年秋八月 王發國內丁男年十五已上 修理宮室 民乏於食 困於役 因之以流亡 倉助利諫曰 天災 至 年穀不登 黎民失所 壯者流離四方 老幼轉乎溝壑 此誠畏天憂民 恐懼修省之時也 大王曾是不思 驅飢餓之人 困木石之役 甚乖爲民父母之意 而況比 有强梗之敵 若乘吾弊以來 其如社稷生民何 願大王熟計之 王 曰 君者百姓之所瞻望也 宮室不壯麗 無以示威重 今相國蓋欲謗寡人 以干百姓之譽也 助利曰 君不恤民 非仁也 臣不諫君 非忠也 臣旣承乏國相 不敢不言 豈敢干譽乎 王笑曰 國相欲爲百姓死耶 冀無後言〔後 恐作復〕 助利知王之不悛 退與 臣謀廢之 王知不免 自縊
蓋蘇文(或云蓋金) 姓泉氏 自云生水中 以惑衆 儀表雄偉 意氣豪逸 其父東部(或云西部)大人大對盧死 蓋蘇文當嗣 而國人以性忍暴惡之 不得立 蘇文頓首謝衆 請攝職 如有不可 雖廢無悔 衆哀之 遂許嗣位 而凶殘不道 諸大人與王密議欲誅 事洩 蘇文悉集部兵 若將校閱者 幷盛陳酒饌於城南 召諸大臣共臨視 賓至 盡殺之 凡百餘人 馳入宮弑王 斷爲數段 棄之溝中 立王弟之子臧爲王 自爲莫離支 其官如唐兵部尙書兼中書令職也 於是號令遠近 專制國事 甚有威嚴 身佩五刀 左右莫敢仰視 每上下馬 常令貴人武將伏地而履之 出行必布隊伍 前導者長呼 則人皆奔 不避坑谷 國人甚苦之 唐太宗聞 蓋蘇文弑君而專國 欲伐之 長孫無忌曰 蘇文自知罪大 畏大國之討 設其守備 陛下姑爲之隱忍 彼得以自安 愈肆其惡 然後取之 未晩也 帝從之 蘇文告王曰 聞中國三敎 行 而國家道敎尙缺 請遣使於唐求之 王遂表請 唐遣道士叔達等八人 兼賜道德經 於是取浮屠寺館之 曾 新羅入唐 告百濟攻取我四十餘城 復與高句麗連兵 謀絶入朝之路 小國不得已出師 伏乞天兵救援 於是太宗命司農丞相里玄奬 賚璽書 王曰 新羅委質國家 朝貢不闕 爾與百濟宜各 兵 若更攻之 明年發兵討爾國矣 初玄奬入境 蘇文已將兵擊新羅 王使召之乃還 玄奬宣 蘇文曰 往者隋人侵我 新羅乘 奪我城邑五百里 自此怨隙已久 若非還我侵地 兵不能已 玄奬曰 旣往之事 焉可追論 今遼東本皆中國郡縣 中國尙不言 句麗豈得必求故地 蘇文不從 玄奬還具言之 太宗曰 蓋蘇文弑其君 賊其大臣 殘虐其民 今又違我詔命 不可以不討 又遣使蔣儼諭旨 蘇文竟不奉詔 乃以兵脅使者 不屈 遂囚之窟室中 於是太宗大擧兵親征之 事具句麗本紀 蘇文至乾封元年死 子男生字元德 九歲以父任爲先人 遷中裏小兄 猶唐謁者也 又爲中裏大兄 知國政 凡辭令皆男生主之 進中裏位頭大兄 久之 爲莫離支 兼三軍大將軍 加大莫離支 出按諸部 而弟男建-男産 知國事 或曰 男生惡君等逼己 將除之 建-産未之信 又有謂男生將不納君 男生遣諜往 男建捕得 卽矯王命 召之 男生懼不敢入 男建殺其子獻忠 男生走保國內城 率其衆與契丹靺鞨兵附唐 遣子獻誠訴之 高宗拜獻誠右武衛將軍 賜乘輿馬瑞錦寶刀 使還報 詔契苾何力率兵援之 男生乃免 授平壤道行軍大摠官 兼持節安撫大使 擧哥勿-南蘇-倉巖等城以降 帝又命西臺舍人李虔繹就軍慰勞 賜袍帶金 七事 明年召入朝 遷遼東大都督玄 郡公 賜第京師 因詔還軍 與李勣攻平壤 入禽王 帝詔遣子卽遼水勞賜還 進右衛大將軍卞國公 年四十六卒 男生純厚有禮 奏對敏辯 善射藝 其初至 伏斧 待罪 世以此稱焉 獻誠天援中以右衛大將軍 兼羽林衛 武后嘗出金幣於文武官 內擇善射者五人 中者以賜之 內史張光輔先讓獻誠爲第一 獻誠後讓右王鈐衛大將軍薛吐摩支 摩支又讓獻誠 旣而獻誠奏曰 陛下擇善射者 然多非華人 臣恐唐官以射爲恥 不如罷之 后嘉納 來俊臣嘗求貨 獻誠不答 乃誣其謀叛 縊殺之 后後知其寃 贈右羽林衛大將軍 以禮改葬
論曰 宋神宗與王介甫論事曰 太宗伐高句麗 何以不克 介甫曰 蓋蘇文非常人也 然則蘇文亦才士也 而不能以直道奉國 殘暴自肆 以至大逆 春秋君弑賊不討 謂之國無人 而蘇文保腰領以死於家 可謂幸而免者 男生-獻誠 雖有聞於唐室 而以本國言之 未免爲叛人者矣
三 國 史 記 卷 第四十九 完
三國史記 卷 第五十
輸忠定難靖國贊化同德功臣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守太保門下侍中判尙書事兼吏禮部事賢殿太學士監修國史上柱國致仕臣金富軾奉
宣撰
列傳 第十 (弓裔 甄萱)
弓裔 新羅人 姓金氏 考第四十七憲安王誼靖 母憲安王嬪御 失其姓名 或云 四十八景文王膺廉之子 以五月五日生於外家 其時屋上有素光 若長虹 上屬天 日官奏曰 此兒以重午日生 生而有齒 且光焰異常 恐將來不利於國家 宜勿養之 王勅中使 抵其家殺之 使者取於襁褓中 投之樓下 乳婢竊捧之 誤以手觸 其一目 抱而逃竄 勞養育 年十餘歲 遊戱不止 其婢告之曰 子之生也 見棄於國 予不忍 竊養以至今日 而子之狂如此 必爲人所知 則予與子俱不免 爲之奈何 弓裔泣曰 若然則吾逝矣 無爲母憂 便去世達寺 今之興敎寺是也 祝髮爲僧 自號善宗 及壯不拘檢僧律 軒 有膽氣 嘗赴齋 行次有烏鳥銜物 落所持鉢中 視之 牙籤書王字 則秘而不言 頗自負 見新羅衰季 政荒民散 王畿外州縣叛附相半 遠近 盜蜂起蟻聚 善宗謂乘亂聚衆 可以得志 以眞聖王卽位五年大順二年辛亥 投竹州賊魁箕萱 箕萱悔慢不禮 善宗鬱 不自安 潛結箕萱摩下元會-申煊等爲友 景福元年壬子 投北原賊梁吉 吉善遇之 委任以事 遂分兵 使東略地 於是出宿雉岳山石南寺 行襲酒泉-奈城-鬱烏-御珍等縣 皆降之 乾寧元年 入溟州 有衆三千五百人 分爲十四隊 金大黔-毛昕-長貴平-張一等爲舍上(舍上謂部長也) 與士卒同甘苦勞逸 至於予奪 公而不私 是以衆心畏愛 推爲將軍 於是擊破猪足- 川-夫若-金城-鐵圓等城 軍聲甚盛 浿西賊寇來降者衆多 善宗自以爲衆大 可以開國稱君 始設內外官職 我太祖自松岳郡來投 便授鐵圓郡太守 三年丙辰 攻取僧嶺-臨江兩縣 四年丁巳 仁物縣降 善宗謂松岳郡漢北名郡 山水奇秀 遂定以爲都 擊破孔巖-黔浦-穴口等城 時梁吉猶在北原 取國原等三十餘城有之 聞善宗地廣民衆大怒 欲以三十餘城勁兵襲之 善宗潛認 先擊大敗之 光化元年戊午春二月 葺松岳城 以我太祖爲精騎大監 伐楊州-見州 冬十一月 始作八關會 三年庚申 又命太祖伐廣州-忠州-唐城-靑州(或云靑川)-槐壤等皆平之 以功授太祖阿 之職 天復元年辛酉 善宗自稱王 謂人曰 往者新羅請兵於唐 以破高句麗 故平壤舊都鞠爲茂草 吾必報其 蓋怨生時見棄 故有此言 嘗南巡至興州浮石寺 見壁畵新羅王像 發劍擊之 其刃迹猶在 天祐元年甲子 立國號爲摩震 年號爲武泰 始置廣評省 備員 匡治奈(今侍中) 徐事(今侍郞) 外書(今員外郞) 又置兵部 大龍部(謂倉部) 壽春部(今禮部) 奉賓部(今禮賓省) 義刑臺(今刑部) 納貨府(今大府寺) 調位府(今三司) 內奉省(今都省) 禁書省(今秘書省) 南廂壇(今將作監) 水壇(今水部) 元鳳省(今翰林院) 飛龍省(今天僕寺〔天 恐作太〕) 物藏省(今少府監) 又置史臺(掌習諸譯語) 植貨府(掌栽植菓樹) 障繕府(掌修理城隍) 珠淘省(掌造物成器) 又設正匡-元輔-大相-元尹-佐尹-正朝-甫尹-軍尹-中尹等品職 秋七月 移靑州人戶一千 入鐵圓城爲京 伐取尙州等三十餘州縣 公州將軍弘奇來降 天祐二年乙丑 入新京 修葺觀闕樓臺 窮奢極侈 改武泰爲聖冊元年 分定浿西十三鎭 平壤城主將軍黔用降 甑城赤衣黃衣賊明貴等歸服 善宗以强盛自矜 意欲幷呑 令國人呼新羅爲滅都 凡自新羅來者 盡誅殺之 朱梁乾化元年辛未 改聖冊爲水德萬歲元年 改國號爲泰封 遣太祖率兵伐錦城等 以錦城爲羅州 論功以太祖爲大阿 將軍 善宗自稱彌勒佛 頭戴金 身被方袍 以長子爲靑光菩薩 季子爲神光菩薩 出則常騎白馬 以綵飾其 尾 使童男童女奉幡蓋香花前導 又命比丘二百餘人梵唄隨後 又自述經二十餘卷 其言妖妄 皆不經之事 時或正坐講說 僧釋聰謂曰 皆邪說怪談 不可以訓 善宗聞之怒 鐵椎打殺之〔趙炳舜 本鐵上有以字〕 三年癸酉 以太祖爲波珍 侍中 四年甲戌 改水德萬歲爲政開元年 以太祖爲百舡將軍 貞明元年 夫人康氏 以王多行非法 正色諫之 王惡之曰 汝與他人奸何耶 康氏曰 安有此事 王曰我以神通觀之 以烈火熟鐵杵 撞其陰殺之 及其兩兒 爾後多疑急怒 諸寮佐將吏 下至平民 無辜受戮者 頻頻有之 斧壤鐵圓之人 不勝其毒焉 先是有商客王昌瑾 自唐來 寓鐵圓市廛 至貞明四年戊寅 於市中見一人 狀貌魁偉 髮盡白 着古衣冠 左手持자( 밑에瓦)椀 右手持古鏡 謂昌瑾曰 能買我鏡乎 昌瑾卽以米換之 其人以光俵街巷乞兒 而後不知去處 昌瑾懸其鏡於壁上 日映鏡面 有細字書 讀之若古詩 其略曰 上帝降子於辰馬 先操 後搏鴨 於巳年中二龍見 一則藏身靑木中 一則顯形黑金東 昌瑾初不知有文 及見之謂非常 遂告于王 王命有司 與昌瑾物色求其鏡主 不見 唯於勃颯寺佛堂有鎭星塑像 如其人焉 王嘆異久之 命文人宋含弘-白卓-許原等解之 含弘等相謂曰 上帝降子於辰馬者 謂辰韓馬韓也 二龍見 一藏身靑木 一顯形黑金者 靑木松 松岳郡人以龍爲名者之孫 今波珍 侍中之謂歟 黑金鐵也 今所都鐵圓之謂也 今主上初興於此 終滅於此之驗也 先操 後搏鴨者 波珍 侍中先得 林 後收鴨綠之意也 宋含弘等相謂曰 今主上虐亂如此 吾輩若以實言 不獨吾輩爲遭害 波珍 亦必遭害 飾辭告之 王凶虐自肆 臣寮震懼 不知所措 夏六月 將軍弘述-白玉-三能山-卜沙貴 此洪儒-裴玄慶-申崇謙-卜知謙之少名也 四人密謀 夜詣太祖私第 言曰 今主上淫刑以逞 殺妻戮子 誅夷臣寮 蒼生塗炭 不自聊生 自古廢昏立明 天下之大義也 請公行湯武之事 太祖作色拒之曰 吾以忠純自許 今雖暴辭〔辭 趙炳舜本作亂〕 不敢有二心 夫以臣替君 斯謂革命 予實否德 敢效殷周之事乎 諸將曰 時乎不再來 難遭而易失 天與不取 反受其咎 今政亂國危 民皆疾視其上如仇 今之德望未有居公之右者 況王昌瑾所得鏡文如彼 豈可雌伏取死獨夫之手乎 夫人柳氏聞諸將之議 謂太祖曰 以仁伐不仁 自古而然 今聞衆議 妾猶發憤 況大丈夫乎 今 心忽變 天命有歸矣 手提甲領進太祖 諸將扶衛 太祖出門 令前唱曰 王公已擧義旗 於是前後奔走 來隨者不知其幾人 又有先至宮城門 鼓 以待者 亦一萬餘人 王聞之 不知所圖 微服逃入山林 尋爲斧壤民所害 弓裔起自唐大順二年 至朱梁貞明四年 凡二十八年而滅
甄萱 尙州加恩縣人也 本姓李 後以甄爲氏 父阿慈介 以農自活 後起家爲將軍 初萱生孺褓時 父耕于野 母餉之 以兒置于林下 虎來乳之 鄕黨聞者異焉 及壯 體貌雄奇 志氣倜 不凡 從軍入王京 赴西南海防戌 枕戈待敵 其勇氣恒爲士卒先 以勞爲裨將 唐昭宗景福元年 是新羅眞聖王在位六年 嬖竪在側 竊弄政柄 綱紀紊弛 加之以饑饉 百姓流移 盜蜂起 於是萱竊有 心 嘯聚徒侶 行擊京西南州縣 所至響應 旬月之間 衆至五千人 遂襲武珍州自王 猶不敢公然稱王 自署爲新羅西面都統指揮兵馬制置持節都督全武公等州軍事行全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上柱國漢南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 是時 北原賊良吉雄强〔良吉 卽梁吉也〕 弓裔自投爲麾下 萱聞之 遙授良吉職爲裨將 萱西巡至完山州 州民迎勞 萱喜得人心 謂左右曰 吾原三國之始 馬韓先起 後赫世勃興 故辰卞從之而興 於是 百濟開國金馬山六白餘年 摠章中 唐高宗以新羅之請 遣將軍蘇定方 以船兵十三萬越海 新羅金庾信卷土 歷黃山 至泗 與唐兵合 攻百濟滅之 今予敢不立都於完山 以雪義慈宿憤乎 遂自稱後百濟王 設官分職 是唐光化三年 新羅孝恭王四年也 遣使朝吳越 吳越王報聘 仍加檢校大保 餘如故 天復元年 萱攻大耶城不下 開平四年 萱怒錦城投于弓裔 以步騎三千圍攻之 經旬不解 乾化二年 萱與弓裔戰于德津浦 貞明四年戊寅 鐵圓京衆心忽變 推戴我太祖卽位 萱聞之 秋八月 遣一吉 閔 稱賀 遂獻孔雀扇及地理山竹箭 又遣使入吳越進馬 吳越王報聘 加授中大夫 餘如故 六年 萱率步騎一萬攻陷大耶城 移軍於進禮城 新羅王遣阿 金律求援於太祖 太祖出師 萱聞之引退 萱與我太祖陽和而陰剋 同光二年秋七月 遣子須彌强 發大耶聞韶二城卒 攻曹物城 城人爲 太祖固守且戰 須彌强失利而歸 八月 遣使獻 馬於太祖 三年冬十月 萱率三千騎至曹物城 太祖亦以精兵來 與之 時萱兵銳甚 未決勝否 太祖欲權和以老其師 移書乞和 以堂弟王信爲質 萱亦以外甥眞虎交質 十二月 攻取居昌等二十餘城 遣使入後唐稱藩 唐策授檢校大尉兼侍中判百濟軍事 依前持節都督全武公等州軍事行全州刺史海東四面都統指揮兵馬制置等事百濟王食邑二千五百戶 四年眞虎暴卒 萱聞之疑故殺 卽囚王信獄中 又使人請還 前年所送 馬 太祖笑還之 天成二年秋九月 萱攻取近品城燒之〔品 當作 本紀作巖故也〕 進襲新羅高鬱府 逼新羅郊圻 新羅王求救於太祖 冬十月 太祖將出師援助 萱猝入新羅王都 時王與夫人嬪御出遊鮑石亭 置酒娛樂 賊至 狼狽不知所爲 與夫人歸城南離宮 諸侍從臣寮及宮女伶官 皆陷沒於亂兵 萱縱兵大掠 使人捉王 至前狀之 便入居宮中 强引夫人亂之 以王族弟金傳嗣立 然後虜王弟孝廉-宰相英景 又取國帑珍寶-兵仗-子女-百工之巧者 自隨以歸 太祖以精騎五千 要萱於公山下大戰 太祖將金樂-崇謙死之 諸軍敗北 太祖僅以身免 萱乘勝取大木郡 契丹使裟姑麻 等三十五人來聘 萱差將軍崔堅 伴送麻 等 航海北行 遇風至唐登州 悉被戮死 時新羅君臣以衰季 難以復興 謀引我太祖結好爲援 甄萱自有盜國心 恐太祖先之 是故 引兵入王都作惡 故十二月日奇書太祖曰 昨者國相金雄廉等 將召足下入京 有同鼈應 聲 是欲 披 翼 必使生靈塗炭 宗社丘墟 僕是用先着祖鞭 獨揮韓鉞 誓百寮如 日 諭六部以義風 不意奸臣遁逃 邦君薨變 遂奉景明王之表弟 獻康王之外孫 勸卽尊位 再造危邦 喪君有君 於是乎在 足下勿詳忠告 徒聽流言 百計窺 多方侵擾 尙不能見僕馬首-拔僕牛毛 冬初 都頭索湘束手於星山陣下 月內 左將金樂曝骸於美理寺前 殺獲居多 追擒不少 强羸若此 勝敗可知 所期者 掛弓於平壤之樓 飮馬於浿江之水 然以前月七日 吳越國使班尙書至 傳王詔旨 知卿與高麗久通歡好 共契 盟 比因質子之兩亡 遂失和親之舊好 瓦侵疆境 不 干戈 今專發使臣 赴卿本道 又移文高麗 宜各相親比 永孚于休 僕義篤尊王 情深事大 及聞詔諭 卽欲祗承 恒慮足下欲罷不能 困而猶鬪 今錄詔書寄呈 請留心詳悉 且 迭憊 終必貽譏 蚌鷸相持 亦爲所笑 宜迷復之爲戒 無後悔之自貽 三年正月 太祖答曰 伏奉吳越國通和使班尙書所傳詔書一道 兼蒙足下辱示長書敍事者 伏以華초膚使 爰致制書 尺素好音 兼承敎誨 捧芝檢而雖增感激 開華전而難遣嫌疑 今託廻軒 輒敷危枉〔枉 遺事與通鑑作 〕 僕仰承天假 俯迫人推 過 將帥之權 獲赴經綸之會 頃以三韓厄會 九土凶荒 黔黎多屬於黃巾 田野無非於赤土 庶幾 風塵之警 有以救邦國之災 爰自善인 於焉結好 果見數千里農桑樂業 七八年士卒閑眠 及至酉年 維時陽月 忽焉生事 至於交兵 足下始輕敵以直前 若螳 之拒轍 終知難而勇退 如蚊子之負山 拱手陳辭 指天作誓 今日之後 永世歡和 苟或 盟 神其 矣 僕亦尙止戈之武 期不殺之仁 遂解重圍 以休疲卒 不辭質子 但欲安民 此則我有大德於南人也 豈謂 血未乾 兇威復作 蜂 之毒 侵害於生民 狼虎之狂 爲梗於畿甸 金城窘忽 黃屋震驚 仗義尊周 誰似桓文之覇 乘間課漢 唯看莽卓之奸 致使王之至尊 枉稱子於足下 尊卑失序 上下同憂 以爲非有元輔之忠純 豈得再安於社稷 以僕心無匿惡 志切尊王 將援置於朝廷 使扶危於邦國 足下見毫釐之小利 忘天地之厚恩 斬戮君王 焚燒宮闕 卿士 虔劉士民 姬姜則取以同車 珍寶則奪之梱戴 元惡浮於桀紂 不仁甚於 梟 僕怨極崩天 誠深却日〔却 有仰字義〕 誓效鷹 之逐 以申犬馬之勤 再擧干戈 兩更槐柳 陸擊則雷馳電擊 水攻則虎搏龍騰 動必成功 擧無虛發 逐尹 於海岸〔 遺事作卿〕 積甲如山 擒鄒造於城邊 伏尸蔽野 燕山郡畔 斬吉奐於軍前 馬利城邊 戮隨晤於纛下 拔任存之日 邢積等數百人捐軀 破淸川之時 直心等四五輩授首 桐藪望旗而遺散 京山銜壁以投降 康州則自南而來 羅府則自西移屬 侵攻苦此 收復寧遙 必期 水營中 雪張耳千船之恨 烏江岸上成漢王一捷之功 意息風波 永淸 海 天之所助 命欲何歸 況承吳越王殿下 德洽包荒 仁深字小 特出綸於丹禁 諭 難於靑丘 旣奉訓謀 敢不尊奉 若足下祗承睿旨 悉 凶機 不惟副上國之仁恩 抑可紹海東之絶緖 若不過而能改 其如悔不可追 夏五月 萱潛師襲康州 殺三百餘人 將軍有文生降 秋八月 萱命將軍官昕 領衆築陽山 太祖命命旨城將軍王忠擊之 退保大耶城 冬十一月 萱選勁卒攻拔缶谷城 殺守卒一千餘人 將軍楊志-明式等生降 四年秋七月 萱以甲兵五千人攻義城府 城主將軍洪術戰死 太祖哭之慟曰 吾失左右手矣 萱大擧兵 次古昌郡甁山之下 與太祖戰不克 死者八千餘人 翌日 萱聚殘兵襲破順州城 將軍元逢 不能禦 棄城夜遁 萱虜百姓 移入全州 太祖以元逢前有功 宥之 改順州 號下枝縣 長興三年 甄萱臣 直 勇而有智略 來降太祖 萱收 直二子一女 烙斷股筋 秋九月 萱遣一吉 相貴 以船兵入高麗禮成江 留三日 取鹽-白-貞三州船一百 焚之 捉猪山島收馬三百匹而歸 淸泰元年春正月 萱聞太祖屯運州 遂簡甲士五千至 將軍黔弼及其未陣 以勁騎數千突擊之 斬獲三千餘級 態津以北三千餘城 聞風自降 萱麾下術士宗訓 醫者訓謙 勇將尙達-崔弼等降於太祖 甄萱多娶妻 有子十餘人 第四子金剛身長而多智 萱特愛之 意欲傳其位 其兄神劍-良劍-龍劍等 知之憂悶 時 良劍爲康州都督 龍劍爲武州都督 獨神劍在側 伊 能奐使人往康-武二州 與良劍等陰謀 至淸泰二年春三月 與波珍 新德-英順等勤神劍 幽萱於金山佛宇 遣人殺金剛 神劍自稱大王 大赦境內 其敎書曰 如意特蒙龍愛 惠帝得以爲君 建成濫處元良 太宗作而卽位 天命不易 神器有歸 恭惟大王 神武超倫 英謀冠古 生丁衰李 自任經綸 徇地三韓 復邦百濟 廓淸塗炭 而黎元安集 鼓舞風雷 而邇遐駿奔 功業幾於重興 智慮忽其一失 幼子鍾愛 姦臣弄權 導大君於晉惠之昏 陷慈父於獻公之惑 擬以大寶授之頑童 所幸者上帝降衷 君子改過 命我元子 尹玆一邦 顧非震長之才 豈有臨君之智 競競慄慄 若蹈氷淵 宜推不次之恩 以示維新之政 可大赦境內 限淸泰二年十月十七日昧爽以前 已發覺-未發覺-已結正-未結正-大 已下罪 咸赦除之 主者施行 萱在金山三朔 六月 與季男能乂 女子衰福〔衰 麗史與通鑑作哀〕 嬖妾姑比等 逃奔錦城 遣人請見於太祖 太祖喜遣將軍黔弼-萬歲等 由水路勞來之 及至 待以厚禮 以萱十年之長 尊爲尙父 授館以南宮 位在百官之上 賜楊州爲食邑 兼賜金帛蕃縟 奴婢各四十口 內 馬十匹 甄萱壻將軍英規密語其妻曰 大王勤勞四十餘年 功業垂成 一旦以家人之禍失地 投於高麗 夫貞女不事二夫 忠臣不思二主 若捨己君以事逆子 則何顔以見天下之義士乎 況聞高麗王公仁厚勤儉 以得民心 殆天啓也 必爲三韓之主 蓋致書以安慰我王 兼殷勤於王公 以圖將來之福乎 其妻曰 子之言是吾意也 於是 天福元年二月 遣人致意 遂告太祖曰 若擧義旗 請爲內應 以迎王師 太祖大喜 厚賜其使者而遣之 兼謝英規曰 若蒙恩一合 無道路之梗 則先致謁於將軍 然後升堂拜夫人 兄事而 尊之 必終有以厚報之 天地鬼神皆聞此言 夏六月 萱告曰 老臣所以投身於殿下者 願仗殿下威稜 以誅逆子耳 伏望 大王借以神兵 殲其賊亂 則臣雖死無憾 太祖從之 先遣太子武-將軍術希 領步騎一萬 趣天安府 秋九月 太祖率三軍至天安 合兵進次一善 神劍以兵逆之 甲午 隔一利川相對布陣 太祖與尙父萱觀兵 以大相堅權-述希-金山-將軍龍吉-奇彦等 領步騎三萬爲左翼 大相金鐵-洪儒-守鄕〔鄕 麗史作卿〕-將軍王順〔王 麗史作三〕-俊良等 領步騎三萬爲右翼 大匡順式-大相兢俊-王謙-王乂-黔弼-將軍貞順-宗熙等 以鐵騎二萬 步卒三千 及黑水-鐵利諸道勁騎九千五百爲中軍 大將軍公萱-將軍王含允以兵一萬五千爲先鋒 鼓行而進 百濟將軍孝奉-德述-明吉等 望兵勢大而整 棄甲降於陣前 太祖勞慰之 問百濟將帥所在 孝奉等曰 元帥神劍在中軍 太祖命將軍公萱直 中軍 一軍齊進挾擊〔一 麗史作三〕 百濟軍潰北 神劍與二弟及將軍富達-小達-能奐等四十餘人生降 太祖受降 除能奐 餘皆慰勞之 許令與妻 上京 問能奐曰 始與良劍等密謀 囚大王 立其子者 汝之謀也 爲臣之義當如是乎 能奐 首不能言 遂命誅之 以神劍僭位爲人所脅 非其本心 又且歸命乞罪 特原其死(一云三兄弟皆伏誅) 甄萱憂 發疽 數日卒於黃山佛舍 太祖軍令嚴明 士卒不犯秋毫 故州縣案堵 老幼皆呼萬歲 於是存問將士 量材任用 小民各安其所業 謂神劍之罪如前所言 乃賜官位 其二弟與能奐罪同 遂流於眞州 尋殺之 謂英規 前王失國後 其臣子無一人慰籍者 獨卿夫妻千里嗣音 以致誠意 兼歸美於寡人 其義不可忘 仍許職左丞 賜田一千頃 許借驛馬三十五匹 以迎家人 賜其二子以官 甄萱起唐景福元年 至晉天福元年 共四十五年而滅
論曰 新羅數窮道喪 天無所助 民無所歸 於是 盜投隙而作 若蝟毛然 其劇者弓裔-甄萱二人已 弓裔本新羅王子 而反以宗國爲 圖夷滅之 至斬先祖之畵像 其爲不仁甚矣 甄萱起自新羅之民 食新羅之祿 而包藏禍心 幸國之危 侵 都邑 虔劉君臣 若禽 而草 之 實天下之元惡大 故弓裔見棄於其臣 甄萱産禍於其子 皆自取之也 又誰咎也 雖項羽-李密之雄才 不能敵漢唐之興 而況裔-萱之凶人 豈可與我太祖相抗歟 但爲之歐民者也
댓글